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弦歌满耳知民乐,最是美丽山泉村。”追寻山泉村成功之路,“民主治理”和“村民教育”是相得益彰的两个重要手段。没有深入人心的有效的“村民教育”,制度上的、物质上的建设必定会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力量荡涤和摧毁。从文化观念的深度来剖析,山泉村的成功实质是村民教育的成功。山泉村村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农民中的实践,为其他村的村民教育提供了成功的实例、鲜活的样本。
一、山泉村的今与昔
山泉村,在周庄镇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地处江阴市周庄镇东南部,与向阳、华西相接,现村域面积为2.3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近8000人。
通过五多的努力,山泉从一个脏乱的小村、穷村蝶变为如今的文明村、示范村。慕名前来的人们来到山泉花苑——山泉村村民集中居住区,会欣然发现这里完全是一个印象江南,一门一窗,一花一草,一石一桥,都印刻着曾经熟悉而悠远的水乡记忆。看青砖黛瓦间是秀美古朴,听流水淙淙中有婉约雅致,行曲径通幽处闻暗香浮动。而水乡民居建筑风韵里包裹的却是现代生活无微不至的便利:党史村史教育馆、村民学校、与市图书室联网互通的图书阅览室、书场、露天戏台、青少年校外辅导站、道德讲堂、棋牌室、器乐室、书法绘画室、健身场、娱乐会所、老年公寓……古旧与时尚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形式多样且富有创新的村民教育,使和润的村风又回到了山泉村。车辆停放整齐,垃圾分类投放,河道清澈,环境整洁,行为文明,邻里团结,村企合作,干群和谐,文化生活丰富。在这里,邻里和谐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在这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在这里,山泉花苑俨然已是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小区,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着全国各级各界人士的来访。
二、勇于创新的村民教育
山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目共睹的成就,既是该村以民主促民生规范治理的结果,又是以适合老百姓口味的村民教育重引导促提高而形成的共识和自觉的产物。
1.先培训再演出
2016年3月10日下午一点,山泉村邀请的省评弹演员孙世鉴和陆燕玉来到山泉村书场为村里的老年人表演。演出前村里的工作人员相约两位,并拿出有关村情村貌及老年教育的材料,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村情,巧妙穿插提供的传统美德、村规民约、行为习惯等老年教育内容。孙世鉴坦言,走南闯北几十年,还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其实在山泉村,每个月村里都会组织不同的评弹演员来村演出,为村民表演半个月。每场演出前先培训,有任务,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山泉村的老年人个个变得知书达礼,令人尊敬。
2.精选节目有寓意
山泉村内设有亲水露天剧场,这里三面环水,景色清幽,行云片片,流水潺潺,而且经常有精品节目在此免费演出,吸引着众多村民。但组织者始终不忘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之重任,有计划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寓教于乐。2016年4月,村里请省锡剧王子周东良等来演出三天,每天的演出内容都含有寓意。第一天,演出《珍珠塔》,旨在传达“信以修身”这一理念。方卿信守承诺,以德报怨,一曲“只要人间有真情在,和和睦睦更美好”余音悠长,警示世人。第二天,演出《八珍汤》,诠释“百孝善为先”以及“孝”的真谛。小儿子心怀孝意,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纵然弃官也要把母亲认,终将传为美谈。大儿子不孝不悌,终将遭到社会唾弃,受到道德鞭挞。第三天,演出《草命天子》,演绎何为“恭而有礼”,“与人为善天地助,恭而有礼成明王”。草命天子王华能将素不相识的老人买回家当作父亲奉养,一直以礼相待,更何况礼待天下呢?
