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语文课堂很是热闹。或是所谓的大语文教学观,让一些无所适从的教师走向了标新立异,所有音乐的、绘画的、表演的等等只要能沾上边的一切教学手段都用上了,特别是多媒体的介入,语文课愈来愈花里胡哨,一节课热热闹闹过了,却不知道得到了一些什么。或是教师讲学生听,师与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于被动地位,毫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把语文还给语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这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形式的课堂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学失去了本真。这是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让语文回归,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
什么是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而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立足点和归宿点。
如何营造语文阅读课中浓厚的语文味呢?
王菘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书卷味。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语文味:
1.对话文本,感情朗读。
书要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情朗读”吧!可惜的是,平常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读书情景。见到更多的是指导“重轻缓急、抑扬顿挫”。见到的是貌似有情却无情的“装腔样”,给人的是越读越烦。我想,把学生引入那“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该是我们教语文的课堂着力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只有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后,才能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形成阅读主体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譬如《曹刿论战》的阅读教学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教学步骤:
1)一字一顿的读;
2)谁读的越快越好;
3)你能不能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呢?
4)你能不能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呢?
5)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阅读的教学流程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2.品词析句,咬文嚼字。
语文文本中所写的那景、那事、那人、那情,我们好多人也似曾有过,可表达出来却很苍白。经过作家的笔头表达出来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以美感。其区别就在于语言的表现力不同吧。品味语言也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那遣词、造句、修辞、布局……。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一课一得,“滋身健脾”。
譬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典范,“排”字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炫耀“我有钱”的要面子的心态。《孔乙己》后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摸”字。把“摸”字和“排”字进行比较,“摸”字,说明孔乙己多么地贫寒和萎靡不振;而“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显示出孔乙己是多么地“富有”和趾高气扬。或许,字词就是制作“语文美食”的好原料,“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咬文嚼字。语文教师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嫌其浅,由浅入深,不嫌其简,由简入繁,促其形成“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这样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领略到文本中那种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3.圈点批注,摘抄书作。
读书时不评点,不批注,不摘抄,只能是泛泛的读书,难有深刻的独特的领悟,我们在阅读课上,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悟,把圈点批注的感悟说出来,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文段进行摘抄整理,写几句鉴赏性的文字,或是写下自己对人物、对事件的独特理解。由此迁移到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巧妙地把写作教学寓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尝试解决,感受体验,反思总结。在学生情之所至,急于表达之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下来。
4.创设氛围,共享美味。
优秀的语文课要张扬教师的个性美。教師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把教材吃透,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教师如果知识渊博,不仅是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还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跋涉,他就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语文课更应该创设一种氛围美。优秀的文本具有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等特征。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才能让学生深刻的去感受文本的各种美并反过来让学生得到熏陶。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优秀的语文课堂应洋溢着浓郁的文化美。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教师应始终坚守自己的田地,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把“语文味”教得浓一些。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去启迪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
什么是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而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立足点和归宿点。
如何营造语文阅读课中浓厚的语文味呢?
王菘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书卷味。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语文味:
1.对话文本,感情朗读。
书要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情朗读”吧!可惜的是,平常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读书情景。见到更多的是指导“重轻缓急、抑扬顿挫”。见到的是貌似有情却无情的“装腔样”,给人的是越读越烦。我想,把学生引入那“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该是我们教语文的课堂着力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只有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后,才能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形成阅读主体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譬如《曹刿论战》的阅读教学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教学步骤:
1)一字一顿的读;
2)谁读的越快越好;
3)你能不能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呢?
4)你能不能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呢?
5)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阅读的教学流程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2.品词析句,咬文嚼字。
语文文本中所写的那景、那事、那人、那情,我们好多人也似曾有过,可表达出来却很苍白。经过作家的笔头表达出来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以美感。其区别就在于语言的表现力不同吧。品味语言也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那遣词、造句、修辞、布局……。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一课一得,“滋身健脾”。
譬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典范,“排”字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炫耀“我有钱”的要面子的心态。《孔乙己》后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摸”字。把“摸”字和“排”字进行比较,“摸”字,说明孔乙己多么地贫寒和萎靡不振;而“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显示出孔乙己是多么地“富有”和趾高气扬。或许,字词就是制作“语文美食”的好原料,“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咬文嚼字。语文教师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嫌其浅,由浅入深,不嫌其简,由简入繁,促其形成“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这样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领略到文本中那种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3.圈点批注,摘抄书作。
读书时不评点,不批注,不摘抄,只能是泛泛的读书,难有深刻的独特的领悟,我们在阅读课上,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悟,把圈点批注的感悟说出来,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文段进行摘抄整理,写几句鉴赏性的文字,或是写下自己对人物、对事件的独特理解。由此迁移到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巧妙地把写作教学寓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尝试解决,感受体验,反思总结。在学生情之所至,急于表达之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下来。
4.创设氛围,共享美味。
优秀的语文课要张扬教师的个性美。教師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把教材吃透,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教师如果知识渊博,不仅是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还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跋涉,他就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语文课更应该创设一种氛围美。优秀的文本具有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等特征。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才能让学生深刻的去感受文本的各种美并反过来让学生得到熏陶。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优秀的语文课堂应洋溢着浓郁的文化美。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教师应始终坚守自己的田地,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把“语文味”教得浓一些。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去启迪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