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变的京都:重生之谜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町屋,已经不合时宜了
  公元8世纪末,桓武天皇在京都建都。京都当时称作平安京,是一座几乎完全仿照隋唐长安城的城市,有皇城(宫城),有朱雀街(朱雀大路),也有东西市,还照抄了长安城的里坊制。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故有千年古都之称。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东京),京都随之失去首都地位,但仍是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千年的繁华,为这座城市留下了2000多座寺庙、园林和神社,还有无数棋盘状的小巷街道。不过,如今的京都,其实看不到千年前的建筑。那是因为15世纪后期的“应仁之乱”,使得京都成为战场,几乎沦为废墟。后来丰臣秀吉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重建京都,却完全改变了平安京建成之初的布局,不仅朱雀大路荡然无存,原本居中的宫城还移到了东边。
  到了二战时,京都又差点毁掉。但拯救京都的人,并不是传说中的梁思成。当时,作为10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同时又是日本文化中心,京都其实是美军首选的原子弹靶标城市。但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强烈反对用原子弹轰炸京都,原因是他认为彻底毁灭京都不利于美国在日本的战后重建。于是,美军的原子弹就投向了广岛和长崎。
  真正威胁这个千年古都的,其实是战后日本快速的城市化和造城运动。以“都市的不燃化”和“高度利用”为理由,京都开始对传统的木结构的住房开始改造,房地产开发商也在京都建起了一些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用钢筋混凝土替代木结构,对于经常遭受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日本人来说,似乎是唯一的选择,毕竟木结构的住房有个致命缺陷就是一点就燃,稍抢救不及,就烧成一片。十七世纪发生在江户的明历大火,一下子烧死十多万人,是日本史上仅次于东京大轰炸、关东大地震的最惨重的灾难。
  于是,京都千年以来的传统美丽的街道景观也受到了严重破坏。破坏最严重的,就是代表古京都精神的町屋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木造的两层排屋,屋子临街的一侧做买卖,门面都很窄,据说是丰臣秀吉掌管京都的时候,按店堂门面大小决定税额,于是京都的老百姓为了避税,都把门面建得窄窄的。町屋还要住人,所以都修得窄而狭长,中间还有安静的庭院。
  京都的町屋,不少是应仁之乱之后修建的,住过十几代人。但到了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后又迎来了泡沫经济,1974年前后,房地产大热,日本人疯狂买房。这时町屋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不仅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木造的建筑也难以维护。所以,摧毁它比保留它更具经济效益,因而町屋遭到了各种拆迁和重建,它们有的被改造成旅社、餐馆,还有的被现代建筑或停车场取代。
  日本作家寿岳章子在回忆那段时光时曾写道,“京都各地的剧烈变化让许多人为之心疼,从前京都风味十足的市町景象一眨眼全都变成一无所有的空地,准备盖成高楼大厦,并步步逼近风景区。我心爱的店铺、町区一个个消失了。每次总是关照母亲和我的卖草鞋的‘雁屋’关起门来不做生意很久了。向附近的人打听才知道,老板夫妇年纪都大了,已经相继辞世了。”本来,做京扇子(日本传统工艺品,早在平安时代就在宫廷内被使用)用的竹子,一直是用京都本地出产的,结果因为京都的地产开发,竹子也没有了,只能从日本其他地区输入。
  因为“社区营造”
  古都有了生命和活力
  不过,也是从这时开始,日本人开始反思,为了进行这样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就把那些拥有城市记忆的老建筑拆掉是否值得?而那些老建筑本身,是不是能作为一个城市景观继续延续下去?所以,京都各地区纷纷兴起了反对大厦建设的居民运动。甚至反对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抢救先锋人士,被热爱京都的人士推举出来角逐京都市长。
  同时,因为旅游经济的兴起,京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京都人更加有动力去保护这座古城了。不过,日本人的古城保护,跟中国不太一样。中国主要是政府主导,但日本的地方政府,只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运行——虽然日本的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使用权是高度分散的,政府很难占有大量的土地,也就没办法进行“大拆大建”。
  所以,京都采用了“微循环”的改造模式。基本做法就是,首先把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管网引入旧城,为旧城提供完善的现代生活条件。然后由政府制定旧城保护规划,所有居民都要遵守,如要对自家房屋院落进行改造,就要按规定来,经政府验收后,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
  这个改造过程,最值得注意的也就是日本人所推崇的“社区营造”。这个概念就是“城市建设”,但和中国的城建不同,“社区营造”是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这个好处很明显,因为是社区居民自己组织、自己治理,所以主人翁意识就很强了。古城里出现任何不符合古都风貌的东西,他们都会主动去纠正。而他们自发组成的各种协会和社团,也会从不同方面对古城负责,比如自治会担当社区的维护、管理,商会负责街区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同业公会则组织起漆器、陶器、织锦等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展示,乡土文化社团建设起一个个小型博物馆、资料馆。这样,古都也就有了生命和活力。
