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类归纳形成框架的复习有益于提高记忆,将词汇在一定话题下进行重组,符合聋生认知记忆特点,将更科学更有益于提高复习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聋生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结合“节日&假期”这一主话题,探索以话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提升高中聋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话题 框架式 高中聋生 英语词汇复习
一、词汇复习的必要性
聋生认识零碎,记忆表象不全面、不清楚,识记慢、保持时间短、遗忘快、再现不准确,语言记忆和逻辑记忆能力差等,这些都常常导致学生记忆英语词汇困难。笔者执教的高中班级中,常常有成绩较好的高二学生仍混淆“come和some”,偶尔连“bad和dad”也分不清楚,甚至一说到“好”,学生只知“good”不知其他。长此以往,学生定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放弃英语学习。
所以,英语词汇教学不应止步于探索如何新授,更迫切需要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时采取实际有效的英语词汇复习方法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尝试摸索一套“以话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
二、以話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词汇复习方法
(一)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的理论依据
迈克尔等人指出诸如组块、列提纲、画地图等均是有效的学习组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就是以金字塔的结构组织的。在金字塔结构里,具体的东西归在较一般的题目之下,这种结构对学生的理解记忆特别有帮助,更与聋生倾向于认知加工图像这一认知特点完全契合。
因此笔者认为,用基于话题下的框架式支架逐渐撤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复习的训练,不仅符合聋生的认知及个性心理发展规律,也符合当代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更是与时下倡导的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会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内涵及必要性
以话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是让相互关联的词、句、篇章有机整合,是让知识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围绕主题展开;学生能自觉系统地梳理词汇,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树,加速词汇知识内化,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以“节日&假期”话题教学为例
(一)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以手语为主要教师语言的聋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实际备课时,考虑聋生的认知特点、原有的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笔者将“节日&假期”这一主话题分为5个课时(约一周),即第一课时:中国法定节日;第二课时:英国银行假日;第三课时:美国联邦假日;第四课时:国际公共假日;第五课时:“节日&假期”大框架总结。其中第一至第四课时采用支架逐渐撤出的方法:在中国法定节日一课中只向学生提供细节性支持的框架,要求学生归纳填写主要分类维度;在英国银行假日和美国联邦假日这两节课中只向学生提供分类维度的框架,要求学生写出细节性内容;在国际公共假日这一课中,撤出支架,只给学生若干话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分类维度及细节填充,当所有子话题学习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合作由下到上(即上位学习)逐步展示整体大框架,再引导学生进行话题下二次自主分类,构建自己的词汇体系,在框架中内化词汇。
(二)课前师生准备阶段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则感到烦恼,有准备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足。显然满足时学习效果较好。因此,教师一方面需做好充分备课准备,整合话题,罗列框架,做到思路清晰;另一方面要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视频(简短为主),同时制作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微课,通过智慧课堂学生终端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熟悉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推送的视频和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多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节假日,如此,学生的学习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三)课堂教学阶段
第一课时:中国法定节日
利用课前休息时间循环播放一些与中国节日有关的图片,导入环节直击“春节”。在班级开展头脑风暴,将任何与春节有关的词汇写在黑板上,教师给予必要补充;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词汇归纳成能描述一个节日的若干维度,如: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类型,特色饮食,庆祝活动,节日起源,节日传说,节日意义等,即向学生提供细节内容支架,然后形成一个以春节为子话题的框架词汇表(详见表1);小组活动,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四至五人,表演节日活动,并对本组负责的节日进行词汇呈现、归纳和总结;对本节课所涉及的五个重要节日进行纵横比较,横向指各个节日,纵向指介绍节日的各个维度;作业:复习消化本节课词汇,并预习英国银行假日。
