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十一”长假,河南濮阳的一个基站建设队没有休息一天,他们的工作日志上记载,10月6日完成了5个铁塔的建设。这个工作量是惊人的,正常情况,在选好站址的前提下,5个铁塔的建设周期,可能是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在离濮阳不远的郑州,“十一”期间开通基站400余个,单日开通量创历史新高,最高突破百个。
中国移动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4G基站已达50万个,预计到今年底可能会达到70万个。目前,全球4G基站的总数约为90万个。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移动4G用户数也将提前完成年初任务。有中国移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10月底,中国移动4G用户数将突破5000万,年初,中国移动计划在年底之前发展5000万4G用户。
这让其竞争对手倍感压力。按照最新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用户数仅为330万和99万。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3G时代,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悲情色彩,被迫扛起TD-SCDMA国产化的大旗,从2009年至今,利润增长率从双位数变成了负数,缺位整个3G的五年。在4G這个大棋盘中,5000万用户只是起点,中国移动的目标是将9亿存量2G/3G用户平滑迁移到4G网络,再次回到舞台中央。
这是一盘大棋,棋局会越下越难,相对而言,如何经营用户比积累用户数量挑战更大。
5000万背后
在获得了TD-LTE 4G商用牌照之后,中国移动迅速找到了方向和节奏。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颁发TD-LTE 4G牌照。TD-LTE产业由中国移动主导,牌照一经发布,中国移动迅速集全集团之力,从网络建设、终端拓展到业务应用、资费服务,数月下来几乎没有留下空档。
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不同的是,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志在必得,它需要在另一个4G标准FDD牌照发放之前,迅速打造一个完善的4G产业链,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良性上升运转。今年5月,政府发放了更加适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部署的FDD城市试验网许可,这意味着后者已经开始规模部署4G网络,正式牌照的发放也指日可待。留给中国移动的时间已经不多。
以此为准绳,今年初,中国移动决策层提出目标:年底前建成4G基站超50万个、1亿部4G手机、5000万用户。这一目标在当时被广泛认为过于激进,有可能流产。
但事实出乎意料。中国移动内部统计数据称,10月底,中国移动用户将达5000万,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此外,中移动统计数据显示,50万个基站也将提前完成。一位中国移动管理层人士向《财经》记者强调,在过去十个月中,中国移动全集团上下“几乎不分昼夜,埋头苦干”。
他称,这几乎是一个奇迹。中国移动2G客户数突破5000万的时间为五年多,3G客户数突破5000万的时间为三年,4G客户数突破5000万的时间不到一年。
中国移动希望尽快铺设一张信号优良、覆盖无死角的4G网络,2013年试商用期间就宣布要在全国试验城市建20万个基站,2014年达到50万个,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底,中国移动的4G基站规模将达到70万个,这相当于中国移动在过去十年建设的2G/3G基站的总和,也是全球最大的4G网络。
如此庞大的基站群,除了高频谱带来的单基站覆盖问题,更出于中国移动“做厚4G”的网络战略,一张信号良好,覆盖全面的4G网络,是保证4G数据业务流量能够被用户流畅使用的前提。
福建移动近期上报给中国移动集团的一份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福建移动4G网络主城区的深度覆盖率已经由二季度末的88%提升到95.8%,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内,福建移动解决了433个无信号投诉,完成42个覆盖不合理问题点。
依此推测,和年初只有少数热点部署的概念化4G网相对应,中国移动已经初步在全国建起了一张可以承受亿级用户群的4G网络。
除此之外,保证用户体验的终端产业链也因为苹果、高通等国内外终端大厂的支持而初具规模。
今年9月,苹果悄然开放了全国12家直营店的移动套餐合作服务。消费者在上述12家全国直营店购买苹果iPhone,可以直接办理移动合约机套餐,苹果店里的营业员拿着iPad,操作着中国移动给苹果店定制的App,可以开户、换卡、办合约,甚至不买机器的也可以换套餐。这意味着,不仅中国移动是苹果终端的销售渠道,苹果店也成了中国移动的业务受理渠道。
苹果的支持令中国移动4G在终端层面实现突破。有未经证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移动在网苹果用户超过7500万,iPhone6销售第一周,中国移动便卖出30万台合约机。
iPhone成为中国移动4G的霸王机型,而非全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4G终端日渐丰富,由高价位向低价位渗透,其中千元以下产品明显增多;如今中国移动4G终端700元以下有145款,700元到2000元有236款,2000元以上的为55款。
