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与重视,很多仁人志士业已投身其中,进行缜密的研究与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造福社会乃至全人类。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种疾病与疑难杂症的出现,中医与周易这两门古老而深奥的古代经典学科,更多更广泛地被世人关注和重视,从而进一步地渴望去研究它,用以减轻和治愈人们所处的各种疾苦。中国自古至今就有“医源于易,易医同源”的说法。在中医的医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中医名家,这些名家同时又是易学“大家”。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再如明代中医巨擎张景岳更认为“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道生之心鉴。” 由此可以看出“易医相通”之真谛,从而揭示了中医学与《周易》学具有相同的思想方法、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易医同源”反映了中医与《周易》理论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和认识根据。古人讲“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可见《易经》之学对中医的重要意义。
在从医几十年的人生生涯中,我一直在研究易理治病的方法,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治方法,曾运用易理治疗了很多患者,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下面有三则故事。
第一个事情是抑郁症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患了抑郁症,闭门不出,闷闷不乐,怕见人,对一切事情都缺乏兴趣,时常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还有几次自杀未遂的情况。曾去过几家省级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而且症状日趋加重。从中医角度来看,此人少气懒言(气虚、懒得说话),面色灰暗,与五脏中“肝”的关系密切,“疏肝”可以“解郁”。
我对她的情况了解以后,让她每天晚上5~7点(酉时),坐北面南听古代音乐“商音”:依照五行对应五音“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之理。“商”属金,金克木,肝属木,听“商音”的作用在于舒肝理气、调节情志,使之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如无上进心、感恩心、关爱心等,就会走向情绪极端化,引发自杀等不良后果。经过静坐,听音乐,并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晚睡觉前用姜水泡脚。治疗21天后,病人完全康复,如同正常人一般,并主动要求去上班。
第二个事情是怪病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驾车上班时与迎面开来的车相撞,两车的车头均变形,引起旁观者惊呼,并认为车内人会伤亡惨重!结果,将两人拖出后发现均无受伤。但是,青年女性出现频繁呕吐、哭叫不止的状况,紧急送去医院,经拍片、CT等检查均无异常情况。但是这位女青年病情却越来越重,持续三天均无法入睡,吃药打针均无效。其父母非常着急, 后经朋友介绍, 我告之:急去西北方向,摘九片树叶、捡六块圆形石头放入锅中, 加入300毫升水,煮10分钟后立即喝下,并采取静坐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志,让思想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结果呕吐停止。当日晚上从6点开始入睡,第二天上午10点方才醒来,自述身体无不适症状,一切恢复正常。
治疗原理剖析:西北方为乾位,代表头、神经系统,叶子九片取其最大数为“道之大数”,为乾,代表头、脑神经,石头六块为坎,对应肾脏。惊恐伤肾,肾主志。因此,用以上方法治疗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心神情志安宁而病愈。
第三个事情是腹泻的治疗(包括痢疾)
有一位中学生,因腹痛、发烧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入医院后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急给输液,内加抗菌消炎药、大量的维生素治疗。三天后恶心呕吐止、腹泻次数少,但体温仍不降。后用白术、公英、地黄、鸡内金、生姜煮水一碗,喝后一小时体温开始下降,4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腹泻。继续再渴上方一剂后出院回家。
从医学理论上讲,肠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症状。治疗用消炎抗菌、抗病毒、助消化等方法,一般需要治疗3~5天,就可痊愈。但是, 从“易经”的理论上讲,腹泻为土虚金弱,不能阻挡外来之邪。因为,腹为坤,代表脾胃,泻为巽, 代表管道,这两个卦的重卦为地风升。脾胃在五行中代表“土 ”, 巽象征风,在五行中代表“木”,可理解为“木克土”,就是脾胃虚弱受纳失职而泻。因此,治疗需要以健胃实脾为主,重用:白术、地黄、公英、鸡内金等药,效果极佳。
再如,方位和疾病也有很大关系,脾胃虚弱之人,面西南方静坐20~30分钟,意念胸中有一团火(火生土),使消化吸收功能加强,人的脾胃相应地就会好起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脾胃功能好了,身体自然强壮。
