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光炯炯中读到“活得坦荡”
来到下沙村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一。上午阳光曝晒,虔诚的信徒擎着香薰祈福,整座广场弥漫一股香火味。这里四周种着高大的椰子树,映衬观音像和佛像,倒有点东南亚风情。
负责下沙村文化宣传工作的黄华海和我约在这里见面。他是本地村民,对家族史熟稔于心。下沙村于南宋中晚期建立,距今约有800多年。现居本地的村民有1700多人,而身在海外的下沙原籍黄氏后裔却达4000余人。
联想到他们的远祖是以开拓精神闻名的黄峭公,下沙村有如此多侨胞便丝毫也不意外。广场宽阔而整洁,黄华海记得小时候这里盖着成片瓦房,村里人在空地上晒谷子,他绕着谷堆和伙伴嬉戏。改革开放后村里成立股份公司,董事长黄英超找到空地边上的人家,一户户地上门劝说谈判,才移平房子建起如今的广场。
古时的下沙村临海且土地肥沃,自建村以来,村民以耕田、种蚝、捕鱼为生。改革开放后下沙村大部分土地被政府收购,村民以房地产起家,过上富裕生活。“现在很多村民都不住自建房了,都搬进了小区里。”黄华海指着不远处的高楼说,“把门一关,都不知道隔壁邻居是谁。建这个广场,就是在各种节日和活动里把村民聚集到一块儿,感情就不会疏远了。”
我沿着广场边缘慢慢踱步游览。除了神像,这里还有三座我叫不出名字的雕像。第一座是一个头戴长翅帽的宋代官员,一手握书卷,一手提宝剑,仪态威严。黄海华告诉我,他是率先来到深圳定居的黄氏先祖黄默堂之孙黄石,深圳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进士。走上仕途后的他为抗击元军南征北战,把唯一的儿子送回下沙照顾双亲。临别时黄石写下一首《勉子》诗,当中有一句:“一门忠孝须全在。”黄氏后人为其造像,正是弘扬他爱国爱家的精神。
第二座雕像是一身军装、手握短枪的革命战士黄耀庭。他追随孙中山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出生入死,很受孙中山赏识。他的名字原本叫黄恭喜,孙中山认为恭喜发财是中国人的旧观念,一个人不能只為自己发财,而要解放四万万同胞,光耀门庭,于是为他改名“耀庭”。辛亥革命成功后,黄耀庭推掉封官回到故乡侍奉双亲。
英雄最后平静地解甲归田,是故事的结尾吗?我追问黄华海,得到的是这样的结局:民国二年,宝安县太爷刘少华贪污腐化,当众调戏妇女。气愤的黄耀庭与广西武师将其痛打一顿。但刘少华不思悔改,1916年,趁黄耀庭生病时指使爪牙下毒。黄耀庭被害身亡,终年44岁。爱戴他的乡民们不懈地追查真相,最终严惩凶手。
听完这个故事,再看铜像便感到唏嘘。在乱世,英雄注定是不凡的。黄氏族人立像为念,希望后代能继承他的一身正气。
第三座铜像,则是上沙村祖辈耕田和种蚝的塑像,寓意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这三座雕像跨越古今,是下沙村民引以为傲的存在。我在雕像的目光炯炯里,读到了下沙村民对重孝道,爱国家,活得坦荡的追求。若说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追求什么,那么了解一个村落显然也是如此。
下沙人的信条是“家声第一”
临近正午,被阳光炙烤和香火熏染的广场似一个大蒸笼。黄华海带我走进广场边上的侯王庙里,跨过门槛的一刹那,清凉的感觉直抵人心。整个空间挑高很高,庙顶的黑瓦充满神秘感,阴影重重地投下来。正殿内庞大而雕镂精致的石柱,显出一派庄重肃穆。
我很少在深圳看到如此气派的庙宇,纯金箔占据了主殿的百分之八十,贴满神像、屏风、楹联等。据说这些纯金箔厚度不到0.1微米,比一张纸烧成的灰还薄,真正薄如蝉翼,流光四溢。侯王庙最初建于明朝晚期,2010年村里筹集了一千多万款项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花费近两年时间修建此庙。下次外地朋友来深圳,我想我会带他们来到福田下沙:看中国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灰塑工艺,触摸珠三角最精良的建筑材料。
侯王庙旁还有一座建于明朝的黄思铭公世祠,是黄氏族人为了缅怀黄思铭的功绩而建。黄思铭在世时领导下沙村民将农耕和养蚝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入祠堂,首先看见屏风门上悬挂“解元”二字牌匾,那是从前黄氏子弟考中举人时朝廷所赐。下沙村民向来重视教育。黄华海小时候曾在宗祠里读幼儿园,改革开放下沙村富裕起来后,他才转入村内兴建的下沙小学读书。
村内还制定了教育奖励办法:凡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万元,取得硕士学位的奖励12万元,取得博士学位的奖励15万元——不知引起多少村外人羡慕。
黄思铭的功绩不仅是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他还复兴了祭祀传统。解放后祭祖习俗衰落,直到1984年后才逐渐恢复。领导人黄英超拜访村内每一位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将祭祀步骤和祭文一字一句记录下来。黄华海有一次跟黄英超吃饭,“他讲他做这些事情,就是想让下沙年轻的一代人,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每年下沙村举行春祭和秋祭,祭祀地点在黄思铭公世祠和莲花山的黄默堂墓前。2011年6月,下沙黄氏祭祖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宗祠里有一块“家声第一”的牌匾,黄华海解释说这是下沙村人不论走到哪,都必须以家族荣誉为第一的意思。这样的信念,颇有古中国的遗风。事实上,回顾历史兴衰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对家族负有责任感,会更想为社会创造价值,甚或为国家赢得荣誉。
