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背景下高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探析

来源 :当代教育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学习者对智慧学习提出新需求。高校教师必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提高信息素养,提升课程领导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智慧学习要求高校教师发展课程道德领导力,具备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课程评价激励力。针对高校教师课程领导力建设困境,应把课程领导力建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把课程领导嵌入智慧学习系统,其具体路径是优化思维认知、提升全链能力、开展高质量课程领导活动和强化机制创新。
其他文献
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教育呈现由现实到虚拟互联的变化,且虚拟互联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出现教育新生态。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的人,在教育新生态下,其发展融于复杂的时空及组织关系中,在价值上呈现出多元与无序。透过科学的共生宇宙观、历史的人类共生发展观、哲学的人的文化价值观,科学分析人的内生发展及其价值逻辑,探寻共生内生关系及人的发展逻辑及实现路径:共生是人的存在状态,内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共生与内生的平衡,是教育新生态下人的多元发展的价值逻辑回归,文化教育场域是共生与内生平衡实现的基本条件
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是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所在。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课堂教学社会学模式的分析框架,从能动者角色及其行为、人际网络以及活动规范三个维度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具体分析。从本质上讲,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框架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有着内部的契合性和对应关系,能动者的角色及其行为、人际网络与活动规范之间是一种结构二重性的关系,即是师生能动者个体及其所建构的师生能动共同体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对教学规则和教学资源的运用而形成的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再发
周礼平,男,1979年生,湖南邵陽人。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张满菊,女,1975年生,湖南溆浦人。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厉相帅项目名称:2020年度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传统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画像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区域艺术资源融入地方高校美育课程研究》。唐向飞项目名称: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產教融合”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