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托信息技术,加速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在经历最初的妄自菲薄之后,加强理论学习,厚积薄发;反思摸索,运用信息技术丰厚自己;创新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平台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适当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依托信息教育的平台,勇于向自己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成长 创新
我是神圣的教育花坛中一抹稚嫩的芽,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中,我茁壮成长,等待着“长风破浪”的时刻。
一、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曾几何时,我自诩自己是个优秀毕业生,满怀壮志的要“征服”教育。几经较量,我几乎迷失了方向。踟蹰前行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这样的懵懂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我在电脑前重拾了自信。身处小小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还是一片沉寂,随着后来计算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我校计算机管理也从无序走向有序,信息技术教育从原来的培养会用电脑的人走向培养创造型创新性人才,我幡然醒悟,不能再做井底之蛙,孤芳自赏,我要依托信息技术的平台,充实丰厚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二、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1.厚积薄发,让我羽翼渐丰
为了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我利用网络搜索各种资源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适应网络发展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新鲜事物。我告诫自己,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潜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知识,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是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平时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江苏教育》等专业刊物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课余时间我扎根在了图书馆,朱永新的《理想的教育》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中,前辈们对学生无私的爱和他们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经历,给我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心理震憾和冲击,而且将我先前的飘飘然打得“遍体鳞伤”。
喜欢周萍老师的话: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但如果网络是一朵花,我愿意为她停留。在网络的教研中,我羽翼渐丰。
在辛勤的耕耘中,我收获颇丰。全区的比赛课中,我把冠军搂入囊中,全市的技能大赛上,我挥洒自如,成绩荣登榜首。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我欣喜之余,更默默警戒自己:学无止境,厚积薄发,方能才如泉涌。
2.三省吾身,助我不断提升
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看得更远。虽然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多了,可是,面对千人千面的学生,我又开始如履薄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大大超出了教材、课堂教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让我捉襟见肘。我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时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尤其体现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情况。去年十月份,我参加全市的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抽签讲课时,我抽到《向命运挑战》一课。这篇课文知识点多,涉及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名词又很深奥。在仓促的备课后,我终于败下阵来,让学生问得“挂”到了讲台上。惭愧、悔恨、自责。百感交集中,我反思自己,寻找失误的关键。我将自己“粘”在网上,搜索所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咀嚼,尝试,定稿。接下来的比赛中,我把课件做成网页,让学生来到微机室上课。播放视频资料八月十八日下午三点,科学巨匠霍金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科普报告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大师神秘的风采,让学生感受到霍金在京城掀起的“科学风暴”的强烈。同时,让学习课前登录“大科普网”在“物理学”栏目中,选择“天体力学”,让学生了解有关“宇宙的形成”、“大爆炸理论”以及“黑洞”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既与教科书相联系,又是前沿科技的内容,为教学内容做到了很好的补充,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两次上课下来,自己的专业知识,课堂驾驭能力,剖析文本的深度等方面都与了更大提高。
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吾日三省吾身,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更坚信课后反思的重要。课堂教学前的预设反思,能让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专业化。人尽皆知的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学思结合,实践尝试,让我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渐行渐远。
3.张扬个性,信息积淀特色
没有特色的教师,教不出有特色的学生。为了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尝试利用信息技术积淀学生的情感特色。情感教学心理学专家卢家楣说过:“情调是一种最轻微、淡泊的情感状态,持续的时间短。它往往没有明显的表情行为和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它通常伴随着知觉而油然发生,更多地受环境刺激的直接影响。”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不断的摸索和创新之后,我心底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我大胆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平台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适当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搭建小组研讨的平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创新的能力。课后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申报了河北省课题“爱的文化体系下实施策略的研究”。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了解掌握,信息技术成了我们走出去接触世界的走有效途径。每一个夜晚,电脑前总是有我执着的身影。每一次报告会,同事们精辟的见解让我茅塞顿开。每一本校本资料的笔墨中凝结了我们不懈的耕耘。
作为一名老师,我将依托信息教育的平台,勇于向自己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特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我会永不止步,期待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朱幕菊:《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2.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
