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携手走进了21世纪的同时,也陷入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中既有高科技的竞争,又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创新教育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我们作为跑道上的领头雁的新世纪教师,我们该了解些什么?我们该怎样将学生领入跑道,跑出不亚于夸父逐日的精彩?探本朔源,本文将在以下两个方面作答。
一、了解创新教育,选择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林立列强之本”,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习近平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我们初步达成共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
这里的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累积前人既得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具有下述新的特质。
1.就价值观而言
创新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单调、机械、工业流水线式操作,从“同一论”走向“多元化”。曾有一幅漫画给予传统教育一个形象的概括。入学初,讲台上的老师有个正方形脑袋,讲台下学生的脑袋奇形异状;毕业时,学生的脑袋跟教师的一样都是正方形的。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只是在发挥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变相“奴化”学生人格,这是教育长期以来的悲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现身说法更是激励了我们,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让千呼万唤的创新教育走出来。
2.就教学观而言
创新教育废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活动为中心”,高度发扬了主体教育思想。从教育的特点看,创新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创新教育在活动中,能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从教育的过程看,创新教育是主体情知互动的教育。在活动中,学生能不断地、主动地与教师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并且其内部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机能系统不断相互作用和协调。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格的教育目的。
3.就思维观而言
传统教育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否认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生思维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脑科学研究表明,脑高级功能的生理基础主要在后天形成的并具可变性,不存在先天预成的智力,也不存在单一性的智力,心智的结构是多元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書中指出,人的大脑至少有七种智力构成,且每一种智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存在着脑功能的不同定位。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二、创新教师角色,再创明天辉煌
祝智庭教授在《盼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中阐述: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转变了教育改革的环境,传统知识观、人才观、学校观、学习观,它促使教育改革伴随人的终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新的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增加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当代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着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信息技术从1.0迅速过渡到2.0。当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学校时,教师将不再作为知识传播者、传递者的角色发挥作用,时代对教师的角色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我们应该成功地创新教师的角色,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再创明天的辉煌。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待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因而,面对学生,教师应扮演的是导师,其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主要表现在:
1.引导
引导的实质,就是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即“让学”的观点,即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别的什么东西”;就是《学会生存》的如下论断:“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2.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论述的经典里有“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而,指导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
3.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由此生发开来,在教学中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德洛尔在主题发言中特别教师的四点责任之一,就是教师自身的培训,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因此,为了适应新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学习者,不断地接受的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 ,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当代教师必须成功地将自己转换为一个导师、研究者、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革新的有机综合体,在充分了解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用创新知识武装自己,进行持之以恒的当代信息技术改革。
一、了解创新教育,选择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林立列强之本”,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习近平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我们初步达成共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
这里的创新,是在真实而精确累积前人既得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具有下述新的特质。
1.就价值观而言
创新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单调、机械、工业流水线式操作,从“同一论”走向“多元化”。曾有一幅漫画给予传统教育一个形象的概括。入学初,讲台上的老师有个正方形脑袋,讲台下学生的脑袋奇形异状;毕业时,学生的脑袋跟教师的一样都是正方形的。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只是在发挥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变相“奴化”学生人格,这是教育长期以来的悲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现身说法更是激励了我们,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让千呼万唤的创新教育走出来。
2.就教学观而言
创新教育废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活动为中心”,高度发扬了主体教育思想。从教育的特点看,创新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创新教育在活动中,能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从教育的过程看,创新教育是主体情知互动的教育。在活动中,学生能不断地、主动地与教师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并且其内部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机能系统不断相互作用和协调。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格的教育目的。
3.就思维观而言
传统教育由于习惯于提供无可置疑、不容否认的现成结论,势必导致学生思维方法上的一元、封闭和聚合。脑科学研究表明,脑高级功能的生理基础主要在后天形成的并具可变性,不存在先天预成的智力,也不存在单一性的智力,心智的结构是多元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書中指出,人的大脑至少有七种智力构成,且每一种智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存在着脑功能的不同定位。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二、创新教师角色,再创明天辉煌
祝智庭教授在《盼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中阐述: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转变了教育改革的环境,传统知识观、人才观、学校观、学习观,它促使教育改革伴随人的终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新的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增加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当代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着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信息技术从1.0迅速过渡到2.0。当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学校时,教师将不再作为知识传播者、传递者的角色发挥作用,时代对教师的角色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我们应该成功地创新教师的角色,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再创明天的辉煌。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待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因而,面对学生,教师应扮演的是导师,其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主要表现在:
1.引导
引导的实质,就是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即“让学”的观点,即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别的什么东西”;就是《学会生存》的如下论断:“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2.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论述的经典里有“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而,指导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
3.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由此生发开来,在教学中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德洛尔在主题发言中特别教师的四点责任之一,就是教师自身的培训,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因此,为了适应新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学习者,不断地接受的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 ,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当代教师必须成功地将自己转换为一个导师、研究者、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革新的有机综合体,在充分了解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用创新知识武装自己,进行持之以恒的当代信息技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