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生入学教育包含内容庞杂,涉及部门较多,在实际的操作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本文从入学教育对象、入学教育的统筹规划、形式、时间、内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为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进行了相关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90后
作者简介:刘鑫(1985-),男,安徽宿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助教。(江苏 南京 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75-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未来十年会有更大的发展,而每年600万的大学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新生入学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高校在新生入学后,根据大学的特点针对新生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新生实施积极影响的教育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新生入学教育通过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这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今后的教育与管理影响深远。[1]
对学生而言,入学教育是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通过入学教育学习了解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快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今后在大学校园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校方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有先入为主的效果,在学生对大学生活懵懂未知的情况下帮助其建立对大学的正确认识,因而成功有效的入学教育对于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教育管理成本的降低,对校风、学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许多大一新生入学前对大学想象得过于美好,其一在于高中苦学阶段对大学的美好向往,其二在于部分高中老师和家长出于激励的目的对大学溢美的描述,带着各种思想情绪踏入校门的大学新生往往对大学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而现实会使他们对学校“大失所望”,多次的失望会导致学生情绪低沉,带来一系列问题。适时的入学教育正是将相对真实的大学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二是由于高考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部分学生因为“服从调剂”被录取入所学专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专业不甚了解,调剂的专业思想准备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激发不出专业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特别是有的学生高中学的是文科,现在被录入理工科,造成学习吃力,厌学情绪更为严重。
三是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进入大学后,宿舍、班级、社团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相应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造成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2]
因此,通过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在思想认识上尽快转变,缩短心理跨度,克服人际关系的障碍,在大学阶段重新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信心,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整个大学以致工作后的发展都有很大助益。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常规教育
校史校情教育: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帮助新生了解学校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特色,帮助大学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延革、发展规模等基本情况,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培养新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3]
社团教育:大学与高中不同的重要一点就是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介绍学校社团的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找到一个平台锻炼自己,提升个人能力。
2.安全教育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而许多大学校园属于开放式,学校周围环境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一些不法之徒会窜入高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师生安全。一些高校,身处交通要道,交通事故屡有发生。而大学新生思想比较单纯,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普遍缺乏,特别是每年新生报到期间,诈骗、盗窃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大学安全教育应当放到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4]我们应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新生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向学生宣讲防火、防盗、交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起到预防犯罪,保护自身及财物安全的作用。
3.法纪校规教育
大学新生大多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此入校后,就要立即着手培养其法制意识和作为成年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要增强大学新生的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手册》学习了解学分制度、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与学生今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帮助学生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4.专业教育
专业课是大学学习的重点,专业课知识也是学生将来求职谋生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入学前对专业不了解,因此更有必要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对本专业尽早了解,从而产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专业介绍: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本专业所学内容和就业去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解除新生对专业的困惑,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职业理想。
学习引导教育: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去发现、探索问题。通过大学的学习引导教育让大学新生做好思想准备,少走弯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
5.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5]
在新生入校时就及时实施职业意识启蒙,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标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了解进入社会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素质,了解社会竞争状况以及就业压力,让新生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6.入党启蒙教育
入党启蒙教育的重点是入党的启发引导教育,大学生发展为党员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新生刚入学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牢固确立,可以适时地启发他们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引导他们认识党、热爱党、向党靠拢。提倡思想上先入党,组织上入党前就必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入党启蒙教育,使学生对党组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7.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大学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等因素对刚踏入大学校门、年龄较小的新生来讲很有可能引发许多不适,极易导致其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新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能够发现问题、提早预防、及时干预。另外还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勇于面对心理问题,克服障碍,有问题主动寻求帮助。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对象已基本是90后学生,90后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有着较为鲜明的群体特色,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没有根据教育对象及时调整,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新生入学教育为各学校各部门的单兵作战,缺乏相应的交流,造成整个入学教育缺少系统性,学校也没有固定的入学教育人员。
