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展览,因其优秀的展览主题、丰富的展示内容、独特的展示手段,成为博物馆夺人眼球的最佳视点。成功的策展人制度可以使临时展览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更贴合观众的需求,更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本文试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这一临时展览为例,对策展人在临时展览中的作用展开探析。
【关键词】 策展人;临时展览;作用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是向公众展示人类文明的地方,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向观众介绍人类文明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以声音和文字为主要手段,而是以实物及其相关的辅助展品为主要载体,通过现代的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示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并使之获得知识的增长、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一般来说,陈列展览按展示时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陈列,二是临时展览。举办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筹办基本陈列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具有数量多、更新快、主题新颖、展品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展览,因其优秀的展览主题、丰富的展示内容、独特的展示手段,成为博物馆夺人眼球的最佳视点。尤其是自 2008 年起全国的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后,如何筹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使社会公众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更好的艺术享受,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我们每一位博物馆从业者所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 curator,全称为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笔者认为,“策展人”责在“策”,重在“组织实施”,博物馆的策展人的职责不是简单地提供点子,还应当包括对文物展览市场的前期调研、展览主题的定位、设计思想的确定、文物的选择、资金注入的方式、展览宣传模式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展览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思考。策展人必须要熟悉和掌握展览的传播规律并组织实施,一般来说其职责大致上包括构思展览,拟定主题,撰写、修改和完善展览文本和展厅文字说明,甄选文物,与设计人员合作,出版相关的研究成果,布展,施工,开放以及包括讲座、研讨、展厅讲解等在内的教育计划的实施,甚至还包括资金的落实、人员的调配、财务预算等与展览有关的一系列事宜。
我们认为,策展人在临时展览中最需要把握的是三个关键点:即主题定位——创意“故事”、文本撰写——编写“故事”、形式设计——表现“故事”。2015年9月23日,在福建博物院开幕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这一临时展览,从主题、文本到设计等方面都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策展人在此展览中的主题定位、文本把握、形式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策展人对主题的定位决定临时展览的高度
(一)什么是展览主题
展览主题也称为展览主题思想,它贯穿于整个展览过程,是一个成功的临时展览的灵魂和精髓,是对临时展览的指导思想、宗旨、目的要求等最凝练的概括与表述,是统帅着整个展览策划的创意、构成、方案、形式等各个要素的“纲”,贯穿于整个展览策划之中。展览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时展览文本的撰写、文物展品的挑选、展览形式的选择和其它诸多要素,是举办好临时展览的关键步骤,决定着一个临时展览所能到达的高度。
(二)策展人在主题定位中的作用
策展人是展览背后“无形的手”,他负责展览主题的定位,并确保该主题可以贯穿展览的全过程。展览主题是策展人理念的传达,一个好的主题的策划往往是策展人呕心沥血的结晶。它是策展人传达给公众的一个明确信息,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展览的首要方面。展览主题就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临时展览有了好的主题,就如一篇文章有了灵气,魅力倍增;一个临时展览如果没有主题,或主题不鲜明,就无法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也注定会失败。
(三)策展人对“华侨华人展”主题确定的成功
2014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福建博物院接到文件通知后,策展人即着手对申报展览的主题进行定位:明确展览的主题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必须符合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满足观众需求,必须紧密联系时代主题与社会关注焦点,能够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策展人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认为华侨华人及其奉献精神符合以上需求。据史实记载,从秦汉时期至今跨越两千年的时间内,古老的中华民族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历尽艰辛,定居国外,形成“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的奇观。当前,华侨华人以6000多万人之众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80万闽籍华侨华人,他们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仅成了所在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成为了承载着东西方社会交流、文化融会的使者。
由此,福建博物院策展人提炼出“爱国、敬业、富强、民主”等展览主题,并最终决定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为题进行申报,力求通过这一展览展示波澜壮阔的海外华人的移民史、奋斗史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重大贡献。很快,“华侨华人奉献展”从全国范围参展的60余个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十三个主题展览之一(图1)。
