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有待提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面临的种种问题等情况,应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扩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以此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高校
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局势纷繁复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症下药,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凸显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担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中占的比重不言而喻。因此,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研究是必要的。
一、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本身来看,是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的需要
新时期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区别,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简单的“我教你学”模式,纯粹的理论灌输,“填鸭式”教学,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创造性被忽视,没有结合国际国内时事和生活实际,也未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才勉强接受的局面。同时,在宣传国家政策方针、澄清是非的时候,某些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方法老套,描述的语言不生动,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未达到教育的目的。现如今,在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少数高校和教师还是未能转变观念,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求新求变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选择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多,大学生已不再接受纯粹的理论灌输,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对于思想政治课产生厌恶反感抵触的情绪,造成意识形态工作被动、实效不佳的后果。面对这种局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是必要的,不仅能让学生乐于接受高校思想政治课,端正“三观”,还能扭转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差的局面。
(二)从青年成长成才来看,是培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需要
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带了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全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但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利用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混淆舆论,颠倒是非,误导青年。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反马思潮隐藏在一些书籍和大众文化产品里,争夺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大学生群体,不仅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还通过多种方式“美化”、“包装”并宣传不良思潮,其目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毒害大学生的思想,弱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分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定其政治立场,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二、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
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首先要从领导班子入手,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高校作为培养当代青年才干的重要基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发展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关系到当代青年思想意识能否积极向上。当代青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高校作为其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是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因此,高校领导班子需要重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勇于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前提就是要有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而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首要的就是增加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培育和训练。此外,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培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政治敏感度的培育。要知道,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固然重要,但坚定政治立场的更是一个意识形态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正确。
(二)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
要做到跟紧时代的步伐,首要的就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时代特色。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宣传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可否认,不同的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截然不同,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时期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与国际局势相呼应。习近平曾说: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在大势和大势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虽说不用直面与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相博弈,但高校作为培养青年的主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同时做好对世界新思想、新观点的分析宣传,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其次,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用性。虽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属于宣传思想工作,但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性,将其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借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助其解决创业、就业难题,亦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思想宣传工作,属于“务虚”工作的范畴,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把“虚”事做实,这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说理引导。分清是非,讲明道理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虽说要创新工作方法,但是也不可丢弃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通过摆事实、举实例,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让受众心悦诚服。其次,实践锻炼。理论真正落到实处,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辨明真伪,同理,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让受众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才能真正达到意识形态工作让理论由外化转为内化的目的,提升受众者的价值认同感。再次,对症下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逻辑思维,不同的逻辑思维要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依据思维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引导方式,这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违背这一原则,就不能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最后,自我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当代青年的主阵地,其受众者已然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积极引导使其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自我开导,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这不仅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更是提高受众者思想辨别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扩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
当前,教育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扩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载体传递教育内容,这不仅能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还能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效率。一方面,从“线上”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2020年4月28日,新出炉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3月,中国网民达9.04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
而青年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此项信息可以看出,利用网络、移动客服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已經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如:建立红色网站、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建立相应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领导讲话、党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等,并及时帮助大学生解惑,尤其是在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和社会突发事件上,应做好舆论引导和解释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做好应急机制,杜绝大学生受不良舆论引导做出过激行为,使高校成为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新阵地。另一方面,从“线下”看,应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利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社团活动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载体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的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认同、内化并不断外化,从而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
(五)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
“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这不仅是缘于环境潜移默化的特点,更是基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的可控性,亦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的重要举措。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愈加增多、愈加深入,而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带来的不仅有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更有各种资本主义思潮,譬如普世价值、民粹主义等,这些资本主义思潮披着“隐形衣”,打着各种伪真理的旗号,不仅威胁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更造成高校意识形态环境的恶化。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撕开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面具,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提高受众的辨别能力并传达正确的科学理论。其次,从微观环境来看,高校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其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为更好的提升受众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平台加强正面宣传,为受众者“补充”正能量,补足“钙”,一方面要举行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优良校园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受众者的心理、思维特点,进行适当、科学的引导,强化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3]陈锡喜.气壮理直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9.
