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有温度的,语言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表达思想情感非语文不能;培养这能力,非语文课莫属。语文抽去情和意,便成了空壳,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语文老师,如果教学生学习语言的温度,运用语言的温度,这样的语文可以根植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打下温暖,纯净的生命底色。
【关键词】语言;学生;温度;情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91-01
一、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的温度
情境,是形成情感的场景和氛围。许多优秀教师善于创造的情境。教师情感渲染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自然感受到语言的温度。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教师根据文本中描绘的场景再现创设,并辅以情感渲染。并播放《送别》的音乐,重现文本中描绘的分离场景。一股浓浓的离别情弥漫着整个教室,使在座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教师扮作李白举着酒杯走向一学生: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真想让时间凝固在这一刻,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师: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学生一愣,但马上会意,身变成孟浩然:是啊,长江边,烟柳迷蒙,繁花似锦,真令人陶醉啊!
师:是啊,多想在此痛快地饮酒作诗!可您就要顺江东下了……
生:是啊,今日一别,何时再见?
师:孟兄,自从我结识了您,我一直把您当成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了感谢您,请喝这杯!
生:贤弟,来,干!
……“李白”、“孟浩然”一次次深情话别。
精心的情境创设,学生的情感自然地融入文字中,感受到语言的温度,沉醉在充溢情感的课堂里,不知不觉内化了文本语言。
二、斟词酌句,领悟"语言的温度"
“语言有温度,字句知冷暖”。薛法根老师擅长于引领学生对文字揣摩,推敲,培养学生领悟语言温度能力。薛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中和学生探讨“从哪些字句中领会到父母亲之间的爱?”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
生:有
师:从文中哪里知道阳光有温情?
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到用“探”是拟人,使阳光充满温情,阳光不忍打扰“执手而眠”的父母,如用“照射”就没有情感。正是用上了"探"使这些景语有了温度,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师通过“探”、“照”“射”字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探”字所散发的感情魅力。用对比引导学生体会“探”的独特魅力,感受遣词造句所具有的独特匠心,感悟到语言的温度正是由情感支配。用此方法,学生也会找出“钻”“轻轻放下”“直奔”“紧握”等词语,深刻体会父母之间浓厚的爱情,看似平淡无奇,真情如空气般无所不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学会触摸语言的温度,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三、感情朗读,传递“语言的温度”
引导学生入境后,斟词酌句,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温度。有感情的朗读正是传递语言温度的方法。一教师教学《东方明珠》:
师:(引领学生入境后),默读描写浅水湾部分,看浅水湾给你什么感受?(舒服)
师:文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浅水湾的舒服?拿出笔圈圈点点。
生:海风就像我妈妈柔软温暖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让我感到舒适。
生:当我漫步在金沙上的时候,太美了,我觉得很舒服。
生:阳光温暖舒适地照在我身上,使我感觉很舒适。
教师相机巧妙的引导学生理解“轻柔、和煦、沐浴”。这些词语这么动人,用来描写浅水湾的舒服是多么的贴切呀,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呢?
学生动情朗读,读出了语言的温度,领悟出语言文字的美。
另一位教师在《九色鹿》中这样教学:
师:(出示一个动画场景,调达落在波涛汹涌的河里,九色鹿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救他,并不要调达任何报答。)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见义勇为,不图回报外表美丽,内心高尚)如果你是调达,被救后会怎么样?学生谈感悟后,充满感恩之情读调达的话。
老师:在金钱的诱惑,调达忘记了他曾经做出的誓言,要杀恩人——九色鹿。你如何看这行为?(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屏幕出现九色鹿对国王说话配画的字幕。
老师:哦,这个肮脏卑鄙的家伙就在九色鹿的前面,如果你是一个九色鹿,会有怎样的情感?
生:气愤,愤慨,激动,鄙夷,不屑
师:来读读九色鹿的话来表达一下心情好吗?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朗读声音或高昂或低沉,语速或快或慢,表达自己的气愤,愤慨,激动,鄙夷,不屑……学生感悟到了语言的温度,触摸到了主人公的内心,用发自内心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感悟。
四、欣赏褒扬,彰显“语言的温度”
有温度的语言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注意语言效应,突出语言的温度。可敬的老师的风格,坦率的微笑,以及积极的引导,如冬天的暖阳,夏日的微风,熨烫学生的心。许多优秀的老师都善于运用富有温度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老师抓住学生的闪点,并称赞“感情真挚,读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你这个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用得传神,真可以做我的一字之师”和“表达凝练,发自肺腑”,这些都充满了温度和智慧的语言,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也会用有温度的语言说话。在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语言,让学生在温度语言中欣赏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言质量和生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益明.感悟朗读的“深度”[D].江苏姜堰市实验小学,2014.
[2]陈聪.初中语文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曹曙梅.加深体验学会表达——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感悟[D].盐城市亭湖区黄尖小学,2017.
[4]王冬娣.“给力”言语形式[D].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2015.
[5]薛法根李怀源.課如茉莉——《爱如茉莉》课堂实录及点评[D].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7.
[6]蒋雪岩.语言的“温度”[D].教育艺术,2000.
