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处理对韭菜叶绿素含量及营养品质的效应比较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wh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4种光质(红蓝光比值分别为3∶1、5∶1、7∶1、9∶1)及4种光照时长(10 h、12 h、14h、16 h)对韭菜进行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韭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等因补光光质的不同而差异显著;韭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等因补光时长的不同而差异显著;在一定的光质条件下,补光时长的不同对韭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等的影响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为给施肥方案设计和配方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在新野县较高肥力的青黑土田块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 表明,在每公顷施用纯N 210 kg、P2O590 kg、K2O 90 kg的施肥水平下,肥料利用率为N 40.56%、P2O510.72%、K2O45.74%.氮肥农学效率12.34 kg/kg,磷肥农学效率3.18 kg/kg,钾肥农学效率8.28 kg/kg.当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55.6mg/kg时,其相对产量所对应的丰缺状况为极高,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偏低,应适当限制磷肥施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主产区赤霉病的频繁发生,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为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筛选出防治小麦茎基腐的高效拌种剂和防治方式,采用不同药剂分别在播种期和返青期防控该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茎基腐病防效存在明显差异,试验药剂中戊唑醇·吡虫啉复配剂防效较好,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复配剂、适乐时药剂等也有较好的防效,小麦播种时药剂拌种可显著降低苗期茎基腐病发病率,返青拔节期茎基部喷施戊唑·咪鲜胺防治药剂具有更好的防效,该结果对生产上防控小麦茎基腐病
为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缩短花生种子发芽时间、促进花生种子萌发率及胚芽长势,进行了本试验研究,选用阜新市花生基地当年新采收的花生种子,种子来源于全国花生产区500份种质资源中,经过多年种植田间调查数据,选出不同成熟期的20个花生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为供试药物,研究其不同浓度浸种对参试20个花生品种萌发率和胚芽长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浓度乙烯利对花生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胚芽的长势同样有很高的显著影响,本试验为乙烯利在花生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蚕豆秸秆资源化利用替代部分水稻化肥效应.结果 表明,早稻在翻压蚕豆秸秆22500 kg/hm2后,后茬早稻可减少20%化肥用量,与施用100%常规化肥相比,翻压利用蚕豆秸秆有利于早稻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提高早稻产量,籽粒增幅5.8%~7.3%,实现了减肥增效目标.