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两方面因素决策)的不同,分为VAAFT组(42例)和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组(45例)。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为沿瘘管外壁完整切除瘘管、内口及周围瘢痕组织,然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关闭内口;对于较深、较复杂的瘘管加用挂线方法。VAAFT结合了内镜微创手术的理念,能够在直视下对肛瘘的瘘管和内口进行手术操作,简要步骤为:肛瘘镜从肛瘘外口深入到瘘管内部;持续注入甘氨酸-甘露醇溶液,以扩充和清洗污秽瘘管;高温电凝彻底烧除所有病灶;联合使用内镜刷和内镜钳移除烧除的脱落组织后冲洗治疗后的腔道;于内口处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然后再缝合关闭内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VAAFT组男33例,女9例,年龄(37.4±13.5)岁,体质指数(24.3±3.2)kg/m2,其中5例术前合并糖尿病,病程(4.8±3.9)月,高位肛瘘31例,低位肛瘘11例。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42.1±15.6)岁,体质指数(24.8±3.7)kg/m2,其中4例术前合并糖尿病,病程(5.7±3.6)月,高位肛瘘37例,低位肛瘘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相比,VAAFT组的手术时间缩短[(44.6±10.5)min比(57.4±12.3)min,t = 5.203,P = 0.000],术后出血发生率低[14.3%(6/42)比33.3%(15/45),χ2 = 4.304,P = 0.038],疼痛较轻[视觉模拟评分:(2.9±1.8)分比(7.3±1.2)分,t = 13.500,P = 0.000],疼痛缓解更快[(1.0±0.8)d比(4.5±1.2)d,t = 15.890,P = 0.000],住院时间较短[(4.1±3.5)d比(7.5±2.3)d,t = 5.389,P = 0.000];而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首次排粪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半年以上随访,与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相比,VAAFT组肛门失禁的发生率较低[2.4%(1/42)比20.0%(9/45),P = 0.015];但两组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3/42)比15.6%(7/45),P = 0.317]。
结论与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相比,VAAFT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低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优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