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刘家沟生态移民迁出区基本概况的叙述,对该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整地、栽植、加强抚育管理及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林业生态建设;建议;宁夏固原;刘家沟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61-02
1 基本概况
刘家沟距固原市区25 km,土地总面积901.33 hm2,其中,耕地面积213.33 hm2,退耕还林8 hm2,有林地66.67 hm2,未成林地166.67 hm2,封山育林266.67 hm2,荒山180 hm2。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为尽快恢复区域内生态环境,开城镇积极响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政策。截至2012年,该村整村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后,一方面人工栽植樟子松、云杉、山桃、刺槐、柠条等,另一方面让其进行自然修复。同时,原州区注意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村部、学校房屋及配套的电力、水利、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为后续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目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逐步凸显。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造轻管,杂草茂盛
移民搬迁后,放牧、砍材、挖药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然而,林业建设面临如下问题:一是造林的面积大、任务重、劳力少,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树种的林学特性研究不够,只注重造林,忽视了幼林地抚育管理,杂草的生长远远超过幼林的长势,严重影响幼林的成活率;二是护林员职能发挥不够,缺乏对幼树的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意识,只注重偷牧、留牧、毁林现象管理;三是防火意识淡薄,重视不够,值班抓的多,实地采取措施少[1-2]。
2.2 整地标准低,苗木规格小
该区坡度较小,土地平坦,宜林荒山坡度较陡,植被恢复快,杂草茂盛,移民搬迁后,主要采取鱼鳞坑整地,没有严格按照死土培埂、活土还原的标准整地,造林树种设计为樟子松、油松、柠条、刺槐、山桃、山杏等小苗,造成幼林严重受挫,给移民区生态修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3]。
2.3 土壤墒情差,成活率低
该区地处干旱丘陵区,土壤多为砂壤土,年降雨量400 mm左右,栽植后没有及时浇水,加之大面积高大杂草对土壤墒情的消耗,导致杂草茂盛、苗木弱小,造成小苗缺水死亡,严重降低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4 防治意识缺乏,鼠、兔危害严重发生
只注重造林,缺乏抚育及病虫害、鼠害防治,没有对幼林区的杂草实施全面清除或控制,仅2年时间,植被已自然恢复,“人退了,动物进了”,野鸡、野兔、野猪随处可见,鼢鼠繁殖加快,每逢春秋季危害高峰,所害之处树木根系严重受损;野兔主要啃食近地面处树干的皮层,所害之处皮层全损,成片死亡。然而,造林后很少对幼林区实施药物防治病虫鼠害及人工扑打,造成鼠、兔危害严重发生,形成造林不见林的恶性循环。
3 建议
3.1 整地
春季对移民后的耕地用机械进行深耕,7月入伏后深耕2次,充分利用太阳光杀菌除虫,有效消灭杂草。8月集中按株行距2 m×2 m,密度2 505株/hm2,进行大鱼鳞坑整地,要求口径为120 cm×100 cm,在鱼鳞坑中间挖宽60 cm、深60 cm的沟,将挖出的死土培埂,活土回填沟内,呈反坡状,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有效进行蓄水保墒,为翌年春秋季植树奠定基础。
3.2 栽植
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植苗造林,宜早不宜迟。苗木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一律采用大苗造林,针叶树云杉、油松、落叶松、樟子要求1 m以上带30 cm土球栽植;阔叶树种杨、柳、刺槐等要求胸径3 cm以上,苗高2 m,根系发达;丁香、连翘等花灌木要求10个分枝以上,带土球深栽,与山桃等进行带状或片状混交造林;栽植严格按照“一提、二踩、三覆土”的方法进行,确保踩实栽植苗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河水资源,做到随栽随浇水,确保浇透水,提高苗木成活率。
3.3 加强抚育管理
栽植后为了抑制杂草对苗木生长,沿栽植行喷药1~2次全面除草,第2年进行2次喷药除草,以后逐年减少除草次数,喷洒除草剂时要切记选择无风天气,用喷药罩将喷头罩住,贴近地面,严格防止药物喷洒到树上,树冠下面杂草必须进行人工清除。同时,组织防鼠、防兔专业队,在鼢鼠活动高峰期,利用药物溴地龙用大豆粉、玉米粉碎搅拌均匀置于洞穴中,也可以用灭鼠弹进行防治和人工扑打。春秋季对幼树林机械喷洒石硫合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效减少野兔对树干的危害,为苗木健康、健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4]。
3.4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提高防火意识
一是提高护林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增加护林指标,提高工资待遇,落实管护范围,实行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逐步发展专职护林员;二是加大封山禁牧工作,管护人员要随时对管护范围内的树木组织人员进行修枝、病虫害防治等;三是随时加强林区道路及停车场维修,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兰永杰.黑刺沟生态移民迁出区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45.
[2] 马海峰.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91-192.
[3] 马自良.宁夏海原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9):136-137.
[4] 薛新乐,柳智平,田国江.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问题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11(4):56-57.