从种蚝到“种房子”,再到包容四海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到下沙博物馆,在馆内我见到以前村民种蚝的雕塑模型。上世纪90年代之前,养蚝占下沙村村民总收入的60%左右。下沙村背山面海,环境得天独厚,养蚝规模最大时有蚝田四万多亩,分布在现今红树林一带。
90年代初期,下沙村绝大部分土地和海滩被政府征用,尤其红树林还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你们现在不再种蚝了吧?”我问黄华海,彼时他正站在下沙村的现代模型前,伸手指指模型里的高楼笑着说:“我们现在改种房子。” 下沙村无疑是个富庶的城中村,对于我好奇的致富之路,黄华海从1992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下沙公司”)成立讲起。当时下沙在深圳率先实施旧村改造。在旧改最初,福田区委和下沙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对旧民居、交通道路、供电供水设施等的改造,推动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改善环境;同时又建立了高效的社区管理,最终推进深圳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
在历史瞬息万变的进程里,下沙村把握住了机遇。下沙公司与万科、绿景、京基房地产公司合作,利用旧工商业区改造,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与京基开展的打造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下沙集体物业将可能增值至70亿元以上,年收入达亿元以上,每年可为福田区产生财税20亿元以上。以往节庆日下沙村的舞龙舞狮队在广场表演,背景正是国际化的购物中心KKOne,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叠合,皆大欢喜。
改革开放前,“黄”姓是村里的大姓。而如今据福田区统计,下沙村的常住人口达8万人左右,其中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里,最主要的还是房租收入。在村里你可以每月花高价住公寓,也可以花500元租个单间。每个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是深圳的魅力。以往人们对城中村的印象是脏乱差,而下沙村乘着改革开放之风,借力区政府的有效规划,被网友称赞为“福田的另一个CBD”。
最早下沙小学的学生都是村民的孩子,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校内的孩子也来自五湖四海。我电话采访了下沙小学教科室主任姚莉,她告诉我在六年级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中,会要求学生调查下沙村本地的风俗文化,以及下沙村外来人口的生活习性。通过书写一份调查报告,外地学生了解了下沙村,而本地学生则认识了外地人。电话里姚主任认真地说:“下沙村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居民和外来人口都了解对方的过去,知道对方将来的需要,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好。”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挂了电话默默想道。这个信念能早早在孩子心中种下,正是深圳的希望所在。
下沙工商业区汇集商场、酒店、饮食、服装业等,其中有闻名全国的服装品牌在下沙设点,包括影儿、娜尔思、翠柏、禁牌时装等等。下沙地处市中心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商业气氛,加上政府扶持,助力了一批国产品牌的成长。“以前影儿在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了援手,让他们延缓交租。”黄华海说。这种颇具人情味的举措帮助了艰苦起家的创业者,下沙村最终成为深圳的“名牌时装村”。
如今的下沙村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发挥下沙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建筑文化、广场文化、 饮食文化、博物馆红色景点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优势,与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构筑成一条生态漫步通道,延伸下沙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拿博物馆举例,这里每天接待100-300名来自日韩等地的游客,福田区的旅游资源,正慢慢铺展在海外游客面前。
站在博物馆里,我联想起以前在书上看过,种蚝收获的季节是在冬季。天越冷,蚝越肥。村民们都是在寒冬腊月跳到刺骨的海水里,把蚝从水中捞起。这一趟游览,我对下沙村短短30年内的变化如同亲历,颇有些感叹。过去下沙村自给自足,不少村民为生计所迫远渡至国外;如今村里富庶了,老一辈回来落叶归根,无数年轻人涌入这里,开辟新天地。
临走时天气依旧酷热难耐。黄华海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晚上过来广场。这里的晚上凉快些,跳广场舞的人都分好幾队。”我笑着点点头,那副热闹场景,我完全能想象得到。