3.“互联网+”有举措
山泉村内设村级图书室,并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市图书馆联网共建。不仅可以实现互通借还手续,而且每月更新1000册图书,不仅有纸质图书,还有电子图书,不仅有优雅的环境,还有细致周到的服务。全力打造“关注山泉”微信平台,日常推送党的声音、村里的活动、村民的行动,快速传送着满满的正能量;友情提醒、健康小贴,使村民们感受到村委的关怀,增长知识、充满智慧。山泉村还搭建局域网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开展有奖在线学习活动,引领村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快乐学习,做一名智慧的山泉人。
4.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更贴心
根据江阴市关工委的要求,在周庄校外辅导站建设方面,山泉村也走在前列。山泉村专门安排近500多平方米的场所,建立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旨在为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生活提供场所、营造良好氛围,并给予一定的学业辅导和素质拓展。为此他们还积极请老同志、大学生村官参与管理,同时与中小学联系,请教师担任义工,结合学生在校实际,做好校外相应的教学和辅导。为提高辅导效果和排解双职工村民无法照顾子女的困难,山泉村还为学生免费提供晚餐、校外学习资料和活动器材。山泉村的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村委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以及村民贴心的关爱。
5.传统手工制作重实践
山泉村在村民教育活动中心,专门设立传统手工制作室,做好优秀手工艺制作的传承工作。适逢传统节气,村委便请来村里的能工巧匠,现场施教。如在春节来临之时,村里提供相关材料并组织村民学习现场制作,制作完成的成品可以拿回家布置居室,整个山泉村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端午节,村里的义工们学习怎么制作粽子,而后发给村民共享。中秋节,他们制作“山泉月饼”,十月份他们会制作“十月白酒”,敬老节他们制作各色糕点……山泉村在学习中传承,在实践中提升,在分享中传颂。
三、初成体系的村民教育
“全国十佳最美村官”村党委书记李全兴说,山泉村的“三农”—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关健在于人。而村民素质的提升,不能靠引进,只能依靠学习教育来提升,要想全面提升就要建立良好的村民教育体系。
1.层级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山泉村形成了由一名村委副书记、一名村官和各项教育学习管理员组成的管理体系,全面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全村的村民教育。山泉村的教育管理更多的是村民的自觉、自主教育和管理。他们充分挖掘村内资源、村民力量,使许多教育和管理更富有情感、更接地气。例如,交通法规,他们设立村级交警员,选取村民作为交警对村民进行交通相关的教育和管理。同时,舍得聘请社会力量进行言传身教,使山泉教育站得更高,更有内涵和品位,也更富有教育力。
2.以人为本的分类教育体系
村里开设了婴幼儿的育婴培训班、村民幼儿园、中小学校外辅导站、到老年健康养生学习场所。从普通百姓到党员干部企业家,都是教育对象。村里为他们分门别类,量身定做了一些教育内容,选用适当的形式,提供相应的场所,聘请最佳的人选。教育内容从不要随地大小便、不乱丢杂物、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教育方式从传统习俗手工艺制作到“互联网+”社区的网络学习智慧平台,凡教育体系所涉及到的应有尽有。
福满山泉,幸福体现在村民们居住的美丽的山泉花苑,体现在村民们脸上由心底发出的微笑,体现在人人颂扬的口碑中。研究山泉村村民的幸福,必然要研究山泉村的村民教育。只有通过物质生活改变之后的精神生活的紧紧跟上,甚至精神生活能够领跑物质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山泉村的社区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一种适应新农村、新市民的教育,这种教育已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教育提供了一种样板示范,并必将引领广大农村乃至城市的社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功的村民教育是山泉村流淌幸福的另一个不竭的源流。
一、山泉村的今与昔
山泉村,在周庄镇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地处江阴市周庄镇东南部,与向阳、华西相接,现村域面积为2.3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近8000人。
通过五多的努力,山泉从一个脏乱的小村、穷村蝶变为如今的文明村、示范村。慕名前来的人们来到山泉花苑——山泉村村民集中居住区,会欣然发现这里完全是一个印象江南,一门一窗,一花一草,一石一桥,都印刻着曾经熟悉而悠远的水乡记忆。看青砖黛瓦间是秀美古朴,听流水淙淙中有婉约雅致,行曲径通幽处闻暗香浮动。而水乡民居建筑风韵里包裹的却是现代生活无微不至的便利:党史村史教育馆、村民学校、与市图书室联网互通的图书阅览室、书场、露天戏台、青少年校外辅导站、道德讲堂、棋牌室、器乐室、书法绘画室、健身场、娱乐会所、老年公寓……古旧与时尚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形式多样且富有创新的村民教育,使和润的村风又回到了山泉村。车辆停放整齐,垃圾分类投放,河道清澈,环境整洁,行为文明,邻里团结,村企合作,干群和谐,文化生活丰富。在这里,邻里和谐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在这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在这里,山泉花苑俨然已是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小区,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着全国各级各界人士的来访。
二、勇于创新的村民教育
山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目共睹的成就,既是该村以民主促民生规范治理的结果,又是以适合老百姓口味的村民教育重引导促提高而形成的共识和自觉的产物。
1.先培训再演出
2016年3月10日下午一点,山泉村邀请的省评弹演员孙世鉴和陆燕玉来到山泉村书场为村里的老年人表演。演出前村里的工作人员相约两位,并拿出有关村情村貌及老年教育的材料,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村情,巧妙穿插提供的传统美德、村规民约、行为习惯等老年教育内容。孙世鉴坦言,走南闯北几十年,还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其实在山泉村,每个月村里都会组织不同的评弹演员来村演出,为村民表演半个月。每场演出前先培训,有任务,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山泉村的老年人个个变得知书达礼,令人尊敬。
2.精选节目有寓意
山泉村内设有亲水露天剧场,这里三面环水,景色清幽,行云片片,流水潺潺,而且经常有精品节目在此免费演出,吸引着众多村民。但组织者始终不忘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之重任,有计划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寓教于乐。2016年4月,村里请省锡剧王子周东良等来演出三天,每天的演出内容都含有寓意。第一天,演出《珍珠塔》,旨在传达“信以修身”这一理念。方卿信守承诺,以德报怨,一曲“只要人间有真情在,和和睦睦更美好”余音悠长,警示世人。第二天,演出《八珍汤》,诠释“百孝善为先”以及“孝”的真谛。小儿子心怀孝意,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纵然弃官也要把母亲认,终将传为美谈。大儿子不孝不悌,终将遭到社会唾弃,受到道德鞭挞。第三天,演出《草命天子》,演绎何为“恭而有礼”,“与人为善天地助,恭而有礼成明王”。草命天子王华能将素不相识的老人买回家当作父亲奉养,一直以礼相待,更何况礼待天下呢?