从以上所举的案例可以看出,“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用易经的理论进行断方施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易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通过“易理”与“医理”的融汇贯通,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更好地遵守自然规律,并实现养生祛病,益寿延年的愿望。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种疾病与疑难杂症的出现,中医与周易这两门古老而深奥的古代经典学科,更多更广泛地被世人关注和重视,从而进一步地渴望去研究它,用以减轻和治愈人们所处的各种疾苦。中国自古至今就有“医源于易,易医同源”的说法。在中医的医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中医名家,这些名家同时又是易学“大家”。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再如明代中医巨擎张景岳更认为“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道生之心鉴。” 由此可以看出“易医相通”之真谛,从而揭示了中医学与《周易》学具有相同的思想方法、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易医同源”反映了中医与《周易》理论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和认识根据。古人讲“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可见《易经》之学对中医的重要意义。
在从医几十年的人生生涯中,我一直在研究易理治病的方法,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治方法,曾运用易理治疗了很多患者,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下面有三则故事。
第一个事情是抑郁症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患了抑郁症,闭门不出,闷闷不乐,怕见人,对一切事情都缺乏兴趣,时常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还有几次自杀未遂的情况。曾去过几家省级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而且症状日趋加重。从中医角度来看,此人少气懒言(气虚、懒得说话),面色灰暗,与五脏中“肝”的关系密切,“疏肝”可以“解郁”。
我对她的情况了解以后,让她每天晚上5~7点(酉时),坐北面南听古代音乐“商音”:依照五行对应五音“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之理。“商”属金,金克木,肝属木,听“商音”的作用在于舒肝理气、调节情志,使之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如无上进心、感恩心、关爱心等,就会走向情绪极端化,引发自杀等不良后果。经过静坐,听音乐,并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晚睡觉前用姜水泡脚。治疗21天后,病人完全康复,如同正常人一般,并主动要求去上班。
第二个事情是怪病的治疗
一位青年女性,驾车上班时与迎面开来的车相撞,两车的车头均变形,引起旁观者惊呼,并认为车内人会伤亡惨重!结果,将两人拖出后发现均无受伤。但是,青年女性出现频繁呕吐、哭叫不止的状况,紧急送去医院,经拍片、CT等检查均无异常情况。但是这位女青年病情却越来越重,持续三天均无法入睡,吃药打针均无效。其父母非常着急, 后经朋友介绍, 我告之:急去西北方向,摘九片树叶、捡六块圆形石头放入锅中, 加入300毫升水,煮10分钟后立即喝下,并采取静坐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志,让思想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结果呕吐停止。当日晚上从6点开始入睡,第二天上午10点方才醒来,自述身体无不适症状,一切恢复正常。
治疗原理剖析:西北方为乾位,代表头、神经系统,叶子九片取其最大数为“道之大数”,为乾,代表头、脑神经,石头六块为坎,对应肾脏。惊恐伤肾,肾主志。因此,用以上方法治疗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心神情志安宁而病愈。
第三个事情是腹泻的治疗(包括痢疾)
有一位中学生,因腹痛、发烧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入医院后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急给输液,内加抗菌消炎药、大量的维生素治疗。三天后恶心呕吐止、腹泻次数少,但体温仍不降。后用白术、公英、地黄、鸡内金、生姜煮水一碗,喝后一小时体温开始下降,4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腹泻。继续再渴上方一剂后出院回家。
从医学理论上讲,肠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症状。治疗用消炎抗菌、抗病毒、助消化等方法,一般需要治疗3~5天,就可痊愈。但是, 从“易经”的理论上讲,腹泻为土虚金弱,不能阻挡外来之邪。因为,腹为坤,代表脾胃,泻为巽, 代表管道,这两个卦的重卦为地风升。脾胃在五行中代表“土 ”, 巽象征风,在五行中代表“木”,可理解为“木克土”,就是脾胃虚弱受纳失职而泻。因此,治疗需要以健胃实脾为主,重用:白术、地黄、公英、鸡内金等药,效果极佳。
再如,方位和疾病也有很大关系,脾胃虚弱之人,面西南方静坐20~30分钟,意念胸中有一团火(火生土),使消化吸收功能加强,人的脾胃相应地就会好起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脾胃功能好了,身体自然强壮。
从以上所举的案例可以看出,“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用易经的理论进行断方施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易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通过“易理”与“医理”的融汇贯通,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更好地遵守自然规律,并实现养生祛病,益寿延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