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术翻译不断获得关注的今天,学术翻译的争议开始为学者所重视,本文概述了学术翻译的原则、方法、困难,并且以“Sein”一词的中译研究为例,说明中西互译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最后,探讨中西哲学,乃至,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在学术翻译上达到会通的重要意义以及方法論。
关键词:中西哲学;学术翻译;“Sein”;比较研究
一、关于学术翻译的一些观点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我们得以越来越多地了解国外的文化,我国的优秀文化也在不断向世界传播。在此过程中,学术翻译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需,语言的不同似乎阻碍着我们的交流学习,学术翻译在近几十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其实在学术翻译问题探讨的背后,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复杂过程。
学术翻译在获得了极大关注的同时,在这一领域也有一些争议相继提出,比如:关于“存在”与“是”、“超验与超越论”的翻译的争议。[1]这使得我们需要开始进一步考量,学术翻译的原则与要求,一方面,随着学术在今天的某种市场化,在主观方面,我们需要要求翻译者在主观上具有译德,在起码遵守信、达、雅德基本要求之上,能够比较严格的要求自己,翻译出水平较高的作品。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讲,孙周兴教授提出了四个学术翻译规范原则:语境原则、硬译软译、统一原则、可读原则。[2]其中,符合语境是理解的前提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关于跨文化背景的交流能力。硬译则是与软译相对,尽量需要我们在翻译时比较遵守词语本义的基本意思。统一原则则是在这个文本,或者更大的学术界范围内,所需要的某种一贯性,以便于在学术上的词语的使用规范。可读原则,则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表达的目的就是为了读者的可读与理解。
关于学术翻译的争议的产生,可能会与以下原因有关,即中西翻译中所面临的困难。首先,文化背景的不同,第一,田辰山教授指出,西方文化的范畴是在“一多二元”的框架下,即在以神明为指导,与万物相分对立,无法交流的二元对立中的表达体系。而中国哲学则是“一多不分”,即是以天道以推明人事的,二者不分的话语体系。[3]第二,中国哲学比较重视人伦间的情理,而不是西方所崇尚的理性,这也是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第三,田辰山教授指出,中国的文化在历史中,中国哲学和社会与政治关系是想联系的,并且具有巨大的作用,而西方可能在这方面的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上较少。其次,历史因素上,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近代的历史中,西方科学技术大发展,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有些不足,而产生了某种自我植入西方文化,进而歪曲了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在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多为西方人,在中国哲学名词翻译为英文时,用到的词多为在基督教框架下所使用的,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词,这一点与田辰山教授所提到的“一多二元”、“一多不分”的不同也是较为一致的。最后,安乐哲教授提出,词典也是影响学术翻译准确的一大原因,在以上原因的前提下,我国词典编著者,也很有可能在编著过程中产生不合语境、语义的译法,而学术翻译者一旦沿用这种翻译,就会造成翻译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孙周兴教授提出,我们的学术翻译应当追求“译无止境”,反复推敲,不断修改。[4]
二、“Sein”的翻译现状概述
首先,在探讨“Sein”一词的中文翻译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存在”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中的使用情况,简要来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曾经进行过梳理,从古希腊开始,亚里士多德开始,存在作为一种实体、或载体存在,后来,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从先验范畴的角度使用了这个词,黑格尔《小逻辑》中,区分了存在与实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使用存在,最后说回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区分了存在、存在者与此在。[5]那么,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来,在西方哲学史中,存在一词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关于“Sein”一词主要的争议,有以下几种:“在”与“存在” [6]、“是”与“有” [7]、“存在”与“实存”、“存在”与“此在”、“存在的是”与“范畴的是”[8]。
概括来讲,“在”与“存在”较为相似,在可谓述的角度来讲,“在”比“存在”更为符合国人的日常表达,在语句的通畅上也具有一点优势。“是”与“有”更为接近逻辑学中“S is P”中的“is”那么,作为一个表达事物属性的衔接词,是不可谓述的,这个译法和亚里士多德那里的用法较为相似。“存在”与“实存”在黑格尔那里是有明确区分的,“存在”可能并不“实存”,而“实存”一定“存在”,亦即“实存”即是具有真正存在的某种实体,而“存在”的某物可能在思维中,并不“实存。”“存在的是”与“范畴的是”的区别,主要在康德的用法中体现,范畴即康德的先验范畴逻辑体系下的是的用法,而存在的是类似于脱离与逻辑体系之外的存在的用法。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将这里的“存在”与“是”的争议中的“是”与中国哲学中庄子的“是非”的“是”做一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译法出入较大,因为作为中国哲学的庄子那里的“是非”更具有人间性、现实性,从这里看,这里的“是”就和海德格尔的“此在”具有相似性。[9]
