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身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 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途径──勇于质疑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尽管学生立即就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起“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再加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能达到预期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只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但是,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它要求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实验构思,并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还要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利用设计性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探究过程的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多样化,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① “发散法”,即面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猜想,多种答案,扩大选择余地;②“换元法”,即灵活地转换影响现象和过程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从而产生新的思路;③“转向法”,即思维在某一方向受阻时,马上转向另一方向;④“优选法”,即用心比较,寻找最优答案。以前的学生实验,一切都是按照确定好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也只是依样画葫芦,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思想方法。我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将部分测量或验证型的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的目标 。而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手、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信息进行仔细筛选,使学生经历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做好创新示范,营造实验创新的氛围
由于初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有限,要想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创新,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学习的榜样,为他们的实验创新起好表率作用。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中尽可能体现创新意图之外,还与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课程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大量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总结、表彰部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优秀作品,以点带面,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创新的活动中。并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爱迪生等人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途径──勇于质疑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尽管学生立即就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起“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再加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能达到预期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只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但是,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它要求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实验构思,并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还要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利用设计性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探究过程的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多样化,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① “发散法”,即面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猜想,多种答案,扩大选择余地;②“换元法”,即灵活地转换影响现象和过程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从而产生新的思路;③“转向法”,即思维在某一方向受阻时,马上转向另一方向;④“优选法”,即用心比较,寻找最优答案。以前的学生实验,一切都是按照确定好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也只是依样画葫芦,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思想方法。我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将部分测量或验证型的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的目标 。而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手、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信息进行仔细筛选,使学生经历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做好创新示范,营造实验创新的氛围
由于初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有限,要想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创新,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学习的榜样,为他们的实验创新起好表率作用。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中尽可能体现创新意图之外,还与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课程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大量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总结、表彰部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优秀作品,以点带面,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创新的活动中。并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爱迪生等人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