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棉纱布抛售政策研究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抗战胜利后在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代表国民政府)之管制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代表国营纱厂)和上海及苏浙皖区棉纺织工业组成的第六区机器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代表民营纱厂)实行棉纱布抛售政策的过程,进而探析纺织资本家对该政策的态度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extile Machinery Industry Association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hina Textile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on behalf of the state-owned spinning mill) and th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Jiangsu, Zhejiang and Anhui provinces formed by the Sixth District Machine Mian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On behalf of private mills) the process of cotton gauze selling policy, and then explore the attitude of textile capitalists on the polic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其他文献
《崇祯二年休宁程虚宇立分书》反映的对典当资本的析分当为一次尝试性的分业。出现了尝试性分业和整体上表现为阶段性继业是程虚宇家族在典当资本继承方式上的显著特点。之所
本文认为高一涵在《努力周报》时期的政治思想 ,主要是倡导联邦制下的分权思想、批判军阀黑暗政治的民主思想以及关于中国政治“根本改造”的思想 ,并充分肯定高一涵这一时期
戴震继承了前代学者的思想,认为只有从字义训诂、名物制度的考释着手,才能读懂圣人大义,以观圣人之道.他认为,经是道的载体,闻道则是治经目的;然语言文字不通,则无从体察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