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法灭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有两种和尚:一种衣着简陋,苦行清修;另一种极尽奢华,四处演说。本文并不从社会学的角度评判其优劣,姑且先假设两个和尚都始终保持着向佛之心,如此真正不同的便只有修行方式:前者是小乘的遗世独立,勤勉苦行;后者是大乘的入世方便,普度众生。
  第一种和尚每天只吃一顿饭,还要挨家挨户地乞食。这些苦行方式是从佛教诞生延续至今的传统。《四十二章经》第三章便教导:“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它希望通过这种苦行的磨炼节制人的欲望,使人不执著于世间名相,以达到超脱的境界。
  第二种和尚令人想起维摩诘菩萨,“服宝饰”、“复饮食”,有时还“至博弈戏处”。这是大乘佛教所能接受的,它不在乎一个人外在的修行方式是否符合传统的清规戒律,而在于在行事的时候能否“相好严身”,能否“常乐佛法”。从这个层面上看,虽然第二种和尚追名逐利仿佛腐化的出家人,但是只要其内心还怀有坚定的佛家智慧,他就并没有违背大乘义理;相反,他为方便弘扬佛法而示行诸相,在大乘佛教看来比独自苦行的和尚还要值得肯定。
  不难发现,从小乘到大乘,向佛与否的评判标准已经从外在转向内心。这是由佛教义理演绎的必然结果。《杂阿含经》一上来就说“当观色无常”,由此“生厌离”,“喜贪尽”,“说心解脱”。佛教要求否认外在的实相,追求心中的了无挂碍,最初这种是以一定的身体磨炼帮助人们养成习惯减少欲望的;而大乘佛法秉持的观点却是心念不正再苦行也只是拘泥于形式,因此它教导人们做到“心净”。这本出于心行合一的好意,却无形中对“苦行”和“心净”作出了价值评判——显然后者价值更优于前者。于是只要“心净”,“苦行”就成了不必要之事了。同样地,佛门的秘仪、象征和律法也作为一种外相被否定掉,禅宗有一个“沩山踢瓶”的公案,讲述的是禅师们竭尽所能表示对“净瓶”这一佛门物事“空观”的故事;慧能也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类似的转化在犹太教演变出基督教的过程中也表现了出来,“因信称义”是《新约》的一个关键思想,耶稣屡屡批判那些死守律法的法利赛人,保罗更直接把切断了割礼与受福的联系。宗教发展到这一阶段心灵成为最高的裁决者,正所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那么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心净”呢?其实最高的境界是不去证明,修行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别人的不理解或是嘲笑,只当其“仰天而唾”就好,所以讲到如何入不二法门这个问题的时候,文殊师利说“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回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诘菩萨更妙,直接不开口了。但是佛法要传扬开来就注定不能采取“言语道断”的方式。面对大多数慧根不够的世人,它必须以言语来解释这一行动的内在含义。佛祖拈花微笑后总要解釋一番自己的真意,不开口的维摩诘总需要修为稍低的文殊师利开口来说明不开口的原因,此时已经无法通过外在的行动显示内心的状况,唯有以言语来服人,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言语被当作是修为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故众弟子、菩萨多以维摩诘辩才高超而不敢前往探视。
  言及此处,佛教已经发生了两次转化。第一次是由行动到心灵的转变,这因佛法义理的演变发展而成;第二次是由心灵到语言的转变,这是佛教对外扩张的必然要求。这其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佛法好不容易完成了从行到心的升华,却最终落入了语言这一更加随意的境界。如果止于心印而不求向外论证内心,佛法或许能够依靠拈花传道这样一种方式传承下去;可作为一种宗教它偏偏追求普世性,也就不得不迎合普罗大众的口味。《维摩诘经》强调,菩萨欲“通达佛道”就必须要“行于非道”,示行出“贪欲”、“嗔恚”、“毁禁”等一系列恶相来,以众生最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众生脱离苦海——这一方式在语言上称之为“方便”。但是,如何界定真正的善行?如何能在众多行恶的人中辨别出真正的菩萨来?又如何能在各种被言语包装的道理中甄别真正的佛法呢?再者,这样一种以恶行为“方便”的教义蕴含着众生本性难向佛的判断,也就意味着邪理歪道更加能够得到众生的青睐。于是到最后,“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噉肉杀生贪味”等俗世欲行借着“方便”之名大行其道,奉行佛法义理的真菩萨罗汉反而得不到世人支持而被众魔比丘“诽谤扬恶”。众多经书末尾都强调“持经布施”,希望能够以经典保持佛法的纯正性,然而经典本身就是可以被多样解释的物事。此外,明理而不读经似乎是更为方便的法门,像六祖慧能就不识文字,给他人解经时还得先让对方把经念一遍,这样就导致佛法上升为更为抽象化的义理,解释的途径也就更多了。最终在语言的洪流中佛经被一步步异化,必然落得“尽不复现,不见文字”的田地。而佛说法灭时如灯灭,“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乃是指佛法已完全被世俗化,各种行为,无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都能通过言语的解释从中寻得依据,佛法名义上的权威虽在,实质内容已经泯然不复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佛法唯有灭尽才能成就其自身,一如基督必被钉死于十字架上方可印证其教义。“无常”既否定外在诸相,到最后必然要否定佛法自身。正所谓“说法如筏喻”,至岸则应舍筏,佛法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的“至善”,需求佛法之处说明受者尚未能觉照。因此,即使佛法不求外传,到最后仍旧是要灭去的,以一种完满的姿态落幕的。可它不甘于此种自我涅槃的完满,非面向大众力求普度众生不罢休。尽管这样的愿望会随着佛法的世俗化而逐渐为“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所取代,世界的乱象也会不期而至,可是佛法还会重生,世尊预言那是弥勒临世之时,“天下泰平毒气消除”,“众生得度不可称计”。在众生皆苦的大前提下,能够周期性地出现如是和乐之景已是极为难得之事,要达到众生皆脱离苦海的理想更不知要经过多少此般轮回。“心净即佛土净”,一人成佛易,众生脱苦难,舍易趋难在“万法皆空”中创造出了确乎实有而行者不觉的力量,那就是慈悲为怀的大爱。
