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博物馆的功能在不断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文章从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入手,对行业博物馆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行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备诸多优势。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了中国农业博物馆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此为例探讨行业博物馆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行业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农业博物馆
  1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从存在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属于无形的、动态的、精神领域的存在,十分脆弱,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逐渐消亡却不易觉察。因此,如何深入认识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对它们的保护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当前,博物馆正在努力实现由传统向新型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功能的拓展和使命的担当,人文关怀日益提升。博物馆不再只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陈列机构,同时也是展示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2007年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博物馆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五条也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密不可分,已成为其重要的职责和功能之一。依托博物馆这一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加深层次的利用和挖掘,有利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2 行业博物馆的特点与优势
  行业博物馆是我國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建松在《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中对行业博物馆做出如下定义:“行业博物馆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相关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利用特殊的行业文物,以其特有的展示手段,阐述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达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1]如今全国的行业博物馆涵盖了农业、铁路、航天、茶业、印刷、纺织、陶瓷、盐业、中医药等各个领域,成为富有活力的博物馆类型。行业博物馆符合博物馆的普遍特征,但又具备自身特点。“行业”二字是行业博物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特殊性所在。行业博物馆专业性强、敏锐度高、注重行业文化的代际传承,特别是对与行业相关的多方面信息的捕捉。因此,行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具有如下几方面优势。
  2.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收藏保护更具完整性、系统性
  目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质化保护是遗产学界公认的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与之相关的工具、服饰、文字、音像资料等都属于其物质载体范畴,而行业博物馆恰恰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这一需求。多数综合性博物馆往往更倾向于征集品相佳或年代久的珍贵文物,而行业博物馆则更注重全面收藏、保存与行业相关的各类物质。或许其年代并不久远,工艺价值也不高,但由于是某一行业、某项技艺发展的见证物而能够得到行业博物馆的重视及收藏。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技艺和表演形式,从古至今都是依托某一特定行业而存在和延续的。因此,行业博物馆在对非物质文化物质载体进行收藏和保护方面,更具完整性和系统性。
  2.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研究和挖掘更具专业性、权威性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离不开学术研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园林、织绣、版画、古建筑、戏曲等,历史悠久、内容广博,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专业性极强,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更为准确、全面地把握其现状,挖掘内涵和价值,从而提供科学可行的保护方案。行业博物馆更容易集中某专业的人才,他们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实践经验,有利于在更深的层面上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利用,并以最切合的方式向社会表达和传播。行业博物馆在人才及技术上的优势,使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的研究挖掘更加专业、权威。
  2.3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人”的因素
  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但它主要是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2]。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活态传承载体。许多绵延千年的传统行业也都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传授技艺,技术诀窍往往通过师徒口口相传。针对某一行业进行保护,同样不能离开“人”的因素而独立存在,这也是行业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分契合的关键点。行业博物馆可以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宣传,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搭建非遗传承人与政府、公众间沟通的桥梁,在物质及精神两方面对非遗传承人给予支持,进而达到促进非物质文化代际传承的目的。
  2.4 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存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的保存和展示,对于博物馆来说尤为重要。行业博物馆展示传播手段灵活多样,既可以借助各种现代科学新技术和新成果,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全方位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特别是对于戏剧、歌舞、口头传说、民间技艺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展陈中并不仅限于实物和展板,结合活态的展演能够让场景变得更直观生动,增强陈列的观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让观众在参与和互动中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实质。因此,行业博物馆的展陈方式有利于维护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让大众感受到其生命力。   3 中国农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促进作用
  中国农业博物馆(下称农博)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始终致力于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农业历史,弘扬中华农耕文明。近年来,农博立足自身特点及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3.1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展览
  农博先后策划举办了“中国农民艺术展”“中华农耕文化展”“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二十四节气专题展暨书画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等多项特色展览,展览中不但包含了大量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介绍,还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演区,共邀请百余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除了临展,农博还开展了“中华农耕文化巡展”“留住乡愁——中国美丽乡村文化篇巡展”和“二十四节气科普巡展”,让巡展走进校园、社区和其他博物馆。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的挖掘,積极推动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开发和利用。
  3.2 作为牵头保护单位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博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牵头保护单位,近10年来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06年,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农博协同相关社区、群体成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未来五年保护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这无疑是农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让二十四节气这绝无仅有的遗产惠及更多的人,让其不仅在中国永续传承,而且要远播人类共享。
  3.3 开展社教科普活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农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馆校合作、馆社合作、馆企合作、馆媒合作,向大众深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先后设计“农博课堂”“小小农艺师”“非遗进校园”等一些列非遗科普活动,开展博物馆进校园、学生走进博物馆活动,宣讲非遗文化,发放非遗知识读本,邀请传承人指导学生动手体验。在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特定的民俗节日里举办讲座和体验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加深对传统非遗文化的认识,补充了学校教育之外的内容。2015年起,农博面向社会开设农博讲堂,邀请学术界知名专家来馆讲座,其中包含了如节气文化、民间文化及传统技艺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另外,农博与国家邮政局联合策划,陆续发行《二十四节气》系列特种邮票。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
  3.4 利用数字化和新媒体技术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中国农业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早,特别是在非遗保护传播方面,不断探求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资源传播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农博将长期积累的非遗多媒体资料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并与实体展览进行有机结合,使观众全面了解非遗藏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2007年,农博与水晶石公司联合制作三幕影片《二十四节气》,采用数字三维技术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农博还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以展厅全景漫游和虚拟展厅两种形式保存下来。这种方式让大众不受时空限制就能够分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此外,中国农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也持续向公众推送与非遗有关的文章及学术论文,在农博官网开辟“二十四节气”专栏,通过各种平台扩大信息共享的人群范围,获得了社会较高的关注和认可。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行业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探索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非遗保护方式和机制,为保护、展示和传承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同时,充分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财富,为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实现新时期博物馆功能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陆建松.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01(4).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王畅.试论行业博物馆的特殊性[J].中国博物馆,2003(4):7-10.
