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掰苞谷
我不善干农活,姊妹几个中我是老幺,也是干农活最少的。1988年的秋天,因“唐河师范学校”搞基建,推迟一个月开学,我在家把农活都干了个遍。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改革春风吹拂之下,古老的新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勤劳的父老乡亲把各自承包的土地侍弄得春意盎然、五谷丰登。禾菽成熟时,竟下了几天透墒雨,刚一放晴,人们便迫不及待地踏着泥泞下地干活了。
雨后的新野老东岗显得厚重而殷实,一派丰收的景象。久雨之后,大块地的苞谷地被泡透了,有的地方积水还没有完全消除,需脱了鞋赤脚进去。开始的时候,我和母亲分垄排齐自东向西把苞谷棒子从苞谷杆上掰下来堆在泥地上。那时好像没有矮化品种,棵棵苞谷都是棵架耸立、高大威猛,俨然一个个威严的“将军”,秸秆上一般有两三只硕大的棒子,个个籽粒饱满,枪棒似的斜插在将军的半腰间。脚下一小会儿就堆成一小堆,往往是向前跨一大步,转身一圈,就又堆成一小堆,心中顿时有一种喜悦。
进入苞谷地越来越深了,太阳也渐渐升高了,“秋老虎”的威力也逐渐显现出来。此时,头顶是油烹似的炎炎烈日,脚下是一踩很深的泥水地,周身是一两米高的苞谷杆,置身其中,团团围绕,密不透风,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水洗的一样。裸露在外的脸上、手上、脖子上不时被苞谷叶子剌的生疼生疼,苞谷穗子、苞谷胡子及叶子上的白霜,和着汗水一起沾到身上,浑身瘙痒又糊燥,个中滋味,真是难以名状!这是我屈指可数的干农活的一次,而母亲却几十年来一次次地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重复着这样艰辛的劳动,该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和意志啊!长时期的体力透支,已经使母亲高大的身躯变得不再挺拔,母亲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每向前一步就显得很吃力。我一直是缺乏锻炼,身单力薄,手忙脚乱、汗流浃背,便提议母亲坐在苞谷堆上小憩一会儿,喝了点儿水。
棒子很沉,筐子很大,担子很重,一只筐子装满总有三四十斤重,我个子小力量不大,不敢装太满。要先装一筐,双手抓住筐攀儿,用力挪到地墒沟里,这里是两畦地的分界,地势较低,兼有排水作用,行间距相对比较大,勉强可以通行,两筐都挪过来后,才用钩担担起来向地头方向走去。行进中需要有规律地摆动,掌握好平衡才行。我却掌握不好这个平衡,跌跌撞撞、一扭三晃地走在苞谷地里面,深一脚浅一脚、一脚水一脚泥,时不时地就摔倒在泥水沟里,浑身泥点子,狼狈不堪!
