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长沙生态动物园中冠斑犀鸟的饲养环境、日粮饲喂、疾病防治等方面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宜的饲养管理模式。
关键词 冠斑犀鸟;饲养管理;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Q959.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41-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19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coronatusll)属于佛法僧目犀鸟科,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但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广西的西大明山、弄岗等少数几个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长沙生态动物园中养殖了一对成年冠斑犀鸟,饲养之初,冠斑犀鸟毛色差、机体抵制力弱、易发消化道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在饲养管理方面的探索后,冠斑犀鸟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宜的饲养管理模式。笔者从饲养环境、日粮饲喂、疾病防治等方面对该系列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更好地掌握冠斑犀鸟的饲养繁殖技术。
1 饲养环境
笼舍分内室和外室2个部分,内室大小为4.0 m×2.5 m,高3.0 m;内外室之间的墙壁上在高2.0 m及1.5 m处分别有1个直径为1.0 m和0.5 m的圆形窗口。
外运动场大小为3.2 m×2.5 m,高5.0 m,有1个供工作人员进出的隔离门(1.0 m×0.7 m)。运动场内植有草皮、榕树,并设有栖架秋千等,顶部有一块3.5 m×3.0 m大小的遮荫板。
交替使用1∶50巴氏消毒液和1∶10烧碱对笼舍进行消毒,内室每周消毒2次,外运动场每周消毒1次。
2 日粮饲喂
饲养之初,参照长沙生态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的经验,将日粮定为3次,即9∶50水果,15∶00水果,16∶30精料,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毛色不光泽,易发生积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通过对饲料结构进行调整及长期的摸索,考虑到冠斑犀鸟特殊的消化道结构,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严格控制精料的饲喂量,水果种类进一步丰富,精料由简单的米饭发展为窝头、饭团、蛋黄、鱼肝油、微量元素等的混合饲料(表1)。从目前情况看,动物的毛色,运动、体质状况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3 行为观察
包括采食情况、行为变化、精神活动等方面。
3.1 采食情况
包括食量、食速及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投喂水果和精料时,犀鸟发出鸣叫声,进食速度快,眼睛关注食物,特别喜食面包虫。
3.2 行为变化
包括正常与异常的行为表现,如采食、体息、运动、饮水等。休息一般站立于栖架上,头低垂,并相互梳理羽毛;运动时,攀爬有力,飞翔自如,反应灵敏。
3.3 精神活动
包括眼神、对声响的反应、四肢的灵敏度、力度等。
3.4 排泄物
包括便的形状、颜色、气味、频次,排尿的频次、颜色等。犀鸟粪便一般呈圆柱形,弯曲,同食物果皮的颜色。
4 疾病防治
犀鸟体型较大,主要疾病为消化道疾病、球虫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主要预防保健措施如表2所示。
消化道疾病主要因食物不洁、更换食物或气温骤降,导致肠炎、拉稀,肛门口周围有污秽物;精神不振,低头呆滞,或栖居一隅,严重时无力攀爬上栖架;羽毛蓬松,无光泽。主要治疗方法:隔离病鸟,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洁易消化的食物,提供干净的饮水,3 d以上未吃食物,应填食;病情严重的鸟不能饮水和采食的情况下,宜肌注硫酸庆大霉素20万单位;能饮水不能采食的将硫酸庆大霉素颗粒40 mg或将针剂庆大霉素40万单位放水中饮服;病情较轻的可将药物混入食物内喂食。