二、策展人对文本的把握决定临时展览的基础
无论哪个展览,展览文本都是重要的基础,文本的编写是临时展览内容设计的主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也是形式设计的主要依据。展览文本的重要性,就像剧本之于电影和电视。展览文本的撰写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专业的文本撰写者、具备临时展览所涉及的各种元素、有充分的学术支撑。在文本编写的过程中,策展人至少应当开展以下工作:调查研究、确定人员、提炼主题、文字标准、挑选文物、辅助展品、确定结构。 (一)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
每一部展览文本制定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与研究主要是与陈列展览相关的各方面元素的汇集:文物、文献、科研成果、辅助手段、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及其他,将这些归纳整理后,形成调查与研究报告。“华侨华人奉献展”的前期调研中,已派出专家队伍前往省内华侨华人相关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地方进行考察了解,调查报告形成后,策展人已经很明确要通过该展览对华侨华人,特别是福建的华侨华人进行一次特点鲜明的解读,从而使展览从主题到结构到内容上达到精华浓缩、不落俗套、别具一格的效果。
为提升展览的学术支撑,福建博物院策展人还多次邀请福建省内研究华侨华人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研讨会,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相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华侨华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确保了展览文本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二)确定参与撰写的人员
一个临时展览的完成是一个庞大而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如“华侨华人奉献展”的人员构成就包括了福建博物院的陈列、典藏、研究、社教、交流、文创、信息等多个部门,这些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在同一个主题指导下开展工作、集思广益,为展览文本的撰写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挑选文物和征集展品
博物馆的展览是“以物说话”的展览,展品是展览信息传播的最基本载体。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组织的专家队伍,在全省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范围内进行文物考察,重点挑选那些能够反映华侨华人特定历史进程、重要历史文化现象以及特殊历史事件的文物,最终确定展出证件、票据、照片、衣物、生活用品、书信、书籍等实物112件,使展览得到有力的实物支撑,大大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确定展览的结构和体系
展览文本的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它们内部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我们的展览文本也应当按照这一结构展开。一个展览文本的结构一般采用三级标题的方式层层演进,有的可以达到四级标题,各级标题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将整个展览分为三大板块——“移居海外 开枝散叶”、“勇赴国难 铁血报国”、“情系故土 民族复兴”,各板块下设小板块,大、小板块之间彼此相互呼应,形成脉络清晰、细部丰富的文本体系。
三、策展人对形式的设计决定临时展览的影响
展览的形式设计是展览与观众交流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展览能否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展览的形式设计近年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但形式设计自说自话、抛开内容设计喧宾夺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何在展览中让形式设计紧密围绕内容设计,为内容服务,使展览的主题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是策展人需要与设计人员时时沟通把握的重点。
(一)风格的确定
随着社会公众文化、审美观念的提升,设计也要不断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手段的风格,不仅要考虑展览主题对风格的限制,还要充分考虑普通参观者的审美取向。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为了体现华侨华人艰苦奋斗又感人至深的历史,采用了大气、凝重的风格,色彩浓郁,许多观众在进入展厅的一刹那就感受到震撼,进而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都能受到感染(图2)。
(二)展线的设计
展线是展览设计的重要一环,是根据展览文本、文物属性以及风格基调、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的二次艺术创作。好的展线设计能够给观众以轻松、便捷、顺畅、高远的享受;而不合理的展线设计会给人们以迂回、交叉、重复甚至压抑、蹩脚、沉重的感觉。“华侨华人奉献展”采用的展线形式既有直线形、波浪形、“回”字形又有放射形,多变的设计与展览的主题、基调达到和谐统一。
(三)辅助展项的使用
辅助展项是一个个艺术创作的过程,独具特色的辅助展项能够以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提升观众对展览的理解。近年来,辅助展项在展览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展览的作用,但展项的滥用和不切题使用也成为新的弊病。辅助展项对技术、资金、准备时间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策展人要提醒设计人员慎重进行辅助展项设计。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辅助拍摄了专题宣传片,设立了“核心价值观”24字的触摸屏多媒体互动游戏,制作了多种以华侨华人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图3),并且根据抗战期间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编排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图4),这些辅助展项的推出受到了专家、学者、观众、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策划一项成功的展览,需要推行彻底的策展人制度,让策展人在展览筹备的方方面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福建博物院策展人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华侨华人奉献展”的特点和个性才得以凸显,最具华侨华人特色的展览内容才能被挖掘出来;“华侨华人奉献展”才没有成为传统模式下文物罗列、内容堆砌的历史文化展览,而是成为了一次对华侨华人的历史文化进行的内涵深邃、意境悠远的再观察与再体验。
