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并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同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借助多项技术来表现人们的创意,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相符合,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本文首先从数字媒体艺术概况谈起,分析其主要特征,探讨该项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艺术的进步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精神追求的提高。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应的,艺术的创作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颜料,出现了以数字科技为媒介的创作方式,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1968年,首届计算机美术作品巡回展在欧洲举办,此后,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艺术设计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出现在大众面前,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家。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况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艺术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是科学、艺术、人文的集合体,其设计过程也不仅仅是通过绘制传统手稿的方式,而是汇集造型、交互、数字图像处理、信息、通信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中,数字代表了该门艺术的科技方面,媒体代表了该门艺术所立足的行业,而艺术更是代表了其性质,即将上述技术运用于艺术创作当中。并且,不同于传统的手绘,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还能反复剪辑、重组,并能解构运动影像,综合各类和时间相关性较强的媒体,运用“互动”的方式,实现观众和作品之间的“零距离”,从而让观众们能获得更好的艺术欣赏体验。通过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数字媒体艺术不再像传统艺术那样,只有当观众在现场欣赏展览中的某个作品时才能实现和艺术之间的交流,而是从这种相对局限和封闭的传播方式,发展成为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络存在,都可以通过电子产品终端获得作品信息,完成艺术的全球化传播,使传统的艺术文化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本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为虚拟性、融合性、交互性和全民性。它的虚拟性,表现在用数字化技术将创作者想象中的世界表现出来,将原本存在于创作者脑海中的东西“实物化”,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思想。融合性,就是艺术和数字媒体间的融合,借助数字平台,将传统艺术和数字科技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创作,使观众耳目一新。交互性,一方面是指数字和现实图像间的交互,另一方面是指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互动。全民性,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受到大众的欢迎,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已实现了全民化。而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又在上述基础上,衍生出了民族性、世界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新技术、新创作思维的出现,为我国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艺术创作者们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揉入数字媒体艺术的现代设计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民族个性,也让中国的本土文化在国际通用设计理念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得到世界的认可。同时,在该门艺术发展中,又不断吸收新的艺术理念,融合各种艺术的形式和特点,不断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综合性。
  3 数字媒体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如前文所述,数字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欧洲,我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当时各类设备较为简陋,包括如音频、录像等媒介作品,大多只是单纯的记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通过数字媒介设计的作品逐渐展现出一定的艺术性,有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雏形。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科技产品的普及,以及相关应用知识、技术的引进,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日趋成熟,真正做到为欣赏者提供多维感官体验。但作为中国化的数字媒体艺术,决定了它只有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将其枝条和多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才能同时拥有美好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难以泯灭于世界文化艺术中。同时,行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整合人文资源,适應市场需求和满足精神文明的需要,增强视觉艺术的表现力,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人性化、情感化。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较好地实现了和高科技及多项学科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发展的空间,让艺术的表现与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我们应看到它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开拓创新,赋予文化内涵,让这一艺术形式放射出更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李文栋.探析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与表现特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136.
  [2] 余晓光.传统文化的数字艺术表达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0):41-43.
  [3] 刘丹.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115-117.
其他文献
《巫言》是台湾女作家朱天文锤炼七年写就的长篇小说,作者立志于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为下一轮太平盛世作一个女性的、实物的备忘录”。作品完全摒弃了小说的虚构技巧,用田野调
一、e社会的传播特征  1998年,IBM董事长郭士纳提出“e社会”这一概念,他认为:“自从Internet出现以后,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出现以后,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个人、家庭、社区、企业、银行、行政机关、教育机构等,以遍布全球的网络为基础,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国家、地区以及文化不同的障碍,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平等、安全、准确地进行信息交流,使传统的社会转型为电子的社会, 转
摘 要:蓝印花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而蓝印花布的图案又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蓝印花布的图案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了实现蓝印花布的传承,应该对蓝印花布的图案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蓝印花布;图案;创新  0 引言  对蓝印花布的图案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蓝印花布的图案看起来比较丰富,但是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可
摘 要:吉林省四平市是我国满族的发祥地,也是研究现代满族文化的重要根据地。四平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核心枢纽位置,创作与四平满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民生活现状的写实油画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推动力。本文从笔者实际创作出发,分析了四平满族文化中的写实人物油画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思路。  关键词:四平满族文化;写实风格;人物油画  0 引言  
尽管近年大众文化狂潮汹涌,精英文化似乎只有招架之功。但是越来越多的精英文人渴望像当年萨特那样“介入”社会,渴望当“公共知识分子”甚至“知道分子”,结束“边缘人”、“多余人”等被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文化生活“疏离”的尴尬状态。即使不能够重新确立文化的“领导权”,也能够达到古代精英文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为中国精英文人确立的“人世”境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现在的大众文化
马笑泉的诗集《三种向度》开掘的“矿藏”无数诗人都开掘过。“度”者,角度;“三种向度”,即诗人向生活开掘的三种角度、三个领域。诗人以深沉的目光审判着斑驳的现实、拷问着深
磁介质的截面形状对介质的磁场特性影响很大,合适的介质截面形状有利于提高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回收率并降低选矿能耗。利用ANSYS仿真软件分析了圆形截面、椭圆截面、菱形截面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