新生入学教育搞形式主义,常采取开大会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说教,内容枯燥,效果不理想。
新生入学教育时间较短,或是与军训活动交叉进行,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消化不及时,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单调,主要局限于校规校纪、学校介绍等,并且泛泛而谈的多,对于新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谈得少。
新生入学教育仅局限于学校和学生之间,缺少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研究
1.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
90后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思想早熟,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信张扬,但抗挫能力较差;个性独立,但团体协作意识较差;时代感强,但价值观较为功利化;求知欲强,但专心钻研知识的意识弱。[6]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就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入学教育。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针对90后个性较强的特点,要更新过去简单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入学教育要更为注重对个性的包容,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的个体特征出发,因势利导,实现细致化的教育管理。
更新教育手段,利用网络平台。90后大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是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的一代,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也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造入学教育的平台,通过QQ、人人网、微博等90后大学生常用的网络途径发布相关消息,实现信息扁平化。
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双向沟通。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式的单向灌输,避免我说你做式的一言堂,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7]如针对新生不了解大学学习方法和模式,老师可以选派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向新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由于交流双方都是学生、年龄相仿、身份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互动性更强,学生的现身说法比老师的说教效果更好。
2. 新生入学教育统筹规划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常规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涉及学工、团委、党务、教务、后勤等多个部门,[8]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应当统筹规划,形成系统。
新生入学教育多为学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学工处牵头负责,辅导员组织新生学习,但学习的内容很多只限于学工处主管的常规教育、安全教育、法规校纪等方面,达不到入学教育应有的内容宽度,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应当从校级的高度,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将更为完整的入学教育内容呈现给学生。
新生入学教育涉及多项教育内容,内容庞杂,学生会无所适从。校方可以将学习内容分门别类、整理成册,采用书本的形式发到学生手中,既实现了规范化,又便于学生查阅。
新生入学教育虽然每年的教育内容相似,但无固定的新生入学教育人员,多由相关部门人员临时参与,人员流动性较大,教育效果不理想,建议实现新生入学教育人员专职固定化,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3.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化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目急速扩张,许多学校延续以前开大会、作报告的模式,数千人济济一堂,上面老师开大会,下面学生玩手机、开小会,入学教育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入学教育不应该仅仅采取开大会的形式,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新老生座谈会、杰出校友见面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电影或图片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9]将入学教育权限下移,更多地从学院、专业和班级层面组织入学教育,各个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类座谈会、班会等。开小会的形式更能调动新生的参与性,入学教育更能收到实效。
4.科学安排入学教育时间
常规的新生入学教育常采取开学一周内集中进行或开学一个月内与军训交叉进行,时间短。新生刚刚步入大学,需要接受的新知识很多,处在一个混沌茫然期,短时间大批量灌输式的新生入学教育会使新生“消化不良”,教育效果较差。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寄送录取通知书开始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整个大一学年。分层次、分类别、分轻重缓急地将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新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入学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常规教育要放到新生刚进校门的时侯,使新生尽快熟悉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安全教育和法纪校规教育可以在入学后一个月内,与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军训交叉进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专业教育从军训结束,学生正式进入理论课学习时开始,采取设置专业导论课程的形式直接解决学生对专业的困惑,提高专业学习兴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贯穿大一学年,长时间形成较好的教育效果。
5.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贴近实际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从学校角度出发,侧重于校方对学生的要求,将重点放到校规校纪、校史校情等单方面的灌输上,没有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真正面临的实际问题谈得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更侧重于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专业的学习以及发展前景、学校及其周边的生活设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在入学之初甚至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对新生对入学教育的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学生需要的角度进行入学教育。如参观校园不能是简单地对校园的走马观花,重点应当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校及周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设施,熟悉校园各个楼栋的分布,各个部门的位置,熟悉校园周边的生活设施,如医院、银行、邮局、超市等。
6.建构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入学教育模式
当前大学新生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每个学生都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大学新生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而90后大学新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依赖性较强,学校教育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会事半功倍,入学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学校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随附家长陪同学生报到的须知内容,利用家长送学生入学的机会与家长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一些入学教育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特别是让家长了解校规校纪和学校的管理方法,熟悉本专业特色和大学学习生活特点,共同督促学生,使新生缩短入学适应期,使入学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10]
总之,学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大学新生的客观需求,也可以使校方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事半功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茜.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J].文学界,2010,(11):193.
[2] 武素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思考[J].科技信息,2008,(29):532-533.
[3] 肖福忠.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145-146.
[4] 余洁敏,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及意义[J].管理观察,2009,(3):121-122.
[5] 刘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误区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68.
[6] 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8.
[7] 祝海宇.试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网络财富,2010,(3):23.
