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份在扬州举办“第七届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承蒙北师大诸先生邀请,我去讲了讲汉字阐释的问题。所见场面实实在在是“盛况空前”,讲台是扬州大学的剧场,场下坐着三四百听众,聚精会神。在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理论性强,趣味性少,一向偏冷,怎么突然火爆了呢?经询问,其实并不突然,只是因为我少见多怪。据主办方王立军先生说,这几年学员一直很多,不断上升。清华大学文科规模太小,中文系一届就二十人上下,开课时常常有一半还在海外交换留学,所以“必修”的人很有限,加上外系选修,能有三四十人选课就是挺大的规模了。见到这个阵势,才真切感受到这个学科的繁荣昌盛。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北师大与扬州大学策划组织得好,配合得好!
我以《老子》中“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几个字为例,讲了汉字阐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员很有兴趣,最后半个小时自由提问,问题成堆,其中有两位学员对“有”的阐释还有疑问,本可以把问题引向深入,可惜当时没有太多时间做详细的解释。
“有”见于《说文》,我当时为了少牵涉不必要的纠缠,没有引用全文。告诉学员,《说文》的“有,不宜有也。从月又声”的阐释有问题,是根据讹变字形所做的錯误阐释。战国文字中“肉”与“月”形体相近,但有区别。“肉”字四笔,作:(包山楚简255号);“月”字三笔,作:(包山楚简41号)。
(金文,大盂鼎,集成2837) (金文,免簋,集成4240)
(郭店简·成之闻之·简7) (清华简·越公其事·简75)
所以“有”字是从又从肉,又亦声。也就是说,一手持肉表示富有。《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又是鱼又是酒,确实“有”!
从文字构形学上说,这是一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从文字的发展来看,许慎确实说错了。对此,有学员还有所质疑:《说文》所说“有”为“不宜有”是有所依据的,古书中有例证。这个问题算不得一个好问题,但有其价值。从负面来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从正面来说,这就把汉字阐释问题引向了深入。
所谓文献证据,确实有,许慎自己就用到了:
,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
许慎等经师认为有日食等天象是不宜有的现象,“日月有食之”中的“有”就是“不宜有”,这显然是望文生训。《公羊传》就不这么认为,说“有”表达的是有所疑、不确定之类的意思,同样也没有什么证据。动词前面加“有”,没有实际意义,我们今天还常说“有劳”“有请”,如果按照《说文》的说法,“有请”岂不成了不宜请?对这类虚词的理解,我们不能相信两千多年前经师们的随文释义、自我表达,最好是多听听语法学家们的意见。
“肉”字还有更古老的写法,与“夕”也发生了类似的纠缠,可以作为“有”字阐释的旁证。
(肉,合18250) (膏,合15062)
(夕,合34361) (夙,合15357)
甲骨文的“多”字作:(合16)、(合16013),显然是摞起来的两块肉。农耕时代的主食是谷物,肉食是奢侈品,“有”与“多”本义都是富有,以肉表达,很合乎实际。
《说文》对“多”的解释是:
,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叠。,古文多。
因为把“肉”当作了“夕”,所以就弄出了如此莫名其妙的阐释,与“有”的阐释一样,令人一头雾水,不过,所列古文保留了古老的构形,还是很有价值。
甲骨文中确实有“重夕”的字:
(合22093):丙午,卜,侑岁于父丁羊。
从用法上看,与“多”不会是同一个字。
以上对于搞文字研究的学者来说都是常识,似乎是“毋庸置疑”,但问题也不能如此简单化处理。汉字阐释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下几个方面我们都得关注到。
第一,我们要理解古人的难处。
许慎虽然比起我们来,算是去古未远,但比起文字的起源来,去古实在太远!他没有见过甲骨文,所见西周金文也极其有限,材料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理论就是前人概括的六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但毕竟有其系统性缺陷。用我们今天所见的材料和理论来审视两千多年前许慎的成果,必然会发现很多“错误”!
