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东北女人,可以“野”到什么程度?没碰到李世光之前,请不要随便下结论。2019年10月15日,我们前往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兴山村,见到了这位远近闻名的农村创富带头人。
李世光曾经靠人品一次拿下500吨大米订单,带领92户农民种生态大米走上创富之路,如今正围绕兴山村的“良心稻田”打造“生态农业旅游村”。
今年40岁的李世光,自称曾是“全村最野的孩子”,逗大狗、训呆鹅,整天惹事生非,活力无穷。
李世光虽然生在农民家庭,却有着商人的眼光和魄力。8岁那年,就敢替父亲向全村人收磨坊的账,这是她最自豪的事。
在吉林省林业学校快毕业时,李世光和同学去市区逛街,经过四川路时发现一个红火的农贸市场,正在出兑糖果摊位。李世光一眼就看出这个摊位的价值,马上就过年了,这个农贸市场客流量这么大,卖糖果肯定能挣钱。于是,她背着父母,把最后一学期的学费拿了出来,又从同学手里借了三万元钱,一口气兑下两个摊位。
钱全都花在摊位费上了,没钱进货怎么办?李世光借来一辆破三轮车,每天收废品,第二天再卖到收购站。一个月下来,李世光攒下了7000多元的进货钱。她跑到长春市光复路批发市场,购进了一批过年用的糖果,一个春节净赚10万元。
母亲对李世光在校经商的行为很反对,可是在外地上大学的大哥却支持她。此时的李世光,已经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她从别人手里买了一辆二手货车,走村串屯送货下乡。她个子矮腿短,脚踩不着刹车,就把驾驶座位一层层垫高。每天凌晨4点起来,夜里10点还在送货路上。
一个大姑娘,独自一人开着大货车,穿行在漆黑的乡村夜路上,突然惊飞的野鸡,横穿公路的黄牛,追着货车狂吠的大狗……李世光经历了绝大多数同龄女孩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艰辛。
2001年,一个老乡说西部大开发,让她赶快到陕西发展。本来老乡是让她装电脑,可是李世光到了陕西定边县后,发现那里处于四省交界处,白酒价格出奇的高。在东北5元一公斤的白酒,在定边县可以卖到15元,足足有三倍差价。
李世光看到商机,立马返回东北老家,花高价雇了一位烧酒师傅,回到陕西定边县建了一个白酒作坊,用东北传统工艺方法烧酒。酒造出来后,李世光拿着酒样,一家酒厂一家酒厂地跑,和8家大酒厂谈成了合作意向,1.4元一公斤的成本,她以5.6元卖出,大酒厂一订就是5吨。
李世光回忆说,那是她这辈子挣钱最多的时候,光是当地想来和她学习造酒的人提前交给她的学费,就达到200万元。
2002年底,父亲不放心李世光一个人在陕西,非要来看她。当父亲来到陕西定边县,当地正好在刮沙尘暴,漫天黄沙吹得昏天黑地,头发、鼻孔、耳朵里,都是沙子。父亲坐在女儿的烧酒作坊里,喝了一口带有浓浓碱味的白开水,皱起了眉头。第二天,父亲帮李世光淘水窖,竟然从里面拎出三只已经泡没了毛的老鼠。父亲心疼了,和李世光聊了一夜,让她马上回家,这里太遭罪了。
此时的李世光,刚刚收了当地几十个学员的200万元学费,准备将东北造酒技术教给当地人。李世光让父亲再给她三年时间,父亲同意了,李世光请求父亲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母亲。哪想到,父亲回东北的第三天,母亲就打来电话说:“孩子,你挣钱为了啥?”李世光说:“为了让您和我爸过上好日子呀。”母亲说:“那我现在要是快死了呢?”李世光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对着电话说:“妈,你别说了,我回去,马上就回家照顾您。”
回家之前,李世光把到手的200万元学费退了回去,她要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
回到家乡后,李世光才发现母亲的冠心病越来越重了。哥哥姐姐都不在身边,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李世光决定留在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
“既然决定留在家乡,就要为家乡干点事”在处面闯荡了多年的李世光这么想。李世光发现,家乡大米的质量非常好,可是老实巴交的乡亲们只会种米,坐在家里等米贩上门收购,辛苦一年打下的好大米,常常卖不上好价钱。
回到家听父亲说,李家祖上是山东人,闯关东来到吉林舒兰,靠种地为生。祖传的种稻技艺,每亩稻田都比别人家多打二三百斤稻子。舒兰这个地方,水好土肥光照充足,种出的大米洁白透明,上锅蒸出来,香飘五里。在清朝时是贡米产地,年年要进贡到北京。
听完父亲的话,李世光无比兴奋:这么好的大米不愁卖不出去,她要自创大米品牌!李世光的计划是这样的:召集村民成立大米合作社,村民负责种,她负责销,用原始种植方式,纯手工种植,不用机械。不打绿色、有机的噱头,统一购进种子化肥,实实在在种纯手工大米,用良心种大米。
李世光把想法和村民一说,大伙都信任她,92户村民签约加入她的大米合作社。她说干就干,成立了舒兰市世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淼稻森”牌生态大米品牌,决定立足全国打开销售渠道。她首选南方经济发达城市,作为销售的第一目标。靠着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下来的人脉,她和四川的一家养生机构达成了异业合作,又在武汉找到了一家生态养生基地。
武汉的老板问她:“你种的大米是有机的还是绿色的?”