[8] 翟红芬.浅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7):304.
[9] 闫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7-48.
[10]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13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90后
作者简介:刘鑫(1985-),男,安徽宿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助教。(江苏 南京 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75-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未来十年会有更大的发展,而每年600万的大学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新生入学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高校在新生入学后,根据大学的特点针对新生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新生实施积极影响的教育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新生入学教育通过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这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今后的教育与管理影响深远。[1]
对学生而言,入学教育是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通过入学教育学习了解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快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今后在大学校园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校方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有先入为主的效果,在学生对大学生活懵懂未知的情况下帮助其建立对大学的正确认识,因而成功有效的入学教育对于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教育管理成本的降低,对校风、学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许多大一新生入学前对大学想象得过于美好,其一在于高中苦学阶段对大学的美好向往,其二在于部分高中老师和家长出于激励的目的对大学溢美的描述,带着各种思想情绪踏入校门的大学新生往往对大学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而现实会使他们对学校“大失所望”,多次的失望会导致学生情绪低沉,带来一系列问题。适时的入学教育正是将相对真实的大学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二是由于高考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部分学生因为“服从调剂”被录取入所学专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专业不甚了解,调剂的专业思想准备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激发不出专业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特别是有的学生高中学的是文科,现在被录入理工科,造成学习吃力,厌学情绪更为严重。
三是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进入大学后,宿舍、班级、社团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相应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造成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2]
因此,通过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在思想认识上尽快转变,缩短心理跨度,克服人际关系的障碍,在大学阶段重新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信心,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整个大学以致工作后的发展都有很大助益。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常规教育
校史校情教育: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帮助新生了解学校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特色,帮助大学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延革、发展规模等基本情况,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培养新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3]
社团教育:大学与高中不同的重要一点就是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介绍学校社团的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找到一个平台锻炼自己,提升个人能力。
2.安全教育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而许多大学校园属于开放式,学校周围环境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一些不法之徒会窜入高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师生安全。一些高校,身处交通要道,交通事故屡有发生。而大学新生思想比较单纯,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普遍缺乏,特别是每年新生报到期间,诈骗、盗窃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大学安全教育应当放到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4]我们应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新生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向学生宣讲防火、防盗、交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起到预防犯罪,保护自身及财物安全的作用。
3.法纪校规教育
大学新生大多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此入校后,就要立即着手培养其法制意识和作为成年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要增强大学新生的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手册》学习了解学分制度、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与学生今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帮助学生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4.专业教育
专业课是大学学习的重点,专业课知识也是学生将来求职谋生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入学前对专业不了解,因此更有必要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对本专业尽早了解,从而产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专业介绍: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本专业所学内容和就业去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解除新生对专业的困惑,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职业理想。
学习引导教育: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去发现、探索问题。通过大学的学习引导教育让大学新生做好思想准备,少走弯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
5.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5]
在新生入校时就及时实施职业意识启蒙,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标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了解进入社会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素质,了解社会竞争状况以及就业压力,让新生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6.入党启蒙教育
入党启蒙教育的重点是入党的启发引导教育,大学生发展为党员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新生刚入学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牢固确立,可以适时地启发他们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引导他们认识党、热爱党、向党靠拢。提倡思想上先入党,组织上入党前就必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入党启蒙教育,使学生对党组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7.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大学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等因素对刚踏入大学校门、年龄较小的新生来讲很有可能引发许多不适,极易导致其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新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能够发现问题、提早预防、及时干预。另外还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勇于面对心理问题,克服障碍,有问题主动寻求帮助。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对象已基本是90后学生,90后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有着较为鲜明的群体特色,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没有根据教育对象及时调整,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新生入学教育为各学校各部门的单兵作战,缺乏相应的交流,造成整个入学教育缺少系统性,学校也没有固定的入学教育人员。
新生入学教育搞形式主义,常采取开大会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说教,内容枯燥,效果不理想。
