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之以文 考之以史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其他文献
作为著名的“金牛工程”的联盟媒体之一,齐鲁电视台一直在媒体经营上大胆地探索和尝试。除了在全国积极营销外,齐鲁电视台在省内也是做足了”内功”。引进“技术外摄”是齐
古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日:“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他品性高低.rn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液是不变的.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rn我们很容易理解
“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
本文就爆破优化的问题.发表了一些有益的看法。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helpful comments on the issue of blasting optimization.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强调知行合一,即格调趣味与人品及行为相符,则不为伪善,由此可见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格调趣味应与人品相一致.rn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心画心声总
一个人做的一件事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吗?或是偶然,或是碰巧,人的一生中假如用一件事就将一个人的人品定性,或者说用一幅作品将一个人的人品定性,那么,也就真的是太悲哀了
10月29日《经济日报》第三版报道了一则“乡间故事”,标题是《咱的光阴中央操心着哩!》,全文不到700字,却是现场气氛热烈,用车厢里农民间的对话,展现出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