印象中大块地的地垄很长,往地里去的路越来越远,筐子里装的苞谷却越来越少,年少力薄,路远担不动啊!还要在负重往地头方向的途中停下来歇几歇,就这样来来回回在一次次的摔爬中,终于熟练了。车装满了,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牛套上车,然后,牵上牛往回赶了。
地里场里距离虽不甚远,但因为我的能力有限,加上条件艰苦,一个上午也只是拉了三车。第三趟回来时已是正午,我到场里卸车继续侍弄苞谷坨,母亲则回家做午饭。下午继续进行着这种充满艰难又充满希望的劳动,场里的苞谷堆已堆成小山似的,三亩地的苞谷还没有进展一半!我在心中暗自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也在体会耕耘的艰辛,同时,更在为我的父辈们的辛勤劳动而迸发出的创造力量而喝彩。
晚饭后倒头便睡,马上酣甜入梦,梦中,有一个红色的钢铁巨人隆隆地走进苞谷地,所过之处,苞谷棒子被其囊括入腹,不一会儿就走出来,一扬手,黄灿灿的苞谷籽如一条金龙,便顺着手臂飞进了家家户户充盈的粮仓……
刨红薯
“河地萝卜,岗地红薯”,除土壤条件之外,还得益于粗粮细种的独特种植方法。不知道是否只有老东岗是这样,种红薯要育苗、打埂、挖垄、移栽、浇水、翻秧……程序繁多,种红薯竟像养花一样。尤其是翻红薯秧,要等红薯秧爬出了几个龙头之后,就去把这些龙头统一提起来,翻向同一个方向捋顺,隔几天,龙头又多发了、长长了,又去把这些龙头翻到和上次翻秧相反的方向捋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刨红薯。这样做的目的,说是怕红薯秧的须根深入地下,分散了主莖吸收养分,我总感觉这个解释有点儿牵强,对翻红薯秧这个活儿,也很不情愿。比较而言,我还是乐意刨红薯,这样,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果实,更能体验到收获的乐趣。
红薯秧被翻来翻去,也未能阻挡住这种蓬勃生命的昂扬斗志,依然我行我素、恣意捭阖,收获的季节里,早已经纵横交织,爬满了地垄墒沟,根本分不清哪个龙头是哪一棵上的。
刨红薯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清理地上部分的这些倔强的红薯秧。这个做起来很不易的,首先,要从地垄头开始把红薯秧龙头一条条地掀起来,可一垄或两三垄同时向地垄另一头方向抛过去,然后卷起来,一层层卷,直到卷到露出红薯的根茎果实和红薯秧连接的部分,叫“红薯码儿”,“码”系方言,大概就是柄吧,理解就行,不必拘泥。再用镰刀砍断这个“码儿”,而后继续向前卷,卷到水缸粗细时,就把其他和这个卷状的“捆”连接的龙头通通斩断,把捆推到一边墒沟里,随后全部拉回去作为牲口饲料,然后继续往前卷。这个过程要不住地弯腰进行,左手不停地掀、拽、抛、捋、卷等,不停地撕扯;右手挥舞镰刀,时而斩断卷过之后的纠缠的秧条,时而砍断那粗壮的红薯码,时而把这个“卷”拖离出去堆起来。卷过之后,地面裸露出来了,地垄上显露出一个个暗褐色的红薯码,那“码”的下面,就是一大窝红薯了。
刨红薯的农具是三齿钉耙,大概是为了突出它的齿很长、很粗、很利,整体也很重吧,我们老家管它叫“老虎抓儿”,形象而生动!杂木的长柄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溜光的。抓起长柄,用力甩扬起来,让老虎抓高过头顶,借着“抓”本身的重力加速度,重重地刨到红薯柄周边区域,三个利齿齐根儿扎进土里去,再用手握着木柄的顶端向前用力一推,利用杠杆原理,把土层翻出来,一窝子几斤、10来斤、20来斤甚至更多的红薯便呈现在眼前,顿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一窝红薯,需要三五下才能全部刨出来。继续向前再刨出来五六窝,就需要暂停一下,蹲下来,利用这个机会歇歇腰,把刨出来的红薯整理一下,去掉红薯顶端的梗和尾部的须根,把还扎在土里没有完全刨出来的红薯抠出来,一个个身上的泥土拧干净,堆在一起成一个小堆,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清理完毕。这样,割一会儿秧、刨一会儿红薯、再整理一会儿,时而站立、时而弯腰、时而下蹲,几经折腾,早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腰酸腿疼、疲惫不堪了。