值得奇怪的是,在我们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似乎很少用到“存在”这个词,包括学术中也是,是我们与西方不同,还是以“存在”一词以其他方式表达呢?我个人认为,在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可能在进行学术翻译时,使用这种我们不太常见的词,可能也会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将试着提出两种关于“Sein”翻译的方法。第一,当在学术翻译中,某个词的译法争议不下,而且这个词本身含义较多,难以准确意译时,或许可以直接选择音译表达,这在佛教的翻译中常见。第二,在翻译中,一词多义的翻译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译法的不同,大多基于不同文本,在同一哲学家的同一文本中争议较少,那么,是否存在“Sein”一词,本身在西方哲学史中就具有不同含义的可能,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承认这个词可以具有多种译法,钱钟书在《管锥编》的开篇中就讨论了“易之三名”,认为“易”具有简易、变易、不易三种含义,而且三者相互包含、贯通,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角度来考虑“Sein”的译名问题。[10] 三、浅谈中西哲学会通的重要意义
在中西哲学的学术互译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哲学中译,这个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以sein为例”的翻译情况部分,可以获得一些参照。另一方面,中國哲学向西方的推广中,中国哲学跨文化交流的讨论,下面我们将以儒家国际化为例,做一简要说明。儒家的术语,如“仁”、“义”、“礼”、“智”、“信”、“天”等,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都变为了某种与上帝、基督教想联系的词语,在国外学习中国哲学需要在神学或亚洲学的学科下进行学习。[11]那么,这近乎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下,这样翻译的结果不但是无法理解的,而且也曲解了原本的含义。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区别较大,但是,在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问题上,是否学术翻译的不准确,也会对于中国哲学的传播造成某种阻碍。
拉回到我们国内的学术界来看,那么,由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我们又应该怎样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哲学的研究呢?直接套用西方方法,或是采用国学研究方法?我想或许,这两种方法都不那么适用,生拉硬套另一个话语体系下的哲学的研究方法,或许会使得我们中国哲学造成歪曲;而直接完全采用国学研究方法,则会显得古板而不那么合时宜。那么,在研究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发掘我们的文化宝藏,并且借鉴西方的有益的观点、方法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西方哲学结合、会通具有重要意义,安乐哲教授撰写了多篇论文关于,中西方文化、哲学比较的意义,以及结合的方法和意义。[12]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而其中都有十分宝贵的地方,就使得中西方哲学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结合成为了可能,在全球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精神文明成果飞速增多,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而由于学术翻译所造成的语言的隔阂,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乐哲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中西哲学结合的方法论。[3]“理查兹提出用多重定义的方法摆脱哲学翻译的困境,他对有效地使用字典所抱的信心比我要大,他的比较研究技巧既是语义上的也是句法上的,他建议在穿梭于文化同时,我们可以将一具体词汇的所有可能的意义都考虑进去由此对某一关键的哲学术语进行“模糊化”。”这也或许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四、结语
学术翻译以前是作为工具性的存在,我们借由此来与国外学术进行交流沟通,在以前的意义上,似乎不那么值得重视。但逐渐,我们慢慢可以看到,在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学术交流中,学术翻译不当所带来的一些阻碍,致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学术翻译规范问题,并且做出更多尝试。这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西方哲学的需要,也是我们的中国哲学迈出国门,中西文化相互学习、结合、取长补短的需要,更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对于中国文化作为舶来的“哲学”这一学科研究时,所应该持有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我相信,在学术翻译大发展的今天,随着学者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中西哲学的学术翻译的会通、无障碍理解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孙周兴.存在与超越:西方哲学汉译的困境 及其语言哲学意蕴[J].书城.2013(5)
[2]孙周兴.学术翻译的几个原则——以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为例证[J].中国翻译.2013(4)
[3]田辰山.儒学国际化的必然途径是中西比较哲学阐释[J].孔子研究.2014(1)
[4]孙周兴.译无止境[J].读书.2002(1)
[5]司皓君.早期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意义的诠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7)
[6]王路.“在”、“存在”与“是”——纪念熊伟先生诞辰100周年[J].清华大学学报.2011 (5)
[7]舒远招.“存在”或“是”:也谈Sein的翻译问题———从康德的 Sein论题和海德格尔对之所作的现象学分析谈起[J].世界哲学.2010(4)
[8]屠兴勇.范畴的“是”与存在的“是”——康德和海德格尔对“sein”的哲学阐释[J].哈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3)
[9]徐克谦. “存在”、“此在”与“是非”?— —兼论庄子、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问题观点之异同[J].南京师大学报.1999(6)
[10]钱钟书.管锥编[M].三联书店.2008(5)
[11]安乐哲.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及障碍[J].时代与思潮.1998
