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法》出台4问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 年2 月26 号提交人大初次审议的《就业促进法》,成为两会之前和两会期间最引人关注的热点之一。因为无论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就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对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人们对《促进就业法》既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又抱有极高的期待。在本刊众多的读者来信和网上邮件中,大家最关注的几大问题如下。
  
  《就业促进法》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
  
  “《就业促进法》对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一个好消息,肯定能起到促进就业的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所有的劳动者都会面临就业和融入社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间,政府能否为劳动者提供一些免费的职业介绍、指导帮助,对劳动者是非常关键和有用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促进法》关系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文珍认为,《就业促进法》的实际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法律上确立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独立的、优先的地位,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影响力来推动就业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
  二是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国民平等参与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是为劳动者提供更有效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更快地实现就业和更好地稳定就业。
  
  《就业促进法》的起草有着怎样的背景?
  
  事实上,关于制定《就业促进法》的研究,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0 年前,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就曾对这一课题进行过探讨。而原国家劳动部1994 年印发的《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完善就业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则明确提出: 要抓紧制定《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就业工作法律规范体系。2002 ~ 2003 年,在中央召开的两次高规格的就业工作会议上, 黄菊副总理都对就业立法工作表示了关注,加速了《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工作。2003 年,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开始了促进就业的立法调研。2004 年12 月, 劳动保障部在京召开促进就业立法研讨会,标志着我国促进就业立法工作正式启动。就业立法工作也是每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长期致力于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教授,2003 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就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 就业促进法> 的建议》。
  郑功成指出,我国的就业压力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绝对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需要采取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法制措施。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就业促进法》。他认为,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构成了我国长期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没有促进就业的法律保障,就有可能因行政决策的失误酿成就业危机,进而引起重大的社会危机。因此,就业压力的扩大化和长期化,需要促进就业政策走向法制化。
  时任劳动保障部部长的郑斯林因此多次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早日制定《就业促进法》。而近几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也有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尽早制定《就业促进法》的提案。
  为什么大家最关注反就业岐视
  性别歧视(不招女大学生)、年龄歧视(35 岁以下)、身体歧视(身高、相貌、残疾)、健康歧视(乙肝、艾滋病毒携带)、地域歧视(外地户籍限制)、学历歧视(本科以上),甚至还有属相、血型歧视,等等。一位媒体记者细细数来,各种职业歧视不下20 种。显然,这些大量存在的歧视,完全是一种地道的“就业阻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说,反就业歧视可能是我们国家目前在就业里面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现有法律的空白是就业歧视愈演愈烈的根源之一。作为一个公民,其中最核心的是人的尊严和价值。就业不平等实际上是对人的尊严的侵犯。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若不加硬性限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自立”的入职条款推出或挡在就业门槛之外,所以人们才这样关心就业岐视问题。
  
  《就业促进法》何时能正式出台?
  
  我国2001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家的立法程序一般分这么几个:法律草案的起草;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草案的公布生效。在这个程序里面,首先就是法律草案的起草。我们国家一般的法律草案的起草又分为两种情况,大部分法律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委员会来起草,另有一部分是由国务院法制办来起草的。《就业促进法》因为涉及到政府大量的职能,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对整个公民劳动权的保护,政策性是非常强的。所以这个法是由国务院的法制办来起草的。
  《就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从2003 年11 月启动,2005年10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表示,《就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已出炉,设立了“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的专门条款,重点解决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地区歧视、户籍歧视。十届全国人大因此将《就业促进法》列为立法论证项目,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加快制订《就业促进法》。2007 年1 月1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2 月26 号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法律专家们称此为一读。与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围绕《就业促进法》,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大到法的适用范围和总则,小到一个法律术语的使用,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热议的对象。
  会议决定,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也就是进行二读。经过二读、甚至三读,修改通过后,《就业促进法》才可正式发布。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有关人士说,《促进就业法》出台的准备非常充分,时机已经成熟,加之社会的呼声甚高,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此法今年之内有望出台。
  《就业促进法》出台后,还将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规章。
其他文献
摘要: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在西方产生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天职观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精神”。挖掘“资本主义精神”的合理要义,有助于深刻认识大学教师的职业本质及其精神: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超越功利,成为良心的护卫者;以社会关怀为责任,超越自我,成为道义的启蒙者;以学术创新为追求,超越专业,成为真善美的引领者。  关键词:大学教师;天职;教书育人;知识分子;学术;资本主义精神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一直是制约职业学校做强做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在中职学校实施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东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的“6S”管理为例,对中职学校实施“6S”管理进行探讨,指出中职学校推行“6S”管理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对中职学校管理有较大示范和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为进一步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身心健康水平,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例,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温岭
期刊
摘要:区域产业转型过程中,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常出现资源缺乏整合,难以体现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现象,因此,课程需要进一步与现实工作项目契合;人才模式固步自封,与课程改革的适配性不足,直接导致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力度不够,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的需求。据此,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岗位群,围绕核心技能进行培养。最终使区域产业转型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保持紧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考本科招生计划的扩大,高职考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专业理论高职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要想让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理论高职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为笔者对在高职考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成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专业理论高职考 知识点 拓展  一、自主学习与高职考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和价值  自主学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设计了“教学准备、课前学习、课前评估、课堂教学、课后提升、考核反馈”六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线上网络课堂与线下传统课堂紧密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了生源分层分类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跟踪管理,有效地提高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Java程序设计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北京汽车技师学院多轴加工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案例,提出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反馈”的工作过程理论引入资源开发过程,总结出“解析人才模型—确定学习场景—选定实验DEMO—制作交互式资源”的四步骤开发路径。聚焦学习场景设计难题,创新性地提出“确定学习路径—设计学习场景—设计交互行为—素材收集”的四步骤开发策略,为同类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资
期刊
摘 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规范性文件。本文以其为导向,分析了辅导员职业的由来,提出增强辅导员职业自信需要从职业地位、职业认同、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几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自信 能力标准  课 题:本文为2017年长沙市科技局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自信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D1701010)的阶段性成果。  
期刊
1000万人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透露,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超过1000万人。朱光耀说,中国将应对挑战,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充分的信心,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7.5%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他说,中国经济正在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增长模式转向和发展,相信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定能够不断推进,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30%
期刊
2007年9月12日,由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京台科技论坛”之“人财与管理创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参会人员为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台湾中国人寿、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华夏银行等京台两地的百余家优秀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高层及人力资源主管人员。大会围绕“领导力与打造最佳团队”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知名管理大师石滋宜博士与中国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