历史上的《说文》研究分为两极:一种是奉其为圭臬,种种矛盾龃龉,设法弥合;一种是利用新材料证谬,把《说文》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说文》立在那个时代文字研究的最高颠,统治学坛两千多年,影响至今,何其伟大。今人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做出这个时代的学问,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以比许慎“高明”而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第二,对新造理据要包容。
不论是什么样的阐释,都是文化表达,从思想史上看,都有其价值。
许慎说“有”是“不宜有”,从文字学与语言学上看都不对,但对于汉代思想文化的表达,恰到好处。天人感应,日食是天在警告,君德有亏。君德有亏,当然不宜有。在专制专权的时代,没人能管得了天子,弄出个他的老子“天”来吓唬吓唬,是一种有效的约束。
鬼神是虚构的,那么多人相信;文学是虚构的,那么多人享受。历史都“戏说”了,为什么文字就不能虚构阐释,旧瓶新酒,借尸还魂,供大家一乐呢?如果我们的定位就是戏说汉字,与学术无关,这么做确实无可厚非。事实上,这种非学术的汉字阐释比学术研究要早得多!我们不能把汉字中的一切都“学术化”,只需分清学术与戏说的界限,大道朝天,各走两边!
第三,汉字阐释本身有其不确定性。
汉字阐释的核心是字形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说到底,就是依托一定的证据,逆推古人的思维过程。时代遥远,证据有限;联系复杂,途径多端;古人已死,不能起而问之。这就注定简单的谁都懂,复杂的谁都说不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严谨的学者远离汉字阐释的原因。一个“天”字,王国维说 、 是象形字, 是指事字, 是会意字。大师如王国维,文字简单如“天”,尚且如此纷繁,何况其他。
第四,文字阐释理论的贫乏。
古文字考释已经形成一套学科规矩,汉字学也有其理论体系,汉字阐释的理论建设相对贫乏。入门的门槛很低,造出来的很多是假冒伪劣,连个质监局都没有,混乱是必然。在这种混乱中,劣币驱逐良币,谁说得越不靠谱越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学术哪里比得过“戏说”的“钱途”!在这种环境下,让没有受过充分学术训练的人判断“有”字阐释的是非,确实不易。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有包容“戏说”的心胸,但也有坚持学术的底线。
这学期面向人文、社科、新闻三个学院新生开设“汉字与中国文化”课,也盛况了,八十人的课容量不够了,换教室了。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愿给予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一番东拉西扯的热闹,而是学理的思考与学术的引导。我努力!
我以《老子》中“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几个字为例,讲了汉字阐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员很有兴趣,最后半个小时自由提问,问题成堆,其中有两位学员对“有”的阐释还有疑问,本可以把问题引向深入,可惜当时没有太多时间做详细的解释。
“有”见于《说文》,我当时为了少牵涉不必要的纠缠,没有引用全文。告诉学员,《说文》的“有,不宜有也。从月又声”的阐释有问题,是根据讹变字形所做的錯误阐释。战国文字中“肉”与“月”形体相近,但有区别。“肉”字四笔,作:(包山楚简255号);“月”字三笔,作:(包山楚简41号)。
“有”字古文字作:
(金文,大盂鼎,集成2837) (金文,免簋,集成4240)
(郭店简·成之闻之·简7) (清华简·越公其事·简75)
所以“有”字是从又从肉,又亦声。也就是说,一手持肉表示富有。《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又是鱼又是酒,确实“有”!
