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精细化网格降水预报能力,利用EC细网格(下简称EC)、Grapes_Me-s03 km(下简称Grapes)和SCMOC(中国气象局下发指导产品)降水预报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频率匹配和融合方法,研发了一套降水预报新产品.结果 表明:频率匹配可明显提高各降水预报产品晴雨预报质量,但对强降水预报改善效果不稳定,融合方法可解决该问题;较订正前的EC、Grapes和SCMOC降水预报产品,新产品24 h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5.06%、8.68%和1.50%,强降水预报TS评分分别提高了4
【机 构】
:
陕西省气象台,西安 710014;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16;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16;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精细化网格降水预报能力,利用EC细网格(下简称EC)、Grapes_Me-s03 km(下简称Grapes)和SCMOC(中国气象局下发指导产品)降水预报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频率匹配和融合方法,研发了一套降水预报新产品.结果 表明:频率匹配可明显提高各降水预报产品晴雨预报质量,但对强降水预报改善效果不稳定,融合方法可解决该问题;较订正前的EC、Grapes和SCMOC降水预报产品,新产品24 h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5.06%、8.68%和1.50%,强降水预报TS评分分别提高了42.61%、76.00%和1.27%,强降水预报TS评分的提高是以增加空报率为代价的;新产品3h晴雨预报准确率较订正前EC、Grapes、SCMOC分别提高了10.28%、4.07%和0.54%,强降水预报TS评分较订正前EC、SCMOC分别提高了54.44%和9.65%,与Grapes基本持平,强降水预报BIAS偏差幅度较订正前EC、SCMOC分别降低了56.65%和51.88%;新产品1h晴雨预报准确率较Grapes和SCMOC分别提高了2.29%和2.10%,强降水预报TS评分和强降水预报BIAS偏差幅度与Grapes和SCMOC持平.
其他文献
选取25a、45a和65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别湿筛.探究了马尾松人工林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的团聚体有机碳分配,以探讨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分配到同一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团聚体水稳性的贡献差异.结果 表明:种植年限增加显著降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P<0.05);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分配的有机碳随粒级减小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以保持原粒级团聚体有机碳(12.96-32.01 g/kg)含量最高,其次是<0.25 mm粒级(8.08-23.53 g/kg).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分配到同
为了解四川丘陵区中小型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掌握其演替规律并预测其发展方向,于2016年-2017年分季节对该地区10个典型水库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 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9门104属188种,其中优势种4门16属16种,以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nmnetica)优势度指数为最高;蓝藻密度在各季节、各水库中均占据优势,尤其是夏季.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在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并受到水温、营养条件等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优势种可分为3个类别,竞争力相对较强的7个种中有5种
准噶尔盆地作为北疆地区主要的气候单元其环境变化会影响北疆地区整体的的生态环境变化.植被作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准噶尔盆地的生态状况,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准噶尔盆地地区气候格局发生改变,盆地相比于往年降水和气温明显升高,这种改变影响了盆地的植被变化同时也会在部分地区诱发土壤盐渍化灾害.土壤盐渍化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导致植被退化的因素,其生成原因与地形和气候因素有关.为了探究准噶尔盆地植被变化与土壤盐渍化的关联性,基于2002-2019年生长季MOD09A1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
以箭竹及其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置2种水分处理(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和2种施磷量处理(施磷和不施磷),探究施磷对干旱胁迫下箭竹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箭竹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氮和有效磷的含量,虽对箭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箭竹根际土壤中总PLFA(phospholipid fatty acid contents)的含量和真菌、细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PLFA含量以及革兰氏阳性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年春、夏季,共布设样地291块,有效铗日55269个,调查总面积176.875 km2,记录了啮齿类分布的12个环境因子.捕获啮齿动物419只,分属1目4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分别占捕获总个体
2021年2月18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污染危机的科学蓝图》.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三大环境紧急情况;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加剧环境风险、遏制环境恶化的全球承诺尚未兑现、环境风险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多重挑战;全球亟需开展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框架的系统变革,加快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重点行动,改革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提高粮食、能源和水系统的环境友好性与可持续性,加强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健康的协同保护,进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其坝下游的水沙情势,使坝下游沙洲生境呈现出明显的水淹强度梯度变化.阐明这一梯度变化下沙洲植被组成、分布和性状结构特征,是理解植被与沙洲稳定关系的基础,更是阐明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核心内容之一.选取上荆江河段第一个江心洲—太平口心滩作为研究样地,通过植被组成和分布特征的调查,对不同水淹强度下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表明:太平口心滩植被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稀布小型灌木川三蕊柳.调查共记录物种21科33属39种,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要优势种.
研究土地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对流域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有重要意义.以红河上游的把边江流域为研究区,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计算37个样点上游集水区土地利用组分、配置、多样性和水文距离4个方面20个土地利用指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出25个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单元,其中水生昆虫最多,占分类单元总数的72%;摄食功能群以捕食者(PR)、刮食者(SC)和直接收集者(GC)为主.把边江流域城镇用地和林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耕地对大型底栖
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与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地理学、生态学、土地科学、管理学服务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实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贵教授长期从事国土空间优化管理、政策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主持多项相关议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的《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与管理》便是他对这一议题长期研究的成果总结.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两种波段多普勒雷达产品、FY-2F云顶亮温TBB资料对2020年5月21日陕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强对流发生在有利天气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对流云自北向南迅速移动发展增强,强天气区位于对流云后部TBB等温线密集处;C波段雷达产品在风暴演变过程中识别出了线状回波、三体散射回波特征,风暴单体具有明显的悬垂结构,单体质心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对应地面出现大风,三体散射回波在高低仰角依次出现对地面降雹有指示意义;X波段雷达偏振参量在风暴单体发展与成熟阶段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