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今天,我们在学习和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性优秀文化的同时,要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只有这样,我们建筑设计学科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以获取对当今建筑设计有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传承发展
历史的发展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甚至很难彻底摆脱厚古薄今意识的民族,每当一次激进的现代化改革出现时,一种保护自己固有文化的浪潮就会相继而起。我们应该重视到自身的这一特点,并且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把握住那些我们不可能丧失的“精神”,建造出的作品才有面对未来的力量,否则,我们在建筑上的一切努力因为缺少那些虽然模糊却真实存在的认同感,而只能成为一种简单的过渡,甚至在现代化变迁过程中迅速的消失。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如何重新回到重视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上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意韵的建筑,应该受到建筑从业者的重视。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建筑师们已经做了努力的探索。显然这种探索必须建立在清晰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防止走向危险的境地。能够做到这一点,建筑师必须承受多方面的压力。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经历现代化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作为自己对中国建筑发展中本质与现象的尺度把握标准。其次必须对西方建筑现代化有充分的理解,对功能的基础性有充分的认同,才能创造出对时代甚至人类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作品。然而如何弥补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使建筑师自身的创作得到身边现实环境因素的认同,即“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的认同”,是一条并不那么容易清晰的道路。
2.20世纪初设计了燕京大学以及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建筑的加拿大建筑师墨菲,曾经认为自己的作品将是“真正的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然而这种观点最终没能得到历史发展的有力支持,其形式只停留在了文物保护的高度上或者说是历史借鉴的高度上进行了评估。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夺回古都风貌”(图1)过程中,试图进行的保护行为反而变成了对历史文化的破坏,说明对建筑发展中强行对历史的怀念必须慎重的进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历史变迁的复杂性。事实是,因为国家历史上的辉煌,中国人始终持有对自身文化的推崇和认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屈辱历程之后,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自身作为大国而重新崛起?毫无疑问,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踌躇满志的中国人无疑坚信自己的国家能够重新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中华文化将重新闪耀出璀璨的光华。然而建筑真的能同时达到与国家定位相匹配的高度吗?换句话说,建筑师尽力展现自身民族所独有的才华,设计出来的足以体现全部先进性的建筑。
图1 “夺”式建筑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图2 北京四合院
1.传统布局方式,传统的中式民居的布局方式主要受到“风水”学思想的影响。“风水”一词始见于《葬书》,其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说以前被人误以为是伪科学,具有迷信色彩,但无可否认它具有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并包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识时适势、顺势而为的辨证论述。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殿堂、州县官府衙署均是南向的,这里不仅考虑到气候日照和环境,而且还涉及风水、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说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存在了数千年,一直作为古代建筑群组的基本方式,主要原因是它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自然观和审美观。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些哲学观念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到院落空间的设计理念中。儒家受到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推崇,它所提倡的“礼制”象征着宗法等级制度。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毫无疑问地将礼制融入其中,深刻地影响传统院落空间的形制。“四合院能突出主体建筑,有强烈的轴线,有严格的上下左右亲疏的等级分配,而在群体的组合上有着完整严密的格局。”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图2),建筑沿纵轴展开,主要建筑—正房放置在中轴线上,处于次要位置的厢房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正房供家中主人居住,两侧厢房供儿孙住,前院倒座是男仆住房,后院罩房为女仆住所。四合院在建筑布局上完全反映出儒家所倡导的长幼有序、主尊奴卑、男女有别的理念。北京四合院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不在人为而重自然,不在现实而在幻想,不在伦理道德而在自然本性。反映在传统院落建筑中,则体现在对自然環境的推崇,以及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上。合院空间不论在选址还是庭院景观的营造方面,均体现了与自然交流的理念。此外,合院所营造出来的封闭性的空间,也是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思想的表现。
2.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念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在当今已越来越被设计界所重视。在建筑设计中所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恰恰体现出了人类最初的环境伦理观念,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得建筑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在倡导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空间的利用上,尽可能利用建筑设计的手段获取最佳的室内环境。中国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房屋建筑大都采取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的方位,这也正是该地区的最佳自然方位。室内采光方面强调阴阳相和,明暗适宜,所谓“山斋宜明净不可太广,明净可爽心神宏,厂则伤目力”,此处“厂”通“敞”,所以中国古建筑利用南向的门窗引日光入室,而光线入室的范围一般都稳定在室内真正使用空间之外的缓冲空间里,而供为室内照明的仅仅只是这些光线直射地面后,由地面漫反射而带来的柔和的漫反射光。