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对采供血传播HIV的知情调查及干预研究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和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事件的知晓情况,探索农村AIDS防治工作的可行干预措施.方法选择采、供血传播HIV疫情较为严重的某乡全体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结果有效调查33人(100%),95%以上调查对象对AIDS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传染性等问题有正确认识;50%对母婴传播和唾液、汗液、蚊虫叮咬、共用浴缸坐便等不传播HIV途径缺乏认识;80%以上了解本村血液组织者的目的、村民卖血高峰时间、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和反对卖血行为;27.3%的调查对象偶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15.2%调查对象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丢弃或卖掉.结论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隐患,乡村医生迫切需要AIDS防治知识的正规培训,而且有望成为农村AIDS防治工作的核心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中国现有死因报告系统中自杀死亡报告的准确性,计算更准确的自杀率.方法选择中国现有死因报告系统之一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的23个监测点,收集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死因为"伤害"或"精神病"的死亡案例,从中抽取1 932例欲进行入户死因核查,最终1 653例进入分析.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记录的原始上报死因与详细入户调查后判断的死因进行比较,然后用此结果调整自杀率.结果原始上报死因为自杀的8
目的探讨治疗脑性瘫痪(CP)的有效方法. 方法 64例C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中医疗法(推拿、头针、穴位注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上田法和肉毒毒素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法治疗.采用Koman医师评分法(PRS)判断BTX-A注射后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6个月后以小儿CP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缓释系统玻璃体腔植入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中轴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成纤维细胞注入术构建兔PVR模型。术中3组兔眼玻璃体腔均分别植入不同含量的atRA缓释系统:B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420μg,C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650μg,D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1070μg;设空白对照两组:A组不植入atRA缓释系统,E组玻璃体腔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