今年初,中国移动甚至推出“中国移动”牌手机,首款千元4G五模智能机M811,支持NFC,主打高性价比,同期销往香港地区,预期销量80万部;M812预期销量30万部,同期将销往法国和西班牙。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说,中国移动做自主品牌终端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导向作用,希望产业链把4G手机价格降下来,尽快普及。
电信分析人士陈志刚认为,从终端的品类和价格来看,中国移动的4G终端产业链已经初步成熟,下一步的重点是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既保持足够的利润空间,又能持续形成量级迭升。 这与2G、3G产业规模发展周期类似,但4G网络是流量网络,除了提供一张好用的网络和好用的手机,运营商还须辅以超低资费和个性化业务应用才可保证用户粘性,确切地说,2G网络做业务,3G网络走过渡,4G网络则是一个规模战略平台。
按照规划,TD-LTE 4G网络最终成为中国移动旗下的一个规模战略平台。围绕中国移动商业主品牌“和”而展开的“和沟通”、“和娱乐”、“和家庭”、“和商务”等业务通过流量的方式在这个平台上被分发给规模日益庞大的用户,并通过降低使用门槛和流量单价,延长流量使用的周期,吸引用户来使用。
以中国移动9月推出的,针对中高端人群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聚宝”为例,产品上线两个月来,累计申购金额已突破10亿元,人均申购金额达2.5万元。其中,手机客户端申购80%,比57%的行业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
后续潜力
在4G部署中,中国移动已经远远将竞争对手甩在后面。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电信目前共建设9万个4G基站,中国联通则约为7万个。
造成如此悬殊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由于4G牌照发放因素;二是电信联通的建设资金较为困难;其三,电信联通此前的基站总盘子就远远小于中国移动,基础薄弱。
不过,电信业市场是政府管制市场,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并行,运营商的市场竞争也是戴着镣铐跳舞,双向平衡。
今年10月,一份中国电信内部讲话文件显示,明年春节前后,中国移动的基站站址将对电信联通开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以利用中国移动的站址资源建设基站。
这一政策源于今年5月成立的铁塔公司。铁塔公司成立之后,将统揽电信铁塔的建设和共享,其成立为通信铁塔带来新的游戏规则,恰好补足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4G之路上的最大短板。有中国电信高层人士直言,铁塔公司成立,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电信,原因是中国电信的基站最少,基础最薄弱。
上述中国电信高层人士认为,春节之后,中国电信的基站建设费用可以大大下降,可谓是“借兵打仗”。
如果这一政策在春节后如期实施,对中国移动的影响较大。一位资深电信人士表示,“移动的先发优势和时间窗口很有可能会被大大缩短。”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基站技术人员亦表示,架设一个基站,成本最高、最困难和最具不确定性的是基站站址的确定,即铁塔的部署。如果免去这一环节,摆设备,挂天线,拉光缆等都可以同步进行,大约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基站的部署。
不过,上述基站专业人士亦强调,铁塔公司只是在政策上打通了电信联通基站上移动塔的通道,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即便移动开放了铁塔资源,由于铁塔情况不同,空间有限,很多铁塔未必有新增的多余空间留给电信联通。
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阶段,电信联通借助移动基站站址迅速铺开一张4G网络的初衷,很有可能由于各种未定因素而大打折扣。
事实上,就算中国移动的铁塔资源以理想方式全部向电信联通开放,由于建设费用有限,电信联通依然无法炮制中国移动的“网络厚覆盖”做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今年初中国移动正式商用4G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用户、营收陷入增长泥潭,现金流也颇为紧张,受制于多种因素。《财经》记者获悉,电信联通仍将在4G基站的建设上持保守战略。
以电信为例,按照规划,中国电信将在占据无线网络流量75%以上的100个-120个城市做厚覆盖,即深度覆盖,剩下的城市仅实现薄覆盖。
这为中国移动提供了一个相当宝贵的时间窗口。在良好的网络覆盖和性能的支持下,中国移动的用户流量结构已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移动的一位高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跑在北京移动网络里的4G流量从今年中已经开始超过3G流量,与2G流量相当。而这一变化正是中国移动决策层所希望看到的——逐步将用户流量从2G网络、3G网络向重金全力打造的4G网络迁移,彻底扭转此前2G网络承载3G用户的窘局。
亦有电信人士分析,虽然联通号称3G网络理论速率也可达到100M,中国电信内部也认为用户无法完全识别3G、4G,“能用就行”,但长期以往,用3G贴身肉搏4G,不仅不利于用户增量,还将丧失提升单用户流量消费的宝贵窗口。
未来挑战
不过,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三家运营商的用户数谁比谁高过一头,而在于要面对一个漫长而痛苦的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
当4G用户被圈进来之后,下一步最迫切的应该做什么?