来到下沙村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一。上午阳光曝晒,虔诚的信徒擎着香薰祈福,整座广场弥漫一股香火味。这里四周种着高大的椰子树,映衬观音像和佛像,倒有点东南亚风情。
负责下沙村文化宣传工作的黄华海和我约在这里见面。他是本地村民,对家族史熟稔于心。下沙村于南宋中晚期建立,距今约有800多年。现居本地的村民有1700多人,而身在海外的下沙原籍黄氏后裔却达4000余人。
联想到他们的远祖是以开拓精神闻名的黄峭公,下沙村有如此多侨胞便丝毫也不意外。广场宽阔而整洁,黄华海记得小时候这里盖着成片瓦房,村里人在空地上晒谷子,他绕着谷堆和伙伴嬉戏。改革开放后村里成立股份公司,董事长黄英超找到空地边上的人家,一户户地上门劝说谈判,才移平房子建起如今的广场。
古时的下沙村临海且土地肥沃,自建村以来,村民以耕田、种蚝、捕鱼为生。改革开放后下沙村大部分土地被政府收购,村民以房地产起家,过上富裕生活。“现在很多村民都不住自建房了,都搬进了小区里。”黄华海指着不远处的高楼说,“把门一关,都不知道隔壁邻居是谁。建这个广场,就是在各种节日和活动里把村民聚集到一块儿,感情就不会疏远了。”
我沿着广场边缘慢慢踱步游览。除了神像,这里还有三座我叫不出名字的雕像。第一座是一个头戴长翅帽的宋代官员,一手握书卷,一手提宝剑,仪态威严。黄海华告诉我,他是率先来到深圳定居的黄氏先祖黄默堂之孙黄石,深圳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进士。走上仕途后的他为抗击元军南征北战,把唯一的儿子送回下沙照顾双亲。临别时黄石写下一首《勉子》诗,当中有一句:“一门忠孝须全在。”黄氏后人为其造像,正是弘扬他爱国爱家的精神。
第二座雕像是一身军装、手握短枪的革命战士黄耀庭。他追随孙中山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出生入死,很受孙中山赏识。他的名字原本叫黄恭喜,孙中山认为恭喜发财是中国人的旧观念,一个人不能只為自己发财,而要解放四万万同胞,光耀门庭,于是为他改名“耀庭”。辛亥革命成功后,黄耀庭推掉封官回到故乡侍奉双亲。
英雄最后平静地解甲归田,是故事的结尾吗?我追问黄华海,得到的是这样的结局:民国二年,宝安县太爷刘少华贪污腐化,当众调戏妇女。气愤的黄耀庭与广西武师将其痛打一顿。但刘少华不思悔改,1916年,趁黄耀庭生病时指使爪牙下毒。黄耀庭被害身亡,终年44岁。爱戴他的乡民们不懈地追查真相,最终严惩凶手。
听完这个故事,再看铜像便感到唏嘘。在乱世,英雄注定是不凡的。黄氏族人立像为念,希望后代能继承他的一身正气。
第三座铜像,则是上沙村祖辈耕田和种蚝的塑像,寓意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这三座雕像跨越古今,是下沙村民引以为傲的存在。我在雕像的目光炯炯里,读到了下沙村民对重孝道,爱国家,活得坦荡的追求。若说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追求什么,那么了解一个村落显然也是如此。
下沙人的信条是“家声第一”
临近正午,被阳光炙烤和香火熏染的广场似一个大蒸笼。黄华海带我走进广场边上的侯王庙里,跨过门槛的一刹那,清凉的感觉直抵人心。整个空间挑高很高,庙顶的黑瓦充满神秘感,阴影重重地投下来。正殿内庞大而雕镂精致的石柱,显出一派庄重肃穆。
我很少在深圳看到如此气派的庙宇,纯金箔占据了主殿的百分之八十,贴满神像、屏风、楹联等。据说这些纯金箔厚度不到0.1微米,比一张纸烧成的灰还薄,真正薄如蝉翼,流光四溢。侯王庙最初建于明朝晚期,2010年村里筹集了一千多万款项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花费近两年时间修建此庙。下次外地朋友来深圳,我想我会带他们来到福田下沙:看中国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灰塑工艺,触摸珠三角最精良的建筑材料。
侯王庙旁还有一座建于明朝的黄思铭公世祠,是黄氏族人为了缅怀黄思铭的功绩而建。黄思铭在世时领导下沙村民将农耕和养蚝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入祠堂,首先看见屏风门上悬挂“解元”二字牌匾,那是从前黄氏子弟考中举人时朝廷所赐。下沙村民向来重视教育。黄华海小时候曾在宗祠里读幼儿园,改革开放下沙村富裕起来后,他才转入村内兴建的下沙小学读书。
村内还制定了教育奖励办法:凡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万元,取得硕士学位的奖励12万元,取得博士学位的奖励15万元——不知引起多少村外人羡慕。
黄思铭的功绩不仅是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他还复兴了祭祀传统。解放后祭祖习俗衰落,直到1984年后才逐渐恢复。领导人黄英超拜访村内每一位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将祭祀步骤和祭文一字一句记录下来。黄华海有一次跟黄英超吃饭,“他讲他做这些事情,就是想让下沙年轻的一代人,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每年下沙村举行春祭和秋祭,祭祀地点在黄思铭公世祠和莲花山的黄默堂墓前。2011年6月,下沙黄氏祭祖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宗祠里有一块“家声第一”的牌匾,黄华海解释说这是下沙村人不论走到哪,都必须以家族荣誉为第一的意思。这样的信念,颇有古中国的遗风。事实上,回顾历史兴衰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对家族负有责任感,会更想为社会创造价值,甚或为国家赢得荣誉。