关键词 生态移民迁出区;林业生态建设;建议;宁夏固原;刘家沟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61-02
1 基本概况
刘家沟距固原市区25 km,土地总面积901.33 hm2,其中,耕地面积213.33 hm2,退耕还林8 hm2,有林地66.67 hm2,未成林地166.67 hm2,封山育林266.67 hm2,荒山180 hm2。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为尽快恢复区域内生态环境,开城镇积极响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政策。截至2012年,该村整村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后,一方面人工栽植樟子松、云杉、山桃、刺槐、柠条等,另一方面让其进行自然修复。同时,原州区注意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村部、学校房屋及配套的电力、水利、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为后续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保障。目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逐步凸显。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造轻管,杂草茂盛
移民搬迁后,放牧、砍材、挖药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然而,林业建设面临如下问题:一是造林的面积大、任务重、劳力少,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树种的林学特性研究不够,只注重造林,忽视了幼林地抚育管理,杂草的生长远远超过幼林的长势,严重影响幼林的成活率;二是护林员职能发挥不够,缺乏对幼树的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意识,只注重偷牧、留牧、毁林现象管理;三是防火意识淡薄,重视不够,值班抓的多,实地采取措施少[1-2]。
2.2 整地标准低,苗木规格小
该区坡度较小,土地平坦,宜林荒山坡度较陡,植被恢复快,杂草茂盛,移民搬迁后,主要采取鱼鳞坑整地,没有严格按照死土培埂、活土还原的标准整地,造林树种设计为樟子松、油松、柠条、刺槐、山桃、山杏等小苗,造成幼林严重受挫,给移民区生态修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3]。
2.3 土壤墒情差,成活率低
该区地处干旱丘陵区,土壤多为砂壤土,年降雨量400 mm左右,栽植后没有及时浇水,加之大面积高大杂草对土壤墒情的消耗,导致杂草茂盛、苗木弱小,造成小苗缺水死亡,严重降低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4 防治意识缺乏,鼠、兔危害严重发生
只注重造林,缺乏抚育及病虫害、鼠害防治,没有对幼林区的杂草实施全面清除或控制,仅2年时间,植被已自然恢复,“人退了,动物进了”,野鸡、野兔、野猪随处可见,鼢鼠繁殖加快,每逢春秋季危害高峰,所害之处树木根系严重受损;野兔主要啃食近地面处树干的皮层,所害之处皮层全损,成片死亡。然而,造林后很少对幼林区实施药物防治病虫鼠害及人工扑打,造成鼠、兔危害严重发生,形成造林不见林的恶性循环。
3 建议
3.1 整地
春季对移民后的耕地用机械进行深耕,7月入伏后深耕2次,充分利用太阳光杀菌除虫,有效消灭杂草。8月集中按株行距2 m×2 m,密度2 505株/hm2,进行大鱼鳞坑整地,要求口径为120 cm×100 cm,在鱼鳞坑中间挖宽60 cm、深60 cm的沟,将挖出的死土培埂,活土回填沟内,呈反坡状,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有效进行蓄水保墒,为翌年春秋季植树奠定基础。
3.2 栽植
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植苗造林,宜早不宜迟。苗木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一律采用大苗造林,针叶树云杉、油松、落叶松、樟子要求1 m以上带30 cm土球栽植;阔叶树种杨、柳、刺槐等要求胸径3 cm以上,苗高2 m,根系发达;丁香、连翘等花灌木要求10个分枝以上,带土球深栽,与山桃等进行带状或片状混交造林;栽植严格按照“一提、二踩、三覆土”的方法进行,确保踩实栽植苗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河水资源,做到随栽随浇水,确保浇透水,提高苗木成活率。
3.3 加强抚育管理
栽植后为了抑制杂草对苗木生长,沿栽植行喷药1~2次全面除草,第2年进行2次喷药除草,以后逐年减少除草次数,喷洒除草剂时要切记选择无风天气,用喷药罩将喷头罩住,贴近地面,严格防止药物喷洒到树上,树冠下面杂草必须进行人工清除。同时,组织防鼠、防兔专业队,在鼢鼠活动高峰期,利用药物溴地龙用大豆粉、玉米粉碎搅拌均匀置于洞穴中,也可以用灭鼠弹进行防治和人工扑打。春秋季对幼树林机械喷洒石硫合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效减少野兔对树干的危害,为苗木健康、健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4]。
3.4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提高防火意识
一是提高护林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增加护林指标,提高工资待遇,落实管护范围,实行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逐步发展专职护林员;二是加大封山禁牧工作,管护人员要随时对管护范围内的树木组织人员进行修枝、病虫害防治等;三是随时加强林区道路及停车场维修,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兰永杰.黑刺沟生态移民迁出区现状及生态修复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45.
[2] 马海峰.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91-192.
[3] 马自良.宁夏海原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9):136-137.
[4] 薛新乐,柳智平,田国江.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问题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11(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