3.“互联网+”有举措
山泉村内设村级图书室,并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市图书馆联网共建。不仅可以实现互通借还手续,而且每月更新1000册图书,不仅有纸质图书,还有电子图书,不仅有优雅的环境,还有细致周到的服务。全力打造“关注山泉”微信平台,日常推送党的声音、村里的活动、村民的行动,快速传送着满满的正能量;友情提醒、健康小贴,使村民们感受到村委的关怀,增长知识、充满智慧。山泉村还搭建局域网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开展有奖在线学习活动,引领村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快乐学习,做一名智慧的山泉人。
4.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更贴心
根据江阴市关工委的要求,在周庄校外辅导站建设方面,山泉村也走在前列。山泉村专门安排近500多平方米的场所,建立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旨在为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生活提供场所、营造良好氛围,并给予一定的学业辅导和素质拓展。为此他们还积极请老同志、大学生村官参与管理,同时与中小学联系,请教师担任义工,结合学生在校实际,做好校外相应的教学和辅导。为提高辅导效果和排解双职工村民无法照顾子女的困难,山泉村还为学生免费提供晚餐、校外学习资料和活动器材。山泉村的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村委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以及村民贴心的关爱。
5.传统手工制作重实践
山泉村在村民教育活动中心,专门设立传统手工制作室,做好优秀手工艺制作的传承工作。适逢传统节气,村委便请来村里的能工巧匠,现场施教。如在春节来临之时,村里提供相关材料并组织村民学习现场制作,制作完成的成品可以拿回家布置居室,整个山泉村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端午节,村里的义工们学习怎么制作粽子,而后发给村民共享。中秋节,他们制作“山泉月饼”,十月份他们会制作“十月白酒”,敬老节他们制作各色糕点……山泉村在学习中传承,在实践中提升,在分享中传颂。
三、初成体系的村民教育
“全国十佳最美村官”村党委书记李全兴说,山泉村的“三农”—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关健在于人。而村民素质的提升,不能靠引进,只能依靠学习教育来提升,要想全面提升就要建立良好的村民教育体系。
1.层级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山泉村形成了由一名村委副书记、一名村官和各项教育学习管理员组成的管理体系,全面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全村的村民教育。山泉村的教育管理更多的是村民的自觉、自主教育和管理。他们充分挖掘村内资源、村民力量,使许多教育和管理更富有情感、更接地气。例如,交通法规,他们设立村级交警员,选取村民作为交警对村民进行交通相关的教育和管理。同时,舍得聘请社会力量进行言传身教,使山泉教育站得更高,更有内涵和品位,也更富有教育力。
2.以人为本的分类教育体系
村里开设了婴幼儿的育婴培训班、村民幼儿园、中小学校外辅导站、到老年健康养生学习场所。从普通百姓到党员干部企业家,都是教育对象。村里为他们分门别类,量身定做了一些教育内容,选用适当的形式,提供相应的场所,聘请最佳的人选。教育内容从不要随地大小便、不乱丢杂物、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教育方式从传统习俗手工艺制作到“互联网+”社区的网络学习智慧平台,凡教育体系所涉及到的应有尽有。
福满山泉,幸福体现在村民们居住的美丽的山泉花苑,体现在村民们脸上由心底发出的微笑,体现在人人颂扬的口碑中。研究山泉村村民的幸福,必然要研究山泉村的村民教育。只有通过物质生活改变之后的精神生活的紧紧跟上,甚至精神生活能够领跑物质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山泉村的社区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一种适应新农村、新市民的教育,这种教育已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教育提供了一种样板示范,并必将引领广大农村乃至城市的社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功的村民教育是山泉村流淌幸福的另一个不竭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