[4]王建南.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复杂性和主动权[J].观察与思考,2014(10):53—56.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高校
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局势纷繁复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症下药,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凸显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担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中占的比重不言而喻。因此,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研究是必要的。
一、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必要性
(一)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本身来看,是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的需要
新时期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区别,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简单的“我教你学”模式,纯粹的理论灌输,“填鸭式”教学,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创造性被忽视,没有结合国际国内时事和生活实际,也未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才勉强接受的局面。同时,在宣传国家政策方针、澄清是非的时候,某些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方法老套,描述的语言不生动,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未达到教育的目的。现如今,在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少数高校和教师还是未能转变观念,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求新求变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选择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多,大学生已不再接受纯粹的理论灌输,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对于思想政治课产生厌恶反感抵触的情绪,造成意识形态工作被动、实效不佳的后果。面对这种局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是必要的,不仅能让学生乐于接受高校思想政治课,端正“三观”,还能扭转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差的局面。
(二)从青年成长成才来看,是培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需要
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带了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全世界联系得更紧密,但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利用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混淆舆论,颠倒是非,误导青年。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反马思潮隐藏在一些书籍和大众文化产品里,争夺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大学生群体,不仅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还通过多种方式“美化”、“包装”并宣传不良思潮,其目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毒害大学生的思想,弱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分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定其政治立场,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二、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
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首先要从领导班子入手,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高校作为培养当代青年才干的重要基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发展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关系到当代青年思想意识能否积极向上。当代青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高校作为其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是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因此,高校领导班子需要重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勇于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前提就是要有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而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首要的就是增加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培育和训练。此外,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培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政治敏感度的培育。要知道,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固然重要,但坚定政治立场的更是一个意识形态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正确。
(二)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
要做到跟紧时代的步伐,首要的就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时代特色。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宣传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可否认,不同的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截然不同,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时期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与国际局势相呼应。习近平曾说: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在大势和大势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虽说不用直面与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相博弈,但高校作为培养青年的主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同时做好对世界新思想、新观点的分析宣传,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其次,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用性。虽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属于宣传思想工作,但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性,将其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借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助其解决创业、就业难题,亦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思想宣传工作,属于“务虚”工作的范畴,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把“虚”事做实,这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说理引导。分清是非,讲明道理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虽说要创新工作方法,但是也不可丢弃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通过摆事实、举实例,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让受众心悦诚服。其次,实践锻炼。理论真正落到实处,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辨明真伪,同理,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让受众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才能真正达到意识形态工作让理论由外化转为内化的目的,提升受众者的价值认同感。再次,对症下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逻辑思维,不同的逻辑思维要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依据思维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引导方式,这是增强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违背这一原则,就不能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最后,自我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当代青年的主阵地,其受众者已然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积极引导使其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自我开导,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这不仅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更是提高受众者思想辨别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扩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
当前,教育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扩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载体传递教育内容,这不仅能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还能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效率。一方面,从“线上”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2020年4月28日,新出炉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3月,中国网民达9.04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
而青年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此项信息可以看出,利用网络、移动客服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已經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如:建立红色网站、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建立相应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领导讲话、党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等,并及时帮助大学生解惑,尤其是在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和社会突发事件上,应做好舆论引导和解释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做好应急机制,杜绝大学生受不良舆论引导做出过激行为,使高校成为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新阵地。另一方面,从“线下”看,应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利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社团活动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载体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的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认同、内化并不断外化,从而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
(五)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
“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这不仅是缘于环境潜移默化的特点,更是基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的可控性,亦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的重要举措。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愈加增多、愈加深入,而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带来的不仅有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更有各种资本主义思潮,譬如普世价值、民粹主义等,这些资本主义思潮披着“隐形衣”,打着各种伪真理的旗号,不仅威胁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更造成高校意识形态环境的恶化。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撕开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面具,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提高受众的辨别能力并传达正确的科学理论。其次,从微观环境来看,高校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其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为更好的提升受众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平台加强正面宣传,为受众者“补充”正能量,补足“钙”,一方面要举行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优良校园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受众者的心理、思维特点,进行适当、科学的引导,强化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3]陈锡喜.气壮理直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9.
[4]王建南.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复杂性和主动权[J].观察与思考,2014(1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