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SSc是一种累及皮肤和内脏多系统的CTD。在SSc病程中,心脏受累很常见,但国内外鲜有SSc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报道,同时合并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更是少见。本文结合文献分析1例SSc患者病程中出现左心室附壁血栓及双下肢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事件的认识。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风湿病科 05002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风湿病科 05002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 05002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周围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Sc是一种累及皮肤和内脏多系统的CTD。在SSc病程中,心脏受累很常见,但国内外鲜有SSc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报道,同时合并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更是少见。本文结合文献分析1例SSc患者病程中出现左心室附壁血栓及双下肢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事件的认识。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肝脂肪变性对预防肝脏相关疾病的进展及相关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NAFLD的非MRI评价方法主要有肝组织活检、腹部超声及CT检查,其中肝组织活检是定量检测脂肪变性的金标准,但存在局限性;MRI评价方法主要有传统MRI、MRS及基于MRI化学位移成像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图.现就肝脏脂肪定量检测的MRI方法及最新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患者的高频超声及SWE资料.结果:21例均为单发,好发于躯干(9例).21例病灶均侵犯真皮全层并向皮下脂肪层浸润,19例病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并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高回声,16例覆盖于病灶表面的表皮变薄.特征性表现:18例病灶旁真皮及深面脂肪层可见稍高回声与正常组织的过渡带,10例SWE可见真皮层内的瘤体比脂肪层内瘤体硬.结论:DFSP具有特征性高频超声及SWE表现,两者在该病的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形成血栓,导致心肌内血流灌注异常,出现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1].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有胸闷痛、气短、心悸等症状,进一步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西医采取抗凝血酶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等,虽然能够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但仍存在不足,临床采用中医西结合治疗模式已成为大趋势[2].本病归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气虚血瘀是胸痹心痛常见的基本证型[3].本文将芪龙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多发病,是多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高居胃病的首位,约占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1].西医常规多采用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增加胃肠动力等常规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反复,且长期服用有一定副作用[2].本文采用自制桂香热奄包合西医常规治疗本病5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已高达23. 2%,是多种重大疾病的“导火索”.舌、面、脉诊是中医辨证诊病的重要内容,在高血压病的辨证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中医舌、面、脉诊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关于不同疾病的舌、面、脉诊信息化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对高血压病舌诊和脉诊信息的认识和客观化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通过对近10年有关高血压病舌诊、面诊、脉诊信息的文献回顾分析并归纳总结,旨在为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诊疗提供客观化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C y s-C)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到武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的患者62例,将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2例,将其列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ys-C水平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Cys-C水平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对观察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不同病理分期后比较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Cys-C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病理分期下患者的血清肌酐(SCr)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消化科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但有报道显示,与饮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1],且其发展趋势逐渐呈现年轻化[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世界分布不均,其中欧美低于亚洲[3].纵观我国形势亦十分严峻,据最新数据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4],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心健康.由于胃癌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甚明显,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且复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特点,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检索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0年12月—2020年12月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中所用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核心药物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总结中药组合和配伍规律.结果:纳入72篇现代文献,共计154种中药,使用频次达1271次.用药类别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清热类为主.单味中药居于前20位的是:茯苓、泽泻、
硬脂酸是长链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炎症、代谢、免疫的调节。硬脂酸具有致炎和抗炎、致氧化和抗氧化等多重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代谢组学研究还提示硬脂酸可作为风湿性疾病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将对硬脂酸在OA、RA、SLE、痛风常见风湿性疾病中的代谢组学、致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