【关键词】 策展人;临时展览;作用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是向公众展示人类文明的地方,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向观众介绍人类文明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以声音和文字为主要手段,而是以实物及其相关的辅助展品为主要载体,通过现代的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示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并使之获得知识的增长、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一般来说,陈列展览按展示时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陈列,二是临时展览。举办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筹办基本陈列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具有数量多、更新快、主题新颖、展品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展览,因其优秀的展览主题、丰富的展示内容、独特的展示手段,成为博物馆夺人眼球的最佳视点。尤其是自 2008 年起全国的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后,如何筹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使社会公众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更好的艺术享受,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我们每一位博物馆从业者所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 curator,全称为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笔者认为,“策展人”责在“策”,重在“组织实施”,博物馆的策展人的职责不是简单地提供点子,还应当包括对文物展览市场的前期调研、展览主题的定位、设计思想的确定、文物的选择、资金注入的方式、展览宣传模式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展览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思考。策展人必须要熟悉和掌握展览的传播规律并组织实施,一般来说其职责大致上包括构思展览,拟定主题,撰写、修改和完善展览文本和展厅文字说明,甄选文物,与设计人员合作,出版相关的研究成果,布展,施工,开放以及包括讲座、研讨、展厅讲解等在内的教育计划的实施,甚至还包括资金的落实、人员的调配、财务预算等与展览有关的一系列事宜。
我们认为,策展人在临时展览中最需要把握的是三个关键点:即主题定位——创意“故事”、文本撰写——编写“故事”、形式设计——表现“故事”。2015年9月23日,在福建博物院开幕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这一临时展览,从主题、文本到设计等方面都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策展人在此展览中的主题定位、文本把握、形式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策展人对主题的定位决定临时展览的高度
(一)什么是展览主题
展览主题也称为展览主题思想,它贯穿于整个展览过程,是一个成功的临时展览的灵魂和精髓,是对临时展览的指导思想、宗旨、目的要求等最凝练的概括与表述,是统帅着整个展览策划的创意、构成、方案、形式等各个要素的“纲”,贯穿于整个展览策划之中。展览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时展览文本的撰写、文物展品的挑选、展览形式的选择和其它诸多要素,是举办好临时展览的关键步骤,决定着一个临时展览所能到达的高度。
(二)策展人在主题定位中的作用
策展人是展览背后“无形的手”,他负责展览主题的定位,并确保该主题可以贯穿展览的全过程。展览主题是策展人理念的传达,一个好的主题的策划往往是策展人呕心沥血的结晶。它是策展人传达给公众的一个明确信息,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展览的首要方面。展览主题就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临时展览有了好的主题,就如一篇文章有了灵气,魅力倍增;一个临时展览如果没有主题,或主题不鲜明,就无法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也注定会失败。
(三)策展人对“华侨华人展”主题确定的成功
2014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福建博物院接到文件通知后,策展人即着手对申报展览的主题进行定位:明确展览的主题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必须符合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满足观众需求,必须紧密联系时代主题与社会关注焦点,能够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策展人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认为华侨华人及其奉献精神符合以上需求。据史实记载,从秦汉时期至今跨越两千年的时间内,古老的中华民族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历尽艰辛,定居国外,形成“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的奇观。当前,华侨华人以6000多万人之众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80万闽籍华侨华人,他们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仅成了所在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成为了承载着东西方社会交流、文化融会的使者。
由此,福建博物院策展人提炼出“爱国、敬业、富强、民主”等展览主题,并最终决定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华侨华人奉献展”为题进行申报,力求通过这一展览展示波澜壮阔的海外华人的移民史、奋斗史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重大贡献。很快,“华侨华人奉献展”从全国范围参展的60余个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十三个主题展览之一(图1)。
二、策展人对文本的把握决定临时展览的基础
