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策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内蒙古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青年人才缺乏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农牧区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有文化层次、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农牧区几乎成为人才洼地。为了激励青年回流,通过调查分析内蒙古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情况及不愿回流的原因,提出推动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牧区;青年人才;回流;内蒙古巴林右旗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84
  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西移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牧区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近年来农牧区出现各种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短缺或外流的现状,如何吸引并留住本土青年人是农牧区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通过对内蒙古达林台嘎查农牧区进行调查,具体分析了农牧区推动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对策及措施。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农牧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对社会进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全面了解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现状,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法和访谈方法。本次研究遵循调查问卷的基本规则,编制了“巴林右旗农村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情况的调查问卷”,对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的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不愿回流的原因,以此为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吸引本土青年人才回流提供针对性的对策。
  1 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情况
  1.1 农牧区青年人才回流的基本情况
  达林台嘎查一直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回流率低的问题,适应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各类青年人才回流甚少。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达林台嘎查农牧区回流对象年龄为25~30岁,学历是本科、专科或外出学习技术工作的青壮年。一些回流的本土青年人才中,包括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各种专业人才,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在苏木、嘎查工作的较多,在农牧区从事农牧工作的专业人才回流率严重低下[1]。
  1.2 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的特殊性
  与外地人才相比,本土人才对自己家乡的人文环境更熟悉,他们是在家乡特有的历史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对家乡有着深厚的“爱农爱牧”情结,对家乡充满了热情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似的經历、文化背景及语言使得他们更具有动力为农牧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本土青年人才面临的问题,如居住、子女教育等困难少,这有利于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农牧区的发展工作当中。
  2 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不愿回流的原因
  2.1 现有人才回流系统整体发展水平滞后
  高等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也有一些会回到农牧区工作,但大多不是长期的,一旦在城市找到工作便离开农牧区。毕业生离开农牧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达林台嘎查农牧区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偏低,无专门回流制度,没有相应的待遇与保障,这就造成目前农牧区真正需要的从事农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如兽医、畜牧检疫人才等[2]。
  2.2 经济发展缓慢和基础建设不健全
  达林台嘎查是半农半牧地区,农牧民的基本收入渠道是畜牧,单独务农的农民甚少。因此,农牧民的收入渠道单一,波动性大是影响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因素。畜牧业是传统的产业,是一种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和畜牧资源的产业。草原的资源就是牧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牧草的优劣和增减也会直接关系到牧民收入的高低。牧民们有了丰美的草才能养育肥壮的牲畜,才能让牧民的收入增加;相反,产草量下降,牲畜不肥,牧民的收入便会减少。
  农牧区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牧区生活环境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政府在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一些地方进展也比较快。但是,农牧区与城市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据达林台嘎查的调查,乡镇卫生院存在装备和设施不全、距离远、服务能力弱、医护不专业等问题,不利于农牧民就近就医。
  2.3 农牧区对本土青年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农牧民观念较为落后,绝大部分人认为高学历人才留在农牧区不如留在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农牧民们越觉得是浪费。缺乏对青年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因为农牧民父母这种固有的想法,导致他们的子女不愿回到农牧区。
  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农牧民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性,部分具有专业技能的农牧区人才和种植养殖大户也缺乏主动带领农牧民发展致富的意识,只是单纯想发展自身,这和传统守旧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也和农牧区大环境及氛围有直接关系。
  3 推动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对策
  3.1 改善农牧区的基础设施、生产及生活条件
  要确保支农资金投放到农牧区基础设施方面,安排专项资金投放到具体领域。加强农牧区基础建设,包括农牧区的电网改造、农业产业和畜牧产业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治理农牧区生态环境。满足农牧民精神娱乐需求,把农牧区变成农牧民生活的乐园,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青年人才回到农牧区、留在农牧区。
  3.2 发展农牧区教育事业
  3.2.1 发展农牧区基础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素质
  针对思想落后的农牧民,应开展广泛的教育讲座,改变其固有的传统观念,为青年人才的回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减少农牧区青年人才回流的阻力。教育是民生之基,想要普遍提高农牧民素质,使其适应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重视农牧区教育。20世纪初,我国已开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注重于向农牧区教育倾斜[3]。从2006年起,国家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同时,国家也增加了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还有各种社会力量设立的奖学金等资助[4]。但仅仅加大对农牧区教育投入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牧、爱农情结,也就是要在思想感情方面做到热爱农牧业,将爱牧、爱农情结渗透到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如此才能培养真正愿意为农牧区服务的本土青年人才,为农牧区的发展培养有用的本土青年人才。   3.2.2 发挥涉农牧高等院校的作用,为农牧区培养专业人才
