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对学生思想进行启蒙开发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本文主要是对扩散性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具体探讨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散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扩散性思维
扩散性思维又被称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断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与集中性思维一样,都属于创造类的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创造意识。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散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色,而正是因为这些特色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扩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深层思想,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创新。其次,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认识母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意识到培养扩散性思维对于自身以及祖国的富强都极其重要。再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思维方法,从对文章进行判断、推理到具体的理解,使自己的理性思考得到了锻炼,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展。总之,扩展性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散性思维训练方法
1.鼓励创新,巧妙设想。扩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创新是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推陈出新,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见过火烧云,让见过火烧云的学生说一下自己所见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巧妙的设想,勇于创新,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渗透情境教学,打破思维惯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打破学生平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维惯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能够在相对比较具体的情境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扩散性的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并理解。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荷花的图片,也可以将荷花开花的动态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荷花生长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动态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于荷花形象的理解。打破了原有思维的束缚,使得思维不断扩展、转动,从而使得扩展性思维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训练。
3.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画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文章时,形象的文章描述,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燕子在不同时刻的形态画出来,为了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课文的局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平时自己所观看到的燕子,进行绘画,这样不仅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也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扩散,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并加入一定的思考画出来的燕子会更加的逼真。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模式,能够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很大的兴趣。
4.通过不断引导启发,锻炼思维活动。要让学生能够不断在扩散性思维方面得到训练,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给学生创造开动脑筋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思维方式才会越来越丰富。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色花》这一篇文章时,教师问学生:你们会拿这朵花做什么呢?有的说:我想变一些好吃的,再变一些好玩的。有的则说:我想快点长大,不再让爸爸妈妈老管着我。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不断进行发散、联想。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扩展性思维的训练。通过不断引导,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打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创新,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枚江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 邹丽丽.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13(10):90-91.
[2] 张建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 2011,15(25):49-50.
[3] 苏汉民.语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J].广西教育,2012,14(09):36-37.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扩散性思维
扩散性思维又被称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断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与集中性思维一样,都属于创造类的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创造意识。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散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色,而正是因为这些特色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扩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深层思想,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创新。其次,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认识母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意识到培养扩散性思维对于自身以及祖国的富强都极其重要。再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思维方法,从对文章进行判断、推理到具体的理解,使自己的理性思考得到了锻炼,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展。总之,扩展性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扩散性思维训练方法
1.鼓励创新,巧妙设想。扩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创新是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推陈出新,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见过火烧云,让见过火烧云的学生说一下自己所见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巧妙的设想,勇于创新,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2.渗透情境教学,打破思维惯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打破学生平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维惯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能够在相对比较具体的情境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扩散性的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并理解。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荷花的图片,也可以将荷花开花的动态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荷花生长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动态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于荷花形象的理解。打破了原有思维的束缚,使得思维不断扩展、转动,从而使得扩展性思维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训练。
3.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画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文章时,形象的文章描述,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燕子在不同时刻的形态画出来,为了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课文的局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平时自己所观看到的燕子,进行绘画,这样不仅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也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扩散,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并加入一定的思考画出来的燕子会更加的逼真。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模式,能够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很大的兴趣。
4.通过不断引导启发,锻炼思维活动。要让学生能够不断在扩散性思维方面得到训练,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给学生创造开动脑筋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思维方式才会越来越丰富。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色花》这一篇文章时,教师问学生:你们会拿这朵花做什么呢?有的说:我想变一些好吃的,再变一些好玩的。有的则说:我想快点长大,不再让爸爸妈妈老管着我。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不断进行发散、联想。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扩展性思维的训练。通过不断引导,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打破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创新,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枚江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 邹丽丽.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13(10):90-91.
[2] 张建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 2011,15(25):49-50.
[3] 苏汉民.语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J].广西教育,2012,14(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