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8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就开发出了实现“大部分自动”的驾驶系统。而现在很多高端汽车品牌都有一两辆能够做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无人车。比如奔驰的F015和福特的Fusion Hydrid,前者甚至能在自动驾驶时让前排座椅反转180°,轿车瞬间变身豪华包厢。
然而,目前成本因素仍然限制了无人车的量产。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高度依赖车载传感器收集的各种数据。要让电子驾驶员“看到”路,就需要在车辆上装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等,然后通过它们收集到的环境信息,绘制高精度、实时更新的3D地图。
“车企做的是辅助驾驶,而百度、谷歌不同,我们做的事情,是让人类不需要再参与这个事。”3月30日,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在介绍百度自动驾驶的最新进展时说,谷歌和百度两家公司都直奔“完全自动驾驶”这一终极目标。“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十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百度无人车的投放试点城市。当我们量产的时候,乘客使用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成本会比现在使用有人出租车价格更低,可以低到三分之一左右。我们相信,无人驾驶在经济上能够做得比有人驾驶要好。”
但就算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无人车想要普及,仍会面临许多障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技术的基本元素都已经在了,五年左右基本上就能实现,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单说无人车如果造成事故责任谁来负,现在的法律就是解决不了的。如果牵扯到这些,可能五十年之内都用不起来。”
对于安全性的忧虑是无人车商用的最大阻力。谷歌近期在一次听证会上呼吁美国国会授予交通部更多权力,加速无人车相关的立法进程。其官网还公布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对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决议文件,其中承认无人驾驶系统可以被视为司机。
不过,如果无人车出现事故,现在的法律仍不能明确具体的责任方,算法设计师、在线地图、谷歌、美国政府都可能成为被告。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将是对无人车安全性的一大考验。一些无人车的反对者认为,在复杂路况下需要的紧急判断,机器不能做到和人一样好。一个经典的问题是,“无人车是否应该为了躲避跑到路中央的5个孩子而选择开到人行道上撞死1个成年人?”
在王飞跃看来,这些都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将来的道路系统,可能信号灯都不需要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传感器,整个道路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这样的条件下无人车肯定是比人类更灵敏,更准确的。真正的问题是怎么把人结合到整个电子路况系统中去。”
据介绍,类似的车联网技术(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X)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它能够让邻近的汽车进行位置共享。在未来,路上的工人、警察、紧急车辆、行人和骑行车者都可以用电子信号告知其他人自己的存在。因此,对于“无人车怎么判断撞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王劲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我们要做的是让无人车不要遇到这种状况。”他认为无人车对环境会有比人类更精确的判断,“无人车传感器是可以精确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这一判断的精准度是人类无法做到的。我们会区分老司机和新司机,但针对无人驾驶车,采集的数据会被收集到云端,利用云计算能力离线训练好的模型传回汽车,云将把任何一辆车学到的新技能共享给所有车,这是人类远达不到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谷歌无人车的累积驾驶里程已达200万英里(约合320万公里),只发生过18起交通事故,而且仅有一起是责任方。这起事故中,无人车为了避让道路中间的障碍物打算向左并线,结果与后面的公交车相撞,所幸无人受伤。谷歌表示他们将会调整无人车的程序,让它明白公交车避让其他车辆的可能性比较小。
谷歌无人车部门负责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认为,这次事故对于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经验:“我们希望让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优秀的防守型司机,它们将比人类驾驶员避开更多的(危险)情况。”
NHTSA在2015年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94%左右的交通事故都是由司机的不当驾驶造成的。最初,谷歌也试图解决人与自动驾驶系统的兼容问题,但他们最终发现,让机器完美地辅助人类驾驶比完全让机器来负责一切还要困难。谷歌相信,作为新的出行方式,无人车比传统车辆更加安全,而且会最终降低车祸死亡人数。
谷歌的無人车系统在测试里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去学习如何判断路况和预测其他车辆的行为,使无人车越来越聪明了。无人车系统工程师德米特里·多尔戈夫(Dmitri Dolgov)说:“系统现在能够判断出逆行的自行车,也能识别想掉头的车和想转弯的之间的细微变化。然后我们还要让系统操心停着的车里会不会突然下来人,会不会有人闯红灯,这单子长着呢!”