为了获得优质的室内空气环境,中国古建筑经常在居室中设置前后相通的门窗,降低房屋中的隔断,使用镂空花纹的栏杆等,来达到利用风压使空气对流的目的。常见的镂空花窗,往往也不单纯只是为了美观。这些镂空除了为单调的墙面增添丰富的景观层次外,还促进了空气的对流。以长廊为例,这种镂空的花窗,可以淡化人在经过狭长的长廊时所产生的堵、闷的感觉;空气的对流,让人感觉空间通畅和开阔。中国古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正体现出古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思想,其中有许多手段也是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值得学习的传统绿色建筑技术。另外,中国古建筑在营建之中还讲求“慎术”、“节用”而“兼利万物”,甚至于如果皇家建筑过于奢华也会遭到激烈的批评。如在春秋时代,管仲就说过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这样的话。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反对浪费讲究节约,在能源消耗浪费的今天不仅并不过时,反而正是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理性关怀,“天人合一”中的科学观念反映出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设计思想中的科学理性成分。研究历史,从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思想加以分析解读,合理运用,不但会促进当代建筑的科学发展而且也会提升当前建筑的文化品味。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1.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传统文化有个交待。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2.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而应该为我所用,中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整个建筑体系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传统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呢?我认为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从传统建筑中隐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看,创造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创新重要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建筑创作所具有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和设计美学中隐匿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百姓行为和社会舆论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仅具有地域性特点,而且伴随着长期的文化积淀。秉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文正军,董文英.浅论民族文化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11)
[2]秦启.中国传统设计和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谢劲松,王小凡.建筑的地城性人文特征及其结构技术表現[J].冲外建筑,2002(2):8—9页
[4]叶飞.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教学[J].建筑与文化,2009(9)
[5]尹志伟.非线性建筑的的参数化设计及其建造研究[D].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黄华明.现代景观建筑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王芳,王力.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
[8]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组.上海名建筑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传承发展
历史的发展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甚至很难彻底摆脱厚古薄今意识的民族,每当一次激进的现代化改革出现时,一种保护自己固有文化的浪潮就会相继而起。我们应该重视到自身的这一特点,并且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把握住那些我们不可能丧失的“精神”,建造出的作品才有面对未来的力量,否则,我们在建筑上的一切努力因为缺少那些虽然模糊却真实存在的认同感,而只能成为一种简单的过渡,甚至在现代化变迁过程中迅速的消失。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如何重新回到重视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上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意韵的建筑,应该受到建筑从业者的重视。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建筑师们已经做了努力的探索。显然这种探索必须建立在清晰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防止走向危险的境地。能够做到这一点,建筑师必须承受多方面的压力。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经历现代化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作为自己对中国建筑发展中本质与现象的尺度把握标准。其次必须对西方建筑现代化有充分的理解,对功能的基础性有充分的认同,才能创造出对时代甚至人类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作品。然而如何弥补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使建筑师自身的创作得到身边现实环境因素的认同,即“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的认同”,是一条并不那么容易清晰的道路。
2.20世纪初设计了燕京大学以及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建筑的加拿大建筑师墨菲,曾经认为自己的作品将是“真正的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然而这种观点最终没能得到历史发展的有力支持,其形式只停留在了文物保护的高度上或者说是历史借鉴的高度上进行了评估。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夺回古都风貌”(图1)过程中,试图进行的保护行为反而变成了对历史文化的破坏,说明对建筑发展中强行对历史的怀念必须慎重的进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历史变迁的复杂性。事实是,因为国家历史上的辉煌,中国人始终持有对自身文化的推崇和认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屈辱历程之后,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自身作为大国而重新崛起?毫无疑问,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踌躇满志的中国人无疑坚信自己的国家能够重新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中华文化将重新闪耀出璀璨的光华。然而建筑真的能同时达到与国家定位相匹配的高度吗?换句话说,建筑师尽力展现自身民族所独有的才华,设计出来的足以体现全部先进性的建筑。
图1 “夺”式建筑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图2 北京四合院