[7]沈培萍.将研读落到实处[D].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2009.
[8]郭黎明.浅谈文本解读的误区及教学对策[D].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2011.
【关键词】语言;学生;温度;情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91-01
一、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的温度
情境,是形成情感的场景和氛围。许多优秀教师善于创造的情境。教师情感渲染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自然感受到语言的温度。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教师根据文本中描绘的场景再现创设,并辅以情感渲染。并播放《送别》的音乐,重现文本中描绘的分离场景。一股浓浓的离别情弥漫着整个教室,使在座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教师扮作李白举着酒杯走向一学生: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真想让时间凝固在这一刻,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师: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学生一愣,但马上会意,身变成孟浩然:是啊,长江边,烟柳迷蒙,繁花似锦,真令人陶醉啊!
师:是啊,多想在此痛快地饮酒作诗!可您就要顺江东下了……
生:是啊,今日一别,何时再见?
师:孟兄,自从我结识了您,我一直把您当成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了感谢您,请喝这杯!
生:贤弟,来,干!
……“李白”、“孟浩然”一次次深情话别。
精心的情境创设,学生的情感自然地融入文字中,感受到语言的温度,沉醉在充溢情感的课堂里,不知不觉内化了文本语言。
二、斟词酌句,领悟"语言的温度"
“语言有温度,字句知冷暖”。薛法根老师擅长于引领学生对文字揣摩,推敲,培养学生领悟语言温度能力。薛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中和学生探讨“从哪些字句中领会到父母亲之间的爱?”
师: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
生:有
师:从文中哪里知道阳光有温情?
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到用“探”是拟人,使阳光充满温情,阳光不忍打扰“执手而眠”的父母,如用“照射”就没有情感。正是用上了"探"使这些景语有了温度,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师通过“探”、“照”“射”字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探”字所散发的感情魅力。用对比引导学生体会“探”的独特魅力,感受遣词造句所具有的独特匠心,感悟到语言的温度正是由情感支配。用此方法,学生也会找出“钻”“轻轻放下”“直奔”“紧握”等词语,深刻体会父母之间浓厚的爱情,看似平淡无奇,真情如空气般无所不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学会触摸语言的温度,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三、感情朗读,传递“语言的温度”
引导学生入境后,斟词酌句,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温度。有感情的朗读正是传递语言温度的方法。一教师教学《东方明珠》:
师:(引领学生入境后),默读描写浅水湾部分,看浅水湾给你什么感受?(舒服)
师:文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浅水湾的舒服?拿出笔圈圈点点。
生:海风就像我妈妈柔软温暖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让我感到舒适。
生:当我漫步在金沙上的时候,太美了,我觉得很舒服。
生:阳光温暖舒适地照在我身上,使我感觉很舒适。
教师相机巧妙的引导学生理解“轻柔、和煦、沐浴”。这些词语这么动人,用来描写浅水湾的舒服是多么的贴切呀,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呢?
学生动情朗读,读出了语言的温度,领悟出语言文字的美。
另一位教师在《九色鹿》中这样教学:
师:(出示一个动画场景,调达落在波涛汹涌的河里,九色鹿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救他,并不要调达任何报答。)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见义勇为,不图回报外表美丽,内心高尚)如果你是调达,被救后会怎么样?学生谈感悟后,充满感恩之情读调达的话。
老师:在金钱的诱惑,调达忘记了他曾经做出的誓言,要杀恩人——九色鹿。你如何看这行为?(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屏幕出现九色鹿对国王说话配画的字幕。
老师:哦,这个肮脏卑鄙的家伙就在九色鹿的前面,如果你是一个九色鹿,会有怎样的情感?
生:气愤,愤慨,激动,鄙夷,不屑
师:来读读九色鹿的话来表达一下心情好吗?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朗读声音或高昂或低沉,语速或快或慢,表达自己的气愤,愤慨,激动,鄙夷,不屑……学生感悟到了语言的温度,触摸到了主人公的内心,用发自内心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感悟。
四、欣赏褒扬,彰显“语言的温度”
有温度的语言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注意语言效应,突出语言的温度。可敬的老师的风格,坦率的微笑,以及积极的引导,如冬天的暖阳,夏日的微风,熨烫学生的心。许多优秀的老师都善于运用富有温度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老师抓住学生的闪点,并称赞“感情真挚,读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你这个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用得传神,真可以做我的一字之师”和“表达凝练,发自肺腑”,这些都充满了温度和智慧的语言,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也会用有温度的语言说话。在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语言,让学生在温度语言中欣赏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言质量和生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益明.感悟朗读的“深度”[D].江苏姜堰市实验小学,2014.
[2]陈聪.初中语文比较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曹曙梅.加深体验学会表达——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感悟[D].盐城市亭湖区黄尖小学,2017.
[4]王冬娣.“给力”言语形式[D].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2015.
[5]薛法根李怀源.課如茉莉——《爱如茉莉》课堂实录及点评[D].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7.
[6]蒋雪岩.语言的“温度”[D].教育艺术,2000.
[7]沈培萍.将研读落到实处[D].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2009.
[8]郭黎明.浅谈文本解读的误区及教学对策[D].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