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人,只要没有生理障碍,比如聋哑或其他影响语言表达的状况,正常说话都不会是个问题。然而在晚清政府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有时候大臣们想正常说话,还真是个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常说话。
在威妥玛看来,“中国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之外(交)部迥然不同”。“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者”。如果说这是出于礼貌的话,那么接下来出现的状况,就未免让威妥玛感到不可思议了:“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王一发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这种现象显然很不正常。
威妥玛曾这样记述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一日,余至(总理衙门)署。诸人相顾无敢先一语。余不复能耐,乃发言曰:今日天气甚好。而诸人尚不敢言。惟沈君某者,似觉不可复默。乃首答曰:今日天气果好。于是王大臣莫不曰:今日天气果好。以下各官,亦轰然应之,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云。”看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意识到,当时在总理衙门,王大臣想要正常说话就是这么难。这些官员无疑是在担心,一旦自己说话不慎不合上意,不仅会丢乌纱帽,甚至还会掉脑袋。
值得玩味的是,清初情况却并非这样。康熙初年,针对王大臣多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竟有终年无一疏者”的官场生态,松江府上海人施维翰于顺治十五年(1658)被任命为山东道御史(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处长),为的就是希望他“正常说话”。施维翰不负所望,不仅直言,而且从不以琐事“沽名塞责”。他“素嫉贪吏”,认为清初“禁贪之法甚备,而州县多以贿闻者,监司为之囊橐也。监司取诸州县,州县不得不取诸吏民”。为此他疏言:“察吏首重惩贪,严小吏先严大吏,各督抚露章弹劾,宜及司道,勿仅以州县塞责。”这话说得非常直白,治贪就得先从“严大吏”着手。对于官吏经商损国害民的弊端,施維翰指出:“四民各有定业,今文武各官或兼商贾,质库连肆,贩舶弥江,既夺闾阎之利,复脱关市之算,不可不加以禁止。”你政府官员凭借权力经商,既可“质库连肆”,又能“复脱关市之算”,这无异是在与商民抢夺利益。难怪施维翰忍不住要大声疾呼,对此现象“不可不加以禁止”!
当时清廷曾于衙门朝堂外设鼓厅,以方便百姓击鼓呈递诉状,然后由科道官员共同负责处理。谁知“每收诉状,必待科道官六十余员会议,往往拖延多时,或失察书役作弊,未免推诿。且日易一官,收阅诉词,此日不准,异日辄复投递”。处理百姓诉状的科道官竟然有六十多人,每次开会还要等人到齐才能拿出意见;再遇上有人“作弊”“推诿”,以及“日易一官”等情况,效率低下。这不,施维翰又忍不住要说话了。他首先指出鼓厅的弊端,接着提议用满汉科道官员各一人掌管鼓厅事务,半年轮换一次,将“逐日所收诉状立档,依限完结”。他的建议被采纳后,顿现事半功倍之效果。
在康熙眼里,施维翰的“干略、有文武威风、识大体者”,一定和他敢于正常说话有关。由是观之,清王朝数次易代,到了后期,一些官员愈发不会正常说话,直至成为威妥玛的笑柄,说来岂不悲乎!
摘自《检察风云》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来到中国的威妥玛,曾先后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等职务,且在中国一住逾4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既然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威妥玛最熟悉的地方当然非总理衙门莫属。威妥玛有记日记的习惯,据民国二年由扫叶山房石印出版、署名“云间颠公”的《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披露,威妥玛日记中所记发生在总理衙门的事情,最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一些清朝官员不会正常说话。
在威妥玛看来,“中国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之外(交)部迥然不同”。“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者”。如果说这是出于礼貌的话,那么接下来出现的状况,就未免让威妥玛感到不可思议了:“又,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王一发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这种现象显然很不正常。
威妥玛曾这样记述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一日,余至(总理衙门)署。诸人相顾无敢先一语。余不复能耐,乃发言曰:今日天气甚好。而诸人尚不敢言。惟沈君某者,似觉不可复默。乃首答曰:今日天气果好。于是王大臣莫不曰:今日天气果好。以下各官,亦轰然应之,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云。”看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意识到,当时在总理衙门,王大臣想要正常说话就是这么难。这些官员无疑是在担心,一旦自己说话不慎不合上意,不仅会丢乌纱帽,甚至还会掉脑袋。
值得玩味的是,清初情况却并非这样。康熙初年,针对王大臣多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竟有终年无一疏者”的官场生态,松江府上海人施维翰于顺治十五年(1658)被任命为山东道御史(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处长),为的就是希望他“正常说话”。施维翰不负所望,不仅直言,而且从不以琐事“沽名塞责”。他“素嫉贪吏”,认为清初“禁贪之法甚备,而州县多以贿闻者,监司为之囊橐也。监司取诸州县,州县不得不取诸吏民”。为此他疏言:“察吏首重惩贪,严小吏先严大吏,各督抚露章弹劾,宜及司道,勿仅以州县塞责。”这话说得非常直白,治贪就得先从“严大吏”着手。对于官吏经商损国害民的弊端,施維翰指出:“四民各有定业,今文武各官或兼商贾,质库连肆,贩舶弥江,既夺闾阎之利,复脱关市之算,不可不加以禁止。”你政府官员凭借权力经商,既可“质库连肆”,又能“复脱关市之算”,这无异是在与商民抢夺利益。难怪施维翰忍不住要大声疾呼,对此现象“不可不加以禁止”!
当时清廷曾于衙门朝堂外设鼓厅,以方便百姓击鼓呈递诉状,然后由科道官员共同负责处理。谁知“每收诉状,必待科道官六十余员会议,往往拖延多时,或失察书役作弊,未免推诿。且日易一官,收阅诉词,此日不准,异日辄复投递”。处理百姓诉状的科道官竟然有六十多人,每次开会还要等人到齐才能拿出意见;再遇上有人“作弊”“推诿”,以及“日易一官”等情况,效率低下。这不,施维翰又忍不住要说话了。他首先指出鼓厅的弊端,接着提议用满汉科道官员各一人掌管鼓厅事务,半年轮换一次,将“逐日所收诉状立档,依限完结”。他的建议被采纳后,顿现事半功倍之效果。
在康熙眼里,施维翰的“干略、有文武威风、识大体者”,一定和他敢于正常说话有关。由是观之,清王朝数次易代,到了后期,一些官员愈发不会正常说话,直至成为威妥玛的笑柄,说来岂不悲乎!
摘自《检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