这两节课所授方法步骤大致同中国法定节日相似,细节上不同之处在于:改向学生提供分类维度的支架(非细节性);将小组活动中学生负责总结的节日缩减为两个;在小组活动之前播放所涉及节日的中文视频简介;在小组活动时向每组提供该组负责的节日的英文简介(英文内容参考《维基百科》中的简介);最后归纳总结形成以该节日为子话题的框架词汇表(以“万圣节”为例,详见表2)。因为中国学生对国外节日了解不多,聋生更是如此,所以,在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之前,给予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渲染一种以语境为依托,以话题为载体的复习氛围。
第四课时:国际公共假日
在这一课时中,则撤出所有支架,只给学生节日名称,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学生做老师,老师变学生,欣赏“老师”的表演。有了前三节课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员之间可产生“信息差”,一能迸发出更多的“火花”;二能帮助后进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步,以实现生生交流。
前四节课铺垫之上的第五课时:节日&假期大框架
回顾介绍节日的若干维度,将其板书于黑板右侧;复习六个中国法定节日相关内容,将其板书于维度左侧(事先准备好写有节日名称的纸条,用磁扣贴在黑板上)。邀请学生用字母指语打出重点词汇如festival,spring,national等;依次回顾英国银行假日、美国联邦假日、国际公共假日,将其相继板书(贴)于中国法定节日下方,在最下方打上省略号;用大括号将中、英、美、公共节日等用括号括起,于左侧写上“节日&假期”;用PPT呈现标有各个节日的英语词汇表格(按维度分类,如表1、表2);指引学生自主进行话题下的二次分类,如按“月份”,“基数词”,“国家”,相关动词、形容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类,如“纪念”的英语表达可为“remember、commemorate、keep...in mind、in memory of...”等,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词汇体系,在框架中内化词汇;指导学生使用《英语词汇手册》,学习“节日&假期”话题下的词汇(由笔者所在学校英语课题组成员所编写,该手册中综合介绍了很多其他重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四)课后跟进阶段
遗忘快是聋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仅仅这一遍梳理复习远远不够,所以在四个课时学习结束后,笔者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按照不同词汇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检测,开展滚动式话题复习。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话题的整合归纳,进行子话题的不断更新融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消灭“惰性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杏城.高中聋生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浅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3]吴晓丹.初三英语词汇复习主题化教学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
[4]刘红丽.以语篇为依托,话题为载体的高三英语第一轮词汇复习策略[J].英语教师,2018(3).
关键词:话题 框架式 高中聋生 英语词汇复习
一、词汇复习的必要性
聋生认识零碎,记忆表象不全面、不清楚,识记慢、保持时间短、遗忘快、再现不准确,语言记忆和逻辑记忆能力差等,这些都常常导致学生记忆英语词汇困难。笔者执教的高中班级中,常常有成绩较好的高二学生仍混淆“come和some”,偶尔连“bad和dad”也分不清楚,甚至一说到“好”,学生只知“good”不知其他。长此以往,学生定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放弃英语学习。
所以,英语词汇教学不应止步于探索如何新授,更迫切需要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时采取实际有效的英语词汇复习方法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尝试摸索一套“以话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
二、以話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词汇复习方法
(一)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的理论依据
迈克尔等人指出诸如组块、列提纲、画地图等均是有效的学习组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就是以金字塔的结构组织的。在金字塔结构里,具体的东西归在较一般的题目之下,这种结构对学生的理解记忆特别有帮助,更与聋生倾向于认知加工图像这一认知特点完全契合。
因此笔者认为,用基于话题下的框架式支架逐渐撤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复习的训练,不仅符合聋生的认知及个性心理发展规律,也符合当代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更是与时下倡导的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会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内涵及必要性
以话题为支撑的框架式英语词汇复习方法是让相互关联的词、句、篇章有机整合,是让知识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围绕主题展开;学生能自觉系统地梳理词汇,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树,加速词汇知识内化,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以“节日&假期”话题教学为例
