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实”指的是具体而有实效的内容,也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实效,也即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的“实”具体表现在知识的“实”﹑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实”﹑课堂活动的“实”和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首先,“实”在基础知识
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章、修、逻、文,并非每堂语文课都要包括这八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确定几个基础知识点,作为夯实语文知识的一个抓手,其中的字、词、句应该是每堂语文课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第一堂课或第一堂课的前半节课应该让学生围绕这几个基础知识点展开学习,最好是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落实。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学生课前没预习的空白,另一方面又当堂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并逐步积累语文知识,经常听学生抱怨语文基础不好、阅读能力差、写作无从下手等。其实,这些都源自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系统且不牢固。抓实了基础知识,就会避免学生读不准字音、写错别字以及句意表述不清这些常见问题。
其次,“实”在方法和能力
一般地认为,方法和能力是统一的,总认为是能力决定了方法。其實未必如此,高中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呈逐步增强的趋势,只要方法得当,会自觉形成极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学生会因为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会慢慢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文时,为了达成写作时要有波澜之目的,我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先列出课文的情感线索的关键词语,然后用曲线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学生自然地发现本文的情感是起伏的,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写作要有波澜”是什么意思,也具体落实了作者的情感是随着小狗包弟的命运而变化的。课后我布置了两道练习题:1. 必做题:请画出《散步》(初中时学过的课文)和《变色龙》(课外印发的学习补充资料)情节起伏图。2. 选做题:请仿照其中的一篇文章的情节结构,写一段或一篇情节有起伏的文字。
第二天我检查作业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按要求画出了情节起伏图,平时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写出了800多字的情节或情感有起伏的文章。这说明前一天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用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让不同的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是有效的、“实”在的课堂教学,也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逐步形成。
第三,“实”在语文课堂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越来越多的课堂活动应运而生,其中以四人一小组(前后两桌)或两人一小组(同桌)讨论的形式最为普遍。其间不乏精彩的论题,但更多的讨论则流于形式,追求表面的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课堂讨论之名,而无探讨之“实”。曾听过一节《荆轲刺秦王》的课堂讨论,问题是“荆轲如果刺杀秦王成功,燕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闹之余学生掌握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这个问题与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直接联系。上课的老师除了用一句“启迪学生思维”的搪塞之辞外,也就别无他言了。还有诸如“林冲为什么不跑出草料场直接去找高俅报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祥林嫂为什么非要待在鲁四老爷家活受罪呢”(《祝福》)等等。语文课堂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学生从这个活动中能收获什么。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针对“他永远地睡着了”这一说法开展的语文活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收集我们生活中听到的关于‘死’的不同说法,并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列出了许多关于死的不同说法,然后小组成员把这些说法分类,他们发现这些说法与人们的感情的亲疏和尊敬与否有关。这时老师顺势指出“他永远地睡着了”就是语言运用中的敬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谦词的用法,比如称自己的居室为“陋室”、“寒舍”等等,学生从这个活动中知道了谦敬词的使用。教师并且布置了让学生课外去收集语言运用中的谦敬词。这是一个“实”在的语文活动,学生从中养成了一种向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四,“实”在课堂预设与生成
教学预设与生成一直就是有效课堂教学讨论的焦点,教学困境却是预设多,生成困难。有人曾戏说“砖都抛完了,连一点玉的影子都没见着,就更不说引出玉了”,这话通俗地道出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尴尬。究其原因,应该是预设因为大而空,超出了学生的学情,也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极限。所以适合学生学情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成有直接帮助的“实”在的教学预设就是最成功的,并不是包含极高的理论层次、过多的理论依据的教学预设才是最好的预设。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总比“只看到桃而摘不到桃”肯定要有效得多,课堂教学预设中如果连让学生跳一跳的冲动都没有,哪来的课堂生成呢。
曾有教师执教《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时,作了如下教学预设:通过课堂学习新闻相关知识,学生当堂写一篇 “神九”升空的新闻报道,并由此掌握新闻的写作。在课堂写作时,学生就犯难了,不少同学连“神九”的一点相关资料都没有,稍微了解多一点的就是知道其中的三个宇航员的名字,升空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背景全然不知。试想如果新闻记者连第一手新闻事实都没有,他能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吗?本节课的教学生成就不言而喻了。教师的预设超过了具体的学情,生成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同样是新闻教学,另一教师作了这样的预设:让学生学习该单元后,了解新闻结构并尝试结合新闻事实拟定标题。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2日李惊亚报道的有关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溶洞中法两国洞穴专家联合探险科考”的相关新闻事实,让学生看完材料后拟一个自己最得意的标题。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找最重要的信息着手,拟出了好多符合材料的标题;接着教师又出示了“贵州金黔在线中关于遵义拟建四条城市轻轨的”新闻事实,学生也快速地拟写出了符合题意的新闻标题。教师接着与学生分享他们拟写的新闻标题,在问到从哪个部分入手最快也最容易抓住重点事实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导语”。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传授拟新闻标题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中自然生成了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上述两种预设所形成的教学生成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教学预设的“实”决定了教学生成的成功,虚而空的教学预设只能让学生不知所云。