无论哪个展览,展览文本都是重要的基础,文本的编写是临时展览内容设计的主要载体和表现方式,也是形式设计的主要依据。展览文本的重要性,就像剧本之于电影和电视。展览文本的撰写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专业的文本撰写者、具备临时展览所涉及的各种元素、有充分的学术支撑。在文本编写的过程中,策展人至少应当开展以下工作:调查研究、确定人员、提炼主题、文字标准、挑选文物、辅助展品、确定结构。 (一)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
每一部展览文本制定之前,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与研究主要是与陈列展览相关的各方面元素的汇集:文物、文献、科研成果、辅助手段、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及其他,将这些归纳整理后,形成调查与研究报告。“华侨华人奉献展”的前期调研中,已派出专家队伍前往省内华侨华人相关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地方进行考察了解,调查报告形成后,策展人已经很明确要通过该展览对华侨华人,特别是福建的华侨华人进行一次特点鲜明的解读,从而使展览从主题到结构到内容上达到精华浓缩、不落俗套、别具一格的效果。
为提升展览的学术支撑,福建博物院策展人还多次邀请福建省内研究华侨华人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研讨会,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相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华侨华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确保了展览文本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二)确定参与撰写的人员
一个临时展览的完成是一个庞大而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如“华侨华人奉献展”的人员构成就包括了福建博物院的陈列、典藏、研究、社教、交流、文创、信息等多个部门,这些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在同一个主题指导下开展工作、集思广益,为展览文本的撰写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挑选文物和征集展品
博物馆的展览是“以物说话”的展览,展品是展览信息传播的最基本载体。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组织的专家队伍,在全省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范围内进行文物考察,重点挑选那些能够反映华侨华人特定历史进程、重要历史文化现象以及特殊历史事件的文物,最终确定展出证件、票据、照片、衣物、生活用品、书信、书籍等实物112件,使展览得到有力的实物支撑,大大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确定展览的结构和体系
展览文本的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它们内部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我们的展览文本也应当按照这一结构展开。一个展览文本的结构一般采用三级标题的方式层层演进,有的可以达到四级标题,各级标题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将整个展览分为三大板块——“移居海外 开枝散叶”、“勇赴国难 铁血报国”、“情系故土 民族复兴”,各板块下设小板块,大、小板块之间彼此相互呼应,形成脉络清晰、细部丰富的文本体系。
三、策展人对形式的设计决定临时展览的影响
展览的形式设计是展览与观众交流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展览能否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展览的形式设计近年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但形式设计自说自话、抛开内容设计喧宾夺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何在展览中让形式设计紧密围绕内容设计,为内容服务,使展览的主题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是策展人需要与设计人员时时沟通把握的重点。
(一)风格的确定
随着社会公众文化、审美观念的提升,设计也要不断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手段的风格,不仅要考虑展览主题对风格的限制,还要充分考虑普通参观者的审美取向。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为了体现华侨华人艰苦奋斗又感人至深的历史,采用了大气、凝重的风格,色彩浓郁,许多观众在进入展厅的一刹那就感受到震撼,进而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都能受到感染(图2)。
(二)展线的设计
展线是展览设计的重要一环,是根据展览文本、文物属性以及风格基调、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的二次艺术创作。好的展线设计能够给观众以轻松、便捷、顺畅、高远的享受;而不合理的展线设计会给人们以迂回、交叉、重复甚至压抑、蹩脚、沉重的感觉。“华侨华人奉献展”采用的展线形式既有直线形、波浪形、“回”字形又有放射形,多变的设计与展览的主题、基调达到和谐统一。
(三)辅助展项的使用
辅助展项是一个个艺术创作的过程,独具特色的辅助展项能够以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提升观众对展览的理解。近年来,辅助展项在展览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展览的作用,但展项的滥用和不切题使用也成为新的弊病。辅助展项对技术、资金、准备时间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策展人要提醒设计人员慎重进行辅助展项设计。在“华侨华人奉献展”中,策展人辅助拍摄了专题宣传片,设立了“核心价值观”24字的触摸屏多媒体互动游戏,制作了多种以华侨华人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图3),并且根据抗战期间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编排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图4),这些辅助展项的推出受到了专家、学者、观众、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策划一项成功的展览,需要推行彻底的策展人制度,让策展人在展览筹备的方方面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福建博物院策展人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华侨华人奉献展”的特点和个性才得以凸显,最具华侨华人特色的展览内容才能被挖掘出来;“华侨华人奉献展”才没有成为传统模式下文物罗列、内容堆砌的历史文化展览,而是成为了一次对华侨华人的历史文化进行的内涵深邃、意境悠远的再观察与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