目前看来,无人车技术实现之后,最有可能替代的是出租车。想象一下五年后,你早上起来上班的场景:一种可能是,和现在一样,六点半起床,走路十分钟到车站,经过早点摊买一份包子和豆浆,然后在尾气和寒风中等待公交车,或者在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艰难地寻找一块立锥之地,再在拥挤的人群中坚持一个小时。另一种可能是,你七点起床,在网上预约一台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在家吃完早饭,车刚好等在门口,你在车里舒服地坐着,按几个按钮就能决定目的地。你可以查看当天的新闻和邮件,完成一部分简单的工作,或者继续看昨天没看完的电视剧,而这一切的花费跟地铁的票价差不多。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科幻,但在这个出租司机基本都靠导航的时代,技术上所需要的变化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多。 当这样的出行方式普及后,不仅仅是现有的出租车和打车软件,对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需求都将会减少。如果你能随时叫到一辆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的车,谁还会买一辆大部分时间都闲置在家的私家车呢?在未来,人工驾驶可能像滑雪、冲浪那样,成为供人追求速度感的一种运动,只有发烧友才会自己买车。很容易想到,随着汽车持有量下降,大城市堵车和空气污染的問题都会有所缓解。
自动驾驶的公交车、卡车,以及机场的摆渡车,目前也在试验中。这就带来了另一种影响:物流业的更新迭代。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副总裁,同时也是科幻作家的陈楸帆认为:“不再需要按照人类的起居时间来安排车辆,不管白天黑夜车都可以跑,那物流业肯定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另一方面,正如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杰夫·威廉姆斯( Jeff Williams)所说,“汽车是终极的移动设备”。有传闻说,苹果公司正致力于研究他们自己的无人车,并将在挡风玻璃上搭载触控的虚拟显示屏。这就意味着,“无人车的车载娱乐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陈楸帆说,“包括基于虚拟现实的一些娱乐。”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成为一个移动的私人电影院,当然,也是广告商的最爱。
无人车将成为一个最佳的广告投放地。有什么能比一个观众没法跑掉的地方更让推销员开心呢?
而当自动驾驶与网络营销结合在一起,这种情景将完全成为可能:汽车告诉你附近的餐厅有什么优惠,你可以在网上选择餐厅并订餐,然后车就自己开到那家餐厅,你可以选择在餐厅用餐或者直接带走,而车会自己去找停车位,或在门口等你。你可以从此跟“饿了么”和“美味不用等”说拜拜了。实际上,目前已有的任何一种共享经济APP都可能会与无人车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陈楸帆说:“拼车有可能会进化成一种社交方式,根据你的目的地,兴趣爱好,可以找到各种‘路伴’,然后还可以把无人车改造成旅馆,想去什么地方,晚上睡一觉就到了。”
而王飞跃认为,无人车的普及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更深远的变化。“无人车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办公空间、大型电脑。而且整个社会都会变成流动的,传统的公司形态就变成平台 个人,而不是企业 职工。这对现在流行多重职务的‘斜杠青年’是一种很好的支持。”
作为一个可移动的空间,当不再需要驾驶员之后,汽车几乎可以胜任一间屋子的所有角色。甚至于,对于一个爱旅行的年轻人,一辆车直接就是房子的代替品。它可以是餐厅、厨房、旅馆房间、办公室、图书室等等。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你没法给它装上下水道,也就没有洗手间。不过你总是可以让车子帮你找到一个公共洗手间的。如此一来,对商品房的刚性需求,是不是也会有所减少呢?
然而,目前成本因素仍然限制了无人车的量产。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高度依赖车载传感器收集的各种数据。要让电子驾驶员“看到”路,就需要在车辆上装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等,然后通过它们收集到的环境信息,绘制高精度、实时更新的3D地图。
“车企做的是辅助驾驶,而百度、谷歌不同,我们做的事情,是让人类不需要再参与这个事。”3月30日,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在介绍百度自动驾驶的最新进展时说,谷歌和百度两家公司都直奔“完全自动驾驶”这一终极目标。“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十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百度无人车的投放试点城市。当我们量产的时候,乘客使用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成本会比现在使用有人出租车价格更低,可以低到三分之一左右。我们相信,无人驾驶在经济上能够做得比有人驾驶要好。”
但就算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无人车想要普及,仍会面临许多障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技术的基本元素都已经在了,五年左右基本上就能实现,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单说无人车如果造成事故责任谁来负,现在的法律就是解决不了的。如果牵扯到这些,可能五十年之内都用不起来。”
“车联网”
对于安全性的忧虑是无人车商用的最大阻力。谷歌近期在一次听证会上呼吁美国国会授予交通部更多权力,加速无人车相关的立法进程。其官网还公布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对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决议文件,其中承认无人驾驶系统可以被视为司机。
不过,如果无人车出现事故,现在的法律仍不能明确具体的责任方,算法设计师、在线地图、谷歌、美国政府都可能成为被告。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和行人将是对无人车安全性的一大考验。一些无人车的反对者认为,在复杂路况下需要的紧急判断,机器不能做到和人一样好。一个经典的问题是,“无人车是否应该为了躲避跑到路中央的5个孩子而选择开到人行道上撞死1个成年人?”
