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与炒作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上涨成了近期的民生关键词。除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新名词外,又流行起“糖高宗”、“苹什么”等等。网民彼此打招呼问的也是“今天你海豚(囤)了吗?”在这一系列新名词的背后,伴随着一轮疯狂的涨价风潮。在农贸市场,在超市,拎着菜篮子的主妇们表现得很无奈:“现在只要是吃的,都涨价。”普遍的物价上涨让老百姓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焦虑。物价上涨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涨价与炒作”好似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而来,每次伴随涨价之风而来的,必定是某某投机资金炒作的消息。每一轮高得离谱的涨价风背后都活跃着一股强大的隐形力量:“民间游资”。
  “游资”这个词并不陌生,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量子基金”公司曾在东南亚掀起过一场影响巨大的金融风暴,给东南亚各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游资”这个词由此在国人的_中留下了恶劣印象,人们总是把它同投机、破坏经济联系在一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曾经以为只有国外才会出现的“游资”,如今正悄无声息地在国内快速涌现。据了解,仅温州一地的民间游资就达百亿。国内游资的发展缘何如此迅猛?一些企业经营者的话也许很有代表性:“做实业几乎没有赚头,5%的毛利都没有。”从事眼镜架加工的黄女士算了一笔账:一年买材料花4000万元,产品卖了9000万元,账面毛利有5000万元。同时,要发工资、水电、利息等管理费3000万元,要交17%增值税、25%所得税及销售额1%的各种附加税,工商、税务、环保等各部门的开销以及大量应收款。结果,净利润可能为负!而我跟着朋友一起做投资,最快的时候一天就能赚十多万元,跟做实业不好比!”商人利益至上,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至于游资给经济带来的危害性,也许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国内民问有着数目如此巨大的资本,它们投机性强、流动性快,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个领域四处游窜。房地产市场、农产品市场、红木市场,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民间游资严重背离市场规律,仗着财大气粗,任意哄抬价格、谋取暴利、扰乱市场。如果不加以规范引导,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说到物价上涨,不得不说美国。美国轻轻一挥手,就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不仅让人想起了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国或地区经济每增长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各国专家和投资大腕预测,美联储大量印钞势必恶化中国的通胀压力,抬高与美元挂钩的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的物价或再度上涨。
  美元大幅贬值必将导致物价疯狂上涨,新一轮通贷膨胀和更大的经济泡沫再一次笼罩全世界,美元的这种霸权主义,上演了21世纪最大一宗劫财案。而量化宽松政策就是美国转嫁金融危机的最极端措施,用未来更大的泡沫挽救今天的泡沫,意味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仍将继续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埋单。
  外有开足了马力的“印钞机”,内有疯狂的“民间游资”,中国经济通胀的压力实在不小。物价是否稳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物价稳定,就是最现实的民生。然而前些时候某专家称:中国必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这位专家大概以为全国的老百姓都和他一样,有高收入,对生活必需品所要花的钱根本不放在眼里。物价上涨过快带来的压力不是一句“必须忍受”就能化解的。如何通过有效治理让物价逐渐回归正常价住,或通过减免一定额度的税收之类的调控手段还利于民,或通过派红利的方式缓解百姓因物价上涨多承担的经济压力,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一直是德勒兹研究乃至当代批评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德勒兹很少直接讨论当代艺术,但是,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及当代研究艺术对他的理论运用,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本辑《德勒兹与艺术》发表了五篇相关研究文章。尽管德勒兹没提到瓦尔堡,但是,他的精神分裂分析是否可能转化为一种图像分裂分析从而同瓦尔堡的“激情程式”关联起来?这是法国艺术理论家于贝尔曼的工作构想。
<正>"表内除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内容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不仅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