从种蚝到“种房子”,再到包容四海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到下沙博物馆,在馆内我见到以前村民种蚝的雕塑模型。上世纪90年代之前,养蚝占下沙村村民总收入的60%左右。下沙村背山面海,环境得天独厚,养蚝规模最大时有蚝田四万多亩,分布在现今红树林一带。
90年代初期,下沙村绝大部分土地和海滩被政府征用,尤其红树林还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你们现在不再种蚝了吧?”我问黄华海,彼时他正站在下沙村的现代模型前,伸手指指模型里的高楼笑着说:“我们现在改种房子。” 下沙村无疑是个富庶的城中村,对于我好奇的致富之路,黄华海从1992年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下沙公司”)成立讲起。当时下沙在深圳率先实施旧村改造。在旧改最初,福田区委和下沙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对旧民居、交通道路、供电供水设施等的改造,推动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改善环境;同时又建立了高效的社区管理,最终推进深圳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
在历史瞬息万变的进程里,下沙村把握住了机遇。下沙公司与万科、绿景、京基房地产公司合作,利用旧工商业区改造,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与京基开展的打造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下沙集体物业将可能增值至70亿元以上,年收入达亿元以上,每年可为福田区产生财税20亿元以上。以往节庆日下沙村的舞龙舞狮队在广场表演,背景正是国际化的购物中心KKOne,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叠合,皆大欢喜。
改革开放前,“黄”姓是村里的大姓。而如今据福田区统计,下沙村的常住人口达8万人左右,其中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里,最主要的还是房租收入。在村里你可以每月花高价住公寓,也可以花500元租个单间。每个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是深圳的魅力。以往人们对城中村的印象是脏乱差,而下沙村乘着改革开放之风,借力区政府的有效规划,被网友称赞为“福田的另一个CBD”。
最早下沙小学的学生都是村民的孩子,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校内的孩子也来自五湖四海。我电话采访了下沙小学教科室主任姚莉,她告诉我在六年级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中,会要求学生调查下沙村本地的风俗文化,以及下沙村外来人口的生活习性。通过书写一份调查报告,外地学生了解了下沙村,而本地学生则认识了外地人。电话里姚主任认真地说:“下沙村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居民和外来人口都了解对方的过去,知道对方将来的需要,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好。”
——“来了就是深圳人”,我挂了电话默默想道。这个信念能早早在孩子心中种下,正是深圳的希望所在。
下沙工商业区汇集商场、酒店、饮食、服装业等,其中有闻名全国的服装品牌在下沙设点,包括影儿、娜尔思、翠柏、禁牌时装等等。下沙地处市中心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商业气氛,加上政府扶持,助力了一批国产品牌的成长。“以前影儿在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了援手,让他们延缓交租。”黄华海说。这种颇具人情味的举措帮助了艰苦起家的创业者,下沙村最终成为深圳的“名牌时装村”。
如今的下沙村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发挥下沙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建筑文化、广场文化、 饮食文化、博物馆红色景点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优势,与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构筑成一条生态漫步通道,延伸下沙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拿博物馆举例,这里每天接待100-300名来自日韩等地的游客,福田区的旅游资源,正慢慢铺展在海外游客面前。
站在博物馆里,我联想起以前在书上看过,种蚝收获的季节是在冬季。天越冷,蚝越肥。村民们都是在寒冬腊月跳到刺骨的海水里,把蚝从水中捞起。这一趟游览,我对下沙村短短30年内的变化如同亲历,颇有些感叹。过去下沙村自给自足,不少村民为生计所迫远渡至国外;如今村里富庶了,老一辈回来落叶归根,无数年轻人涌入这里,开辟新天地。
临走时天气依旧酷热难耐。黄华海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晚上过来广场。这里的晚上凉快些,跳广场舞的人都分好幾队。”我笑着点点头,那副热闹场景,我完全能想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