此时,已是日悬中天,正午的阳光依旧火辣辣地烘烤着广袤的豫南大地,脚下的老东岗土垄刚被刨平,新翻的湿土裸露在外,吐露出阵阵特有的泥土芳香;一堆堆的红薯红白相间,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憨态可掬;远处,日渐成熟的庄稼,或立或卧、或高或低、或成行或成片,绿油油、红彤彤、金灿灿,色彩斑斓,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秋高气爽。古老的老东岗展现出厚重而殷实的奕奕风采,到处充满着沉甸甸的希望。
我不善干农活,姊妹几个中我是老幺,也是干农活最少的。1988年的秋天,因“唐河师范学校”搞基建,推迟一个月开学,我在家把农活都干了个遍。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改革春风吹拂之下,古老的新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勤劳的父老乡亲把各自承包的土地侍弄得春意盎然、五谷丰登。禾菽成熟时,竟下了几天透墒雨,刚一放晴,人们便迫不及待地踏着泥泞下地干活了。
雨后的新野老东岗显得厚重而殷实,一派丰收的景象。久雨之后,大块地的苞谷地被泡透了,有的地方积水还没有完全消除,需脱了鞋赤脚进去。开始的时候,我和母亲分垄排齐自东向西把苞谷棒子从苞谷杆上掰下来堆在泥地上。那时好像没有矮化品种,棵棵苞谷都是棵架耸立、高大威猛,俨然一个个威严的“将军”,秸秆上一般有两三只硕大的棒子,个个籽粒饱满,枪棒似的斜插在将军的半腰间。脚下一小会儿就堆成一小堆,往往是向前跨一大步,转身一圈,就又堆成一小堆,心中顿时有一种喜悦。
进入苞谷地越来越深了,太阳也渐渐升高了,“秋老虎”的威力也逐渐显现出来。此时,头顶是油烹似的炎炎烈日,脚下是一踩很深的泥水地,周身是一两米高的苞谷杆,置身其中,团团围绕,密不透风,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水洗的一样。裸露在外的脸上、手上、脖子上不时被苞谷叶子剌的生疼生疼,苞谷穗子、苞谷胡子及叶子上的白霜,和着汗水一起沾到身上,浑身瘙痒又糊燥,个中滋味,真是难以名状!这是我屈指可数的干农活的一次,而母亲却几十年来一次次地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重复着这样艰辛的劳动,该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和意志啊!长时期的体力透支,已经使母亲高大的身躯变得不再挺拔,母亲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每向前一步就显得很吃力。我一直是缺乏锻炼,身单力薄,手忙脚乱、汗流浃背,便提议母亲坐在苞谷堆上小憩一会儿,喝了点儿水。
棒子很沉,筐子很大,担子很重,一只筐子装满总有三四十斤重,我个子小力量不大,不敢装太满。要先装一筐,双手抓住筐攀儿,用力挪到地墒沟里,这里是两畦地的分界,地势较低,兼有排水作用,行间距相对比较大,勉强可以通行,两筐都挪过来后,才用钩担担起来向地头方向走去。行进中需要有规律地摆动,掌握好平衡才行。我却掌握不好这个平衡,跌跌撞撞、一扭三晃地走在苞谷地里面,深一脚浅一脚、一脚水一脚泥,时不时地就摔倒在泥水沟里,浑身泥点子,狼狈不堪!
