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被新技术驱赶着的羊群,新技术又像是一丛会移动的花,我们像一大群蝴蝶,团团追着这飞快移动的花丛,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兴奋不已,却迷失了自己。这值得吗?
2008年,一位未来展望学家预测,未来15年印刷书将会消失。倘若书真的消失了,人类文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印刷术和互联网作为人类传播知识工具的两大发明,它们能不能共存?电子书会不会扼杀印刷品?快速浏览网页的新习气,能不能取代人们手持一卷静静阅读的日爱好?
2010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而上网时间则是它的两倍还多。
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种可能性,即把我们不愿意充塞于脑中的文化保存起来,互联网的发明,则使我们拥有了毫无过滤,无限可取的海量资料。但危险就在这里,它使我们产生了抛弃所有记忆的惰性,不管有用的还是没用的。然而,熟记资料的过程,不仅是在练习记忆力,同时也在锻炼我们的智力。如果我们习惯了在网上搜寻记忆或者寻找答案,那么我们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愚蠢?
我们把知识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你看了一本好书,就像享用了一餐美食,但浏览网上信息,却常会有被撑着了的感觉,没有了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大快朵颐,只剩下了腻味和反胃。
今天有多少老年人在被迫学电脑?每当看到某些老作家宣称“坚决不用电脑写作”的消息,我就像是听到了某种绝唱,有些悲壮,也有些滑稽。老作家们可以发誓不用电脑,他们的子孙却绝对不会,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电脑的包围中。也许如今唯一还能保持手写的东西,是医生的处方,而药剂师则是辨认这些处方的唯一高手。
每次新科技的产生,都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更加“傻瓜化”,并且它随时在超越以往的科技,并把那些拒绝它的人变成过时的文盲。我们的父辈学的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但我们要学的是流动性极强的新发明、新创造。就像“狗熊掰玉米棒”笑话讲的那样,我们要随时准备丢掉手里的棒子,去掰新的棒子,不然就会落伍。
如今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录像带”,cD的时代过去了,VCD的时代也过去了,DVD也不会长久。将来后代们要搜寻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他们会找到些什么呢?带彩绘的手抄本’修改过的作家手稿,发黄的笔记本和老照片·这些都不会有了。他们也许从哪个角落搜寻出几盘录像带或光碟,但已无法观看,除非我们能把老式的电脑和录像机都留在地下室里,保存给子孙后代。
我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方便、快捷的保存记忆的方式,但我们丢弃得也越来越快。新技术在帮助我们加速删除自己的记忆,催促、驱赶、打乱我们的现在,迫使我们永不停步地往前跑。何时是尽头?不知道。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新闻也在快速地发生,快速地引起围观,然后又快速地被删除。今天一个新闻事件传遍中国乃至全球,引发人们的沸腾热议,但几天后就没有人再对它感兴趣。
从前,你花几个月时间学会了骑自行车,一旦学会,终生有用。如今,你花两个星期学电脑程序,等你学会了,新的程序又出现了……我们是永恒的学徒。我们是被新技术驱赶着的羊群。新技术又像是一丛会移动的花,我们像一大群蝴蝶,团团追着这飞快移动的花丛,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兴奋不已,却迷失了自己。这值得吗?
2008年,一位未来展望学家预测,未来15年印刷书将会消失。倘若书真的消失了,人类文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印刷术和互联网作为人类传播知识工具的两大发明,它们能不能共存?电子书会不会扼杀印刷品?快速浏览网页的新习气,能不能取代人们手持一卷静静阅读的日爱好?
2010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而上网时间则是它的两倍还多。
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种可能性,即把我们不愿意充塞于脑中的文化保存起来,互联网的发明,则使我们拥有了毫无过滤,无限可取的海量资料。但危险就在这里,它使我们产生了抛弃所有记忆的惰性,不管有用的还是没用的。然而,熟记资料的过程,不仅是在练习记忆力,同时也在锻炼我们的智力。如果我们习惯了在网上搜寻记忆或者寻找答案,那么我们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愚蠢?
我们把知识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你看了一本好书,就像享用了一餐美食,但浏览网上信息,却常会有被撑着了的感觉,没有了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大快朵颐,只剩下了腻味和反胃。
今天有多少老年人在被迫学电脑?每当看到某些老作家宣称“坚决不用电脑写作”的消息,我就像是听到了某种绝唱,有些悲壮,也有些滑稽。老作家们可以发誓不用电脑,他们的子孙却绝对不会,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电脑的包围中。也许如今唯一还能保持手写的东西,是医生的处方,而药剂师则是辨认这些处方的唯一高手。
每次新科技的产生,都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更加“傻瓜化”,并且它随时在超越以往的科技,并把那些拒绝它的人变成过时的文盲。我们的父辈学的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但我们要学的是流动性极强的新发明、新创造。就像“狗熊掰玉米棒”笑话讲的那样,我们要随时准备丢掉手里的棒子,去掰新的棒子,不然就会落伍。
如今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录像带”,cD的时代过去了,VCD的时代也过去了,DVD也不会长久。将来后代们要搜寻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他们会找到些什么呢?带彩绘的手抄本’修改过的作家手稿,发黄的笔记本和老照片·这些都不会有了。他们也许从哪个角落搜寻出几盘录像带或光碟,但已无法观看,除非我们能把老式的电脑和录像机都留在地下室里,保存给子孙后代。
我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方便、快捷的保存记忆的方式,但我们丢弃得也越来越快。新技术在帮助我们加速删除自己的记忆,催促、驱赶、打乱我们的现在,迫使我们永不停步地往前跑。何时是尽头?不知道。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新闻也在快速地发生,快速地引起围观,然后又快速地被删除。今天一个新闻事件传遍中国乃至全球,引发人们的沸腾热议,但几天后就没有人再对它感兴趣。
从前,你花几个月时间学会了骑自行车,一旦学会,终生有用。如今,你花两个星期学电脑程序,等你学会了,新的程序又出现了……我们是永恒的学徒。我们是被新技术驱赶着的羊群。新技术又像是一丛会移动的花,我们像一大群蝴蝶,团团追着这飞快移动的花丛,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兴奋不已,却迷失了自己。这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