李世光诚实地回答:“我们种的大米既不是有机也不是绿色,我们是用古法手工栽种,功夫下足,光是秋收‘倒码子’,最少要三遍以上。”
李世光的回答,让那位武汉老板刮目相看,他说就冲李世光不虚不夸,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就一定要和她合作,一张口就和李世光订下500吨订单。
李世光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下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5G、物联网、小视频、网红已成为营销圈的热门话题,干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
李世光认为,要想把自创品牌在最短时间内打出去,必须依仗互联网的力量。经过多方了解。她在淘宝开了网上米店,又找人设计“淼稻森”品牌大米网站,通过微信社群进行推广。
当她得知村里有几个年轻姑娘,在“快手”和“抖音”上做网红,其中一个名叫王志丽的姑娘,粉丝已经超过3万人后,立即把这几个人邀请到大米合作社,提出请她们在直播时带货卖大米。王志丽和另外几个人一听帮家乡卖大米,当即就点头同意了。李世光说,她拿出利润的80%给销售人员,合作社只留20%。无论是谁,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是帮助合作社把大米销售出去,她就把提成送到家里。她要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帮她推广品牌卖大米!
金秋十月,东北黑土地上稻花飘香,一堆堆金黄的稻垛,如同满地躺倒的金砖,让人喜上眉梢。远处的山坡上,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红艳的笑颜。李世光站在合作社大门前,手里抓着一把刚打下来的稻粒,信心满满地说:“我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从大米合作社入手,把我们村打造成生态农业旅游村,把旱田变成蔬菜大棚,半坡地变成中草药和山野菜種植基地,水田就用老辈人的古法种手工水稻。让所有买我们大米的人,都来看看舒兰的青山绿水,看看我们的良心稻田!”
李世光曾经靠人品一次拿下500吨大米订单,带领92户农民种生态大米走上创富之路,如今正围绕兴山村的“良心稻田”打造“生态农业旅游村”。
初涉商道,用学费兑了糖果摊位
今年40岁的李世光,自称曾是“全村最野的孩子”,逗大狗、训呆鹅,整天惹事生非,活力无穷。
李世光虽然生在农民家庭,却有着商人的眼光和魄力。8岁那年,就敢替父亲向全村人收磨坊的账,这是她最自豪的事。
在吉林省林业学校快毕业时,李世光和同学去市区逛街,经过四川路时发现一个红火的农贸市场,正在出兑糖果摊位。李世光一眼就看出这个摊位的价值,马上就过年了,这个农贸市场客流量这么大,卖糖果肯定能挣钱。于是,她背着父母,把最后一学期的学费拿了出来,又从同学手里借了三万元钱,一口气兑下两个摊位。
钱全都花在摊位费上了,没钱进货怎么办?李世光借来一辆破三轮车,每天收废品,第二天再卖到收购站。一个月下来,李世光攒下了7000多元的进货钱。她跑到长春市光复路批发市场,购进了一批过年用的糖果,一个春节净赚10万元。
母亲对李世光在校经商的行为很反对,可是在外地上大学的大哥却支持她。此时的李世光,已经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她从别人手里买了一辆二手货车,走村串屯送货下乡。她个子矮腿短,脚踩不着刹车,就把驾驶座位一层层垫高。每天凌晨4点起来,夜里10点还在送货路上。
一个大姑娘,独自一人开着大货车,穿行在漆黑的乡村夜路上,突然惊飞的野鸡,横穿公路的黄牛,追着货车狂吠的大狗……李世光经历了绝大多数同龄女孩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艰辛。
独闯陕北四省交界处开起烧酒作坊
2001年,一个老乡说西部大开发,让她赶快到陕西发展。本来老乡是让她装电脑,可是李世光到了陕西定边县后,发现那里处于四省交界处,白酒价格出奇的高。在东北5元一公斤的白酒,在定边县可以卖到15元,足足有三倍差价。
李世光看到商机,立马返回东北老家,花高价雇了一位烧酒师傅,回到陕西定边县建了一个白酒作坊,用东北传统工艺方法烧酒。酒造出来后,李世光拿着酒样,一家酒厂一家酒厂地跑,和8家大酒厂谈成了合作意向,1.4元一公斤的成本,她以5.6元卖出,大酒厂一订就是5吨。
李世光回忆说,那是她这辈子挣钱最多的时候,光是当地想来和她学习造酒的人提前交给她的学费,就达到200万元。
2002年底,父亲不放心李世光一个人在陕西,非要来看她。当父亲来到陕西定边县,当地正好在刮沙尘暴,漫天黄沙吹得昏天黑地,头发、鼻孔、耳朵里,都是沙子。父亲坐在女儿的烧酒作坊里,喝了一口带有浓浓碱味的白开水,皱起了眉头。第二天,父亲帮李世光淘水窖,竟然从里面拎出三只已经泡没了毛的老鼠。父亲心疼了,和李世光聊了一夜,让她马上回家,这里太遭罪了。