(一)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以手语为主要教师语言的聋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实际备课时,考虑聋生的认知特点、原有的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笔者将“节日&假期”这一主话题分为5个课时(约一周),即第一课时:中国法定节日;第二课时:英国银行假日;第三课时:美国联邦假日;第四课时:国际公共假日;第五课时:“节日&假期”大框架总结。其中第一至第四课时采用支架逐渐撤出的方法:在中国法定节日一课中只向学生提供细节性支持的框架,要求学生归纳填写主要分类维度;在英国银行假日和美国联邦假日这两节课中只向学生提供分类维度的框架,要求学生写出细节性内容;在国际公共假日这一课中,撤出支架,只给学生若干话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分类维度及细节填充,当所有子话题学习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合作由下到上(即上位学习)逐步展示整体大框架,再引导学生进行话题下二次自主分类,构建自己的词汇体系,在框架中内化词汇。
(二)课前师生准备阶段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则感到烦恼,有准备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足。显然满足时学习效果较好。因此,教师一方面需做好充分备课准备,整合话题,罗列框架,做到思路清晰;另一方面要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视频(简短为主),同时制作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微课,通过智慧课堂学生终端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熟悉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推送的视频和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多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节假日,如此,学生的学习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三)课堂教学阶段
第一课时:中国法定节日
利用课前休息时间循环播放一些与中国节日有关的图片,导入环节直击“春节”。在班级开展头脑风暴,将任何与春节有关的词汇写在黑板上,教师给予必要补充;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词汇归纳成能描述一个节日的若干维度,如: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类型,特色饮食,庆祝活动,节日起源,节日传说,节日意义等,即向学生提供细节内容支架,然后形成一个以春节为子话题的框架词汇表(详见表1);小组活动,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四至五人,表演节日活动,并对本组负责的节日进行词汇呈现、归纳和总结;对本节课所涉及的五个重要节日进行纵横比较,横向指各个节日,纵向指介绍节日的各个维度;作业:复习消化本节课词汇,并预习英国银行假日。
这两节课所授方法步骤大致同中国法定节日相似,细节上不同之处在于:改向学生提供分类维度的支架(非细节性);将小组活动中学生负责总结的节日缩减为两个;在小组活动之前播放所涉及节日的中文视频简介;在小组活动时向每组提供该组负责的节日的英文简介(英文内容参考《维基百科》中的简介);最后归纳总结形成以该节日为子话题的框架词汇表(以“万圣节”为例,详见表2)。因为中国学生对国外节日了解不多,聋生更是如此,所以,在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之前,给予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渲染一种以语境为依托,以话题为载体的复习氛围。
第四课时:国际公共假日
在这一课时中,则撤出所有支架,只给学生节日名称,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学生做老师,老师变学生,欣赏“老师”的表演。有了前三节课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员之间可产生“信息差”,一能迸发出更多的“火花”;二能帮助后进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步,以实现生生交流。
前四节课铺垫之上的第五课时:节日&假期大框架
回顾介绍节日的若干维度,将其板书于黑板右侧;复习六个中国法定节日相关内容,将其板书于维度左侧(事先准备好写有节日名称的纸条,用磁扣贴在黑板上)。邀请学生用字母指语打出重点词汇如festival,spring,national等;依次回顾英国银行假日、美国联邦假日、国际公共假日,将其相继板书(贴)于中国法定节日下方,在最下方打上省略号;用大括号将中、英、美、公共节日等用括号括起,于左侧写上“节日&假期”;用PPT呈现标有各个节日的英语词汇表格(按维度分类,如表1、表2);指引学生自主进行话题下的二次分类,如按“月份”,“基数词”,“国家”,相关动词、形容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类,如“纪念”的英语表达可为“remember、commemorate、keep...in mind、in memory of...”等,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词汇体系,在框架中内化词汇;指导学生使用《英语词汇手册》,学习“节日&假期”话题下的词汇(由笔者所在学校英语课题组成员所编写,该手册中综合介绍了很多其他重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四)课后跟进阶段
遗忘快是聋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仅仅这一遍梳理复习远远不够,所以在四个课时学习结束后,笔者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按照不同词汇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检测,开展滚动式话题复习。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话题的整合归纳,进行子话题的不断更新融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消灭“惰性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杏城.高中聋生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浅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3]吴晓丹.初三英语词汇复习主题化教学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
[4]刘红丽.以语篇为依托,话题为载体的高三英语第一轮词汇复习策略[J].英语教师,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