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人均耕地比世界水平低得多,单靠现有耕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容纳不了不断增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课题之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镇,有步骤地开发建设新的小城镇。城镇一头靠着广大农村,一头接近各级城市,既是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桥梁、纽带,又是乡镇企业的基地,也是农村经济、文教、卫生、信息的中心,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城市这个“火车头”上,而应均衡地分布在各个车厢内,这样才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八亿多农业人口都向城市转移是不现实的,城市是绝对承载不下的。为此,在劳动力转移具体措施上,要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既要抓好向城市转移,拓宽“离土离乡”就业渠道,又要立足农村,开辟二、三产业,拓宽“离土不离乡”就业渠道。
一、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第一,大力开展以科技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针对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与现代企业技能要求较高的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以培训提素质,以素质促就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要下大力气抓好18岁青壮劳动力的培训,开展全方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岗位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和专业技能。第二,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科技培训投资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各级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培训投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第三,尽快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实实在在地取消招工中对农村劳动力种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凭学历、凭技能,自主择业、自由竞争,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的机会,绝不能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更不能收取不合理费用,人为抬高劳动力求职门槛。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容易进入的產业,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新兴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乡镇企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交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开展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城市郊区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与此同时,要大力发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尽管从资源配置和技术构成方面不如大企业进步和有效率,但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能发挥更大作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对那些就业量大的企业予以相应政策扶持,使其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三、建立和完善劳动力流动与稳定转移的长效机制
第一,加强劳务市场建设。市、县在外地设立的办事处承担劳务输出有关职能,各乡镇财经办公室增设劳动力管理职能,各行政村村委会建立劳务联络站,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和管理服务网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引进和输出人才信息,作好用工信息考察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建立与土地相适应的模式机制。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本着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兼业、外出经商务工和离土离乡的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正常经营流转,逐步集中经营,这既有利于外出兼业劳动力放弃土地经营,实现向非农领域转移,解除后顾之忧,也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外出就业的农民离开原有的组织关系,分散到外地不同的行业,缺少应有的管理和保护,当农民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保护,而极少数外出人员发生违法行为时也得不到处置。市、县、乡有关部门对外出劳务设立办事机构,做到就业管理一条龙,稳定农村劳动力在外工作的思想情绪和整个队伍。对外出的人员进行登记、建档,要求外出者定期反馈有关信息,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禁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要严厉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加强合同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并搞好他们的社会生活,组织安排,包括户口、居住、饮食、党团关系,计划生育等工作的衔接与管理。
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拓宽农业的就业空间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对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密切地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而且可以减轻城镇压力;不仅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和缩小工农商的差距,而且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农民来讲,对农业产业化有天然的亲近感,农民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都与农村、农业紧密相连,在文化上、情感上,心理上都易于接受,并且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矛盾也不会显得十分突出。因此,我们研究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立足农村、立足农业、立足农民,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农民的社会待遇问题。在农村的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等方面,彻底消除对农民的歧视,使农民在心理承受上能够平衡;二是要妥善解决土地管理机制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要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过渡经营权。要引导但不能强迫命令,要服务但不能包办代替,要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使土地规模开发。发挥产业化效应;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考察龙头企业时,要坚持“五个注重”即注重市场需求,注重当地主导产业,注重产品优势,注重与农户的连接机制,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农产品加工升值,通过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使大宗产品上档次,特色产品上规模,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中,人人有就业岗,个个有满意收入。
综上所述,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就地转移为主,在我国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政策的落实,农业发展向广度深度的进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水平的步步提高,加上有效的人口管理,农村劳动力问题会逐步缓解,广大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将会大大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小城镇,有步骤地开发建设新的小城镇。城镇一头靠着广大农村,一头接近各级城市,既是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桥梁、纽带,又是乡镇企业的基地,也是农村经济、文教、卫生、信息的中心,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城市这个“火车头”上,而应均衡地分布在各个车厢内,这样才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八亿多农业人口都向城市转移是不现实的,城市是绝对承载不下的。为此,在劳动力转移具体措施上,要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既要抓好向城市转移,拓宽“离土离乡”就业渠道,又要立足农村,开辟二、三产业,拓宽“离土不离乡”就业渠道。
一、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第一,大力开展以科技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针对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与现代企业技能要求较高的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以培训提素质,以素质促就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要下大力气抓好18岁青壮劳动力的培训,开展全方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岗位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和专业技能。第二,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科技培训投资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各级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培训投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第三,尽快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实实在在地取消招工中对农村劳动力种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凭学历、凭技能,自主择业、自由竞争,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的机会,绝不能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更不能收取不合理费用,人为抬高劳动力求职门槛。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容易进入的產业,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新兴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乡镇企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交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开展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城市郊区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与此同时,要大力发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尽管从资源配置和技术构成方面不如大企业进步和有效率,但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能发挥更大作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对那些就业量大的企业予以相应政策扶持,使其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三、建立和完善劳动力流动与稳定转移的长效机制
第一,加强劳务市场建设。市、县在外地设立的办事处承担劳务输出有关职能,各乡镇财经办公室增设劳动力管理职能,各行政村村委会建立劳务联络站,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和管理服务网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引进和输出人才信息,作好用工信息考察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建立与土地相适应的模式机制。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本着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兼业、外出经商务工和离土离乡的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正常经营流转,逐步集中经营,这既有利于外出兼业劳动力放弃土地经营,实现向非农领域转移,解除后顾之忧,也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外出就业的农民离开原有的组织关系,分散到外地不同的行业,缺少应有的管理和保护,当农民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保护,而极少数外出人员发生违法行为时也得不到处置。市、县、乡有关部门对外出劳务设立办事机构,做到就业管理一条龙,稳定农村劳动力在外工作的思想情绪和整个队伍。对外出的人员进行登记、建档,要求外出者定期反馈有关信息,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禁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要严厉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加强合同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并搞好他们的社会生活,组织安排,包括户口、居住、饮食、党团关系,计划生育等工作的衔接与管理。
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拓宽农业的就业空间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对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密切地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而且可以减轻城镇压力;不仅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和缩小工农商的差距,而且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农民来讲,对农业产业化有天然的亲近感,农民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都与农村、农业紧密相连,在文化上、情感上,心理上都易于接受,并且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矛盾也不会显得十分突出。因此,我们研究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立足农村、立足农业、立足农民,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农民的社会待遇问题。在农村的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等方面,彻底消除对农民的歧视,使农民在心理承受上能够平衡;二是要妥善解决土地管理机制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要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过渡经营权。要引导但不能强迫命令,要服务但不能包办代替,要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使土地规模开发。发挥产业化效应;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考察龙头企业时,要坚持“五个注重”即注重市场需求,注重当地主导产业,注重产品优势,注重与农户的连接机制,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农产品加工升值,通过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使大宗产品上档次,特色产品上规模,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确保农村劳动力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中,人人有就业岗,个个有满意收入。
综上所述,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就地转移为主,在我国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政策的落实,农业发展向广度深度的进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水平的步步提高,加上有效的人口管理,农村劳动力问题会逐步缓解,广大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将会大大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