在王飞跃看来,这些都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将来的道路系统,可能信号灯都不需要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传感器,整个道路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这样的条件下无人车肯定是比人类更灵敏,更准确的。真正的问题是怎么把人结合到整个电子路况系统中去。”
据介绍,类似的车联网技术(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X)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它能够让邻近的汽车进行位置共享。在未来,路上的工人、警察、紧急车辆、行人和骑行车者都可以用电子信号告知其他人自己的存在。因此,对于“无人车怎么判断撞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王劲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我们要做的是让无人车不要遇到这种状况。”他认为无人车对环境会有比人类更精确的判断,“无人车传感器是可以精确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这一判断的精准度是人类无法做到的。我们会区分老司机和新司机,但针对无人驾驶车,采集的数据会被收集到云端,利用云计算能力离线训练好的模型传回汽车,云将把任何一辆车学到的新技能共享给所有车,这是人类远达不到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谷歌无人车的累积驾驶里程已达200万英里(约合320万公里),只发生过18起交通事故,而且仅有一起是责任方。这起事故中,无人车为了避让道路中间的障碍物打算向左并线,结果与后面的公交车相撞,所幸无人受伤。谷歌表示他们将会调整无人车的程序,让它明白公交车避让其他车辆的可能性比较小。
谷歌无人车部门负责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认为,这次事故对于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经验:“我们希望让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优秀的防守型司机,它们将比人类驾驶员避开更多的(危险)情况。”
NHTSA在2015年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94%左右的交通事故都是由司机的不当驾驶造成的。最初,谷歌也试图解决人与自动驾驶系统的兼容问题,但他们最终发现,让机器完美地辅助人类驾驶比完全让机器来负责一切还要困难。谷歌相信,作为新的出行方式,无人车比传统车辆更加安全,而且会最终降低车祸死亡人数。
谷歌的無人车系统在测试里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去学习如何判断路况和预测其他车辆的行为,使无人车越来越聪明了。无人车系统工程师德米特里·多尔戈夫(Dmitri Dolgov)说:“系统现在能够判断出逆行的自行车,也能识别想掉头的车和想转弯的之间的细微变化。然后我们还要让系统操心停着的车里会不会突然下来人,会不会有人闯红灯,这单子长着呢!”
“终极移动设备”
目前看来,无人车技术实现之后,最有可能替代的是出租车。想象一下五年后,你早上起来上班的场景:一种可能是,和现在一样,六点半起床,走路十分钟到车站,经过早点摊买一份包子和豆浆,然后在尾气和寒风中等待公交车,或者在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艰难地寻找一块立锥之地,再在拥挤的人群中坚持一个小时。另一种可能是,你七点起床,在网上预约一台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在家吃完早饭,车刚好等在门口,你在车里舒服地坐着,按几个按钮就能决定目的地。你可以查看当天的新闻和邮件,完成一部分简单的工作,或者继续看昨天没看完的电视剧,而这一切的花费跟地铁的票价差不多。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科幻,但在这个出租司机基本都靠导航的时代,技术上所需要的变化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多。 当这样的出行方式普及后,不仅仅是现有的出租车和打车软件,对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需求都将会减少。如果你能随时叫到一辆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的车,谁还会买一辆大部分时间都闲置在家的私家车呢?在未来,人工驾驶可能像滑雪、冲浪那样,成为供人追求速度感的一种运动,只有发烧友才会自己买车。很容易想到,随着汽车持有量下降,大城市堵车和空气污染的問题都会有所缓解。
自动驾驶的公交车、卡车,以及机场的摆渡车,目前也在试验中。这就带来了另一种影响:物流业的更新迭代。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副总裁,同时也是科幻作家的陈楸帆认为:“不再需要按照人类的起居时间来安排车辆,不管白天黑夜车都可以跑,那物流业肯定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另一方面,正如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杰夫·威廉姆斯( Jeff Williams)所说,“汽车是终极的移动设备”。有传闻说,苹果公司正致力于研究他们自己的无人车,并将在挡风玻璃上搭载触控的虚拟显示屏。这就意味着,“无人车的车载娱乐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陈楸帆说,“包括基于虚拟现实的一些娱乐。”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成为一个移动的私人电影院,当然,也是广告商的最爱。
无人车将成为一个最佳的广告投放地。有什么能比一个观众没法跑掉的地方更让推销员开心呢?
而当自动驾驶与网络营销结合在一起,这种情景将完全成为可能:汽车告诉你附近的餐厅有什么优惠,你可以在网上选择餐厅并订餐,然后车就自己开到那家餐厅,你可以选择在餐厅用餐或者直接带走,而车会自己去找停车位,或在门口等你。你可以从此跟“饿了么”和“美味不用等”说拜拜了。实际上,目前已有的任何一种共享经济APP都可能会与无人车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陈楸帆说:“拼车有可能会进化成一种社交方式,根据你的目的地,兴趣爱好,可以找到各种‘路伴’,然后还可以把无人车改造成旅馆,想去什么地方,晚上睡一觉就到了。”
而王飞跃认为,无人车的普及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更深远的变化。“无人车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办公空间、大型电脑。而且整个社会都会变成流动的,传统的公司形态就变成平台 个人,而不是企业 职工。这对现在流行多重职务的‘斜杠青年’是一种很好的支持。”
作为一个可移动的空间,当不再需要驾驶员之后,汽车几乎可以胜任一间屋子的所有角色。甚至于,对于一个爱旅行的年轻人,一辆车直接就是房子的代替品。它可以是餐厅、厨房、旅馆房间、办公室、图书室等等。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你没法给它装上下水道,也就没有洗手间。不过你总是可以让车子帮你找到一个公共洗手间的。如此一来,对商品房的刚性需求,是不是也会有所减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