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每天早上入园后一定记得把书包放在合适的位置,不然还得找来找去地捉迷藏,多麻烦呀!”尽管我再三叮嘱,可小朋友们总改不了乱丢乱放的坏毛病。
“乖乖,都记好了,每次中午拿起馒头前,先去洗洗手,好吗?别让细菌全部钻进肚子里啊!”每天午饭,这句话成了我无可奈何的“口头禅”,可狼吞虎咽的孩子们照样小脏手四处乱抓。
“孩子们,自己的玩具要学会自己动手,自己整理。瞧!地板上、课桌上、椅子上到处都是,整个教室简直成了玩具窝!”每天下午,我都会筋疲力尽地为孩子们“服务”,似乎整理玩具成了幼儿教师的“必备功课”。
……
诸如此类的情景在幼儿园里不断上演着,孩子们似乎听习惯了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看惯了大人的辛苦代劳。孩子们自主动手意识相当薄弱,看来,行为习惯的养成刻不容缓。
为此,我和同事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没想到,180度大转变竟是从不经意间开始的。
一天中午,社区居委会发来了“清洁洗手”的宣传画,画面中的小男孩正在仔仔细细地洗着手,宣传画上还有“洗手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心搓一搓,手背手背揉一揉,清水清水冲一冲,小手洗得好干净”。望着如此精彩的宣传画,我一时心血来潮,贴在了洗手间的墙壁上。不一会儿,午饭时间到了,不知哪个“机灵鬼”发现了洗手间的宣传画,他一声惊呼,小伙伴陆陆续续地赶去看新鲜。紧接着,最令我期待的一幕出现了,好几个小朋友学着画面中的孩子,按着儿歌中的要求认认真真地洗起手来,其专注度绝对前所未有,就连经常偷懒的“淘气包”彤彤也伸出了白白的小手向我炫耀。就这样,昔日的“顽疾”因一幅普通的宣传画被轻轻松松地攻克了。
看着孩子们的惊人改变,我欣喜地顿悟:无声的提醒胜于严厉的说教与苛刻的指责。那么,不妨专门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设计出一些醒目的标志,让大家在环境的渲染中彻底改掉陋习。于是,我利用自己还算过硬的美术功底,精心绘制起来……
“午休时间到,快快闭上眼睛吧!”这条标语配上美梦中的花仙子形象,被我贴在了孩子们床头最醒目的位置,或许明天的午休时间就不会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了。“嘘!轻轻的,我怕疼!”这句话旁边我画上了一只温柔的手,这个显然是贴在教室门后的,或许教室门就不会再承受男孩们的“飞脚功”了。课桌的抽屉上,我设计上了“关闭”的标志;餐桌上,我涂画上了“端坐”的姿势,还编了首“文明用餐小儿歌”;窗台上的花草旁,我贴上了“小女孩呵护花草”的图画;卫生间的坐便器上,我轻轻几笔描绘出“哗哗冲水”的符号……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幼儿园教室的角角落落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我心中还是有点忐忑:这些对于一向我行我素的孩子们会奏效吗?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陶醉在了孩子们的惊叹声中,他们显得兴奋不已,这瞧瞧,那看看,还不时地读着提示语。看着看着,不少小朋友都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或许这些小家伙已经领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果然变了!昔日无法无天的“霸王小子”成了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往日蛮横无礼的“倔强丫头”变成了懂事乖巧的“小淑女”。无论是自我学习用品的整理,还是科学文明的用餐,还是遵守每天的作息时间,孩子们井井有条,让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
后来,小家伙们竟然学会了自我动手设计小标志,比如不少小书桌上张贴着端正的坐姿图,提醒自己课堂上要挺起“小腰板”;教室的电脑旁也贴上了孩子们画的漫画,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无疑是在提醒老师不可长时间电脑办公,以防用眼过度……
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小标志时刻提醒着孩子们,激励着孩子们,置身其中的师生又怎能不被熏陶感化呢?看来,趣味小标志作用真不小。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乖乖,都记好了,每次中午拿起馒头前,先去洗洗手,好吗?别让细菌全部钻进肚子里啊!”每天午饭,这句话成了我无可奈何的“口头禅”,可狼吞虎咽的孩子们照样小脏手四处乱抓。
“孩子们,自己的玩具要学会自己动手,自己整理。瞧!地板上、课桌上、椅子上到处都是,整个教室简直成了玩具窝!”每天下午,我都会筋疲力尽地为孩子们“服务”,似乎整理玩具成了幼儿教师的“必备功课”。
……
诸如此类的情景在幼儿园里不断上演着,孩子们似乎听习惯了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看惯了大人的辛苦代劳。孩子们自主动手意识相当薄弱,看来,行为习惯的养成刻不容缓。
为此,我和同事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没想到,180度大转变竟是从不经意间开始的。
一天中午,社区居委会发来了“清洁洗手”的宣传画,画面中的小男孩正在仔仔细细地洗着手,宣传画上还有“洗手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心搓一搓,手背手背揉一揉,清水清水冲一冲,小手洗得好干净”。望着如此精彩的宣传画,我一时心血来潮,贴在了洗手间的墙壁上。不一会儿,午饭时间到了,不知哪个“机灵鬼”发现了洗手间的宣传画,他一声惊呼,小伙伴陆陆续续地赶去看新鲜。紧接着,最令我期待的一幕出现了,好几个小朋友学着画面中的孩子,按着儿歌中的要求认认真真地洗起手来,其专注度绝对前所未有,就连经常偷懒的“淘气包”彤彤也伸出了白白的小手向我炫耀。就这样,昔日的“顽疾”因一幅普通的宣传画被轻轻松松地攻克了。
看着孩子们的惊人改变,我欣喜地顿悟:无声的提醒胜于严厉的说教与苛刻的指责。那么,不妨专门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设计出一些醒目的标志,让大家在环境的渲染中彻底改掉陋习。于是,我利用自己还算过硬的美术功底,精心绘制起来……
“午休时间到,快快闭上眼睛吧!”这条标语配上美梦中的花仙子形象,被我贴在了孩子们床头最醒目的位置,或许明天的午休时间就不会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了。“嘘!轻轻的,我怕疼!”这句话旁边我画上了一只温柔的手,这个显然是贴在教室门后的,或许教室门就不会再承受男孩们的“飞脚功”了。课桌的抽屉上,我设计上了“关闭”的标志;餐桌上,我涂画上了“端坐”的姿势,还编了首“文明用餐小儿歌”;窗台上的花草旁,我贴上了“小女孩呵护花草”的图画;卫生间的坐便器上,我轻轻几笔描绘出“哗哗冲水”的符号……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幼儿园教室的角角落落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我心中还是有点忐忑:这些对于一向我行我素的孩子们会奏效吗?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陶醉在了孩子们的惊叹声中,他们显得兴奋不已,这瞧瞧,那看看,还不时地读着提示语。看着看着,不少小朋友都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或许这些小家伙已经领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果然变了!昔日无法无天的“霸王小子”成了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往日蛮横无礼的“倔强丫头”变成了懂事乖巧的“小淑女”。无论是自我学习用品的整理,还是科学文明的用餐,还是遵守每天的作息时间,孩子们井井有条,让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
后来,小家伙们竟然学会了自我动手设计小标志,比如不少小书桌上张贴着端正的坐姿图,提醒自己课堂上要挺起“小腰板”;教室的电脑旁也贴上了孩子们画的漫画,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无疑是在提醒老师不可长时间电脑办公,以防用眼过度……
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小标志时刻提醒着孩子们,激励着孩子们,置身其中的师生又怎能不被熏陶感化呢?看来,趣味小标志作用真不小。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