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肖邦首创了钢琴叙事曲,在肖邦之前的叙事曲大都采取了声乐演唱的形式,此首《g小调钢琴叙事曲》(作品23号)是肖邦创作的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它的创作无疑是开辟了叙事曲往器乐方向发展的道路,为后来的叙事曲创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这首作品的创作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肖邦的生平、《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特点的研究,分析《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浪漫性特征,以便更好地演绎这首艺术性强、难度高的作品。
关键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浪漫性
一、肖邦及《g小调第一叙事曲》简述
(一)肖邦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家、作曲家,他几乎一生都在为创作钢琴曲呕心沥血,创作出很多经典钢琴曲目,传流至今,被世人赞誉为“钢琴诗人”。1810年肖邦在波兰出生,他从小就被发现有极高的音乐天赋,6岁学习演奏钢琴,16岁时成功考进华沙音乐学院专门学习研读作曲。专业系统化的学习丰富了他的知识体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作曲基础。20岁时,他出国到巴黎继续深造。肖邦在巴黎收获爱情后,他作曲的天赋就更加显现出来,成为了浪漫主义时期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所作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史上第一首钢琴叙事曲。在19世纪上半叶,叙事这一手法还没有应用于创作乐器曲,而是经常被用于创作叙事诗。肖邦在巴黎期间曾经和密茨凯维奇十分要好,肖邦曾经读过密茨凯维奇的一些诗,从他所作的诗歌获得了创作叙事曲的灵感,使得这首叙事曲充满了文学性、浪漫性。肖邦早期作品几乎都是描写祖国美好风光或爱情中你侬我侬的明亮欢快的场景,但这首叙事曲创作于波兰民族被压迫、革命失败之时,整首乐曲情绪起伏变化较复杂,表达了肖邦对祖国被侵略的愤慨。这种充满爱国热情的乐曲足以激发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和斗争意识,使人听后心潮澎湃。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了带有肖邦个人特色的较为自由的奏鸣曲曲式。这首作品大致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这五个部分,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引子:第1-7小节
开头是左右手同时演奏的相同旋律,在乐曲的一开始就有标注两个符号——f和pesante,速度标记为Largo,说明乐曲开始的情绪是很深厚、很悲壮的。第三小节的渐弱让这句话像是一句疑问,但是这个疑问并没有在下一句做出明确的回答,而是将问题积攒到后面,一起回答,更具有爆发力,也给人留出了想象空间,凸显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征。
2.呈示部:第8-93小节
第8小节开始,速度记号发生改变,由引子部分的Largo变成了Moderato,情绪从沉重变化为问答形式,像是一个老人在讲述一个凄惨悲伤的故事。第21小节,肖邦将调式转为a小调,故事得到了升华,情绪也更为激动,直到40小节,肖邦标注了agitato,这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像是战争,让人惶恐不安,心惊胆战。那种把心提到嗓子眼里的紧张感持续到56小节才结束,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上下跑动,左手奏出很有分量的八度低音,在这段跑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副部主题从68小节处开始,肖邦特意标注了Meno mosso和sotto voce,整个情绪从这里开始逐渐平静,旋律柔美悠扬,和声变化多端,十分具有歌唱性,好像是在说战争停止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了起来。直到92小节和93小节处才减慢,为展开部做好了充分准备,副部主题到此结束。
3.展开部:第94-165小节
从第94小节开始,柔美悠扬的旋律逐渐消失,逐步增加了不协和音的带入,预示灾难即将发生,逐渐将情绪带向悲戚。在第103小节灾难来临,高度紧张的音型不断重复,直到105小节最后一个和弦,大战终于爆发了。第106-125小节这段旋律使乐曲达到了高潮,充满了英雄气概,仿佛是昂首挺胸面对灾难,告诉敌人我不怕,左右手的一个个柱式和弦振奋人心。138小节风格发生转变,类似谐谑曲风格,是带有肖邦个人民族特色的旋律,左手采用三拍子圆舞曲式的伴奏模式,二分音符奏出了类似管乐的声音,连绵不断,同时左手高聲部旋律线条清晰。158小节开始,调性转为降E大调,明亮而又轻巧,162小节一连串下行半音阶将乐曲带入再现部。
4.再现部:第166-207小节
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在再现部中先出现,主部主题后出现,产生了倒置。先出现的副部主题和呈示部中的调性相同,同为降E大调,左手的伴奏型由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右手奏出饱满深厚的和弦,同时左右手的音域加宽,听起来更加宽广,同时又不失柔美,使之更加成熟。194小节开始再现主题部分,但是情绪相较于呈示部而言,显得更加绝望,g小调的黯淡色彩充斥着,直到206小节,慌乱不堪、绝望的情绪达到了全曲的最高点。207小节处的poco ritenuto使再现部结束,逐渐接近尾声。
