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温家宝
非凡的两天
4月11日~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短短52小时牵动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也吸引了国际上的关注。因为这是一次事关重大的“融冰之旅”。这些年中日间冷淡的政治关系,使两国民众心里都结上了一层冰。去年10月安倍首相应邀访华,双方初步“破冰”,此次温总理访日继续“融冰”。
温总理抵达日本的当天,天空下起了细雨。温总理在与安倍首相会谈开始时幽默地说,东京虽然下起了雨,但中国有句古诗,叫“好雨知时节”。安倍首相也很有诗意地引用京都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上的一句话“一线阳光穿云出”来作答,并表示希望温总理的来访能为日中关系带来“明朗之兆”。
“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温总理引用这句日本谚语,隐喻中日关系虽然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不会动摇。
温总理的这次演讲,是中日建交35年来中国总理第一次站在日本国会的讲坛上。除了会场上的日本众参两院议员外,将近15亿的中日两国民众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一起聆听了中国总理的讲话。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时,特别提到了温总理的演讲。他表示:温总理演讲时,日本国会里五星红旗与日本国旗悬挂在一起,这种景象是很难得的。同样,演讲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同时向两国人民直播也是非常少见的(日本通常的做法只由NHK转播)。温总理用很多具体的事例和人物,点明了中日两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友好历史渊源和中国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历史。特别指出了在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普通百姓宽大为怀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无私地抚养了一大批战争遗孤,并且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把战后留在中国的105万侨民送回了日本。而对十分敏感的历史问题,温总理用了一种非常符合日本文化或者说日本民族心理的方式作了表达,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日本领导人不要再去靖国神社参拜了。温总理没有明确点明靖国神社问题,但中日双方从他的演讲中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他的观点。这表现了一种语言的艺术。
刘江永教授认为,温总理在京都访问农户、与大学生一起打棒球都是很高明的亲民行动。在日本,农民是一个特定的阶层。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农民一般是支持保守的自民党的。战争期间,被军部抓到战场上的大多是农民,故他们中的很多人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另外农村也是一些议员参选的地盘。这次温总理去普通农户家,是融冰融到了自民党的最基层。与日本大学生打棒球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日本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棒球和相扑,它们是日本的国技。大学生又代表着日本和中日关系的未来。温总理的这一挥杆给他的这次融冰之旅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安倍首相也对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给予了良好配合,在温家宝访日第一天,双方就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确认了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并在经济、外交、国际和地区事务、民间交流、能源、环保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和协议。其中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双方同意开展军事交流和军舰互访,以便建立安全互信。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第三点是在经济合作方面。日本从2008年起将停止对华日元贷款。中国对迄今日本对华经济合作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温总理在国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目前,中日两国正在探索“后日元贷款时代”双方的合作方式,现在有这样一个想法,即两国联合起来去援助第三国。刘江永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中日两国一个是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是亚洲人口最多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20多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两国国民带来了福祉。今后两国携起手来去援助第三国,这将是对南北关系的一个贡献。
第四点是中日两国间的司法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中日两国往来人员的增多和双方交流的加深,一些负面的东西也会像泥沙一样夹带进来,如一些非法组织或蛇头组织非法移民、搞跨国刑事犯罪等。这些往往被日本的右翼用来作为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反华情绪的口实。如何打击跨国犯罪、树立中国人在日本的良好形象,这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中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次双方提到了将加强在刑事、司法方面的合作,这将有利于双方人员的有序往来和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五点就是双方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如在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方面以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合作。
第六点是在东海合作问题上,双方没有回避矛盾。中日在联合公报中表示,将共同努力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虽然在具体操作上(如怎样选址、如何共同开发),双方还有很明显的分歧,但会谈毕竟为双方如何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时间表。思路有两条,第一是将东海开发与东海划界问题剥离开来处理,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第二是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海域先进行共同开发。时间表很可能是在今年秋季,在安倍下半年再次访华之前。
刘江永教授说,他为温总理的日本之行作了一个总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温总理的“融冰之旅”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缕春风还将把两国融冰进程继续下去,但是冰可以融也可以结,因此如何防止融冰后的寒流,将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
日本主流媒体对温总理此次出访的评价
《每日新闻》:温总理访日是日中关系迈向新阶段的第一步,战略互惠关系不就是要从长期的和面向未来的角度坦率地探讨有利害冲突的问题吗?希望日中两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首脑互访,尽最大努力把这种机制巩固住。
《朝日新闻》:通过搁置靖国神社问题而获得改善的日中关系,是安倍政权可资宣传的一大外交成果。关注经济发展和国内稳定的中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对日关系。曾经被称作“政冷”的两国关系也必须见到“实惠”的时刻。
《读卖新闻》:日中首脑会谈就环境、能源等很多方面达成共识。在焦点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上,联合公报也设定了在今年秋天提出共同开发具体方案的目标。这使中国领导人时隔近七年后的访日成为具体落实“战略互惠关系”的机会——日中两国政府的这一目的已经初步实现,但今后的具体工作将经受考验。
日本广播协会(NHK):温家宝在国会的演讲,已经截断了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后路。因为一旦安倍参拜神社将让外界觉得,由他一手推动的中日关系改善,也由他自己一手摧毁掉;同时也会让外界认为,中日关系再恶化,是日本方面一手造成。
日本共同社:温家宝演讲的目的在于改善日方的对华感情,为了今后两国的经济合作而推动日中关系走上平稳发展轨道。中方希望通过温家宝亲自向日本国民传递友好信息,来推动日中关系的发展。
