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练习,通过“以练促学”模式,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读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利用读本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自学意识,增加积淀,提高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以练促学;延伸性练习
“以练促学”,即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富有个性化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练习,引导学生更有目标性、更为高效地去阅读高中语文读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自学意识,增加积淀,提高语文自学能力。
一、“练”什么——确定“练”的内容及时间
因为时间有限,读本中的文章不可能每篇都去仔细分析,所以教师要注意揣摩编者的意图,抓住每一板块前的“自读提示”和每篇文章后面的“生活与经验”、“理解与分析”、“评价与应用”“资料卡片”等,明确该课学习重点。再跟课本教材进行整合处理,预先确定阅读的进度,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不同的阶段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二、怎么“练”——设计“练”的种类和形式
(一)“练”的种类
读本的选文很多,全部精读或全部略读均不合理,可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在精略结合的基础上我通常设汁如下与之相配套的练习。
(1)基础性练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读本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能圈点勾画,并运用工具书及时查阅,直到弄明白为止。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养成一种严谨勤勉的学风。
(2)采集性练习。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书中有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或精彩的段落,精辟的论点、论据等,将它摘录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积累素材。
(3)批注札记性练习。做批注,即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感悟、联想、疑问等以眉批的形式写在书上,也可以对有关语句画记号、标重点。做札记,大凡阅读,书读过后总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妨诉诸笔端,内容可长可短。这是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好方法。
(4)延伸性练习。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讲透了,读本上的很多文章就可以作为“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在分析“例题”时用的方法,自己去独立阅读与“例题”类似的文章。
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是个诗歌板块,课文上完后,自己在读本中找相关的诗歌来读,看能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思和意味,能不能快速找到解读詩歌的钥匙等等。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应让学生明白阅读读本不是作为任务来完成,而是自我能力的一种检验方法,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
学生交流作品例:
左光斗在狱中的铮铮铁骨,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忠肝义胆;史可法城陷前的从容安排及死后的传说,让我们感受了忠烈的气节和虽死犹生的正义和力量;林觉民对妻子含泪的嘱托、哽咽的劝慰,更让我们体会了烈士的侠骨柔肠。 高二(16)班 朱蒙燕
君子喻于义,义成就了君子。谭嗣同有了改革图新的英名,诸葛亮有了还恩报义的英名,王维有了义薄云天的英名。
小人喻于利,利反过来拖累了小人。秦桧最终遭人唾弃,铁像永跪岳飞墓前;蒋介石最终被逐台湾,势如山倒;而慈禧最终死于乱刀,被人笑作活该。
高二(15)班 沈佳琪
(二)“练”的形式
(1)“超市型练习”,即教师提供多种练习,像超市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自主选择完成哪项。学生做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其在课堂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迁移到练习中出现的新情境中,并且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进而形成更持久、广泛的迁移能力。这种迁移是在通过对新旧学习中的经验进行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其共同的经验成分才能实现的。但是,学生在迁移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验的缺乏、知识水平的肤浅而发现新情景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难以构连,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所以可设计一些变式练习,让问题由易到难——呈现,让矛盾由弱到强慢慢激化,从而给学生大量和持续的刺激,使学生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进中发现问题、促成反思、巩固内化。
(2)“按揭型练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力,可选择分项分期完成练习。练习按揭、因材施。“练”。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练习,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作为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环节、心理、能力及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把练习具体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水平的练习。
(3)“自创型练习”,即学生根据导读提示及课后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自行设计练习完成作业。增强练习的意趣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练习的主体。学生学会自我设计练习,进而学会自我学习,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俗话说:知人智,自知者明。从进行课改开始,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白己参与到练习设计中来,很显然,自我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做起来就不会成为负担,练习也是如此。特别是针对语文读本,练习设计更应打开宽阔的天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练”得如何——“练”的展示及评价
必要的检测仍然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好坏的可信尺码,是促使学生静心读书的有效工具。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检测很有必要。
针对“批注札记性练习”,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在读书报告会上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求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考。这样做,既能使读本课外阅读做到实处,又能营造民主生动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延伸性练习”,比如读本中诗歌的选入量较大,可以安排几次朗诵比赛,先在全班预选,每个人都参加,优秀者可以参加全年段的比赛。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歌,通过研读、揣摩,分析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然后进行诗歌的朗诵训练,最后进行登台表演……学生为了朗诵好这些诗,反复训练,深入钻研,深刻体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先恐后地登台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又促进教与学的深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以练促学;延伸性练习