  所以,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京都一直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市之一。1994年,以京都市的文物为主,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清水寺、金阁寺、银阁寺、二条城、西本愿寺等17个寺院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的京都,市区内虽不乏现代建筑,但至今城市里没有特别高的建筑,新建建筑被限制在6层以下,屋瓦颜色、大小也要经过审批。警察局、学校等公共设施也尽量按照不影响城市感观的方式建造。比如京都塔,为了不破坏京都的历史景观,在设计上融进了佛教寺院中常用的蜡烛和烛台的造型。而京都市地铁的工期也是一拖再拖,修了几十年才通车。这是因为在修路过程中多次发现了文物古迹,只得暂时停下来,制定出保护办法后才能继续施工。还有麦当劳,当初要在京都投资设店,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麦当劳带有红色建筑标志,与京都古城风貌不一致,被认为“具有破坏性”。后来经过几年反复谈判,才达成妥协方案: 把分店外表建成咖啡色,既不红又不黑,与京都整体青灰色基本一致。   正是由于这样极端注重细节的保护,才让京都还保留着千年古都的风貌。每年到访京都的游客量,也是屡创新高,2015年甚至达到5684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也达到316万人次,观光旅游成为京都的最主要的产业。有趣的是,京都市还出台了一项与众不同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规定凡是穿和服这一日本国服出门的女子可以享受优惠的待遇。如乘坐出租车能享受9折,购物可享受9.5折,逛公园一律免费。这个政策施行到现在,结果让游客们都形成了共识,去京都一定要穿和服。在日本众多现代都市中,只有京都,穿和服走在街上却全然没有违和的感觉。
  古建筑究竟真不真
  这个问题真的重要?
  不过,漫步在京都的街头巷尾,感受其超越时空的氛围,很多中国游客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日本古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很新?中国的那些古建筑不都是灰头土脸的吗?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日本雨水丰沛灰尘少,所以建筑不容易脏。或者是因为日本有钱,古建筑维护跟得上。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人一直以来是通过拆除旧建筑来保护旧建筑物的。
  这说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但日本的那些古建筑,从严格意义来说,都不算古建筑。比较夸张的包括四天王寺、浅草寺、大阪城、姬路城,其实都是当代水泥建筑。而那些还保持木结构的古建筑,也是新修的。日本人的习惯是,定期或不定期将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物拆除,然后按照原样重新翻建,这种做法成为惯例。
  所以日本人心中几乎没有“危房”的概念。最典型的就是伊势神宫。不管原物是否损坏,是否有重建的必要,都是严格按照20年一重建的原则行事。翻建的办法并不是先拆后建,而是先建后拆,先在旧宫旁边建新的,新的落成之后即拆毁旧的。
  但与其说这是日本人的文化传统,还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惯性。因为东亚地区大多采用木结构建筑,而木料必然会腐朽,所以放弃维修腐朽的木料,替换上新的木料,就是经济实惠的选择了。以前中国的普通木结构建筑,也都是这么操作,修旧如新。
  但对于文物,中日两国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中国人追求的是文物的原味,所以不惜投入巨资对重要文物原样修补维护,尽量延长原物寿命,原物破旧得不能修复了,文物也就没有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应县木塔。这座木塔近千年不倒,完全是建筑史的奇迹。但这座木塔再不修,说不定哪天就倒了。
  但怎么维修,是个大问题。要是日本人,做法就很简单,直接照原样重建。更讲究一点呢,就是将应县木塔进行解体,换了木料重新组装。这个方案,也有人提,但很快被否决了,因为中国的专家都认为,把它重新装一次,就成了新的形态、新的样子。而文物维修,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最后,应县木塔还是采取了最保守的修缮,相当于给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拄上一根拐杖。
  一个古建筑物,是否因材质的改变而失去原有价值?这其实是个哲学问题了。对此,日本人反正是相当洒脱。他们不仅是直接重建,还根本不在乎是不是保持原样。日本现存唯一一座真正由唐朝人修建的建筑,是鉴真东渡后修建的奈良唐招提寺的金堂。但如今这个金堂,其实不像唐代建筑,因为唐代建筑屋顶坡度是很缓的,而现在的金堂屋顶坡度略微有些陡峭。这问题就出在它历史上的四次大修上,每次大修都有改动,后来还加上金属部件强化结构,这个金堂也就不是纯木结构了。
  而京都的古建筑,也都是这么修。比如著名的金阁寺,重修前后外观变化极大。至于那些町屋也不拒绝钢筋水泥。但所有这些,其实只是“材质”上的变化,旧城风貌还是完美地保留了下来。不过,古都之所以成为古都,关键在于文化传统是否保留完好,对于建筑而言,也就是形式与神韵比材质更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京都人的生活并未被现代化浪潮吞没,传统仍有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小潘达和大胖得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看历史》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肯定,得益于其不俗的质量和品位——杂志文章精挑细选,有内容、有思想,能益智增慧,丰富思想,强壮心灵,增强定力,开拓思路,滋养浩然正气。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这样定义“人”的概念:“人,就是他吃的东西”,什么样的精神养料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人。个人以为,《看历史》是国人健康的精神食粮,每个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的国人,不妨把《看历史