[12]安乐哲.试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J].时代与思潮.1991
关键词:中西哲学;学术翻译;“Sein”;比较研究
一、关于学术翻译的一些观点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我们得以越来越多地了解国外的文化,我国的优秀文化也在不断向世界传播。在此过程中,学术翻译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需,语言的不同似乎阻碍着我们的交流学习,学术翻译在近几十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其实在学术翻译问题探讨的背后,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复杂过程。
学术翻译在获得了极大关注的同时,在这一领域也有一些争议相继提出,比如:关于“存在”与“是”、“超验与超越论”的翻译的争议。[1]这使得我们需要开始进一步考量,学术翻译的原则与要求,一方面,随着学术在今天的某种市场化,在主观方面,我们需要要求翻译者在主观上具有译德,在起码遵守信、达、雅德基本要求之上,能够比较严格的要求自己,翻译出水平较高的作品。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讲,孙周兴教授提出了四个学术翻译规范原则:语境原则、硬译软译、统一原则、可读原则。[2]其中,符合语境是理解的前提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关于跨文化背景的交流能力。硬译则是与软译相对,尽量需要我们在翻译时比较遵守词语本义的基本意思。统一原则则是在这个文本,或者更大的学术界范围内,所需要的某种一贯性,以便于在学术上的词语的使用规范。可读原则,则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表达的目的就是为了读者的可读与理解。
关于学术翻译的争议的产生,可能会与以下原因有关,即中西翻译中所面临的困难。首先,文化背景的不同,第一,田辰山教授指出,西方文化的范畴是在“一多二元”的框架下,即在以神明为指导,与万物相分对立,无法交流的二元对立中的表达体系。而中国哲学则是“一多不分”,即是以天道以推明人事的,二者不分的话语体系。[3]第二,中国哲学比较重视人伦间的情理,而不是西方所崇尚的理性,这也是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第三,田辰山教授指出,中国的文化在历史中,中国哲学和社会与政治关系是想联系的,并且具有巨大的作用,而西方可能在这方面的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上较少。其次,历史因素上,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近代的历史中,西方科学技术大发展,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有些不足,而产生了某种自我植入西方文化,进而歪曲了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在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多为西方人,在中国哲学名词翻译为英文时,用到的词多为在基督教框架下所使用的,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词,这一点与田辰山教授所提到的“一多二元”、“一多不分”的不同也是较为一致的。最后,安乐哲教授提出,词典也是影响学术翻译准确的一大原因,在以上原因的前提下,我国词典编著者,也很有可能在编著过程中产生不合语境、语义的译法,而学术翻译者一旦沿用这种翻译,就会造成翻译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孙周兴教授提出,我们的学术翻译应当追求“译无止境”,反复推敲,不断修改。[4]
二、“Sein”的翻译现状概述
首先,在探讨“Sein”一词的中文翻译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存在”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中的使用情况,简要来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曾经进行过梳理,从古希腊开始,亚里士多德开始,存在作为一种实体、或载体存在,后来,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从先验范畴的角度使用了这个词,黑格尔《小逻辑》中,区分了存在与实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使用存在,最后说回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区分了存在、存在者与此在。[5]那么,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来,在西方哲学史中,存在一词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关于“Sein”一词主要的争议,有以下几种:“在”与“存在” [6]、“是”与“有” [7]、“存在”与“实存”、“存在”与“此在”、“存在的是”与“范畴的是”[8]。
概括来讲,“在”与“存在”较为相似,在可谓述的角度来讲,“在”比“存在”更为符合国人的日常表达,在语句的通畅上也具有一点优势。“是”与“有”更为接近逻辑学中“S is P”中的“is”那么,作为一个表达事物属性的衔接词,是不可谓述的,这个译法和亚里士多德那里的用法较为相似。“存在”与“实存”在黑格尔那里是有明确区分的,“存在”可能并不“实存”,而“实存”一定“存在”,亦即“实存”即是具有真正存在的某种实体,而“存在”的某物可能在思维中,并不“实存。”“存在的是”与“范畴的是”的区别,主要在康德的用法中体现,范畴即康德的先验范畴逻辑体系下的是的用法,而存在的是类似于脱离与逻辑体系之外的存在的用法。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将这里的“存在”与“是”的争议中的“是”与中国哲学中庄子的“是非”的“是”做一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译法出入较大,因为作为中国哲学的庄子那里的“是非”更具有人间性、现实性,从这里看,这里的“是”就和海德格尔的“此在”具有相似性。[9]