“以练促学”,即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富有个性化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练习,引导学生更有目标性、更为高效地去阅读高中语文读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自学意识,增加积淀,提高语文自学能力。
一、“练”什么——确定“练”的内容及时间
因为时间有限,读本中的文章不可能每篇都去仔细分析,所以教师要注意揣摩编者的意图,抓住每一板块前的“自读提示”和每篇文章后面的“生活与经验”、“理解与分析”、“评价与应用”“资料卡片”等,明确该课学习重点。再跟课本教材进行整合处理,预先确定阅读的进度,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不同的阶段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二、怎么“练”——设计“练”的种类和形式
(一)“练”的种类
读本的选文很多,全部精读或全部略读均不合理,可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在精略结合的基础上我通常设汁如下与之相配套的练习。
(1)基础性练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读本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能圈点勾画,并运用工具书及时查阅,直到弄明白为止。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养成一种严谨勤勉的学风。
(2)采集性练习。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书中有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或精彩的段落,精辟的论点、论据等,将它摘录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积累素材。
(3)批注札记性练习。做批注,即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感悟、联想、疑问等以眉批的形式写在书上,也可以对有关语句画记号、标重点。做札记,大凡阅读,书读过后总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妨诉诸笔端,内容可长可短。这是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好方法。
(4)延伸性练习。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讲透了,读本上的很多文章就可以作为“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在分析“例题”时用的方法,自己去独立阅读与“例题”类似的文章。
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是个诗歌板块,课文上完后,自己在读本中找相关的诗歌来读,看能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思和意味,能不能快速找到解读詩歌的钥匙等等。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应让学生明白阅读读本不是作为任务来完成,而是自我能力的一种检验方法,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
学生交流作品例:
左光斗在狱中的铮铮铁骨,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忠肝义胆;史可法城陷前的从容安排及死后的传说,让我们感受了忠烈的气节和虽死犹生的正义和力量;林觉民对妻子含泪的嘱托、哽咽的劝慰,更让我们体会了烈士的侠骨柔肠。 高二(16)班 朱蒙燕
君子喻于义,义成就了君子。谭嗣同有了改革图新的英名,诸葛亮有了还恩报义的英名,王维有了义薄云天的英名。
小人喻于利,利反过来拖累了小人。秦桧最终遭人唾弃,铁像永跪岳飞墓前;蒋介石最终被逐台湾,势如山倒;而慈禧最终死于乱刀,被人笑作活该。
高二(15)班 沈佳琪
(二)“练”的形式
(1)“超市型练习”,即教师提供多种练习,像超市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自主选择完成哪项。学生做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其在课堂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迁移到练习中出现的新情境中,并且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进而形成更持久、广泛的迁移能力。这种迁移是在通过对新旧学习中的经验进行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其共同的经验成分才能实现的。但是,学生在迁移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验的缺乏、知识水平的肤浅而发现新情景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难以构连,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所以可设计一些变式练习,让问题由易到难——呈现,让矛盾由弱到强慢慢激化,从而给学生大量和持续的刺激,使学生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进中发现问题、促成反思、巩固内化。
(2)“按揭型练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力,可选择分项分期完成练习。练习按揭、因材施。“练”。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练习,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作为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环节、心理、能力及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把练习具体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水平的练习。
(3)“自创型练习”,即学生根据导读提示及课后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自行设计练习完成作业。增强练习的意趣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练习的主体。学生学会自我设计练习,进而学会自我学习,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俗话说:知人智,自知者明。从进行课改开始,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白己参与到练习设计中来,很显然,自我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做起来就不会成为负担,练习也是如此。特别是针对语文读本,练习设计更应打开宽阔的天地,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练”得如何——“练”的展示及评价
必要的检测仍然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好坏的可信尺码,是促使学生静心读书的有效工具。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检测很有必要。
针对“批注札记性练习”,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在读书报告会上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求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考。这样做,既能使读本课外阅读做到实处,又能营造民主生动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延伸性练习”,比如读本中诗歌的选入量较大,可以安排几次朗诵比赛,先在全班预选,每个人都参加,优秀者可以参加全年段的比赛。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歌,通过研读、揣摩,分析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情感,然后进行诗歌的朗诵训练,最后进行登台表演……学生为了朗诵好这些诗,反复训练,深入钻研,深刻体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先恐后地登台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又促进教与学的深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