新生入学教育时间较短,或是与军训活动交叉进行,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消化不及时,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单调,主要局限于校规校纪、学校介绍等,并且泛泛而谈的多,对于新生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谈得少。
新生入学教育仅局限于学校和学生之间,缺少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研究
1.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
90后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思想早熟,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信张扬,但抗挫能力较差;个性独立,但团体协作意识较差;时代感强,但价值观较为功利化;求知欲强,但专心钻研知识的意识弱。[6]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就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入学教育。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针对90后个性较强的特点,要更新过去简单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入学教育要更为注重对个性的包容,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的个体特征出发,因势利导,实现细致化的教育管理。
更新教育手段,利用网络平台。90后大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是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的一代,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也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造入学教育的平台,通过QQ、人人网、微博等90后大学生常用的网络途径发布相关消息,实现信息扁平化。
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双向沟通。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式的单向灌输,避免我说你做式的一言堂,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7]如针对新生不了解大学学习方法和模式,老师可以选派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向新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由于交流双方都是学生、年龄相仿、身份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互动性更强,学生的现身说法比老师的说教效果更好。
2. 新生入学教育统筹规划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常规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涉及学工、团委、党务、教务、后勤等多个部门,[8]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应当统筹规划,形成系统。
新生入学教育多为学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学工处牵头负责,辅导员组织新生学习,但学习的内容很多只限于学工处主管的常规教育、安全教育、法规校纪等方面,达不到入学教育应有的内容宽度,所以新生入学教育应当从校级的高度,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将更为完整的入学教育内容呈现给学生。
新生入学教育涉及多项教育内容,内容庞杂,学生会无所适从。校方可以将学习内容分门别类、整理成册,采用书本的形式发到学生手中,既实现了规范化,又便于学生查阅。
新生入学教育虽然每年的教育内容相似,但无固定的新生入学教育人员,多由相关部门人员临时参与,人员流动性较大,教育效果不理想,建议实现新生入学教育人员专职固定化,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3.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化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目急速扩张,许多学校延续以前开大会、作报告的模式,数千人济济一堂,上面老师开大会,下面学生玩手机、开小会,入学教育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入学教育不应该仅仅采取开大会的形式,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新老生座谈会、杰出校友见面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电影或图片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9]将入学教育权限下移,更多地从学院、专业和班级层面组织入学教育,各个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类座谈会、班会等。开小会的形式更能调动新生的参与性,入学教育更能收到实效。
4.科学安排入学教育时间
常规的新生入学教育常采取开学一周内集中进行或开学一个月内与军训交叉进行,时间短。新生刚刚步入大学,需要接受的新知识很多,处在一个混沌茫然期,短时间大批量灌输式的新生入学教育会使新生“消化不良”,教育效果较差。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寄送录取通知书开始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整个大一学年。分层次、分类别、分轻重缓急地将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新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入学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常规教育要放到新生刚进校门的时侯,使新生尽快熟悉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安全教育和法纪校规教育可以在入学后一个月内,与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军训交叉进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专业教育从军训结束,学生正式进入理论课学习时开始,采取设置专业导论课程的形式直接解决学生对专业的困惑,提高专业学习兴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贯穿大一学年,长时间形成较好的教育效果。
5.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贴近实际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从学校角度出发,侧重于校方对学生的要求,将重点放到校规校纪、校史校情等单方面的灌输上,没有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真正面临的实际问题谈得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更侧重于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专业的学习以及发展前景、学校及其周边的生活设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在入学之初甚至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对新生对入学教育的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学生需要的角度进行入学教育。如参观校园不能是简单地对校园的走马观花,重点应当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校及周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设施,熟悉校园各个楼栋的分布,各个部门的位置,熟悉校园周边的生活设施,如医院、银行、邮局、超市等。
6.建构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入学教育模式
当前大学新生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每个学生都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大学新生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而90后大学新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依赖性较强,学校教育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会事半功倍,入学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学校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随附家长陪同学生报到的须知内容,利用家长送学生入学的机会与家长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一些入学教育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特别是让家长了解校规校纪和学校的管理方法,熟悉本专业特色和大学学习生活特点,共同督促学生,使新生缩短入学适应期,使入学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10]
总之,学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大学新生的客观需求,也可以使校方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事半功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茜.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J].文学界,2010,(11):193.
[2] 武素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思考[J].科技信息,2008,(29):532-533.
[3] 肖福忠.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145-146.
[4] 余洁敏,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及意义[J].管理观察,2009,(3):121-122.
[5] 刘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误区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68.
[6] 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8.
[7] 祝海宇.试析“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网络财富,2010,(3):23.
[8] 翟红芬.浅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7):304.
[9] 闫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7-48.
[10]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131.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