1.传统布局方式,传统的中式民居的布局方式主要受到“风水”学思想的影响。“风水”一词始见于《葬书》,其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说以前被人误以为是伪科学,具有迷信色彩,但无可否认它具有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并包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识时适势、顺势而为的辨证论述。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殿堂、州县官府衙署均是南向的,这里不仅考虑到气候日照和环境,而且还涉及风水、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说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存在了数千年,一直作为古代建筑群组的基本方式,主要原因是它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自然观和审美观。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些哲学观念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到院落空间的设计理念中。儒家受到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推崇,它所提倡的“礼制”象征着宗法等级制度。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毫无疑问地将礼制融入其中,深刻地影响传统院落空间的形制。“四合院能突出主体建筑,有强烈的轴线,有严格的上下左右亲疏的等级分配,而在群体的组合上有着完整严密的格局。”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图2),建筑沿纵轴展开,主要建筑—正房放置在中轴线上,处于次要位置的厢房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正房供家中主人居住,两侧厢房供儿孙住,前院倒座是男仆住房,后院罩房为女仆住所。四合院在建筑布局上完全反映出儒家所倡导的长幼有序、主尊奴卑、男女有别的理念。北京四合院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不在人为而重自然,不在现实而在幻想,不在伦理道德而在自然本性。反映在传统院落建筑中,则体现在对自然環境的推崇,以及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上。合院空间不论在选址还是庭院景观的营造方面,均体现了与自然交流的理念。此外,合院所营造出来的封闭性的空间,也是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思想的表现。
2.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念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在当今已越来越被设计界所重视。在建筑设计中所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恰恰体现出了人类最初的环境伦理观念,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得建筑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在倡导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空间的利用上,尽可能利用建筑设计的手段获取最佳的室内环境。中国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房屋建筑大都采取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的方位,这也正是该地区的最佳自然方位。室内采光方面强调阴阳相和,明暗适宜,所谓“山斋宜明净不可太广,明净可爽心神宏,厂则伤目力”,此处“厂”通“敞”,所以中国古建筑利用南向的门窗引日光入室,而光线入室的范围一般都稳定在室内真正使用空间之外的缓冲空间里,而供为室内照明的仅仅只是这些光线直射地面后,由地面漫反射而带来的柔和的漫反射光。为了获得优质的室内空气环境,中国古建筑经常在居室中设置前后相通的门窗,降低房屋中的隔断,使用镂空花纹的栏杆等,来达到利用风压使空气对流的目的。常见的镂空花窗,往往也不单纯只是为了美观。这些镂空除了为单调的墙面增添丰富的景观层次外,还促进了空气的对流。以长廊为例,这种镂空的花窗,可以淡化人在经过狭长的长廊时所产生的堵、闷的感觉;空气的对流,让人感觉空间通畅和开阔。中国古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正体现出古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思想,其中有许多手段也是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值得学习的传统绿色建筑技术。另外,中国古建筑在营建之中还讲求“慎术”、“节用”而“兼利万物”,甚至于如果皇家建筑过于奢华也会遭到激烈的批评。如在春秋时代,管仲就说过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这样的话。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反对浪费讲究节约,在能源消耗浪费的今天不仅并不过时,反而正是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理性关怀,“天人合一”中的科学观念反映出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设计思想中的科学理性成分。研究历史,从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思想加以分析解读,合理运用,不但会促进当代建筑的科学发展而且也会提升当前建筑的文化品味。 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1.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传统文化有个交待。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2.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而应该为我所用,中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整个建筑体系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传统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呢?我认为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从传统建筑中隐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看,创造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创新重要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建筑创作所具有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和设计美学中隐匿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百姓行为和社会舆论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仅具有地域性特点,而且伴随着长期的文化积淀。秉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文正军,董文英.浅论民族文化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11)
[2]秦启.中国传统设计和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谢劲松,王小凡.建筑的地城性人文特征及其结构技术表現[J].冲外建筑,2002(2):8—9页
[4]叶飞.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教学[J].建筑与文化,2009(9)
[5]尹志伟.非线性建筑的的参数化设计及其建造研究[D].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黄华明.现代景观建筑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王芳,王力.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
[8]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组.上海名建筑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