此时的李世光,刚刚收了当地几十个学员的200万元学费,准备将东北造酒技术教给当地人。李世光让父亲再给她三年时间,父亲同意了,李世光请求父亲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母亲。哪想到,父亲回东北的第三天,母亲就打来电话说:“孩子,你挣钱为了啥?”李世光说:“为了让您和我爸过上好日子呀。”母亲说:“那我现在要是快死了呢?”李世光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对着电话说:“妈,你别说了,我回去,马上就回家照顾您。”
回家之前,李世光把到手的200万元学费退了回去,她要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
自创大米品牌,异业联合一次拿到500吨订单
回到家乡后,李世光才发现母亲的冠心病越来越重了。哥哥姐姐都不在身边,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李世光决定留在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
“既然决定留在家乡,就要为家乡干点事”在处面闯荡了多年的李世光这么想。李世光发现,家乡大米的质量非常好,可是老实巴交的乡亲们只会种米,坐在家里等米贩上门收购,辛苦一年打下的好大米,常常卖不上好价钱。
回到家听父亲说,李家祖上是山东人,闯关东来到吉林舒兰,靠种地为生。祖传的种稻技艺,每亩稻田都比别人家多打二三百斤稻子。舒兰这个地方,水好土肥光照充足,种出的大米洁白透明,上锅蒸出来,香飘五里。在清朝时是贡米产地,年年要进贡到北京。
听完父亲的话,李世光无比兴奋:这么好的大米不愁卖不出去,她要自创大米品牌!李世光的计划是这样的:召集村民成立大米合作社,村民负责种,她负责销,用原始种植方式,纯手工种植,不用机械。不打绿色、有机的噱头,统一购进种子化肥,实实在在种纯手工大米,用良心种大米。
李世光把想法和村民一说,大伙都信任她,92户村民签约加入她的大米合作社。她说干就干,成立了舒兰市世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淼稻森”牌生态大米品牌,决定立足全国打开销售渠道。她首选南方经济发达城市,作为销售的第一目标。靠着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下来的人脉,她和四川的一家养生机构达成了异业合作,又在武汉找到了一家生态养生基地。
武汉的老板问她:“你种的大米是有机的还是绿色的?”
李世光诚实地回答:“我们种的大米既不是有机也不是绿色,我们是用古法手工栽种,功夫下足,光是秋收‘倒码子’,最少要三遍以上。”
李世光的回答,让那位武汉老板刮目相看,他说就冲李世光不虚不夸,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就一定要和她合作,一张口就和李世光订下500吨订单。
全村总动员,发动农村网红卖大米
李世光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下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5G、物联网、小视频、网红已成为营销圈的热门话题,干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
李世光认为,要想把自创品牌在最短时间内打出去,必须依仗互联网的力量。经过多方了解。她在淘宝开了网上米店,又找人设计“淼稻森”品牌大米网站,通过微信社群进行推广。
当她得知村里有几个年轻姑娘,在“快手”和“抖音”上做网红,其中一个名叫王志丽的姑娘,粉丝已经超过3万人后,立即把这几个人邀请到大米合作社,提出请她们在直播时带货卖大米。王志丽和另外几个人一听帮家乡卖大米,当即就点头同意了。李世光说,她拿出利润的80%给销售人员,合作社只留20%。无论是谁,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是帮助合作社把大米销售出去,她就把提成送到家里。她要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帮她推广品牌卖大米!
金秋十月,东北黑土地上稻花飘香,一堆堆金黄的稻垛,如同满地躺倒的金砖,让人喜上眉梢。远处的山坡上,层林尽染,火红的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红艳的笑颜。李世光站在合作社大门前,手里抓着一把刚打下来的稻粒,信心满满地说:“我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从大米合作社入手,把我们村打造成生态农业旅游村,把旱田变成蔬菜大棚,半坡地变成中草药和山野菜種植基地,水田就用老辈人的古法种手工水稻。让所有买我们大米的人,都来看看舒兰的青山绿水,看看我们的良心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