回望我们走过的语文教学历程,总有很多让人惊喜的新举措,也有很多让后来的语文教师赞不绝口的语文教学法。可欣喜之余难免困惑,语文教学的宗在哪儿,语文课堂教学的宗又在哪儿呢?我认为唯一个“实”在而已。
(编辑:陈岑)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首先,“实”在基础知识
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章、修、逻、文,并非每堂语文课都要包括这八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确定几个基础知识点,作为夯实语文知识的一个抓手,其中的字、词、句应该是每堂语文课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第一堂课或第一堂课的前半节课应该让学生围绕这几个基础知识点展开学习,最好是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落实。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学生课前没预习的空白,另一方面又当堂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并逐步积累语文知识,经常听学生抱怨语文基础不好、阅读能力差、写作无从下手等。其实,这些都源自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系统且不牢固。抓实了基础知识,就会避免学生读不准字音、写错别字以及句意表述不清这些常见问题。
其次,“实”在方法和能力
一般地认为,方法和能力是统一的,总认为是能力决定了方法。其實未必如此,高中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呈逐步增强的趋势,只要方法得当,会自觉形成极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学生会因为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会慢慢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文时,为了达成写作时要有波澜之目的,我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先列出课文的情感线索的关键词语,然后用曲线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学生自然地发现本文的情感是起伏的,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写作要有波澜”是什么意思,也具体落实了作者的情感是随着小狗包弟的命运而变化的。课后我布置了两道练习题:1. 必做题:请画出《散步》(初中时学过的课文)和《变色龙》(课外印发的学习补充资料)情节起伏图。2. 选做题:请仿照其中的一篇文章的情节结构,写一段或一篇情节有起伏的文字。
第二天我检查作业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按要求画出了情节起伏图,平时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写出了800多字的情节或情感有起伏的文章。这说明前一天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用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让不同的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是有效的、“实”在的课堂教学,也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逐步形成。
第三,“实”在语文课堂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越来越多的课堂活动应运而生,其中以四人一小组(前后两桌)或两人一小组(同桌)讨论的形式最为普遍。其间不乏精彩的论题,但更多的讨论则流于形式,追求表面的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课堂讨论之名,而无探讨之“实”。曾听过一节《荆轲刺秦王》的课堂讨论,问题是“荆轲如果刺杀秦王成功,燕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闹之余学生掌握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这个问题与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直接联系。上课的老师除了用一句“启迪学生思维”的搪塞之辞外,也就别无他言了。还有诸如“林冲为什么不跑出草料场直接去找高俅报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祥林嫂为什么非要待在鲁四老爷家活受罪呢”(《祝福》)等等。语文课堂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学生从这个活动中能收获什么。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针对“他永远地睡着了”这一说法开展的语文活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收集我们生活中听到的关于‘死’的不同说法,并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列出了许多关于死的不同说法,然后小组成员把这些说法分类,他们发现这些说法与人们的感情的亲疏和尊敬与否有关。这时老师顺势指出“他永远地睡着了”就是语言运用中的敬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谦词的用法,比如称自己的居室为“陋室”、“寒舍”等等,学生从这个活动中知道了谦敬词的使用。教师并且布置了让学生课外去收集语言运用中的谦敬词。这是一个“实”在的语文活动,学生从中养成了一种向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四,“实”在课堂预设与生成
教学预设与生成一直就是有效课堂教学讨论的焦点,教学困境却是预设多,生成困难。有人曾戏说“砖都抛完了,连一点玉的影子都没见着,就更不说引出玉了”,这话通俗地道出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尴尬。究其原因,应该是预设因为大而空,超出了学生的学情,也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极限。所以适合学生学情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成有直接帮助的“实”在的教学预设就是最成功的,并不是包含极高的理论层次、过多的理论依据的教学预设才是最好的预设。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总比“只看到桃而摘不到桃”肯定要有效得多,课堂教学预设中如果连让学生跳一跳的冲动都没有,哪来的课堂生成呢。
曾有教师执教《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时,作了如下教学预设:通过课堂学习新闻相关知识,学生当堂写一篇 “神九”升空的新闻报道,并由此掌握新闻的写作。在课堂写作时,学生就犯难了,不少同学连“神九”的一点相关资料都没有,稍微了解多一点的就是知道其中的三个宇航员的名字,升空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背景全然不知。试想如果新闻记者连第一手新闻事实都没有,他能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吗?本节课的教学生成就不言而喻了。教师的预设超过了具体的学情,生成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同样是新闻教学,另一教师作了这样的预设:让学生学习该单元后,了解新闻结构并尝试结合新闻事实拟定标题。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2日李惊亚报道的有关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溶洞中法两国洞穴专家联合探险科考”的相关新闻事实,让学生看完材料后拟一个自己最得意的标题。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找最重要的信息着手,拟出了好多符合材料的标题;接着教师又出示了“贵州金黔在线中关于遵义拟建四条城市轻轨的”新闻事实,学生也快速地拟写出了符合题意的新闻标题。教师接着与学生分享他们拟写的新闻标题,在问到从哪个部分入手最快也最容易抓住重点事实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导语”。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传授拟新闻标题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中自然生成了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上述两种预设所形成的教学生成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教学预设的“实”决定了教学生成的成功,虚而空的教学预设只能让学生不知所云。
回望我们走过的语文教学历程,总有很多让人惊喜的新举措,也有很多让后来的语文教师赞不绝口的语文教学法。可欣喜之余难免困惑,语文教学的宗在哪儿,语文课堂教学的宗又在哪儿呢?我认为唯一个“实”在而已。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