球虫病在鸟类中普遍发生,粪便中带红色果冻状物体应引起注意,球虫的鉴定只需显微镜观察即可。治疗多采用灭球灵粉剂混饲料喂服,地面用酒精喷灯、强酸强碱杀灭,冲洗干净。
感染犀鸟的寄生虫以线虫为主,其中以蛔虫感染率最高,严重时可引起肠道堵塞或破裂;蛔虫幼虫可引起幼虫移行症,造成肝脏、肠道等损伤。蛔虫的诊断:发现成虫从体内排出即可确诊;或采集0.2 g粪样,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再显微镜观察可确诊。治疗方法:用阿苯达唑0.5片/只或肠虫清0.5片/只,驱虫时应根据蛔虫的生长规律隔15 d后,再次驱虫,药物选用应遵循多种驱虫药物轮流使用的原则,避免产生耐药性。
5 讨论
(1)饲养之初,简单参照长沙生态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的经验,但实践证明,冠斑犀鸟营养要求更高,而且易发消化道疾病。经过反复试验,日粮配比和饲喂方法几经改进,最终形成了现在少喂多餐、日粮种类丰富的饲喂模式。从动物的毛色、行为、运动等各方面来看,目前这种饲喂模式基本满足了动物的营养要求,但仍有个别动物易发消化道疾病,且目前的饲料营养能否满足繁殖期的需要尚属未知,因此仍需做进一步的试验和摸索。此外,冬天温度低,水果饲料应撮热后再饲喂,能增进其食欲,促进消化,减少消化道疾病的产生。
(2)長沙生态动物园冠斑犀鸟笼舍内室面积相对宽松,而外运动场面积相对比较狭小,改善动物生活环境,进行丰容建设,也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摸索。
(3)每年春季以后,成对的冠斑犀鸟便选择高大的树干上的洞穴作巢,一般都是利用白蚁蛙蚀或树木天长日久朽蚀后形成的大洞进行繁殖。犀鸟在洞底垫上衔回来的腐朽木质,上面铺些柔软的羽毛,等到产房做好后,雌鸟便开始产卵。因此,为犀鸟准备做窝用的树枝、草屑等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阙腾程,胡艳玲. 笼养雄性冠斑犀鸟繁殖期取食与哺育活动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1):23-26.
[2] 阙腾程,胡艳玲,潘志文,等. 笼养条件下冠斑犀鸟合作繁殖行为[J]. 动物学杂志,2006(5):13-17.
[3] 张金国. 冠斑犀鸟[J]. 生物学通报,2012(7):62.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关键词 冠斑犀鸟;饲养管理;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Q959.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41-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19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coronatusll)属于佛法僧目犀鸟科,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但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广西的西大明山、弄岗等少数几个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长沙生态动物园中养殖了一对成年冠斑犀鸟,饲养之初,冠斑犀鸟毛色差、机体抵制力弱、易发消化道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在饲养管理方面的探索后,冠斑犀鸟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宜的饲养管理模式。笔者从饲养环境、日粮饲喂、疾病防治等方面对该系列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更好地掌握冠斑犀鸟的饲养繁殖技术。
1 饲养环境
笼舍分内室和外室2个部分,内室大小为4.0 m×2.5 m,高3.0 m;内外室之间的墙壁上在高2.0 m及1.5 m处分别有1个直径为1.0 m和0.5 m的圆形窗口。
外运动场大小为3.2 m×2.5 m,高5.0 m,有1个供工作人员进出的隔离门(1.0 m×0.7 m)。运动场内植有草皮、榕树,并设有栖架秋千等,顶部有一块3.5 m×3.0 m大小的遮荫板。
交替使用1∶50巴氏消毒液和1∶10烧碱对笼舍进行消毒,内室每周消毒2次,外运动场每周消毒1次。
2 日粮饲喂