  高等院校特别是涉农牧的高等院校更应以提高农牧区劳动力素质为己任,可定制相关战略,为农牧区培养一批“出得来、回得去、用得上”的农牧民大学生。据达林台嘎查的调查,农牧区急需干部类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从事农牧的技术人才(如兽医人才、畜牧检疫人才)、管理经营人才、教育类人才、牧区社会工作人才等[5]。
  涉农牧的高等院校要加强对从事农牧专业的青年人才教育。通过开立教育专业课程、到农牧区亲身实践,增强在校大学生献身农牧业的使命感,赋予他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牧区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牧区的渠道,同时还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步骤,进一步地调整大学生培养计划,从而提高人才质量。当前,不仅要着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青年人才到农牧区后能够受欢迎、用得上、干得起,还要通过科技来吸引更多的农牧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
  3.3 提高农牧区人才待遇
  农牧区的自然环境比起城市喧哗快节奏的生活更加安逸和舒服,农牧区可以以环境优势吸引本土青年人才和有意愿、有能力从事农牧产业的人才進入农牧区。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及提高待遇保障,是推动本土青年人才回流的最直接方式。虽然农牧区的环境特殊性影响较大,但只要为青年人才提供充足的工作收入、奖励等,让他们在农牧区的待遇和总收入与城市相差无几,那么农牧区对本土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就会大大提升,进而迅速回流青年人才。对于先返回农牧区的青年人才给予政策优惠,为其他高校毕业生返回农牧区奠定政策基础,多重因素结合带动农牧区人才回流的热潮。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越来越多的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离开农牧区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农牧区缺乏人才,制约了农牧区的发展。
  通过对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的调研,了解到了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的情况和不愿回流的原因,主要原因包括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和基础建设不健全、缺乏完善及优惠的政策支持及农牧区对青年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等。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推动农牧区本土青年人
  才回流的对策措施,即发展农牧区教育事业和提高待遇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丽桂.“城归”、“新村民”与乡村人才回流机制构建[J].现代经济探讨,2020(3):117-122.
  [2] 高燕,肖红波.四川地区农村人才回流路径及机制探索:以川南浅丘陵地区为例[J].经济师,2020(3):129-130.
  [3] 李秀美.基于产业化发展的农业人才“回流”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89-95.
  [4] 胡红霞.试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才回流[J].经济问题探索,2009(1):32-36.
  [5] 卫松,杨昌儒.农村青年人才发展与农村再生关系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前沿,2017(9):76-81.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甘肃省渭源县如何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的关键。基于此,就渭源县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市场前景对渭源县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发展观光农业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观光农业;影响因素;发展思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 设置0、200、300、400 kg/hm2共4个施氮量水平,研究其对机插水稻甬优6708源库性状、产量、叶面积指数、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300 kg/hm2处理下的产量最高;2)增加氮肥的施入量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但会使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  关键词 施氮量;产量;干物质生产;含氮率;氮素积
期刊
摘 要 以宏硕899玉米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炭处理(1 t·hm-2、4 t·hm-2、7 t·hm-2、10 t·hm-2),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有利于宏硕899的生长发育,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在株高和茎粗上的性状表现越好。施入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当施炭量达到7 t·hm-2时,宏硕899产量在本试验中达到峰值,比对照增产17.39%。
期刊
张长城医师你好:  感谢你对本文的关注和建议,下面我就你的问题和建议做一简要回答.
期刊
摘 要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奶牛的生殖器官发炎、母牛流产与不育等,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会对广大养殖业主的经济收益、畜牧业的发展、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奶业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奶牛布病的防控净化,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
期刊
摘 要 养殖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水产养殖方针,使淡水养殖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淡水养殖鱼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简要阐述淡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以期为淡水鱼类的养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淡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控制措施  中图
期刊
患者男性,39岁.临床诊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查体:体温36.3℃,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75次/min,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室壁整体运动明显减弱,二尖瓣口中、重度反流,三尖瓣口轻度反流
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每月一次的定稿会上,从前一个月收到的数百份继续教育园地答题卡中抽取幸运读者共10名。现将2004年第10期的幸运读者公布如下。
摘 要 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生产经营规模及教育培训需求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镇江市农民培育现状。结果表明,镇江市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存在政府角色失位、培育政策普及率低,培育主体失责、后期保障体系欠缺,培育供需失衡、教育培训模式不完善,文化程度较低、农民接受培育意识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目标培育对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培育模式及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长效培育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
期刊
陈义明医生:  您好!关于硫酸镁的换算,过去我也出现过同样的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很慎重的,查看资料、请教化学老师等,最后我院药房的陈立忠药剂师回答了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