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技术是美妙的工具,也是电子可卡因。所以,关闭电脑并在现实世界中做事非常重要。
过去5年中,许多研究显示,上网越多感觉越糟糕。上网往往会取代睡眠、运动和当面交流,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改变原本个性活泼的人。最近,学者们开始暗示,虚拟世界可能诱发精神疾病。
有害影响由来已久
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在某种意义上或许让人变得更寂寞、更抑郁和焦虑,容易出现强迫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甚至引发精神病。
1996年夏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7名年轻研究人员混淆人与电脑的界限,同时生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他们口袋里塞着键盘,背包里藏着无线电信号传送器,眼前别着夹式屏幕,自称是“电子人”。但正如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指出的,“我们现在都是电子人”。这种不断网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尽管并不健康。
在过去5年间,美国人已融入网络生活,每天平均至少8小时盯着屏幕,比花在其他任何活动上的时间都要多。美国在校青少年平均上网约7小时,学习任务多时可长达11小时。同时,普通人每月收发短信约400条,是2007年时的4倍:青少年则更多,多的达到惊人的3700条。是2007年时的两倍。
过去5年间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让人想起脱缰的野马拽着骑手飞奔。研究表明。互联网不只是一种传输系统,而是正在创建一种“数字化自然状态”:人脑成了旋转的仪表盘。“这同气候变化一样重要,且前所未有。”英国牛津大学药理学教授苏珊,格林菲尔德说,“我们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为孩子创造最美妙的世界,但如果沉迷于这些技术,最终成为目光呆滞的僵尸,这一梦想就实现不了了。”
互联网会逼疯人类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塞梅尔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所所长彼得·怀布罗认为,“电脑就像电子可卡因”,加速狂躁及抑郁的循环性发作。
对网络和手机成瘾的恐惧已持续几十年,但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从未列入过“人机交互”类的内容。明年发布新标准后,网络成瘾症将被首次列入其中。中国、韩国近来已将网瘾列为严重的全民健康危机。在这些国家,网瘾患者达几亿人,其中超过30%是青少年。
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2010年进行“不插电”实验,要求200名大学生在一天中断网、不用手机。并写下感想日记。一名学生称,“我清楚感到自己上了瘾,有患病一般的依赖性”。另一名学生说“媒体是我的毒品”。“多数大学生不仅不愿意,而且从功能上无法脱离网络。”马里兰大学的报告总结道。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每10名受试者中就有1人对手机“完全上瘾”,6%的人承认自己有些强迫症,而3%的人不会让任何人碰自己的手机。
此后2年,对网络成瘾症的关注才愈演愈烈。今年4月,一项针对750名受访者的调查发现,上网时间越长,强迫性人格特征越明显。而事实上。很多人并非想联系谁。多数年轻员工开机是出于工作需要,80%的度假者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是为了休假工作两不误。
网络成瘾改变了大脑
网络已能对大脑造成影响。200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与衰老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加里·斯默尔,首次记录了网民的大脑变化。他找了24个人,其中一半是经验丰富的网民。另一半是新手。他给每个人都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发现了惊人的差异——资深网民的大脑前额皮质发生了改变。
事实证明。网络成瘾与脑白质异常有关,上网成瘾者的大脑,看起来像吸毒和酗酒者的大脑。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上网成瘾者的大脑中负责注意力、控制和执行功能的区域出现了脑白质异常。负责处理语言、记忆、感官等信息的大脑区域,收缩了lO至20%。更糟的是,收缩并未停止:上网时间越多,大脑“萎缩”迹象越明显。“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变得更冲动。”美国精神科医生阿布亚乌德说,强迫症病例在过去10年中已上升66%。
成瘾的早期标志之一,是每周上网超过38小时。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中有多少人属于此类?过去5年,许多研究显示上网越多感觉越糟糕。上网往往会取代睡眠、运动和当面交流。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扰乱原本个性活泼的人。还有学者认为,过度使用短信和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紧张、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与多个虚拟身份相比,现实不是我的最爱”
《电子失调症》一书作者拉里·罗森指出,多数研究显示“使用互联网与青少年抑郁症存在联系,视频游戏与抑郁存在牢固关系”。在《患难之交》一书中,作者采访了450余名青少年,发现这一上网人群悲哀且不堪重负。
人们告诉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所在和快乐之源。孩子们称无法与父母深入交流。“现在的母亲一边用母乳喂养婴儿,一边发短信。”“网络使我们忘记了人生的真谛。”
这种“真我蒸发”也发生在高中生和大学生身上。他们在真我身份未确定时,就与数字身份争斗不休。最新调查结果可能更加悲观。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实时追踪了216个孩子的网络习惯。其中30%表现出抑郁症迹象。上个月公布的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的孩子是上网最多的用户,他们在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游戏上花费大把时间,比其他人更频繁地切换浏览器窗口。
