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来源 :世界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构成的火山通道相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内外。矿床从中心向外发育典型的热液蚀变分带: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带。根据矿物组合不同,将热液成矿期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绢云母+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乌山斑岩铜钼矿床发育L型富液相包裹体、V型富气相包裹体、S型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以及PG型纯气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石英斑晶和早阶段石英内水溶液包裹体除H2O外,多数含CO2,少数还含有CH4,C4H6等,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中子矿物主要有赤铁矿和黄铜矿;中阶段石英内只有少量V型包裹体含CO2,多数只有H2O,S型包裹体中子矿物有黄铜矿和黄铁矿,不再含有赤铁矿;而晚阶段石英内包裹体只含H2O。成矿流体由H2O-CO2-NaCl体系逐渐演化为H2O-NaCl体系。成矿早、中、晚3个阶段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40℃~460℃,240℃~360℃和120℃~240℃;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32~53.26 wt%NaCl.eqv,1.65~41.58 wt%NaCl.eqv和0.66~14.05 wt%NaCl.eqv。初始流体是直接从浅部结晶冷凝的岩浆熔体中出熔的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普遍共生,流体的沸腾可能是早期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重要机制。结合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中-晚阶段天水的混入导致的流体混合及降温作用在成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石油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竞争最有力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只有具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方能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计量管理作为企业产品质
作者根据加工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实践,就着色剂的选择、多孔粒状硝酸铵对成品炸药爆速的影响、准确化验分析成品炸药的组分、加工工艺的安全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可供有关人员
石家庄市通过建立双向转诊网络信息平台,使社区医生转诊了多少名患者、转诊到哪所医院、患者是否到位,检查、治疗结束后上级医院是否按要求回转等情况一目了然,为下一步的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