——温家宝
非凡的两天
4月11日~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短短52小时牵动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也吸引了国际上的关注。因为这是一次事关重大的“融冰之旅”。这些年中日间冷淡的政治关系,使两国民众心里都结上了一层冰。去年10月安倍首相应邀访华,双方初步“破冰”,此次温总理访日继续“融冰”。
温总理抵达日本的当天,天空下起了细雨。温总理在与安倍首相会谈开始时幽默地说,东京虽然下起了雨,但中国有句古诗,叫“好雨知时节”。安倍首相也很有诗意地引用京都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上的一句话“一线阳光穿云出”来作答,并表示希望温总理的来访能为日中关系带来“明朗之兆”。
“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温总理引用这句日本谚语,隐喻中日关系虽然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不会动摇。
温总理的这次演讲,是中日建交35年来中国总理第一次站在日本国会的讲坛上。除了会场上的日本众参两院议员外,将近15亿的中日两国民众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一起聆听了中国总理的讲话。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时,特别提到了温总理的演讲。他表示:温总理演讲时,日本国会里五星红旗与日本国旗悬挂在一起,这种景象是很难得的。同样,演讲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同时向两国人民直播也是非常少见的(日本通常的做法只由NHK转播)。温总理用很多具体的事例和人物,点明了中日两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友好历史渊源和中国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历史。特别指出了在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普通百姓宽大为怀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无私地抚养了一大批战争遗孤,并且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把战后留在中国的105万侨民送回了日本。而对十分敏感的历史问题,温总理用了一种非常符合日本文化或者说日本民族心理的方式作了表达,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日本领导人不要再去靖国神社参拜了。温总理没有明确点明靖国神社问题,但中日双方从他的演讲中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他的观点。这表现了一种语言的艺术。
刘江永教授认为,温总理在京都访问农户、与大学生一起打棒球都是很高明的亲民行动。在日本,农民是一个特定的阶层。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农民一般是支持保守的自民党的。战争期间,被军部抓到战场上的大多是农民,故他们中的很多人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另外农村也是一些议员参选的地盘。这次温总理去普通农户家,是融冰融到了自民党的最基层。与日本大学生打棒球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日本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棒球和相扑,它们是日本的国技。大学生又代表着日本和中日关系的未来。温总理的这一挥杆给他的这次融冰之旅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安倍首相也对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给予了良好配合,在温家宝访日第一天,双方就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确认了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并在经济、外交、国际和地区事务、民间交流、能源、环保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和协议。其中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双方同意开展军事交流和军舰互访,以便建立安全互信。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第三点是在经济合作方面。日本从2008年起将停止对华日元贷款。中国对迄今日本对华经济合作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温总理在国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目前,中日两国正在探索“后日元贷款时代”双方的合作方式,现在有这样一个想法,即两国联合起来去援助第三国。刘江永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中日两国一个是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是亚洲人口最多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20多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两国国民带来了福祉。今后两国携起手来去援助第三国,这将是对南北关系的一个贡献。
第四点是中日两国间的司法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中日两国往来人员的增多和双方交流的加深,一些负面的东西也会像泥沙一样夹带进来,如一些非法组织或蛇头组织非法移民、搞跨国刑事犯罪等。这些往往被日本的右翼用来作为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反华情绪的口实。如何打击跨国犯罪、树立中国人在日本的良好形象,这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中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次双方提到了将加强在刑事、司法方面的合作,这将有利于双方人员的有序往来和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五点就是双方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如在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方面以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合作。
第六点是在东海合作问题上,双方没有回避矛盾。中日在联合公报中表示,将共同努力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虽然在具体操作上(如怎样选址、如何共同开发),双方还有很明显的分歧,但会谈毕竟为双方如何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时间表。思路有两条,第一是将东海开发与东海划界问题剥离开来处理,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第二是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海域先进行共同开发。时间表很可能是在今年秋季,在安倍下半年再次访华之前。
刘江永教授说,他为温总理的日本之行作了一个总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温总理的“融冰之旅”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缕春风还将把两国融冰进程继续下去,但是冰可以融也可以结,因此如何防止融冰后的寒流,将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
日本主流媒体对温总理此次出访的评价
《每日新闻》:温总理访日是日中关系迈向新阶段的第一步,战略互惠关系不就是要从长期的和面向未来的角度坦率地探讨有利害冲突的问题吗?希望日中两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首脑互访,尽最大努力把这种机制巩固住。
《朝日新闻》:通过搁置靖国神社问题而获得改善的日中关系,是安倍政权可资宣传的一大外交成果。关注经济发展和国内稳定的中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对日关系。曾经被称作“政冷”的两国关系也必须见到“实惠”的时刻。
《读卖新闻》:日中首脑会谈就环境、能源等很多方面达成共识。在焦点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上,联合公报也设定了在今年秋天提出共同开发具体方案的目标。这使中国领导人时隔近七年后的访日成为具体落实“战略互惠关系”的机会——日中两国政府的这一目的已经初步实现,但今后的具体工作将经受考验。
日本广播协会(NHK):温家宝在国会的演讲,已经截断了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后路。因为一旦安倍参拜神社将让外界觉得,由他一手推动的中日关系改善,也由他自己一手摧毁掉;同时也会让外界认为,中日关系再恶化,是日本方面一手造成。
日本共同社:温家宝演讲的目的在于改善日方的对华感情,为了今后两国的经济合作而推动日中关系走上平稳发展轨道。中方希望通过温家宝亲自向日本国民传递友好信息,来推动日中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