在网络世界里,一名大学生可能拥有4个不同的虚拟身份,而现实生活“只是另一个窗口”,并且“通常不是我的最爱”。这正是最可怕之处。
过去5年中,许多研究显示,上网越多感觉越糟糕。上网往往会取代睡眠、运动和当面交流,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改变原本个性活泼的人。最近,学者们开始暗示,虚拟世界可能诱发精神疾病。
有害影响由来已久
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在某种意义上或许让人变得更寂寞、更抑郁和焦虑,容易出现强迫症和注意力缺陷障碍,甚至引发精神病。
1996年夏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7名年轻研究人员混淆人与电脑的界限,同时生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他们口袋里塞着键盘,背包里藏着无线电信号传送器,眼前别着夹式屏幕,自称是“电子人”。但正如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指出的,“我们现在都是电子人”。这种不断网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尽管并不健康。
在过去5年间,美国人已融入网络生活,每天平均至少8小时盯着屏幕,比花在其他任何活动上的时间都要多。美国在校青少年平均上网约7小时,学习任务多时可长达11小时。同时,普通人每月收发短信约400条,是2007年时的4倍:青少年则更多,多的达到惊人的3700条。是2007年时的两倍。
过去5年间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让人想起脱缰的野马拽着骑手飞奔。研究表明。互联网不只是一种传输系统,而是正在创建一种“数字化自然状态”:人脑成了旋转的仪表盘。“这同气候变化一样重要,且前所未有。”英国牛津大学药理学教授苏珊,格林菲尔德说,“我们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为孩子创造最美妙的世界,但如果沉迷于这些技术,最终成为目光呆滞的僵尸,这一梦想就实现不了了。”
互联网会逼疯人类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塞梅尔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所所长彼得·怀布罗认为,“电脑就像电子可卡因”,加速狂躁及抑郁的循环性发作。
对网络和手机成瘾的恐惧已持续几十年,但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从未列入过“人机交互”类的内容。明年发布新标准后,网络成瘾症将被首次列入其中。中国、韩国近来已将网瘾列为严重的全民健康危机。在这些国家,网瘾患者达几亿人,其中超过30%是青少年。
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2010年进行“不插电”实验,要求200名大学生在一天中断网、不用手机。并写下感想日记。一名学生称,“我清楚感到自己上了瘾,有患病一般的依赖性”。另一名学生说“媒体是我的毒品”。“多数大学生不仅不愿意,而且从功能上无法脱离网络。”马里兰大学的报告总结道。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每10名受试者中就有1人对手机“完全上瘾”,6%的人承认自己有些强迫症,而3%的人不会让任何人碰自己的手机。
此后2年,对网络成瘾症的关注才愈演愈烈。今年4月,一项针对750名受访者的调查发现,上网时间越长,强迫性人格特征越明显。而事实上。很多人并非想联系谁。多数年轻员工开机是出于工作需要,80%的度假者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是为了休假工作两不误。
网络成瘾改变了大脑
网络已能对大脑造成影响。200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与衰老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加里·斯默尔,首次记录了网民的大脑变化。他找了24个人,其中一半是经验丰富的网民。另一半是新手。他给每个人都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发现了惊人的差异——资深网民的大脑前额皮质发生了改变。
事实证明。网络成瘾与脑白质异常有关,上网成瘾者的大脑,看起来像吸毒和酗酒者的大脑。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上网成瘾者的大脑中负责注意力、控制和执行功能的区域出现了脑白质异常。负责处理语言、记忆、感官等信息的大脑区域,收缩了lO至20%。更糟的是,收缩并未停止:上网时间越多,大脑“萎缩”迹象越明显。“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变得更冲动。”美国精神科医生阿布亚乌德说,强迫症病例在过去10年中已上升66%。
成瘾的早期标志之一,是每周上网超过38小时。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中有多少人属于此类?过去5年,许多研究显示上网越多感觉越糟糕。上网往往会取代睡眠、运动和当面交流。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扰乱原本个性活泼的人。还有学者认为,过度使用短信和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紧张、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与多个虚拟身份相比,现实不是我的最爱”
《电子失调症》一书作者拉里·罗森指出,多数研究显示“使用互联网与青少年抑郁症存在联系,视频游戏与抑郁存在牢固关系”。在《患难之交》一书中,作者采访了450余名青少年,发现这一上网人群悲哀且不堪重负。
人们告诉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所在和快乐之源。孩子们称无法与父母深入交流。“现在的母亲一边用母乳喂养婴儿,一边发短信。”“网络使我们忘记了人生的真谛。”
这种“真我蒸发”也发生在高中生和大学生身上。他们在真我身份未确定时,就与数字身份争斗不休。最新调查结果可能更加悲观。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实时追踪了216个孩子的网络习惯。其中30%表现出抑郁症迹象。上个月公布的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的孩子是上网最多的用户,他们在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游戏上花费大把时间,比其他人更频繁地切换浏览器窗口。
在网络世界里,一名大学生可能拥有4个不同的虚拟身份,而现实生活“只是另一个窗口”,并且“通常不是我的最爱”。这正是最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