从今年中开始,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开始在多个场合屡次提到“三条曲线”的发展模式。这三条曲线分别是:传统语音业务、流量经营和应用内容经营。
奚国华认为,中国移动要按照“三条曲线”的模式发展,第一条线是语音和短彩信,这条曲线随着3G运营到达顶峰,并且开始下降。那也是中国移动有史以来最困惑的时期。传统业务在不断下挫,超大数额投资的网络无法继续带来高增长,萧墙之外四面楚歌,行业之内,电信联通势头正猛;行业之外,以BAT为代表的轻型运营商亦在不断侵蚀中国移动的传统盈利阵地。
正如奚国华提出的第二条曲线,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全世界传统运营商无一例外正在经历的“流量经营”曲线。流量经营在2009年初便在运营商中被提出,其最终目的都是将跑在运营商网络之上的流量最大化变现,成为支撑运营商下一阶段成长的中流砥柱。
“中国移动的流量经营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一位长期观察中国移动的资深电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运营商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流量营销上,目的就是拉动用户的数据使用习惯。”
广东移动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运营商,不仅贡献中国移动超过三分之一的年营收和利润,也是最著名的创新试验田。广东移动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4G营销的成功率是常规营销的4倍。
具体方式是,系统通过提取目前智能手机中对网络速度要求高的视频、购物、打车等APP使用数据进行网络特征挖掘,进行“基础特征+网络特征+APP特征”的三维数据组合,在此分析之上锁定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叫营销。
此外,广东移动电子渠道中心的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做到,通过分析用户轨迹,向用户推荐“在哪办”、“怎么办理”、“怎么办成功”最优方案,这种方式效果显著,电子渠道对用户使用特性的支撑度从58.3%提升至91.7%。
类似以上的针对4G流量经营案例其实已经十分丰富,且效果十分明显。中国移动上半年财报显示,移动4G用户ARPU(平均用户月收入)为平均值的3倍、4G用户DOU(平均用户流量)约为730M,是普通用户的10倍。4G流量已经开始为提升中国移动营收利润发挥作用。
从3G到4G,每月户均流量可从190M上升到近1G。上述人士认为,运营商的这笔钱肯定是挣到了,而且没有人和他们争。但“接下来的转型就不同了,太多人可以和他们抢了”。
如同其他运营商同行一样,中国移动也是始终处于三大运营商内部竞争和应对融合转型焦虑的撕扯之中,只不过方式有所不同。奚国华提出的第三条曲线理论承认,“有一天流量也会飽和,所以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内容和应用的发展。”
中国移动近期成立了新媒体公司,短期内也将在广东移动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独立的互联网公司。但如何令内容和应用成为中移动未来的增长抓手,目前仍然看不清。
而这将直接决定未来中移动是继续下沉,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企业,还是转型成为一家更像互联网的公司?虽然多数运营商倾向后者,但这并不容易,无法在短期内给出答案。
一个好的趋势是,对于运营商不可避免的互联网化命运,中国移动决策层经历了抵触、完全去电信化的一边倒思维,到有选择地去电信化这样一个历程。最终形成了相对明智的决策思路——在擅长、合适的领域里转型、尝试,目标是成为一家渗透用户生活的综合信息服务公司,而非成为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
这多少带给人们一些憧憬: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群将越来越真切感受到自己身处一张越来越快、越来越智能聪明的网络,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些话费,换一些上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