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带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感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案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大家探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案例教学则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教学实践,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以案例教学为核心,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运用生活资源,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作为数学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并为了这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从而达到“想要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了数学兴趣。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
2.教学重点:从“观察物体”这四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环境,认识不同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物体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问答、抢答等方式让学生猜出物体。
3.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积极回答的习惯。
4.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PPT上显示多个生活资源,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某个部位,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猜测物体,最后放映物体整体。
5.上课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张PPT上的物体,有哪位同学认得出这些物体呢?
学生A:是室外安装的空调机。
教师:好,除了是空调机,那么这张图片还像什么呢?
学生B:是浴室安装的抽风机。
教师:同学们觉得这两位同学的答案谁是正确的吗?大家先进行分组讨论。
6.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当中,教师没有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先把问题抛出,利用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印象,最后揭示物体“真容”,调动课堂气氛,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运用微课,创造直观情景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微课,创造直观情境,通过直观感受,领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认识线与角的关系。
2.教学难点:对于没有接触过“角”注意概念的学生而言,要在教师的讲解下直接理解角比较困难,如何进行角的度量更是一个难点。因此可以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角”这一概念,明确线与角的关系。
3.教学方法:借助微视频,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线如何成为角”“线形成的角有几种”“相同角度、不同长短的线形成的角是否相同”,“如何判断两个角的大小”等等问题。可以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时钟为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不同的角度。
4.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视频,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下学习角的知识,知道生活当中的存在的“角”,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点。
三、运用多种情境假设,引导学生探究
在数学运算公式当中,变量往往导致问题复杂化。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设置多种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认识各个变量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轻松接受新的知识。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除法,路程=速度×时间。
2.教学难点:本课要求学生推算出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可以看出在公式当中三者都是可变量,如果直接让学生得出三者的联系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设定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在相同路程或者相同时间的情境下速度的快慢,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3.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得出计算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4.教学方法:通过控制变量,设定几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定一:设定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讨论路程与速度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方法:在《动物世界》中截取动物追逐猎物的视频,在上课时进行播放,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动物追逐猎物的过程中,两者跑动相同的时间,动物要追上猎物,谁的速度快?通过讨论,可以得到结论——动物的速度快。因此时间相同,路程越远,速度越快。
设定二:设定在经过相同路程的情况下,讨论时间与速度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方法:播放奥运会中跑步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比赛过程中全部参赛选手跑过相同的路程(假设为110米),第一名的时间最多还是最少?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名的时间最少。因此路程相同,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设定三:设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情况下,速度的快慢由哪些因素决定。方法:在PPT上提出问题,小李4小时走了12公里,小张1小时走了5公里,让学生讨论小李和小张谁的速度比较快。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前两种情境,得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公式。
5.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通过控制变量引导学生思考三者的关系,慢慢加深对三者的理解,从而较好解决教学难点。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定位,把自己当作是教学的引导者,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既要吃透課本材料,但又要跳出课本材料,借助案例,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大家探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案例教学则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教学实践,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以案例教学为核心,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运用生活资源,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作为数学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并为了这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从而达到“想要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了数学兴趣。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
2.教学重点:从“观察物体”这四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环境,认识不同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物体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问答、抢答等方式让学生猜出物体。
3.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积极回答的习惯。
4.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PPT上显示多个生活资源,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某个部位,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猜测物体,最后放映物体整体。
5.上课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张PPT上的物体,有哪位同学认得出这些物体呢?
学生A:是室外安装的空调机。
教师:好,除了是空调机,那么这张图片还像什么呢?
学生B:是浴室安装的抽风机。
教师:同学们觉得这两位同学的答案谁是正确的吗?大家先进行分组讨论。
6.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当中,教师没有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先把问题抛出,利用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印象,最后揭示物体“真容”,调动课堂气氛,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运用微课,创造直观情景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微课,创造直观情境,通过直观感受,领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认识线与角的关系。
2.教学难点:对于没有接触过“角”注意概念的学生而言,要在教师的讲解下直接理解角比较困难,如何进行角的度量更是一个难点。因此可以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角”这一概念,明确线与角的关系。
3.教学方法:借助微视频,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线如何成为角”“线形成的角有几种”“相同角度、不同长短的线形成的角是否相同”,“如何判断两个角的大小”等等问题。可以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时钟为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不同的角度。
4.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视频,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下学习角的知识,知道生活当中的存在的“角”,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点。
三、运用多种情境假设,引导学生探究
在数学运算公式当中,变量往往导致问题复杂化。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设置多种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认识各个变量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轻松接受新的知识。
1.教学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除法,路程=速度×时间。
2.教学难点:本课要求学生推算出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可以看出在公式当中三者都是可变量,如果直接让学生得出三者的联系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设定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在相同路程或者相同时间的情境下速度的快慢,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3.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得出计算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4.教学方法:通过控制变量,设定几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定一:设定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讨论路程与速度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方法:在《动物世界》中截取动物追逐猎物的视频,在上课时进行播放,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动物追逐猎物的过程中,两者跑动相同的时间,动物要追上猎物,谁的速度快?通过讨论,可以得到结论——动物的速度快。因此时间相同,路程越远,速度越快。
设定二:设定在经过相同路程的情况下,讨论时间与速度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方法:播放奥运会中跑步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比赛过程中全部参赛选手跑过相同的路程(假设为110米),第一名的时间最多还是最少?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名的时间最少。因此路程相同,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设定三:设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情况下,速度的快慢由哪些因素决定。方法:在PPT上提出问题,小李4小时走了12公里,小张1小时走了5公里,让学生讨论小李和小张谁的速度比较快。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前两种情境,得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公式。
5.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通过控制变量引导学生思考三者的关系,慢慢加深对三者的理解,从而较好解决教学难点。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定位,把自己当作是教学的引导者,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既要吃透課本材料,但又要跳出课本材料,借助案例,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