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士,总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他们似乎离我们的世界十分遥远,或者仅存于古书的描述中。此书的作者——一位执著的美国人,在台湾研读中国古代典籍、翻译中国古代诗词、诵读佛经,之后便产生了寻找隐士的念头。而此时——1989年,所有被问到的人都说,这个群体已经在大陆消失了,包括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也是这样答复的。于是作者比尔·波特先生带着心中的疑问踏上了寻访之路,并终于在终南山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隐士。终南山,既是指西安南面四十公里处的那座2600米高的山峰,又是指与之相毗邻的东西一百公里以内的山峦。作者前后三次来到这里,走访了终南山、华山、太白山、嘉五台等一百公里内的山脉。于是,在这本书中,一位外国人为我们拉开一幅大幕,展现出从未想像到的独特景致。更难得的是,他还曾有摄影师随行,不仅让我们读到隐士的生活环境、言谈思想,还得以见到隐士的容貌,真是大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作者的“寻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从北京到大同,从恒山到五台山,均无所获,直至在西安终南山的游荡中发现了修行的隐士。终南山中的隐士有两种:修行的佛教徒或道教徒和寻求安静的隐居人。而后者也是以和尚或道士的身份生活。他们生活在终南山脉的各个角落,大多数人是独自一人。栖身之地或是隐士们代代修行后留下的年久失修的茅草屋,或是一间凄凉简陋的寺庙,只有老得无法照顾自己时才会回到一座稍具规模的寺庙中过集体生活。他们或是靠小屋前后一块田地为生,或由家人、居士供养。读一读作者艰难的旅途,隐居者的生活环境便可想而知:在华山原本想拜访一位隐者,却因难以攀登悬崖而仰止;在南五台的丛林中差点与一头熊相遇;穿过泥泞的小径去某位隐士的茅屋等等。但是从作者与他们的言谈中、插页的照片中却可以感受到隐居者都有一颗纯净、淡然的心。他们安于清苦、寻找孤独,在追求返璞归真的智慧之路上面带微笑、默默前行。当然,并非所有隐士都乐于交流。当作者偶遇那位住在悬崖之上、无法找到的道长时,他却甩甩衣袖说,“你认错人了。”也许这才是真的隐士。终南山,上千年来都是隐修者的乐园,当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去的时候,大陆正开始大搞旅游产业,于是更多的隐士抱怨游客增多,可以修行的地方越来越少,还有的已经迁到更远的深谷、密林中。真不知十几年后的今天,那座遍野春花、鸟语空山的“桃花源”是否还能依旧。
此外,书中还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背景,介绍中国的隐士传统,终南山中隐士渊源,历数中国隐士——伯夷、叔齐、诸葛亮、陶渊明、王维等等。作者以游记的形式一路写来,除了将游览处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国历史介绍的尤为详尽之外,还记述了旅途中许多回味深长的小事。此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它划了一个幽默的句号。不期然在西安市一条小巷中推开吱嘎作响的大铁门,是一座破烂的寺庙。寺中的和尚因为拒绝游客而拒绝修缮。中国有句古话“大隐隐于市”,寻访隐士之旅就这样在热闹的城市里结束了。
在书的最后一页是一幅终南山的全图,也留给阅读者一份矛盾的心理:想追随作者亲自去探访这个神秘的地方,却又不忍打扰隐士们寂静的生活。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美)比尔·波特著,明洁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0,29.80元)
作者的“寻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从北京到大同,从恒山到五台山,均无所获,直至在西安终南山的游荡中发现了修行的隐士。终南山中的隐士有两种:修行的佛教徒或道教徒和寻求安静的隐居人。而后者也是以和尚或道士的身份生活。他们生活在终南山脉的各个角落,大多数人是独自一人。栖身之地或是隐士们代代修行后留下的年久失修的茅草屋,或是一间凄凉简陋的寺庙,只有老得无法照顾自己时才会回到一座稍具规模的寺庙中过集体生活。他们或是靠小屋前后一块田地为生,或由家人、居士供养。读一读作者艰难的旅途,隐居者的生活环境便可想而知:在华山原本想拜访一位隐者,却因难以攀登悬崖而仰止;在南五台的丛林中差点与一头熊相遇;穿过泥泞的小径去某位隐士的茅屋等等。但是从作者与他们的言谈中、插页的照片中却可以感受到隐居者都有一颗纯净、淡然的心。他们安于清苦、寻找孤独,在追求返璞归真的智慧之路上面带微笑、默默前行。当然,并非所有隐士都乐于交流。当作者偶遇那位住在悬崖之上、无法找到的道长时,他却甩甩衣袖说,“你认错人了。”也许这才是真的隐士。终南山,上千年来都是隐修者的乐园,当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去的时候,大陆正开始大搞旅游产业,于是更多的隐士抱怨游客增多,可以修行的地方越来越少,还有的已经迁到更远的深谷、密林中。真不知十几年后的今天,那座遍野春花、鸟语空山的“桃花源”是否还能依旧。
此外,书中还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背景,介绍中国的隐士传统,终南山中隐士渊源,历数中国隐士——伯夷、叔齐、诸葛亮、陶渊明、王维等等。作者以游记的形式一路写来,除了将游览处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国历史介绍的尤为详尽之外,还记述了旅途中许多回味深长的小事。此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它划了一个幽默的句号。不期然在西安市一条小巷中推开吱嘎作响的大铁门,是一座破烂的寺庙。寺中的和尚因为拒绝游客而拒绝修缮。中国有句古话“大隐隐于市”,寻访隐士之旅就这样在热闹的城市里结束了。
在书的最后一页是一幅终南山的全图,也留给阅读者一份矛盾的心理:想追随作者亲自去探访这个神秘的地方,却又不忍打扰隐士们寂静的生活。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美)比尔·波特著,明洁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0,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