饲养之初,参照长沙生态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的经验,将日粮定为3次,即9∶50水果,15∶00水果,16∶30精料,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毛色不光泽,易发生积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通过对饲料结构进行调整及长期的摸索,考虑到冠斑犀鸟特殊的消化道结构,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严格控制精料的饲喂量,水果种类进一步丰富,精料由简单的米饭发展为窝头、饭团、蛋黄、鱼肝油、微量元素等的混合饲料(表1)。从目前情况看,动物的毛色,运动、体质状况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3 行为观察
包括采食情况、行为变化、精神活动等方面。
3.1 采食情况
包括食量、食速及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投喂水果和精料时,犀鸟发出鸣叫声,进食速度快,眼睛关注食物,特别喜食面包虫。
3.2 行为变化
包括正常与异常的行为表现,如采食、体息、运动、饮水等。休息一般站立于栖架上,头低垂,并相互梳理羽毛;运动时,攀爬有力,飞翔自如,反应灵敏。
3.3 精神活动
包括眼神、对声响的反应、四肢的灵敏度、力度等。
3.4 排泄物
包括便的形状、颜色、气味、频次,排尿的频次、颜色等。犀鸟粪便一般呈圆柱形,弯曲,同食物果皮的颜色。
4 疾病防治
犀鸟体型较大,主要疾病为消化道疾病、球虫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主要预防保健措施如表2所示。
消化道疾病主要因食物不洁、更换食物或气温骤降,导致肠炎、拉稀,肛门口周围有污秽物;精神不振,低头呆滞,或栖居一隅,严重时无力攀爬上栖架;羽毛蓬松,无光泽。主要治疗方法:隔离病鸟,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洁易消化的食物,提供干净的饮水,3 d以上未吃食物,应填食;病情严重的鸟不能饮水和采食的情况下,宜肌注硫酸庆大霉素20万单位;能饮水不能采食的将硫酸庆大霉素颗粒40 mg或将针剂庆大霉素40万单位放水中饮服;病情较轻的可将药物混入食物内喂食。
球虫病在鸟类中普遍发生,粪便中带红色果冻状物体应引起注意,球虫的鉴定只需显微镜观察即可。治疗多采用灭球灵粉剂混饲料喂服,地面用酒精喷灯、强酸强碱杀灭,冲洗干净。
感染犀鸟的寄生虫以线虫为主,其中以蛔虫感染率最高,严重时可引起肠道堵塞或破裂;蛔虫幼虫可引起幼虫移行症,造成肝脏、肠道等损伤。蛔虫的诊断:发现成虫从体内排出即可确诊;或采集0.2 g粪样,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再显微镜观察可确诊。治疗方法:用阿苯达唑0.5片/只或肠虫清0.5片/只,驱虫时应根据蛔虫的生长规律隔15 d后,再次驱虫,药物选用应遵循多种驱虫药物轮流使用的原则,避免产生耐药性。
5 讨论
(1)饲养之初,简单参照长沙生态动物园饲养金刚鹦鹉的经验,但实践证明,冠斑犀鸟营养要求更高,而且易发消化道疾病。经过反复试验,日粮配比和饲喂方法几经改进,最终形成了现在少喂多餐、日粮种类丰富的饲喂模式。从动物的毛色、行为、运动等各方面来看,目前这种饲喂模式基本满足了动物的营养要求,但仍有个别动物易发消化道疾病,且目前的饲料营养能否满足繁殖期的需要尚属未知,因此仍需做进一步的试验和摸索。此外,冬天温度低,水果饲料应撮热后再饲喂,能增进其食欲,促进消化,减少消化道疾病的产生。
(2)長沙生态动物园冠斑犀鸟笼舍内室面积相对宽松,而外运动场面积相对比较狭小,改善动物生活环境,进行丰容建设,也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摸索。
(3)每年春季以后,成对的冠斑犀鸟便选择高大的树干上的洞穴作巢,一般都是利用白蚁蛙蚀或树木天长日久朽蚀后形成的大洞进行繁殖。犀鸟在洞底垫上衔回来的腐朽木质,上面铺些柔软的羽毛,等到产房做好后,雌鸟便开始产卵。因此,为犀鸟准备做窝用的树枝、草屑等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阙腾程,胡艳玲. 笼养雄性冠斑犀鸟繁殖期取食与哺育活动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1):23-26.
[2] 阙腾程,胡艳玲,潘志文,等. 笼养条件下冠斑犀鸟合作繁殖行为[J]. 动物学杂志,2006(5):13-17.
[3] 张金国. 冠斑犀鸟[J]. 生物学通报,2012(7):62.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