印象中大块地的地垄很长,往地里去的路越来越远,筐子里装的苞谷却越来越少,年少力薄,路远担不动啊!还要在负重往地头方向的途中停下来歇几歇,就这样来来回回在一次次的摔爬中,终于熟练了。车装满了,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牛套上车,然后,牵上牛往回赶了。
地里场里距离虽不甚远,但因为我的能力有限,加上条件艰苦,一个上午也只是拉了三车。第三趟回来时已是正午,我到场里卸车继续侍弄苞谷坨,母亲则回家做午饭。下午继续进行着这种充满艰难又充满希望的劳动,场里的苞谷堆已堆成小山似的,三亩地的苞谷还没有进展一半!我在心中暗自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也在体会耕耘的艰辛,同时,更在为我的父辈们的辛勤劳动而迸发出的创造力量而喝彩。
晚饭后倒头便睡,马上酣甜入梦,梦中,有一个红色的钢铁巨人隆隆地走进苞谷地,所过之处,苞谷棒子被其囊括入腹,不一会儿就走出来,一扬手,黄灿灿的苞谷籽如一条金龙,便顺着手臂飞进了家家户户充盈的粮仓……
刨红薯
“河地萝卜,岗地红薯”,除土壤条件之外,还得益于粗粮细种的独特种植方法。不知道是否只有老东岗是这样,种红薯要育苗、打埂、挖垄、移栽、浇水、翻秧……程序繁多,种红薯竟像养花一样。尤其是翻红薯秧,要等红薯秧爬出了几个龙头之后,就去把这些龙头统一提起来,翻向同一个方向捋顺,隔几天,龙头又多发了、长长了,又去把这些龙头翻到和上次翻秧相反的方向捋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刨红薯。这样做的目的,说是怕红薯秧的须根深入地下,分散了主莖吸收养分,我总感觉这个解释有点儿牵强,对翻红薯秧这个活儿,也很不情愿。比较而言,我还是乐意刨红薯,这样,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果实,更能体验到收获的乐趣。
红薯秧被翻来翻去,也未能阻挡住这种蓬勃生命的昂扬斗志,依然我行我素、恣意捭阖,收获的季节里,早已经纵横交织,爬满了地垄墒沟,根本分不清哪个龙头是哪一棵上的。
刨红薯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清理地上部分的这些倔强的红薯秧。这个做起来很不易的,首先,要从地垄头开始把红薯秧龙头一条条地掀起来,可一垄或两三垄同时向地垄另一头方向抛过去,然后卷起来,一层层卷,直到卷到露出红薯的根茎果实和红薯秧连接的部分,叫“红薯码儿”,“码”系方言,大概就是柄吧,理解就行,不必拘泥。再用镰刀砍断这个“码儿”,而后继续向前卷,卷到水缸粗细时,就把其他和这个卷状的“捆”连接的龙头通通斩断,把捆推到一边墒沟里,随后全部拉回去作为牲口饲料,然后继续往前卷。这个过程要不住地弯腰进行,左手不停地掀、拽、抛、捋、卷等,不停地撕扯;右手挥舞镰刀,时而斩断卷过之后的纠缠的秧条,时而砍断那粗壮的红薯码,时而把这个“卷”拖离出去堆起来。卷过之后,地面裸露出来了,地垄上显露出一个个暗褐色的红薯码,那“码”的下面,就是一大窝红薯了。
刨红薯的农具是三齿钉耙,大概是为了突出它的齿很长、很粗、很利,整体也很重吧,我们老家管它叫“老虎抓儿”,形象而生动!杂木的长柄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溜光的。抓起长柄,用力甩扬起来,让老虎抓高过头顶,借着“抓”本身的重力加速度,重重地刨到红薯柄周边区域,三个利齿齐根儿扎进土里去,再用手握着木柄的顶端向前用力一推,利用杠杆原理,把土层翻出来,一窝子几斤、10来斤、20来斤甚至更多的红薯便呈现在眼前,顿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一窝红薯,需要三五下才能全部刨出来。继续向前再刨出来五六窝,就需要暂停一下,蹲下来,利用这个机会歇歇腰,把刨出来的红薯整理一下,去掉红薯顶端的梗和尾部的须根,把还扎在土里没有完全刨出来的红薯抠出来,一个个身上的泥土拧干净,堆在一起成一个小堆,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清理完毕。这样,割一会儿秧、刨一会儿红薯、再整理一会儿,时而站立、时而弯腰、时而下蹲,几经折腾,早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腰酸腿疼、疲惫不堪了。
此时,已是日悬中天,正午的阳光依旧火辣辣地烘烤着广袤的豫南大地,脚下的老东岗土垄刚被刨平,新翻的湿土裸露在外,吐露出阵阵特有的泥土芳香;一堆堆的红薯红白相间,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憨态可掬;远处,日渐成熟的庄稼,或立或卧、或高或低、或成行或成片,绿油油、红彤彤、金灿灿,色彩斑斓,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秋高气爽。古老的老东岗展现出厚重而殷实的奕奕风采,到处充满着沉甸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