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与收入不平等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货币需求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8年全国总的隐性经济规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隐性经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隐性经济规模在1978~2008年期间介于10.7%~26.73%之间,较重的税收负担和过多的政府管制是隐性经济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隐性经济规模、失业率、对外开放、非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使收入差距显著扩大,而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快城市化建设、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则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世界银行调查的1566家中国制造业企业1999~200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和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生产函数,用两类指标分别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类溢出效应,并按企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某些重要市场交易活动中(如再融资、撤销特别处理),监管者对盈余构成中的非经常性利得经历了一个从没有限制到做出限制的制度化过程。以往研究发现,监管标准
国外研究认为在IPO的询价发行机制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生产和价格发现的功能,首日抑价程度可由此被降低,且机构的持股有利于稳定IPO股票的后市运行。但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
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推进和财政"三农"支出的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迅速提高。对1571户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效果评价是比较高的,
因为现阶段中国农地非农开发矛盾日益激烈和农民权益损害日趋严重,在中国建立农地发展权及其交易制度逐渐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然而,即使农地发展权在提高农地配置效率
本论文在回顾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基础之上,引入了各类风险的共同货币——经济资本度量指标,采取了"分块法",以多元化风险组合具有分散效应为基本原理,以混业经营中的金融控股
<正>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社会难点、热点矛盾纠纷,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纵向以乡镇(街道)和村(居)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横向以行业性、专业性人
已有文献在对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转型发挥作用进行详细研究的同时,对其政治和社会效应却关注不足。视农村基层自治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
<正>由于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苗床土的取用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300万hm2,如按旱育秧田与移栽田面积1∶100,每平方米旱育秧田需土24kg计算,相当于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