期刊
12个月的漫长订阅,一整年的极致阅读体验……现在一次搞定!VIP至尊专享!我们会把每月最新鲜的《看历史》第一时间送到你的手上!全套包邮!阅读,本应如此便捷!  全新的视觉体验!不变的阅读享受!仅需240元,全年包邮!包邮!  《看历史》2017全年订阅通道已经开启,我在微信等你~
期刊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社会,有着强烈的血缘氏族特征。随着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氏族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组织体,强有力的权力控制方式出现了。夏商周时代,广大的农业地区仍然维持这一特点。在可考资料最为丰富的周代,所谓的“井田制”就具有拟血缘氏族特征,但西周的实际经济形态更多地具有庄园经济的特点,这标志着氏族制度开始解体。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形态急剧变化。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小自耕农成为国家经济军事的基础,华
期刊
·浦顿·  去年,胡适的铜像在北大落成;最近,“北大与胡适”专题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看起来,北大开始欢迎这位老校长的回归了。有意思的是,今年也是鲁迅逝世80周年,有网站利用大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年轻人其实很喜欢鲁迅,在“关注鲁迅的人同时还关注谁”这个选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胡适。  一百年来,人们总是把这两个人进行比较,甚至有人模仿对四大名著的评判,弄了一句“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出来。要讨论
期刊
《哈佛中国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西洋镜日历》  西洋镜,又
期刊
近期“闺密”从生活娱乐话题上升为政治话题,和美韩两国当前的政治生态引发的舆论热点不无关系。回望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闺密”一词和它背后的人物,与政治其实一直保持着某种紧密的关联性。那些小闺房内的爱恨情仇,有时候也关系着帝国的政局变迁和人物命运。  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好“闺密”,自是非班昭和熹太后邓绥莫属。公元106年,汉和帝驾崩,太后邓绥面对“主幼国危”的政局,决定临朝称制。当其时,班昭已以6
期刊
“历史GDP”就是一个城市历史魅力的总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那些芸芸众生,不管是黎民百姓、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思想家、政治家,虽然命运各异,但都不会白干,他们作为城市灵魂的塑造者,其基因会被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城市是关于空间的艺术。上海、广州这样的因商埠而形成的城市,由河与岸来分割,北京、成都这样历史更为悠久的内陆城市,则由中心向外呈辐射状。1840年以后,列强进入中国,占领了沿海一些城市,
期刊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些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养成了一地市民独特的性格,当人们说“纽约客”的时候,不仅仅是指一本杂志,也包括纽约人的普遍性格,同样,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等少数城市,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民性格。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  纽约与纽约客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中心,其GDP于2013年超越东京,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按照我们的观念,纽约也是一座
期刊
一个没有地标的城市,就像一个没有棱角的年轻人一样,缺乏朝气,让人乏味。缺乏地标的城市,注定是平庸的。  世界上有两种城市地标:一种是在建造初期,人们并没有建地标的想法,但是经过几百上千年,建筑经受住了战争、火灾、风沙等考验,更重要的是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比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成都的都江堰。还有一种地标,它是工业化的产物,人们懂得在建筑中使用钢铁,随着城市的扩展,为了展示一个城市的雄
期刊
人类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变迁,积累至今的历史和文化是人类最伟大的财富。城市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作为文明的结晶,自然也集中体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成果,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历史名人故居便是很好的例证。历史名人故居是城市的历史标志和精神载体,是城市的活名片。如果说名人是城市的精神符号,那么名人故居就是记载城市文化历史的坐标。历史名人故居在传达城市历史的同时,也成了城市的特色标签,对历史文脉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