从文字构形学上说,这是一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从文字的发展来看,许慎确实说错了。对此,有学员还有所质疑:《说文》所说“有”为“不宜有”是有所依据的,古书中有例证。这个问题算不得一个好问题,但有其价值。从负面来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从正面来说,这就把汉字阐释问题引向了深入。
所谓文献证据,确实有,许慎自己就用到了:
,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
许慎等经师认为有日食等天象是不宜有的现象,“日月有食之”中的“有”就是“不宜有”,这显然是望文生训。《公羊传》就不这么认为,说“有”表达的是有所疑、不确定之类的意思,同样也没有什么证据。动词前面加“有”,没有实际意义,我们今天还常说“有劳”“有请”,如果按照《说文》的说法,“有请”岂不成了不宜请?对这类虚词的理解,我们不能相信两千多年前经师们的随文释义、自我表达,最好是多听听语法学家们的意见。
“肉”字还有更古老的写法,与“夕”也发生了类似的纠缠,可以作为“有”字阐释的旁证。
(肉,合18250) (膏,合15062)
(夕,合34361) (夙,合15357)
甲骨文的“多”字作:(合16)、(合16013),显然是摞起来的两块肉。农耕时代的主食是谷物,肉食是奢侈品,“有”与“多”本义都是富有,以肉表达,很合乎实际。
《说文》对“多”的解释是:
,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叠。,古文多。
因为把“肉”当作了“夕”,所以就弄出了如此莫名其妙的阐释,与“有”的阐释一样,令人一头雾水,不过,所列古文保留了古老的构形,还是很有价值。
甲骨文中确实有“重夕”的字:
(合22093):丙午,卜,侑岁于父丁羊。
从用法上看,与“多”不会是同一个字。
以上对于搞文字研究的学者来说都是常识,似乎是“毋庸置疑”,但问题也不能如此简单化处理。汉字阐释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下几个方面我们都得关注到。
第一,我们要理解古人的难处。
许慎虽然比起我们来,算是去古未远,但比起文字的起源来,去古实在太远!他没有见过甲骨文,所见西周金文也极其有限,材料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理论就是前人概括的六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但毕竟有其系统性缺陷。用我们今天所见的材料和理论来审视两千多年前许慎的成果,必然会发现很多“错误”!
历史上的《说文》研究分为两极:一种是奉其为圭臬,种种矛盾龃龉,设法弥合;一种是利用新材料证谬,把《说文》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说文》立在那个时代文字研究的最高颠,统治学坛两千多年,影响至今,何其伟大。今人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做出这个时代的学问,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以比许慎“高明”而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第二,对新造理据要包容。
不论是什么样的阐释,都是文化表达,从思想史上看,都有其价值。
许慎说“有”是“不宜有”,从文字学与语言学上看都不对,但对于汉代思想文化的表达,恰到好处。天人感应,日食是天在警告,君德有亏。君德有亏,当然不宜有。在专制专权的时代,没人能管得了天子,弄出个他的老子“天”来吓唬吓唬,是一种有效的约束。
鬼神是虚构的,那么多人相信;文学是虚构的,那么多人享受。历史都“戏说”了,为什么文字就不能虚构阐释,旧瓶新酒,借尸还魂,供大家一乐呢?如果我们的定位就是戏说汉字,与学术无关,这么做确实无可厚非。事实上,这种非学术的汉字阐释比学术研究要早得多!我们不能把汉字中的一切都“学术化”,只需分清学术与戏说的界限,大道朝天,各走两边!
第三,汉字阐释本身有其不确定性。
汉字阐释的核心是字形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说到底,就是依托一定的证据,逆推古人的思维过程。时代遥远,证据有限;联系复杂,途径多端;古人已死,不能起而问之。这就注定简单的谁都懂,复杂的谁都说不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严谨的学者远离汉字阐释的原因。一个“天”字,王国维说 、 是象形字, 是指事字, 是会意字。大师如王国维,文字简单如“天”,尚且如此纷繁,何况其他。
第四,文字阐释理论的贫乏。
古文字考释已经形成一套学科规矩,汉字学也有其理论体系,汉字阐释的理论建设相对贫乏。入门的门槛很低,造出来的很多是假冒伪劣,连个质监局都没有,混乱是必然。在这种混乱中,劣币驱逐良币,谁说得越不靠谱越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学术哪里比得过“戏说”的“钱途”!在这种环境下,让没有受过充分学术训练的人判断“有”字阐释的是非,确实不易。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有包容“戏说”的心胸,但也有坚持学术的底线。
这学期面向人文、社科、新闻三个学院新生开设“汉字与中国文化”课,也盛况了,八十人的课容量不够了,换教室了。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愿给予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一番东拉西扯的热闹,而是学理的思考与学术的引导。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