值得奇怪的是,在我们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似乎很少用到“存在”这个词,包括学术中也是,是我们与西方不同,还是以“存在”一词以其他方式表达呢?我个人认为,在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可能在进行学术翻译时,使用这种我们不太常见的词,可能也会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将试着提出两种关于“Sein”翻译的方法。第一,当在学术翻译中,某个词的译法争议不下,而且这个词本身含义较多,难以准确意译时,或许可以直接选择音译表达,这在佛教的翻译中常见。第二,在翻译中,一词多义的翻译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译法的不同,大多基于不同文本,在同一哲学家的同一文本中争议较少,那么,是否存在“Sein”一词,本身在西方哲学史中就具有不同含义的可能,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承认这个词可以具有多种译法,钱钟书在《管锥编》的开篇中就讨论了“易之三名”,认为“易”具有简易、变易、不易三种含义,而且三者相互包含、贯通,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角度来考虑“Sein”的译名问题。[10] 三、浅谈中西哲学会通的重要意义
在中西哲学的学术互译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哲学中译,这个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以sein为例”的翻译情况部分,可以获得一些参照。另一方面,中國哲学向西方的推广中,中国哲学跨文化交流的讨论,下面我们将以儒家国际化为例,做一简要说明。儒家的术语,如“仁”、“义”、“礼”、“智”、“信”、“天”等,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都变为了某种与上帝、基督教想联系的词语,在国外学习中国哲学需要在神学或亚洲学的学科下进行学习。[11]那么,这近乎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下,这样翻译的结果不但是无法理解的,而且也曲解了原本的含义。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区别较大,但是,在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问题上,是否学术翻译的不准确,也会对于中国哲学的传播造成某种阻碍。
拉回到我们国内的学术界来看,那么,由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我们又应该怎样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哲学的研究呢?直接套用西方方法,或是采用国学研究方法?我想或许,这两种方法都不那么适用,生拉硬套另一个话语体系下的哲学的研究方法,或许会使得我们中国哲学造成歪曲;而直接完全采用国学研究方法,则会显得古板而不那么合时宜。那么,在研究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发掘我们的文化宝藏,并且借鉴西方的有益的观点、方法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西方哲学结合、会通具有重要意义,安乐哲教授撰写了多篇论文关于,中西方文化、哲学比较的意义,以及结合的方法和意义。[12]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而其中都有十分宝贵的地方,就使得中西方哲学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结合成为了可能,在全球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精神文明成果飞速增多,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而由于学术翻译所造成的语言的隔阂,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乐哲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中西哲学结合的方法论。[3]“理查兹提出用多重定义的方法摆脱哲学翻译的困境,他对有效地使用字典所抱的信心比我要大,他的比较研究技巧既是语义上的也是句法上的,他建议在穿梭于文化同时,我们可以将一具体词汇的所有可能的意义都考虑进去由此对某一关键的哲学术语进行“模糊化”。”这也或许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四、结语
学术翻译以前是作为工具性的存在,我们借由此来与国外学术进行交流沟通,在以前的意义上,似乎不那么值得重视。但逐渐,我们慢慢可以看到,在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学术交流中,学术翻译不当所带来的一些阻碍,致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学术翻译规范问题,并且做出更多尝试。这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西方哲学的需要,也是我们的中国哲学迈出国门,中西文化相互学习、结合、取长补短的需要,更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对于中国文化作为舶来的“哲学”这一学科研究时,所应该持有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我相信,在学术翻译大发展的今天,随着学者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中西哲学的学术翻译的会通、无障碍理解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孙周兴.存在与超越:西方哲学汉译的困境 及其语言哲学意蕴[J].书城.2013(5)
[2]孙周兴.学术翻译的几个原则——以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为例证[J].中国翻译.2013(4)
[3]田辰山.儒学国际化的必然途径是中西比较哲学阐释[J].孔子研究.2014(1)
[4]孙周兴.译无止境[J].读书.2002(1)
[5]司皓君.早期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意义的诠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7)
[6]王路.“在”、“存在”与“是”——纪念熊伟先生诞辰100周年[J].清华大学学报.2011 (5)
[7]舒远招.“存在”或“是”:也谈Sein的翻译问题———从康德的 Sein论题和海德格尔对之所作的现象学分析谈起[J].世界哲学.2010(4)
[8]屠兴勇.范畴的“是”与存在的“是”——康德和海德格尔对“sein”的哲学阐释[J].哈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3)
[9]徐克谦. “存在”、“此在”与“是非”?— —兼论庄子、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问题观点之异同[J].南京师大学报.1999(6)
[10]钱钟书.管锥编[M].三联书店.2008(5)
[11]安乐哲.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及障碍[J].时代与思潮.1998
[12]安乐哲.试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J].时代与思潮.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