5.尾声:第208-263小节
尾声部分采用了Presto con fuoco,拍号转变为引子部分的四四拍,肖邦在四四拍中的弱拍上标记了重音,使之听起来感觉更加紧张、悲戚。第242小节开始,右手连续不断地快速跑动,半音仍然给人一定的紧张感。252至253小节处的P和f,以及256至257小节处的P和ff,反差大,情绪得以递进增长。直到258小节处的fff,恨意终于爆发,最后结束到主音,全曲结束。
(二)节奏旋律分析
肖邦的浪漫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节奏、旋律变化极为丰富,无论什么题材什么情绪,他都能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来体现。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首叙事曲中,就充斥各种不同风格的节奏旋律。
在第8小节进入呈示部时,拍号变为四六拍,为引子部分沉重的疑问做出了不断延伸,右手高声部的长音保持高低起伏,增添了不平静感,凸显出了故事的波折。33小节右手部分一连串的装饰音不仅仅是装饰音,更是由装饰音组成的一段旋律,给人感觉像是一句语气强烈的疑问句,令人亢奋。在进入副部主题后,第68小节处开始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左手三音一组的旋律给人以很强的流动感,右手部分是十分明亮轻快的旋律,每一个音都像是揉进去的,温柔甜美,像是做了一场美梦。在93小节进入了展开部,肖邦通过从高音区转向低音区的音区变化,来体现出一种紧张感, 所用力度PP也表示危机正在悄悄来临,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气氛。138小节处开始风格的转变,右手飞快弹奏,像小姑娘小伙子在欢快地舞蹈,而左手的旋律像老人坐在某处独自叹息,左右手的节奏重音相错开来,形成对比强烈的乐段。145小节开始的一段半音递进的形式也是肖邦惯用的手法,通过半音递进升高或者降低,来体现出相应情绪的失落或是高涨。从170小节处开始,右手部分连续使用了三次五连音,制造出来了一种急于言表的感觉。185到186小节右手部分出现了两次连续八度跳进,情绪高涨,心跳加快,直到190小节后减慢,情绪逐渐缓和。在尾声部分,四四拍,重复音型反复演奏,肖邦在弱拍标注重音,这种节奏使人感觉更加紧张。252小节一段轻声的同和弦反复,像是教堂里面的钟声,沉痛地默哀在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随后突然爆发出来的六连音像是将心里的不甘和悲伤全部爆发出来。256-257小节的情绪对比更加强烈,双手从高音区和低音区反向级进的八度音型,加以装饰音,到最后越来越快的三连音,体现出肖邦内心痛苦的嘶吼,最后全曲在痛苦的氛围中结束。
三、结语
肖邦的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史上第一首叙事曲,是很多学者、大师必分析鉴赏的经典作品。演奏者需要充分了解肖邦创作该曲的社会背景,对这首曲目做好整体效果的把握,并且必须具备很强的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密茨凯维奇.密茨凯维奇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3]李时慧.浅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J].中国科技博览,2009(4).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关键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浪漫性
一、肖邦及《g小调第一叙事曲》简述
(一)肖邦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家、作曲家,他几乎一生都在为创作钢琴曲呕心沥血,创作出很多经典钢琴曲目,传流至今,被世人赞誉为“钢琴诗人”。1810年肖邦在波兰出生,他从小就被发现有极高的音乐天赋,6岁学习演奏钢琴,16岁时成功考进华沙音乐学院专门学习研读作曲。专业系统化的学习丰富了他的知识体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作曲基础。20岁时,他出国到巴黎继续深造。肖邦在巴黎收获爱情后,他作曲的天赋就更加显现出来,成为了浪漫主义时期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所作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史上第一首钢琴叙事曲。在19世纪上半叶,叙事这一手法还没有应用于创作乐器曲,而是经常被用于创作叙事诗。肖邦在巴黎期间曾经和密茨凯维奇十分要好,肖邦曾经读过密茨凯维奇的一些诗,从他所作的诗歌获得了创作叙事曲的灵感,使得这首叙事曲充满了文学性、浪漫性。肖邦早期作品几乎都是描写祖国美好风光或爱情中你侬我侬的明亮欢快的场景,但这首叙事曲创作于波兰民族被压迫、革命失败之时,整首乐曲情绪起伏变化较复杂,表达了肖邦对祖国被侵略的愤慨。这种充满爱国热情的乐曲足以激发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和斗争意识,使人听后心潮澎湃。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了带有肖邦个人特色的较为自由的奏鸣曲曲式。这首作品大致分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这五个部分,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引子:第1-7小节
开头是左右手同时演奏的相同旋律,在乐曲的一开始就有标注两个符号——f和pesante,速度标记为Largo,说明乐曲开始的情绪是很深厚、很悲壮的。第三小节的渐弱让这句话像是一句疑问,但是这个疑问并没有在下一句做出明确的回答,而是将问题积攒到后面,一起回答,更具有爆发力,也给人留出了想象空间,凸显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征。
2.呈示部:第8-93小节