3.高树军:《让新课程和教师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06330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实验学校)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成长 创新
我是神圣的教育花坛中一抹稚嫩的芽,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中,我茁壮成长,等待着“长风破浪”的时刻。
一、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曾几何时,我自诩自己是个优秀毕业生,满怀壮志的要“征服”教育。几经较量,我几乎迷失了方向。踟蹰前行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这样的懵懂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我在电脑前重拾了自信。身处小小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还是一片沉寂,随着后来计算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我校计算机管理也从无序走向有序,信息技术教育从原来的培养会用电脑的人走向培养创造型创新性人才,我幡然醒悟,不能再做井底之蛙,孤芳自赏,我要依托信息技术的平台,充实丰厚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二、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1.厚积薄发,让我羽翼渐丰
为了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我利用网络搜索各种资源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适应网络发展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新鲜事物。我告诫自己,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潜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知识,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是服务的新型教学理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平时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江苏教育》等专业刊物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课余时间我扎根在了图书馆,朱永新的《理想的教育》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中,前辈们对学生无私的爱和他们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经历,给我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心理震憾和冲击,而且将我先前的飘飘然打得“遍体鳞伤”。
喜欢周萍老师的话: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但如果网络是一朵花,我愿意为她停留。在网络的教研中,我羽翼渐丰。
在辛勤的耕耘中,我收获颇丰。全区的比赛课中,我把冠军搂入囊中,全市的技能大赛上,我挥洒自如,成绩荣登榜首。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我欣喜之余,更默默警戒自己:学无止境,厚积薄发,方能才如泉涌。
2.三省吾身,助我不断提升
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看得更远。虽然教育理论知识懂得多了,可是,面对千人千面的学生,我又开始如履薄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提问大大超出了教材、课堂教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让我捉襟见肘。我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时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尤其体现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情况。去年十月份,我参加全市的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抽签讲课时,我抽到《向命运挑战》一课。这篇课文知识点多,涉及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名词又很深奥。在仓促的备课后,我终于败下阵来,让学生问得“挂”到了讲台上。惭愧、悔恨、自责。百感交集中,我反思自己,寻找失误的关键。我将自己“粘”在网上,搜索所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咀嚼,尝试,定稿。接下来的比赛中,我把课件做成网页,让学生来到微机室上课。播放视频资料八月十八日下午三点,科学巨匠霍金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科普报告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大师神秘的风采,让学生感受到霍金在京城掀起的“科学风暴”的强烈。同时,让学习课前登录“大科普网”在“物理学”栏目中,选择“天体力学”,让学生了解有关“宇宙的形成”、“大爆炸理论”以及“黑洞”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既与教科书相联系,又是前沿科技的内容,为教学内容做到了很好的补充,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两次上课下来,自己的专业知识,课堂驾驭能力,剖析文本的深度等方面都与了更大提高。
教学反思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吾日三省吾身,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更坚信课后反思的重要。课堂教学前的预设反思,能让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专业化。人尽皆知的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学思结合,实践尝试,让我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渐行渐远。
3.张扬个性,信息积淀特色
没有特色的教师,教不出有特色的学生。为了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尝试利用信息技术积淀学生的情感特色。情感教学心理学专家卢家楣说过:“情调是一种最轻微、淡泊的情感状态,持续的时间短。它往往没有明显的表情行为和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它通常伴随着知觉而油然发生,更多地受环境刺激的直接影响。”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不断的摸索和创新之后,我心底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学校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我大胆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平台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适当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搭建小组研讨的平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创新的能力。课后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申报了河北省课题“爱的文化体系下实施策略的研究”。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了解掌握,信息技术成了我们走出去接触世界的走有效途径。每一个夜晚,电脑前总是有我执着的身影。每一次报告会,同事们精辟的见解让我茅塞顿开。每一本校本资料的笔墨中凝结了我们不懈的耕耘。
作为一名老师,我将依托信息教育的平台,勇于向自己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特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我会永不止步,期待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朱幕菊:《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2.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
3.高树军:《让新课程和教师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06330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