  [4]宋向光.无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博物馆工作的影响[J].中国博物馆,2002(4):40-47.
  [5]金露,刘俊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6):124-128.
  [6]潘守永,郭婷启.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博物馆职能转换刍议[C]//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7]施慧.新时期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启示——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工作为例[J].社科纵横,2017(4):148-151.
  [8]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安徽博物院老馆园区网络系统设施建设于2005年,由于后期缺乏有效的设备维护与升级,导致使用的网络设备设施存在老化严重情况,作为博物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已无法保障各种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博物馆;机房建设;网络规划;无线WLAN;网络安全  安徽博物院分为新馆、老馆两座建筑。老馆现有网络系统建成于2005年,目前已完全不能满足博物院信息化发展要求。2018年启动对安徽博物院老馆园区
期刊
摘 要:铜质是铜镜鉴定的重要因素,鉴定所见宋代饶州镜质地精良,既有饶州镜自身的因素,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工艺背景,可让我们反思历来对宋镜质地、成分、锈蚀的认识。而宋镜成分存在多种合金配比,值得注意和考虑。  关键词:饶州镜;合金配比  我国最早的铜镜发现自齐家文化,之后一直延续使用至清代,中间未曾有缺失,可谓源远流长。铜镜在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墓葬断代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鉴定工作中也是极为常见
期刊
摘 要:古人对于器物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一升为爵,二升为觚,三升为觯。“器以藏礼”“物以载道”,器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礼制及自然观。  关键词:器以藏礼;物以载道;馆藏祭器  1 物以载道  1.1 馆藏木簠、木簋概述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馆藏木簠,木质,直径15厘米,通高18.5厘米,重1.62千克,1986年入藏,外方
期刊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承办。  展览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套),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所蕴含的文化特征;每部分单列出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期刊
摘 要:2017年3月25日,俞建良先生发表于《美术报》的《倪元璐及其〈淇园清趣图〉考》 一文中,将《淇园清趣图》定为晚明倪元璐的传世佳作,俞先生对此作褒嘉赞扬,从章法、技法、款识等处进行考订、鉴赏,并称故宫博物院杨新先生曾为此作题签、盖审定印,言外之意,此作必为真迹。而仆以为俞先生所做出的考证甚为荒唐,《淇园清趣图》根本就是一副拙劣的伪作,文章将从章法、笔墨、款识处切入,并以相关文献为例证,对此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郝同燮墓志铭文内容的解读,针对墓主人幼时与其父在中秋夜对出的 “灯影乱穿朱紫巷、月光斜映鹭鸶桥”的对子里提及的皖城旧时风貌、习俗以及古地名,结合史料及常识,对朱紫巷、鹭鸶桥两处古地名的由来作出大胆猜想。  关键词:郝同燮;墓志铭;朱紫巷;鹭鸶桥  2007年,安庆市大观区十里乡凤凰村凤凰山出土一合清代墓志。该墓志青石质地,长约120厘米,宽约51厘米,厚约6厘米。现由安庆市博物馆
期刊
摘 要:张瑞图与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并称“明末四家”,有“南张北董”之誉,对明末书法风格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其典型代表作为草书,用笔方折,一意横撑,突破“二王”窠臼,继承创新,影响着晚明书法审美的变化。然因其依附阉党,身负污名,书法艺术被低估,是中国书法史上因人废书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张瑞图;草书;艺术评价  张瑞图草书《何景明清溪草堂诗》轴,丝质,纵222厘米,横49厘米,新乡市博物馆藏二级
期刊
摘 要:根据近几年景德镇地区元代窑址调查和发掘资料,结合新安号沉船打捞出水的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基本可以推断: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样瓷器的时间应不晚于元英宗时期,又不会早于元仁宗延祐时期。文章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调查发掘资料,援引文献,拟对元代景德镇地区民窑仿烧官样瓷器的起始时间与其背后成因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元代;官手工业;官样;仿烧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
期刊
摘 要:博山炉是两汉时期墓葬中众多陪葬品之一,其在两汉400年间发生了重要变化,至后世完全消失。作者以博山炉从生器到明器转变为切入点,由博山炉单一视角的变化,试窥探整个汉王朝丧葬制度的变化更迭。  关键词:博山炉;神仙思想;两汉  博山炉是中国古代先民精神信仰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熏香时所使用的工具,随着古代中国焚香习惯而产生。远古先民在劳作过程中,发现一些草木具有独特的功效,
期刊
摘 要: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文章结合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考古报告与古文字学,在国际化视野下比较外国对于迦南、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类似器形陶器的用途的研究,认为仰韶小口尖底瓶是先人酿造原始酒类饮料时所用的酿具与酒具,也是最初转运酒时常用的器具,而后衍生出了更多的使用方式,它们是中国原始酒文化与世界酒文化起源的见证者。小口尖底瓶最初的功用是酿酒,随着酒超自然色彩的加深,其逐渐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