第8小节开始,速度记号发生改变,由引子部分的Largo变成了Moderato,情绪从沉重变化为问答形式,像是一个老人在讲述一个凄惨悲伤的故事。第21小节,肖邦将调式转为a小调,故事得到了升华,情绪也更为激动,直到40小节,肖邦标注了agitato,这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像是战争,让人惶恐不安,心惊胆战。那种把心提到嗓子眼里的紧张感持续到56小节才结束,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上下跑动,左手奏出很有分量的八度低音,在这段跑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副部主题从68小节处开始,肖邦特意标注了Meno mosso和sotto voce,整个情绪从这里开始逐渐平静,旋律柔美悠扬,和声变化多端,十分具有歌唱性,好像是在说战争停止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了起来。直到92小节和93小节处才减慢,为展开部做好了充分准备,副部主题到此结束。
3.展开部:第94-165小节
从第94小节开始,柔美悠扬的旋律逐渐消失,逐步增加了不协和音的带入,预示灾难即将发生,逐渐将情绪带向悲戚。在第103小节灾难来临,高度紧张的音型不断重复,直到105小节最后一个和弦,大战终于爆发了。第106-125小节这段旋律使乐曲达到了高潮,充满了英雄气概,仿佛是昂首挺胸面对灾难,告诉敌人我不怕,左右手的一个个柱式和弦振奋人心。138小节风格发生转变,类似谐谑曲风格,是带有肖邦个人民族特色的旋律,左手采用三拍子圆舞曲式的伴奏模式,二分音符奏出了类似管乐的声音,连绵不断,同时左手高聲部旋律线条清晰。158小节开始,调性转为降E大调,明亮而又轻巧,162小节一连串下行半音阶将乐曲带入再现部。
4.再现部:第166-207小节
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在再现部中先出现,主部主题后出现,产生了倒置。先出现的副部主题和呈示部中的调性相同,同为降E大调,左手的伴奏型由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右手奏出饱满深厚的和弦,同时左右手的音域加宽,听起来更加宽广,同时又不失柔美,使之更加成熟。194小节开始再现主题部分,但是情绪相较于呈示部而言,显得更加绝望,g小调的黯淡色彩充斥着,直到206小节,慌乱不堪、绝望的情绪达到了全曲的最高点。207小节处的poco ritenuto使再现部结束,逐渐接近尾声。
5.尾声:第208-263小节
尾声部分采用了Presto con fuoco,拍号转变为引子部分的四四拍,肖邦在四四拍中的弱拍上标记了重音,使之听起来感觉更加紧张、悲戚。第242小节开始,右手连续不断地快速跑动,半音仍然给人一定的紧张感。252至253小节处的P和f,以及256至257小节处的P和ff,反差大,情绪得以递进增长。直到258小节处的fff,恨意终于爆发,最后结束到主音,全曲结束。
(二)节奏旋律分析
肖邦的浪漫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节奏、旋律变化极为丰富,无论什么题材什么情绪,他都能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变化来体现。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首叙事曲中,就充斥各种不同风格的节奏旋律。
在第8小节进入呈示部时,拍号变为四六拍,为引子部分沉重的疑问做出了不断延伸,右手高声部的长音保持高低起伏,增添了不平静感,凸显出了故事的波折。33小节右手部分一连串的装饰音不仅仅是装饰音,更是由装饰音组成的一段旋律,给人感觉像是一句语气强烈的疑问句,令人亢奋。在进入副部主题后,第68小节处开始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左手三音一组的旋律给人以很强的流动感,右手部分是十分明亮轻快的旋律,每一个音都像是揉进去的,温柔甜美,像是做了一场美梦。在93小节进入了展开部,肖邦通过从高音区转向低音区的音区变化,来体现出一种紧张感, 所用力度PP也表示危机正在悄悄来临,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气氛。138小节处开始风格的转变,右手飞快弹奏,像小姑娘小伙子在欢快地舞蹈,而左手的旋律像老人坐在某处独自叹息,左右手的节奏重音相错开来,形成对比强烈的乐段。145小节开始的一段半音递进的形式也是肖邦惯用的手法,通过半音递进升高或者降低,来体现出相应情绪的失落或是高涨。从170小节处开始,右手部分连续使用了三次五连音,制造出来了一种急于言表的感觉。185到186小节右手部分出现了两次连续八度跳进,情绪高涨,心跳加快,直到190小节后减慢,情绪逐渐缓和。在尾声部分,四四拍,重复音型反复演奏,肖邦在弱拍标注重音,这种节奏使人感觉更加紧张。252小节一段轻声的同和弦反复,像是教堂里面的钟声,沉痛地默哀在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随后突然爆发出来的六连音像是将心里的不甘和悲伤全部爆发出来。256-257小节的情绪对比更加强烈,双手从高音区和低音区反向级进的八度音型,加以装饰音,到最后越来越快的三连音,体现出肖邦内心痛苦的嘶吼,最后全曲在痛苦的氛围中结束。
三、结语
肖邦的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史上第一首叙事曲,是很多学者、大师必分析鉴赏的经典作品。演奏者需要充分了解肖邦创作该曲的社会背景,对这首曲目做好整体效果的把握,并且必须具备很强的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密茨凯维奇.密茨凯维奇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3]李时慧.浅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J].中国科技博览,2009(4).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