其他文献
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关于这个问题历来聚讼纷纭,有人说是张仃,有人说是林徽因、梁思成,也有人说是高庄,其实都不确切。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国徽设计是在中共最高领导的把关、决策之下,时代精英的参与之下,以林徽因、梁思成为首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两个设计团队合作而成的一次规模宏大的集体创作。  1949年7月10日,新中国政协筹备委员会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刊出《征求
吴宓先生和凌道新先生相识相交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吴宓先生早年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主编《学衡》杂志,梓行《吴宓诗集》,是学贯中西、融古通今的学界泰斗和一代宗师。凌道新是吴宓先生深为器重的学生,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凌道新,江苏镇江人,1921年4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巨流河(今辽河),五岁时随父由辽宁大虎山迁居天津,先后就读天津南开中学和耀华中学。1940年,凌道新同时考
一  对《红字》这样一本世界名著的中国式解读,也算是文化之奇特怪景了:“揭露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影片《红字》是根据霍桑名著改编的爱情电影。这部影片揭示了十七世纪宗教制度对人性的迫害,特别是教会、夫权对女性的压迫。在批判旧制度的同时,对社会的道德沦丧、人权低下、人性泯灭亦带有相当的揭露”……  稍微真诚地读一下原著,便知以上所论与原著之意
一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对于他的研究,是从他牺牲以后开始的,至今凡八十多年,其研究成果之多,堪称充栋汗牛,实为“显学”。要在这一领域继续开拓实为不易。宋霖先生著《李大钊家族史研究》,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研究李大钊一家三代百年史。这项创新研究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的拓展与外延,从而使研究对象从一个人扩大成一个群体。全书内容有上下两编。上编二目:一为《关于张学良“劝父不杀李大钊”的若干问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了一个善做旧诗的大才子董斜川,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但“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对他的命运,作者有一句“判词”:“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不好。”  默存先生一锤定音:董斜川官场不得志的原因就是喜欢文学、爱好写作。  “文能穷人”一语惊醒读书人。这个词声调铿锵,言简意赅,仿佛揭示了人类的发展规律:谁看见李嘉诚、王健林吟诗作赋了?屈原、贾谊、李白、杜
远山:上次先生化蝶赐教,令我受益匪浅。烦请先生再扮一次蝴蝶。  庄子:我扮蝴蝶,你扮什么?  远山:我扮髑髅。秦汉之际慕庄后学所撰《马捶》,说先生曾经梦见髑髅。  庄子:髑髅所言“无君于上,无臣于下”,甚合吾意。你今又有何言?  远山:汇报“庄子工程”进展,我完成了《庄子复原本注译》。  庄子:此书与《庄子奥义》有何不同?  远山:《奥义》是哲学书,只讲先生亲撰的内七篇。《复原本》是复原早于郭象版
1949年是沈从文一生的转折点,“反动文人”的帽子基本终结了他的文学生命,而只能无奈地转入文物研究。但是作为曾经的文坛符号,掌管意识形态的官员会不时地想到他,在“百花”时代,周扬就对《人民文学》主编严文井说:“你们要去看看沈从文,沈从文如出来,会惊动海内外。”随即,1957年7、8月《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跑龙套》与《一点回忆,一点感想》。其实,沈从文仍在坚持创作,因为文学是他无法拒斥的梦想,也是
现代学者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第五章“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中写道:“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若把战争比于赌博,那么,春秋的列强,除吴国外,全是涵养功深的赌徒,无论怎样大输,决不致卖田典宅;战国时代的列强却多半是滥赌的莽汉
朱玖莹先生(1898—1996)人称玖公,湖南长沙金井人,台湾学者。幼承家训,性耽文史,治学之余,尤爱书法,以旧学根底和书法受知于同乡长辈、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谭延闿(组庵)先生,任组庵先生秘书。其时谭先后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长,一时谭公文移书札多出先生之手。1924年1月,列宁去世,孙中山先生致祭之电文,即由玖公受命属草。自民国以来直至今日,书家学颜体者多矣,成就尚少人能出组庵先生
马海甸先生的《译诗用韵说》(见《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1月10日八版,以下简称《译诗》)是新近文坛的一个不大的亮点,文章要言不烦,新见迭出,其中“写新诗的人大多不押韵”、“译诗的押韵也渐次减少”等批评意见,很是切中诗坛流弊。读后进一步觉得,“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一存在了几十年的现象,可能与新诗不押韵有一定的关系。一  诗不押韵,不仅淡化了诗意,读起来都是索然的。常见新诗朗诵,朗诵者虽很投入,怎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